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談耶穌

(2023-07-06 09:49:48) 下一個

我對耶穌的認知從【聖經】中的神,到接觸Reiki後的跌落神壇,到看了Dolores Cannon的【Jesus and the Essenes】後回到半神的位置,到看完Dolores Cannon的另一本書【They walked with Jesus】後重回“神壇”,但卻有別於【聖經】裏的“神壇”。

【They walked with Jesus】裏麵通過兩個前世與耶穌有過接觸過的女性的經曆描述了她們眼中的耶穌,其中一個是耶穌的侄女--耶穌同父異母的哥哥的女兒Naomi,她跟隨耶穌幾年的時間學習療愈。這本書裏描述的耶穌即是一個與我們無異的有肉身有情感的人,同時又充滿神性。

按照這本書的說法,耶穌並不像【聖經】裏說的那樣每次治療都會出現miracle。他去麻風病村給那裏的病人治療,有的病人會好,有的不會好;有的不會立刻就好;也不是所有的死人都會複活;不是所有瘸子都站起來走路。。。但這並不取決於耶穌,而是取決於病人。我之前提過幾次我認為耶穌是一個Reiki master,他治病用的方法也是Reiki。在我之前讀的一本Reiki的書裏說道:Reiki並不是什麽都能治,有的病是病人本身的karma,是病人今生必須要麵對的,那這種病Reiki就不能治。此外,病人本身的態度也決定了治療結果。這些都在這本書裏得到了驗證。此外書中提到耶穌不是像【聖經】裏描述的那樣是一個人單獨行動,他會帶著其他能夠提供治療服務的人一起去,類似一個醫療小組。

很多時候耶穌也不是去治病,而是帶去關懷。這就要提到耶穌的“神性”。耶穌雖然是個活生生的人,但他有別於其他人的地方就是他對所有人都有無限的愛。【They walked with Jesus】通過兩位女性的視角對耶穌的描述充滿情感,我隔著書都能感到耶穌那種對世人的愛,並為之動容。而這種無差別的愛,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跟隨他,這也是羅馬當局害怕他要除掉他的原因,而不像【聖經】裏說的那樣他號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所以才被除掉。

所以耶穌的“神性”不是因為他有什麽異能,做過什麽神跡,而是因為他對世人無限的愛使他成為最接近上帝的人。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想給我們世人做榜樣,讓我們都活成他的樣子,這樣才能接近神。可惜他發現憑他的力量在當時還無法實現,因此他選擇去死。【聖經】裏把耶穌描述成一個神,讓他變得不可信和遙不可及,是讓人崇拜和仰望的。這不是耶穌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他的目的不是讓我們崇拜他,而是成為他。

這個是耶穌的侄女通過記憶畫的耶穌的肖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