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說文論武之國進民進(九)

(2009-11-01 09:23:19) 下一個

本來是遊牧民族手上有馬,可是倉裏沒有餘糧,在遼國的時候,就變成了馬糧齊全了。而宋朝在西北受到黨項的西夏的威脅,連鄂爾多斯的馬場也無法擁有。

當年遼國和宋朝通商的時候,一個明確的規定,就是不許將馬匹賣到宋朝。這個規定,大概和今天美國和歐洲,對中國實行的武器禁運政策差不多。當然因為那時候,鄂爾多斯和河西走廊都在西夏的控製下,宋朝還是可以用銀子、茶葉和絲綢從西北買馬。

朱元璋在削功臣武將的時候,還是比較知道時機的掌握,就是在人家藍玉大將軍,在漠北打垮了北元主力,才會出現藍玉案的。可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位置,不是實打實和各類諸侯中原逐鹿打出來的,而是靠一個兵變起家,因此對各路擁兵自重的軍頭,就非常忌憚。

可是你就算要把這些軍頭敲打掉,也應該在收回燕雲16州之後,再作計議啊。結果就是後來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在打北漢的時候,還敢和遼國叫板。但是後來在太平興國4年(公元979年),滅了北漢之後,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北上征伐的宋軍被遼軍大敗,趙匡義差點做了俘虜。幾年過後,準備充分的宋軍,在雍熙3年(986年),再次試圖拿回燕雲16州的時候,又遭到失敗,在歧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一帶)主力被擊潰。從此宋朝開始靠進貢的金錢,來買和平的外交政策。

由於在首都汴梁的北邊,沒有什麽天險防守要地,擁有了遊牧和農耕兩種經濟模式,和在文化上已經半漢化的遼國,遲早都會打下來。在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宋遼戰爭中,遼軍20萬精兵南下,直接威脅黃河北岸地區。宋軍在州(今河南濮陽)由趙匡義的兒子宋真宗趙恒,在宰相寇準的支持下,沒有接受其他官僚要求遷都金陵的建議,而是禦駕親征,終於遏製住了遼軍的入侵。由於擔憂遼國會在冬天等黃河結冰而攻擊汴梁,宋朝在軍事結果有利的情況下,趕緊簽了屈辱的“淵之盟“,靠進貢來維持和平。

這個時候,宋朝的黃老政治開始逐漸出現各朝各代,都見過的問題。於是在宋真宗的兒子宋仁宗即位之後,新皇帝覺得不改革是不行了。

問題是兩個方麵,一個就是財政問題。黃老政治,其實搞的就是美國新自由主義那一套,就是無為而治,要求小政府,就是俺們說的國退私進。名義上的稅收很低,但實際上政府的財政需要想辦法挖潛力,而地方上的官員,就把這個挖潛,挖到小老百姓的肉上去了。

另一個就是軍力問題。那個時候的宋軍,連小小的西夏國都打不過,實在是不成體統了。

解決的辦法也是很簡單,就是在北魏鮮卑人的治下,創造出來的均田製,後來在北齊、北周、隋朝和唐朝都有應用。雖然大家具體的均田方法不同,但其中心思想都是一致,就是遏製官僚體係裏的土地擁有者們,利用自己手上的官權優勢,不斷的進行土地兼並,使國家的稅收基礎越來越單薄。其實並不是要真正,或者有可能做到均田,主要是希望能夠遏製無土地農民的增加。

這些有土地的農民,不光是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而且還是王朝的兵員。如果他們變成了無立錐之地的流民,那政府不垮台才怪呢。

其實中國今天,這樣的土地兼並情況也同樣出現。隻不過現在的政府稅收,在工業化社會中,已經變成了以工業和商業為主,而不再收取農業稅。因此土地兼並的形式,就不再是搶奪農民的耕地,然後租出去給佃農耕種,而是變成了強迫拆遷,用來開發房地產。當然現在的名稱是變化了,不再是官僚和地主利益團體,而是成了官僚和地產商利益團體了。

第二個解決軍隊建設的問題,一個就是國家財政要起來,可以投入更多的軍費。另一個就是要提高軍人待遇,讓人們感到做軍人,不光有社會地位和榮譽,還有比較切實的經濟利益,那麽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才,發出“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誓言。

可是這個富國強兵的想法,和宋太祖趙匡胤的國策是有所抵觸。因為當年鑒於五代時期,軍人跋扈,造成各地藩鎮坐大,國家分崩離析,宋朝的政策是恩待士大夫,就是讀書人和知識分子,而打壓武人。估計俺們民間流行的那句“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就是來自於那個時候。

在北宋一片尊重知識分子,大量開科取士的情況下,一項重大的科技突破,大概就是在那個時代產生了。那就是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的出現,是和科舉製度的蓬勃發展相關的。其實在隋朝開始科舉製度以來,因為大家要好好學習,考試向上,對書籍印刷的要求就大了。有了市場需求,於是出現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雖然可以大量印刷書籍來滿足學生增多的要求,但是雕刻費工費時,不容易保管,而且一旦出現錯別字,一塊板就要重雕。

在唐朝時候,雖然科舉是做官的一條道路,但是因為唐朝在中亞的用兵,通過軍功而成為萬戶侯,還是一條選擇。

宋朝的科舉,比起唐朝來,則要更加爽快了。唐朝錄取進士每次不過多則二三十人,少則十幾人,甚至幾人。宋朝卻是每次錄取,就是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而且光是進士,就分成及第、進士出身和賜同進士三等。唐朝你科舉通過了,隻不過獲得做官的資格,要真的拿到實際官位,還要通過吏部考核。可是宋朝不同,一旦科舉過了,馬上就任命,而且考試排名在前麵的,還可以一下子做高官。

在這樣一片朗朗讀書聲下,對書籍的大量需求,活字印刷的出現就不奇怪了。自然這個偉大科技的發明,又推動了朗朗讀書聲的響徹雲霄,暫時壓住了遠處遊牧騎兵的鐵騎和金戈之聲,於是在多年之後,大家發現原來用來讀經書的腦袋,還可以用來和人家金兵的狼牙棒對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