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沉痛悼念蔡太太鄭暉大姐
作者:謝盛友
本來說好的,夏天八月份的時候給你打電話,怎麽你在春天就走了呢?氣候轉暖,春風吹拂,樹木泛青,花朵綻蕊,鶯紅柳綠,一切看上去都那麽美好,怎麽你就走了呢?不過想起《傳道書》,心裏並不難過。我們都是地球上的過客。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書》3:2、7-8)
我知道你和蔡先生每年冬天在台灣夏天在德國,我們每年八月份至少聯係一次,互報平安。
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時間是一片湖水,曾經發生的一切,都以某種悄然的姿態回旋其中,偶爾泛起漣漪,驚動腦海裏那一抹模糊的輪廓。
前國建會德國分會(旅德中華學術聯誼會)會長蔡鄭暉博士逝世,盛友申華今天在哥廷根參加葬禮。蔡太太鄭暉大姐生在重慶,長在台灣,求學於多倫多,博士畢業後在德國科技部工作,是知名的生物學家。
哥廷根擁有十分輝煌的曆史,名人輩出,蜚聲世界。有4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許多曆史名人在哥廷根學習、工作和生活過,例如以整理收集德國童話著名的格林兄弟,還有哥廷根七君子(Göttinger Sieben),漢諾威王國在1837年迎來了自己的君主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就在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於1837年11月1日登基後,他宣布廢棄漢諾威王國由前任國王威廉四世欽定的、相當自由主義的憲法(國家基本法)。 於是,格林兄弟等哥廷根七君子便在同年11月18日提出了一份抗議信。這七位教授被因此解職,其中三位則被驅除出境。
2025年4月3日哥廷根又少了一個蔡鄭暉。
我們相識於1993年,此後我加入國建會,並立刻成為德國分會的理事,協助大姐舉辦過四屆年會和研討會,在哥廷根、班貝格、馬德裏、科隆。我們一起組織過三屆大陸旅德學人訪問台灣,學習台灣的土改經驗和義務教育,編輯和出版發行《那片熱土》(大陸學人訪台論文集)。
大姐你遠行了,我發現,懷念的本質,是一種愛的延續。那些我還沒說出口的感謝、還沒兌現的承諾、還沒來得及的擁抱,最終都匯成了“安息主懷”這個溫柔而有力的詞語。
文弟
盛友 沉痛敬悼
2025-4-16於德國Gött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