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夢幻泡影之四十三 中國之馬歇爾

(2008-12-24 19:24:31) 下一個

 

八十五

 

 

在考慮促進消費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是什麽原因導致人們不願意消費。大家都覺得,如果用雇工的方式,讓人民可以獲得工資收入,要比直接把現金交到他們手上要好,因為怕把人給養懶了。

 

還有人就擔心,如果中國的內需方案隻是著重於基本建設,豈不是令那些所有回鄉的農民工,都改行變成了建築工人,並非人盡其用。其實隻要一部分資金在基建中用起來,而這些建築工人的工資比較合理的話,那麽他們對各種產品的需求,就把其他行業帶動起來了。原本在廣東生產鞋子,帽子和衣服的工人,就可以重操舊業了。

 

如果不明白人們的心裏狀態,就算政府把錢遞給大家,可能對經濟刺激沒有什麽真正的效用。人們現在不肯消費,一個是因為後顧之憂,沒有工作的人自然不敢亂花錢,有工作的人又擔心會失業,個個準備儲糧過冬。另外一個就是即使手上有餘錢可以花,但因為對未來有通縮的預期,覺得將來東西會更便宜。在這種心理預期下,即使你有房地產商雇傭的偽經濟學家出來大喊,買房子就是愛國,老百姓也不會吃你這一套。

 

因此退稅刺激經濟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不會有效果。發錢給大家,大夥兒要麽用來還債,減輕債務負擔,要麽存起來,應付不時之需。歐元之父蒙代爾提議中國政府發購物券給人民,是一個方法,但不是最好。因為人們擔心的是醫療費用而不敢花錢,其實可以用發醫療劵的方法,來解決人們的擔憂,使其可以用現錢消費。購物券和醫療劵的不同在於前者是肯定用出去的錢,後者是不一定會用出去的錢,但可以促進同樣的消費,而使政府手上可以儲備更多的彈藥,為進一步刺激經濟留下空間。

 

現在實行的電器下鄉,是一個好的嚐試。政府補貼的13%,恰恰就是外貿的出口退稅額,使政府沒有增加任何多餘的支出。如果可以把這個退稅額向所有的消費產品擴大,就事實上把出口的商品轉為了內銷,把政府退稅的那部分,補貼了消費者,應該對內需有促進作用。

 

在通貨緊縮預期下,人們自然不敢花錢。在新聞輿論上,應該警惕某些利益集團掌控的媒體槍手,以“唱衰”和誇大經濟困境的方法,一方麵恐嚇政府,另一方麵企圖挑起基層人們的不滿,從而導致中國的社會不穩定。中國政府應該把真實的經濟情況向全體人民通報,尤其是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大量的進行低利率的貨幣投入,在未來的日子裏,不排除全球性的物質通貨惡性膨脹。如果中國不趁著現在全球物質價格低廉的好機會,趕緊吸納和儲存,而中國人民不趁機花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錯過了這個機會,恐怕以後同樣的存款買到的東西就會縮水,要為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交費。

 

上次俺已經對中央政府關於4萬億的刺激計劃,表示其實應該可以更多一點,不妨在8萬億和12萬億之間選擇一個數字(比如說10萬億)。中央政府的 原來想法,就是想在煮醬油雞的時候,自己隻是出1萬億的醬油,而讓各地方政府和部門出3萬億的雞。這個想法在其他經濟狀況下,不失一個好的方法,但在這次全球經濟麵臨崩潰的超大危機時候,就不是太管用了。

 

中國的中央銀行在這次危機之前和之後的舉動,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無能。在美聯儲的基本利率已經降至0的時候,中國的一年期貸款利率還是在5.31%,真的是怕中國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負擔能力太強,死得不夠快。

 

以美國為例,從今年初開始,美聯儲總共降息5次,分別是75點,50點,75點,50點,和100點,共350點到現在的0%利率。自從中國人民銀行在去年12月份最後一次上調,一年期貸款利率到了7.47%(當時很多小企業拿不到貸款,流動資金奇缺,民間非法貸款暴漲到了40%),和美國的3.5%相差了幾乎397個基本點。而今年中國人民銀行連續下調的4次利率,分別是27點,27點,108點,和最近的一次27點,共189點,使一年期貸款降到了5.31%,和美國相差531基本點。所以說在經濟危機爆發後的今天,中國的貨幣政策相對於美國,比爆發之前還要緊。

 

當然美國是全年在降,中國是下半年才開始降,下降的幅度其實差不多。可是問題是,兩個關聯如何緊密的經濟體,為啥貨幣政策差距這麽大?

 

 

八十六

 

 

在看一下,歐洲中央銀行的利率,在2%,和美國的差距就是200點。而日本已經是多年的低利率,現在的利率也是0.1%。難道是中國的經濟現在還在過熱嗎?這裏就要好好的對中國的貨幣政策思考一下了。

 

首先俺們要看一下,國際貨幣基金會在貨幣政策上,從來都是建議發展中國家采取負責任的緊縮貨幣政策。可是反過來看,西方發達國家在1980年以來,自己采取的政策卻是貨幣寬鬆政策。當然這些“磚”家們有很多理論可以劈下來,說得你啞口無言。可是以俺們最簡單的腦袋,和最無知的思想來看,卻是非常清楚。

 

當一個發展中國家開始發展,自然其經濟增長速度會比發達國家成熟的經濟體要快一些,而這個國家自然需要大量的資金。當一個國家自己采取貨幣緊縮政策,而國家發展百業待興,需要大量資金,怎麽辦?當然就是吸收外資了。這些外資哪裏來?自然就是那些采取貨幣寬鬆政策的西方國家了。而發展中國家,雖然有比較高的儲蓄率,但由於其政府采取緊縮政策,自然出現資金不足,很多項目無法上馬。各個地方官員不得不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吸收外資,不惜在各種政策和資源優惠上做出讓步。俺本人在20年前,因為認識幾個外商,居然就有俺們的一省諸侯,希望俺幫他的省牽線引資。當時俺的感受是非常的難過,以俺們的諸侯之尊貴,不得不靠外資來發展當地經濟。

 

而相對於這些“資金”缺乏的發展中國家,儲蓄率極低的發達國家,卻可以毫不猶豫的以寬鬆的貨幣政策,讓企業以低息貸款,讓這些企業可以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和掃貨,來享受這些國家較高速度的好處。當然不是所有這些投資都是獲利的,在東亞,東南亞和中國的投資可以說成功的,但是在拉丁美洲的投資當年就不是太理想。

 

不過俺們可以看到掌握經濟理論主導權可以給發達國家帶來的經濟好處。當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明明是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儲蓄率仍然很高,應該采取政府幹預的政策,管製資本流出和匯率變化來穩定金融,並進行政府財政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可是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威脅下(因為這些國家缺美元,不得不就範),這些國家的政府不能對經濟進行幹預,隻有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經濟建設成果毀於一旦,真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可是當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這些發達國家馬上進行政府幹預,財政刺激和貨幣更寬鬆,甚至是0利率。這些措施都是當年東南亞國家想幹,而國際貨幣基金會堅決反對。所以當年親臨其境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最近寫文章,對西方政府和國家貨幣基金會口誅筆伐,算是出了口惡氣。

 

因此中國政府雖然不應該學習西方發達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壑的不負責的貨幣政策,但是中國不應該采取過於強硬的貨幣緊縮,保持和西方國家的利率一個合適的水平。以現在美聯儲的0利率,中國的利率水平似乎還是太高。比如說Libor一年期的利率預測,大概是2%,因此中國的一年期貸款利率似乎應該降低到3-4%之間。

 

當然中國人民銀行的想法可能是留一個後手,以免在2009年情況更加惡化的時候,可以在調。這種看法其實是很愚蠢的,一個是明年三月到年中的日子可能是最難熬,現在調整可以正好在那個時候起作用。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現在銀行體係還沒有受到大損害,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還存在,你的利率調整,準備金額縮小,和貸款額增大,還有運作的空間。等你在拖幾個月,把企業拖垮了,把小老百姓嚇怕了,那時候,你就是來個0利率,恐怕也沒有人敢借錢來消費和生產了,美國現在的例子就是一個教訓。

 

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給俺的一個感覺是亂了章法,該斷不斷,必會自亂。非常時當用非常之策,俺的建議是將貸款利率調低到3.5%,中央政府加大經濟刺激的力度,不是宣布了4萬億嗎?就直接從中央出4萬億,然後不在乎地方應該怎樣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舌戰群儒 回複 悄悄話 “34歲”是文學城的預設,與博主無關。例如我自己,什麽也沒有填,就把我當“34歲”了,而且認定我喜歡“服裝”和“性格外向”,很奇怪的。博主曾在答問時說過生於60年代。
eastandwest 回複 悄悄話 “俺本人在20年前,因為認識幾個外商,居然就有俺們的一省諸侯,希望俺幫他的省牽線引資。當時俺的感受是非常的難過,以俺們的諸侯之尊貴,不得不靠外資來發展當地經濟。”

“井底望天, 34歲”

能20年前驚動省級幹部相求,閣下今年55歲已經非常年輕有為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