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和牛

一塊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處女地
個人資料
孺子和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革 . 童年(22) ——五七指示

(2008-11-12 16:35:34) 下一個

文化大革命期間,毛主席的指示很多,我們經常半夜三更上街遊行,慶祝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或最新指示發表。為了便於記憶,人們通常用發表指示的日期來簡稱,例如‘5.23’指示,‘6.16’指示等。現在回想起來,在那個期間影響最大的毛主席指示,大概要算‘五七’指示了。

 

我第一次知道‘五七’指示,是在運動初期聽班裏的一個同學背誦的,一天,老師問我們大家:“同學們,你們知道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是什麽嗎?

 

“好像是是‘五七’指示吧?”有人不確定地說,那時候,還沒做到‘轉達最高指示不過夜’的程度。

 

“對,是‘五七’指示。”老師肯定了那個同學的回答,接著又問:“誰會背誦呀?”

“不知道,”大多數同學,包括我在內,都低著頭說。

 

“這還不知道,” 一個同學搶著說:“‘五七’指示是‘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既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本主義,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去了。’”。他說完,得意地看了一圈兒老師和同學們。

 

當時,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會想到日後‘五七’指示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事實上,後來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幹部下放勞動’、‘五七幹校’都是從這一指示演變來的。而在以後的一年裏,我們全家都陸續地遵循‘五七’指示,上山下鄉了。

 

       前一段時間,我查了一下資料,了解到這一引起文化、教育界大動蕩的指示是196657毛澤東審閱軍委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致林彪的信。信中講到,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既能學軍事、學政治、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幹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信中以此為基礎,做了廣泛的類推,“工人也是這樣”,“農民(包括林、牧、副、漁)以農為主,也要兼……”,並且談到對教育革命的設想:“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家裏首先走‘五七’道路的是小舅。小舅是1964年入大學的,經過了幾年的運動,現在到了該畢業時候了。雖然從66年以來,大學沒有人入學,也沒有人畢業,但這已經是文化大革命的後期了,一些事情開始正規了。早小舅幾屆的學生已經陸續離校了。小舅畢業分配時,正是‘上山下鄉’的口號剛剛提出的時候,出身不好的小舅,一個學數學的高材生(雖然隻上了不到兩年的課),就被分配到黑龍江省的偏僻的一個林場,當了伐木工人——‘上山’了。

小舅的離去,還沒有使家人過於擔心。一則,小舅是男孩。二則,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三則,無論小舅在林場幹什麽,他總還是大學畢業生,國家給發工資。於是,帶著姥姥給張羅打點的行李和姥爺的叮嚀囑咐,小舅離家了。

 

接下來,輪到了七姨,小姨。

文化大革命剛開始時,七姨上高中二年級,小姨上初中三年級。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她們大概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了。但在運動中,所有的初,高中學生(也就是後來稱的老三屆)都失去了擇校或就業的機會,留在了原學校,現在也該畢業離校了。針對他們的情況,毛主席有一個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於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和“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成了當時最流行的口號。

 

記得後來在‘批林批孔’時,曾批判過這樣一句林彪講的話:“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變相失業”。   現在想起來,當年的大批學生下鄉,真是一種緩解就業壓力的手段,文革幾年,不僅教育係統癱瘓,學生該入學的沒有入學,該畢業的沒有畢業,而且經濟停滯,每個城市吸收就業的能力都極為有限,大批無學,無班而上的青年人滯留在城裏,對社會穩定,乃至政治穩定都是一種威脅。

 

盡管當時全國有成千上萬,甚至幾百萬等待安置的中學生,而且各級政府都瀕於癱瘓,但在毛主席的一聲令下之後,全國上下迅速的行動起來,其動作之快,是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的。

 

當時的安排是這樣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學生去邊疆農場及建設兵團,稱為‘兵團戰士’。一般城市的學生分散在省內的農村‘插隊落戶’,稱為‘知識青年’。而那些家裏本身就是農村的學生則回到自己家裏的生產隊務農,稱為‘回鄉青年’。‘插隊落戶’的形式各個地區也不一樣,我們省采取‘集體戶’的形式——十幾個男同學,女同學組成一個小集體,到一個生產隊(村莊)裏落戶,和當地的人一起勞動生活。

 

姥姥得知七姨,小姨到要去插隊落戶,很是著急。七姨,小姨在家裏雖說談不上嬌生慣養,但也是標準的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現在讓她們到農村去務農,自己養活自己,而且是一幫十幾歲的男孩子,女孩子住在一起,姥姥能不擔心嗎?但那是一個個人無法控製自己命運的年代,擔心,著急沒有一點用,所能做的還是盡可能地叮嚀囑咐和為她們整理行裝。

 

 

 

小舅、七姨、小姨陸續走了,姥爺又在接受審查,隻有姥姥和我經常在家,家裏一下子顯得空了好多,不僅家裏,就連大院裏,街上也似乎一下子安靜了很多。試想,從六六年剛上初一的初中生,到當年正麵臨分配的大學生,將近十屆的學生,一下子全部離開了學校,離開了這座城市,變化的確應該很顯著。據我後來看到的資料,在那場上山下鄉運動中城市人口中有十分之一到農村去了!但這還隻是一個數字概念,如果再考慮到人口結構,這些人全部都是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情況就更不一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