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變遷(50): 家務事

(2012-01-21 14:06:31) 下一個

 

 

清官難斷家務事。

 

家務事包括這些:買菜、擇菜、洗菜、做菜;雞鴨魚肉的初加工、雞蛋、各類幹菜;柴(氣)米油鹽、各種調料、鍋碗瓢盆;煤氣灶、熱水器、油煙機、消毒櫃、洗碗機的保養和清理;做飯、炒菜、洗碗;拖地板、擦窗子、地毯洗塵、抹桌子;各種家用電器除塵、維修,更換電燈泡和保險絲;日用品(牙刷牙膏、洗衣粉、沐浴露等)以及各種零食(如水果、點心、餅幹、蛋糕、飲料、啤酒等)的購買;付各類帳單、電視電話和網絡費用;電腦及照相機的維護與更新;帶孩子、陪孩子做作業、陪孩子上業餘興趣班(如樂器、繪畫、舞蹈、唱歌、武術、跆拳道等)、送孩子上學、接孩子回家、開家長會;洗衣服、被單、床單、窗簾等等;曬被子、大衣、棉絮;皮衣、套裝和西服的清理;擦皮鞋、修皮鞋;生日壽宴、升職升學搬家等的請客送禮,孩子及老人的祝壽;單位領導和同事以及親戚朋友的宴請、回請;親戚內部的交際、協調、相互幫助;親戚朋友之間的登門拜訪;提前安排周末的業餘活動及三餐;婆媳關係、翁婿關係;夫妻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借錢還錢、貸款存款;購房購車計劃、孩子教育規劃;照相、底片衝印、底片保存;結婚紀念日及生日活動安排;看望生病的親屬和朋友;體檢、生病、看醫生、吃藥、住院;寵物照看;半夜起床打老鼠、打蟑螂等等。

 

70年代,因為基本上沒有什麽家用電器(除了收音機),家庭開支主要就是吃和穿,當然,還有孩子的教育。其實,那時候,孩子沒有電視和網絡,家庭教育似乎很簡單。那時候零食很少,請客送禮少,業餘活動少,孩子的課外活動(業餘興趣班)基本上沒有。家務事基本上就是廚房的事以及房間的衛生、個人衛生等等。

 

80年代,小商品市場逐漸繁榮,食物品種和衣服款式越來越多,家用電器逐漸進入百姓家庭,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請客送禮之風逐漸開始,學生的業餘興趣班也有了,下海經商的也有了。除了平常廚房的事以及房間的衛生、個人衛生等等,家務事就多了很多,比如逛街買衣服、買家庭耐用品、買食品零食等等。人們開始講究攀比、虛榮。孩子教育也上了一個檔次,開始有了可選擇學校的機會,請客送禮就多了,人們之間的關係不像從前那麽平淡。

 

90年代,電視、電腦、卡拉OK、迪廳、麻將、洗頭屋等等流行,人們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這個時候城市居民的家務事,似乎有些不一樣。由於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很多農村人從事城市家庭的家務事,比如保姆、接送孩子上下學、家庭鍾點工(如清潔工、油漆工、水電工、做飯做菜等)等等。而城市裏麵的人們卻投入到休閑娛樂中去了。90年代末期,城市下崗職工增多,他們也承擔了很多普通百姓家庭的家務事,出現了“家政服務公司”。另一方麵,由於攀比和虛榮的存在,人們之間(包括家庭內部)的關係被“金錢”捆綁,請客送禮比較普遍;即使是情節人送花,也可以去鮮花店預訂,請人送去。還有,學校的學生課程越來越多,家庭作業比10年前增加了幾十倍,很多家長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業餘活動,陪孩子學習。

 

21世紀,人們的業餘生活進一步豐富,尤其是國內外旅遊和購買高檔消費品成為時尚。但另一方麵,下崗職工增多,住家保姆增多,鍾點工增多。對於城市居民來講,這時候的家務事,似乎越來越少。但是,由於工作、房子、車子、家庭電器、子女教育、看病住院等等存在諸多的社會問題,家務事似乎就變成了社會關係事務了,幾乎每天都是為了某某事情去托人幫忙,或者有別人找自己幫忙。比如孩子轉學、孩子升學、當官升職、親戚住院、出國、經商、打官司、電器維修、購買打折商品、買車買房等等。由於商品房開始,這時候的住房裝修成為城市居民的首要家務事。很多居民可以做幾個月的住房裝修。攀比和虛榮的不斷升級,人們的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浮躁心理增加,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增加。業餘時間的增多,也給人們帶來不同的選擇。有的人開始信仰宗教,有的人開始養寵物,有的人喜歡虛擬空間,有的人喜歡在舞廳酒吧,有的人則迷戀於糜爛生活,有的則開始找情人。這一時期的子女教育,在很多家庭是失敗的,尤其是離婚率增加,對家庭和社會造成的損害。

 

在加拿大,華人(移民)的家務事回到了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水平,除非很有錢的家庭才可以請保姆和鍾點工。大多數華人(移民)家庭,幾乎所有家務事都是自己做,比如清潔衛生、買菜做飯、洗衣服、刷油漆、木匠工作、水電工作、電腦維修等等;業餘生活減少很多,社會交流減少很多。一方麵是經濟問題,另一方麵是交際圈問題。很多人覺得不好,不過,從以上的回顧來看,個人覺得是好事。因為這時候的人,才有時間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的意義、目的和價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