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大國遊戲(之四)

(2008-05-26 01:17:30) 下一個

其實那幾位年輕學者的強烈反美情緒主要是對80年代末,中國知識界的強烈崇美情緒的一種非理性的反彈。這種反彈不僅存在於中國,也存在於世界許多國家的知識精英基層。那些出身權貴,有機會去美國大學深造,對美國價值和美國極其推崇,然後回到自己的國家,又可以當政。突然發覺和美國外交官,政府官員,企業大亨等等,打交道時充滿屈辱,被傲慢和無禮的對待。然後,明白了一個道理:美國和以前的強權一樣,都是帝國主義!

不要以為中國人罵美國為帝國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明。據說當年親美的蔣介石,娶了個完全美國化的宋美齡為妻,還被徹底改造成了個基督徒,對美國的民主自由充滿仰慕之情。結果在史迪威事件後,大罵道:娘希皮,美國也是個帝國主義。

一個超級大國,又缺乏文化底蘊,很難不會成為驕橫跋扈,趾高氣揚的暴發戶。雖然,美國前總統泰迪羅斯福曾引用西非俗語“手持大棒,說話溫和”來描繪美國外交政策,但大多數執行的小暴發戶們,通常會是“手執大棒,惡語相向”。

基本上,全世界的任何反美情緒都是對美國全球外交政策的反抗,而不是對美國本身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的鄙視。處於那個時代的中國政府官員和中國知識精英們本來帶著一種謙虛的態度,努力向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體係進行全麵的學習,渴望走出從前的閉關自守的孤立狀態,成為國際體係的一員。但是冷戰的結束,立即為中國和西方的關係增加不明朗因素。

以1991年為分水嶺,開始了美國一霸天下的短暫時代。而在這個時代的來臨,必須有人為美國的勇武出場而祭旗。那個倒黴蛋就是伊拉克強人胡賽因。

本來美國的中東政策是抓住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把財多身子弱的阿拉伯人按住,保證美國在這一地區的絕對權威。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1979年,伊朗革命成功,推翻了美國傀儡巴利維國王,並扣住美國外交官為人質(1953年政變就是由美國大使館策劃),一舉打破美國的現有戰略布局。於是美國轉而支持伊拉克,希望由伊拉克來削弱伊朗的勢力。結果胡賽因以領土爭端為由,挑起了長達十年的兩伊戰爭,對自己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於是伊拉克轉而想用武力收回1962年在英國保護下獨立的科威特,給美國一展雄風,忘掉越戰失敗的夢魘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以當時美國的強大軍力和廣泛的同盟,可以想象戰爭的結局。

當然,美國軍隊在高科技的戰爭理念和武器裝備下,其指揮係統,各兵種協作,投放能力,戰地信息交換,導彈精度等等,都令世界耳目一新,佩服得五體投地。而其他國家的軍隊,如俄羅斯和中國,都是手心裏捏把汗,自認為和美國軍事能力一比,當甘拜下風,開始有了“落後就要挨打”的焦慮。

而美國在伊拉克的出手,也改變了其戰略行為。從通過軍事威懾,而由代理人出手的方式,改變為親自動手的方式。軍事打擊伊拉克,再加上駐軍沙特阿拉伯,引發了伊斯蘭極端勢力開始以美國為敵的軍事恐怖活動,最終導致了911事件和美國在伊拉克的深陷泥坑,為美國獨大的時代終結埋下伏筆。

就在美國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其在東亞的軍事布局卻受到一個重創。菲律賓國會拒絕同美國續約,從而把美軍趕出了蘇比克海軍基地,使美國對中國封鎖的第一島鏈完全中斷。這一事件,不光給了中國海軍南下南沙群島,監視馬六甲海峽提供了生存空間,也為印度海軍在印度洋的擴張減輕了壓力。

本來美國的第一島鏈,其北段從阿拉斯加,經阿留申群島,到日本本土和韓國,在到衝繩,把俄羅斯的東麵和中國的北部海岸線堵得嚴嚴實實,但其南段卻因為中國的主權問題,美軍不得不撤出台灣,已經被從中間切斷。這次在菲律賓的撤退,簡直就使整個軍事布局形同虛設。

而美國的對應策略是,先是與新加坡簽訂協議,在 樟 宜建立一個深水港,為美國軍艦提供停泊,補給和維修服務。另外,美國試圖通過不間斷的聯合軍事演習和911後的反恐合作,不斷的在菲律賓保持軍事存在,並通過在帕拉萬島和馬來西亞的博爾尼島增加對南中國海的圍堵。當然,這些行動都是2000年之後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otetosay 回複 悄悄話 加油! 很有意思! 等下麵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