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的真實--從夏商周斷代工程說起 (3) 《史記》

(2008-08-02 00:01:41) 下一個
曆史的真實--從夏商周斷代工程說起 (3) 《史記》

我們今天對西漢以及之前曆史的了解, 主要來自《史記》。 所以談中國曆史, 是無法不談《史記》的。 《史記》毫無疑問是中國最重要的曆史書籍, 它是我國紀傳體史書的創始之作, 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曆史。包括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計130篇,共約52萬餘字,由西漢司馬遷著。

司馬遷(前145—87?),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司馬遷是顓頊帝時,掌管天文的南正重,掌管地理的北正黎的後代。唐虞之際,重、黎的後代繼續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時期,所以,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周朝時候,程林休甫就是他們的後裔。當周宣王時,重黎氏因失去官守而成為司馬氏。司馬氏世代掌管周史。周惠王和周襄王統治時期,司馬氏離開周都,到了晉國。後來,晉國中軍元帥隨會逃奔秦國,司馬氏也遷居少梁。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有廣博的學問修養,漢武帝即位後,司馬談為太史令, 掌管國家的曆史典籍。司馬遷隨父到長安後,向當時經學大師董仲舒學習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

司馬遷在二十歲那一年開始了漫遊生活。這就是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所說的:“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規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乙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歸後“仕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後又因侍從武帝遊曆了更多的地方。這些實踐活動豐富了司馬遷的曆史知識和生活經驗,擴大了司馬遷的胸襟和眼界,對他後來著作《史記》有極其重要的幫助。

公元前110年前後,九州各地陸續出土了幾隻大鼎。 一些文人史官考證後, 硬說是當年大禹鑄造的九鼎。 這一下不得了了, 這九鼎乃是國家社稽的象征, “問鼎中原”, “一言九鼎”的詞義都是據此演譯出來的。這九鼎曾失蹤數百年,如今重見天日,當然是可喜可賀了。 於是一幫文士儒生,爭相歌功頌德,稱讚今上英明神武, 人民得享太平盛世,劉家天下千秋萬代雲雲。 一番吹噓, 勾起了漢武帝東巡封禪泰山的念頭。可是封禪這件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江山社稽,是萬萬馬虎不得的。大家不信, 隻要想想如今一個奧運會的開幕式,不過是個顏麵的問題, 也搞得興師動眾, 排練數年, 就不難理解了。 封禪如此重要, 可惜儀式步驟的細節卻無人知道。 於是就封禪儀式的細節司馬談同一些儒生之間爆發了曠日持久的爭論。 漢武帝聽到最後實在不耐煩了, 幹脆不理不睬, 帶著一些大臣, 直接去了泰山。 作為國家最高史官而不能參加如此大典(相對於國家體委主任居然沒有奧運開幕式入場券),司馬談羞憤難當,生命危在旦夕。時值司馬遷從西南回來,他就把自己著述曆史的理想和願望遺留給了司馬遷。 三年後, 司馬遷繼任為太史令,他以極大的熱情來對待自己的職務,“絕賓客之知,亡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並開始在“金匱石室”即國家藏書處閱讀、整理曆史資料。這樣經過了四、五年的準備,在太初元年(前104),開始了繼承《春秋》的著作事業,即正式寫作《史記》,實踐他父親論載天下之文的遺誌。這年司馬遷是四十二歲。

正當司馬遷專心著述的時候,巨大的災難降臨在他的頭上。公元前99年, 李陵抗擊匈奴,兵敗投降,朝廷震驚。司馬遷認為李陵投降出於一時無奈,必將尋找機會報答漢朝。恰巧武帝問他的看法,司馬遷便實話實說, 不料居然引起漢武帝勃然大怒,以為司馬遷替李陵遊說,並借以打擊貳師將軍李廣利。司馬遷就這樣獲罪,並於天漢三年受“腐刑”。

在如此巨大的恥辱麵前, 司馬遷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還沒有完成,不應輕於一死。他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等先聖先賢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於是“就極刑而無慍色”,決心“隱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願。

為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巨大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死去。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紮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今天我們讀著這部不朽的巨著,遙想司馬遷當年寫作時的艱辛與堅毅,怎能不對他肅然起敬呢!

如果你無法理解司馬遷當年所蒙受的巨大的屈辱和受到世人的恥笑。 想想現代同性戀者的遭遇, 也許會有所幫助。 當年天才的科學家, 人工智能之父圖靈先生, 因為被發現是同性戀者, 被迫離開自己的工作, 接受注射激素,來治療所謂的“性欲倒錯”。激素的注射使他脾氣躁怒不安,性格陰沉怪僻。同時他還要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 連出國度假也被跟蹤。在歧視和藥物的雙重摧殘下,這位天才的科學家,年僅42歲就憤然離開了人世。 今天幾乎每一個活著的人,都享受著圖靈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麵傑出貢獻帶來的實惠。 然而那些極端耶教徒,以他們那個漏洞百出, 荒淫無恥的《百怖經》為依據,繼續對同性戀者無情的歧視嘲笑, 頑固地反對給予同性戀者同等的地位。 從他們的醜惡表演中, 是不難看出耶教之邪惡的。

《史記》是我國曆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曆史學方麵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史紀》共有《本紀》十二篇,以曆史上的帝王為中心,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依次記敘了他們的言行政跡,和各個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麵的重大事件。《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曆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表》是各個曆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史記》就是通過不同的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補充而構成了完整的體係。
  
《本紀》是按年代次序編寫的帝王簡史或係統的編年大事記。本紀排在全書的最前頭,曆來被視為全書的綱,它保存了許多曆代相傳的曆史資料,對於後人了解曆史年代發展順序有著重要的價值。縱觀本紀十二篇,就思想內容來說,處處反映了司馬遷的唯物主義史學觀和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從客觀史實出發總結出曆史經驗教訓,而不以個人好惡評價英雄的成敗和朝代的興衰;這也正是司馬遷的偉大之處。

比如司馬遷將項羽列入本紀。 充分肯定了項羽在推翻強秦的殘暴統治中的豐功偉績,描寫了一個敢作敢為,頂天立地的英雄。為取得勝利, 不惜破釜沉舟, 勇往直前。 同時司馬遷也直言批評項羽隻靠武力, 不懂計謀, 粗暴蠻橫, 最後身死烏江, 尤不自省。 史記也高度讚揚了秦始皇順時乘勢,奮發努力,終於兼並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壯大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敘述了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麵實施了一係列重大措施,以健全和鞏固新政權。製定的一係列管理國家的法令、製度、方針、政策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也批評了他驕橫殘暴,濫用民力,橫征暴斂,嚴刑酷法,特別是批判了秦始皇“拔去古文”對中國文化的摧殘。

《史記》是一部十分嚴肅的曆史書。司馬遷在寫作的過程中博覽群書, 而又反複審核,精心比對。對曆史文獻上前後矛盾的地方, 司馬遷寧可刪除而不願遷就。 其實從司馬遷棄三皇而取五帝,也多少能知道他那為後人留下真實曆史的良苦用心。

在通篇史記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幾乎沒有神鬼的存身之處。 司馬遷極其認真地將神話, 傳說和曆史分別開來。今天我們知道史記中也有少量的錯誤和矛盾之處。 但這些小小的錯誤, 是根本不會掩蓋《史記》表現出的磅礴氣勢, 前無古人創舉, 和永載史冊的光輝。 史記誕生兩千多年了,《史記》對曆史事件的記載極少被推翻,修正。 相反的,史記中的曆史記載不斷地被新的資料所證實。從這一點來看司馬遷對中國文化貢獻至偉, 是無論如何稱讚也不嫌過分的。

曆史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給出充足的理由, 來懷疑司馬遷對待曆史的嚴肅,誠實,嚴謹, 認真。他那把為後人留下真實曆史作為人生最高目標的偉大人格, 其實也是我國許多古代史官的共同特點。寧肯失去生命, 也絕不歪曲曆史。 正是得益於我國古代曆史學家,史官的這種偉大人格和犧牲精神, 才會有我們今天對曆史的真實了解。

《左傳》記載了魯襄公二十五年齊國的太史直書“崔杼弑其君”。崔杼命棠無咎斂州綽,賈舉等之屍,與莊公同葬於北郭,減其禮數,不用兵甲,曰:“恐其逞勇於地下也!” 命太史伯以瘧疾書莊公之死,太史伯不從,書於簡曰:“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杼見之大怒,殺太史。太史有弟三人,曰仲、叔、季。仲複書如前,杼又殺之。叔亦如之,杼複殺之。季又書,杼執其簡謂季曰:“汝三兄皆死,汝獨不愛性命乎,若更其語,當免汝。” 季對曰:“據事直書,史氏之職也。失職而生,不如死。昔趙穿弑晉靈公,太史董狐以趙盾位為正卿,不能討賊,書曰:‘趙盾弑其君夷皋'。盾不為怪,知史職不可廢也。某即不書,天下必有書之者,不書不足以蓋相國之醜,而徒貽識者之笑,某是以不愛其死,惟相國裁之!"崔杼歎曰:“吾懼社稷之隕,不得已而為此,雖直書,人必諒我"乃擲簡還季。季捧簡而出,將至史館,遇南史氏方來,季問其故,南史氏曰:“聞汝兄弟俱死,恐遂沒夏五月乙亥之事,吾是以執簡而來也!”季以所書簡示之,南史氏乃辭去。

我國史官這種“據事直書,史氏之職也。失職而生,不如死”的浩然正氣, 是那些慣於歪曲曆史, 欺騙後代, 奉承耶荷華的耶教徒們永遠無法望其項背的。

偽造曆史, 對耶教徒而言, 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當年君士坦丁給予耶教合法地位後。 以拉克坦提烏斯,尤西比烏斯為代表的一幫耶教教士, 傳記作者, 對其感恩戴德。盡管君士坦丁因為妒嫉而殺死長子, 溺死妻子,背信棄義,殺死妹夫李錫尼, 尤有甚者害死他自己事業的造就者, 戴克裏先皇帝。對君士坦丁的種種惡行, 任何一個還殘存一丁點人類良心的人都會覺得不齒。但是耶教徒作者居然可以視而不見,假裝忘得一幹二淨。 這些令人厭惡的歌功頌德者,完全置曆史於不顧,對君士坦丁竭盡所能地阿諛奉承, 居然把他描寫成一個完美無缺的基督徒, 以致於完全扭曲了君士坦丁的形象。

本來君士坦丁盡管有缺點, 但不失為強有力的統治者。 而尤西比烏斯把他描寫成了虔誠的皈依者。甚至胡編亂造什麽君士坦丁在同馬克森提烏斯的戰爭中在羅馬城外見過“靈幻之相”,他看到天上有一具閃光的十字架,銘刻著“執此標記,征戰凱旋”。其實終其一生, 君士坦丁從來也不曾偽裝或者宣布自己是基督徒。 他對自己的個人信仰毫不掩飾, 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勉強擦了擦身體, 充作洗禮。

這些人編造了戴克裏先迫害基督徒的原因, 竟然是“一次皇帝親自在場的重要占卜祭儀中, 信仰基督教的朝臣劃著十子, 以致驅走妖魔, 攪亂祭祀。 儀式進行多次而毫無結果, 直到首席占卜師猜出並宣布了其中的原因。 戴克裏先勃然大怒。 暗自決定要開始配合基督徒。 ”又編出匪夷所思的理由,胡說什麽戴克裏先膽怯地屈服於伽萊裏烏斯…..

耶教徒對君士坦丁令人惡心的吹捧, 和對戴克裏先毫無根據地全盤否定,是那種為了個人, 利益集團而歪曲曆史的典型案例。他們自以為可以瞞天過海, 殊不知“某即不書,天下必有書之者,不書不足以蓋相國之醜,而徒貽識者之笑”,圖然暴露了耶教的邪惡,和許多耶教徒的無恥而已。

一個從誕生之日起,其信徒就不斷偽造曆史, 散布謊言的信仰, 怎麽可能是一個教化信徒, 勸人為善的正派宗教呢?
(待續)

請閱讀我的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