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變遷(48): 搬家、廚房

(2012-01-19 17:20:09) 下一個

 

 

70年代的廚房。我記得的搬過3次家,第一次搬家,住平房(前後3間)。家裏有一個煤爐子,燒兩塊蜂窩煤的那種,牆角有一堆蜂窩煤;爐子上一般是有一壺熱水,因為爐子是要保持24小時有火的;要喝開水的時候,就打開爐門,燒開水,兩個熱水瓶就放在旁邊;熱水可以用來洗臉、洗手等,冬季還可以用來洗衣服、洗菜等等。如果要炒菜,就把鐵鍋放上去,還有一個木頭製作的鍋蓋,好像記得是工廠的木工師傅幫做的。

 

家裏一個大的方木桌,是吃飯用的,但也用來切菜。平時,鐵鍋和鍋蓋就放在方木桌子上;桌子上還可以放前一天沒有吃完的飯菜(沒有冰箱),用一個筲箕蓋住。筲箕、鍋鏟、撈子和洗鍋刷子等等,全部都掛在牆壁上,時間一長,牆壁上就有黑黑的痕跡。另一邊是一個碗櫃,裏麵是大大小小的碗、湯勺、筷子和盤子(沒有碟子)等,而菜油、醬油、醋、糖、生薑、大蒜、胡椒粉、味精、桂皮等調料佐料,也放在裏麵(家裏有時候會有蟑螂或其它蟲子),而抹布則是掛在碗櫃外麵的釘子上。

 

沒有油煙機,菜油做菜時,有很大的油煙,所以,門窗都是打開的。在做辣椒時,鄰居都可以知道。廚房還有一個砂鍋,可以做藕湯、海帶骨頭湯等。甑子,一般用來蒸蒸菜。鋁鍋(我們叫著鍋子,讀音gu-zi),用來做湯,也可以用來早上煮麵條。藥罐,母親經常吃中藥。斧頭,砍大骨頭,煨湯(在“三反五反”期間,父親經常把那把斧頭就放在床頭自衛,以防有階級敵人來家裏搞亂)。

 

擇菜洗菜,就用外麵的公共水龍頭。廚房有一個很大的水缸,水缸旁邊有一對水桶,一根扁擔。水缸還有兩片木製的蓋子(中間對半分開)和一個葫蘆瓢,我經常就用那個瓢喝水,尤其是夏天。

 

第二次搬家,住樓房(兩室一廳),屬於筒子樓,但廚房很小,隻能放煤爐子和切菜的台麵。那個切菜的台麵,是預製板做的,好像是父親從工廠裏麵買來的,然後又買了磚塊,用水泥砌好。方桌和椅子桌等都放在廳裏,吃飯就有了餐廳了。除了碗櫃、筲箕、砂鍋等沒有什麽變化以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廚房有自來水了(包括下水道,但還沒有洗菜的水池),但水缸和水桶也還是需要的,因為停水是經常的事兒。還有,晚上一定要記得放滿一缸水,否則,如果晚上停水,第二天早上沒水洗臉,也沒得早餐。因為還是使用煤爐子,所以,在公共走道地方,可以存放蜂窩煤,也不但心有人偷拿。後來家裏又買了一個燒煤球的小爐子,兩個爐子一起做飯菜,就快多了。

 

第三次搬家,住四合院,也算是兩室一廳,廚房在外麵,還有一個天井(但沒有專用的切菜台麵,隻能在方桌上做事),因為是半露天的,做飯菜也就不但心油煙了。有公共自來水,但隻有下水道,沒有水池;後麵有一口水井,冬暖夏涼,洗菜洗衣服都可以;因為靠長江邊,很多東西(比如竹床、涼席、藤椅、床單等等)都可以拿到江邊去洗。但喝的水,做菜的水,還是用自來水。

 

80年代的廚房。我們已經搬進更大一點的兩室一廳了,廚房的大小差不多,也有切菜的台麵;後來房屋改造,把走道改建成餐廳了(變成兩室兩廳了)。最大的變化,就是使用液化氣爐子(液化氣灶)了,有兩個煤氣壇子,家裏基本上告別了煤煙,地板就可以刷油漆,可以拖地,家裏也漂亮多了。液化氣灶也要經常清理,因為做菜時的油煙會堵塞管道,父親就是清理工,當然,那時候已經有排氣扇了(但不是抽油煙機)。後來有了高壓鍋,做飯就更簡單了。另一個較大的變化,就是有自來水、洗菜的水池以及下水道,這個就給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最後一個變化,就是有了電冰箱。

 

幾年後,又搬家到兩室半一廳(這個是正規的商品房結構),廚房大小也沒有什麽變化。除了液化氣灶、排氣扇、洗菜的水池、切菜的台麵、碗櫃等等之外,還增加了一個小的台麵,放高壓鍋和電飯鍋,這電飯鍋就是最新的家用電器了,另外,在廚房裏還放了一個小型的電扇,因為夏天做菜很熱,炒菜也有油煙,排氣扇並不能解決全部油煙問題。電冰箱放在客廳,可以放一些飲料。

 

90年代的廚房。那時候,自己已經結婚,搬家出來單獨居住了。單位給的一室一廳,廚房大小也沒有什麽變化。廚房裏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抽油煙機,是買的當時最好效果的,記得價格好像是120塊,很貴啊。這段時間以及後來幾年,住房是最艱苦的。因為房屋重建(在原地新建樓房),我們在另一個單身宿舍蝸居了3年,沒有廚房,做飯做菜都在走道裏麵,到處都是油煙。因為要給兒子烤尿布,洗衣服,家裏又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煤爐子。而電冰箱也隻能放在客廳。

 

21世紀的廚房。原工作單位也是按照職稱來分房,我就住進了三室兩廳,在當時來講,麵積是很大了。廚房基本上就是現代化了,液化氣灶(後來又改為煤氣管道,使用煤氣灶)、抽油煙機和排氣扇(同時使用)、熱水器(提供冷熱水)、電冰箱、消毒櫃等等,而電飯鍋、電砂鍋、電火鍋等等,則都放在餐廳。餐廳的飯桌是一個很大的圓桌,雙層,上一層可以旋轉。消毒櫃代替了碗櫃,上層是紫外線消毒,用於木製和塑料製品的餐具;下層是高溫消毒,用於陶瓷和金屬器皿消毒。後來出現了洗碗機,但發現使用洗碗機的並不多(很多人覺得洗不幹淨),家裏也就放棄洗碗機了。另外,洗衣機可以用來洗土豆、芋頭、河蝦、螃蟹等等,部分地代替了洗碗機的功能。

 

加拿大的廚房,有一些不同。第一是冰箱超大,大概是大家工作都忙,每周就買一次菜;第二是都使用電爐,而且都是4個爐頭的,一次可以做4件不同的事情,節省時間,下麵還有烤爐,這個就是西方國家的特色了;第三是水池有冷熱水,24小時的,不是自己用熱水器燒的;第四是有很多不同功能的鍋,如平底鍋、圓底鍋等等,還有炒鍋、蒸鍋、火鍋、高壓鍋、砂鍋等等。似乎覺得加拿大的刀子叉子種類特別多,我們還有中國的餐具,那種類就更多了。不過,似乎還差一個洗碗機、一個調料佐料架(可以放各國不同味道的瓶瓶罐罐)。這樣的廚房,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吃的任何東西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