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新冠疫苗4月人體臨床試驗?

(2020-03-22 14:02:14) 下一個

新冠疫苗4月人體臨床試驗?

位於德國美因茨的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剛剛從中國製藥公司複星醫藥獲得最新的科研資金,總共1.2億歐元,其中4400萬歐元是複星對BioNTech的股權投資。BioNTech於3月16日宣布了這一消息。之後,該公司又表示,將擴大與美國製藥公司輝瑞(Pfizer)的夥伴關係,旨在共同推動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程。

通過融資回合、與醫藥公司合作以及去年10月在美國科技綜指納斯達克上市,BioNTech在過去幾個月內已成功獲得超過14億美元的融資。

醫藥研究生產商聯合會(vfa)的特洛姆(Siegfried Throm)表示:"目前全球有許多公司、財團和科學組織都在競相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尤其也在美國和中國。"特洛姆補充道,這樣其實挺好,因為越多公司出力,盡快研發出疫苗的可能性就越大。

據醫藥研究生產商聯合會統計,目前已有至少39個疫苗項目已啟動。其中多個項目受到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的資助,例如德國公司CureVac、美國製藥公司Inovio、Moderna、Novavax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發新冠病毒疫苗項目。還有一些不分國界的研究項目。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希望獲得專屬疫苗,那就不受待見了。據報道,美國特朗普已經盯上了德國實驗室的疫苗。上周日有媒體指出,特朗普政府曾與位於德國圖賓根的CureVac接觸,不惜重金讓該公司科研人員專門為美國研製疫苗。次日,CureVac的一名發言人否認了相關報道,稱並未收到美國政府的報價。該公司最大股東霍普(Dietmar Hopp)就此表示:"但願我們很快能研發出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屆時這一疫苗應該用於保護和幫助全世界的人,而不是僅限於這一地區。"

歐盟委員會決定向 CureVac提供至多8000萬歐元的貸款,以推動其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和生產進程。2018年的數據顯示,德國醫療生技產業總共擁有約400個企業、5萬員工。

BioNTech和CureVac是該產業兩座閃亮的燈塔。然而,個別燈塔卻無法代表整個行業的現狀,商業谘詢和財務分析公司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的生技專家比亞洛揚(Siegfried Bialojan)如是說。生技產業注重科研,潛力"巨大",但是總體而言,該產業的發展仍較為落後。

醫藥研究生產商聯合會的特洛姆介紹道,雖然德國的生技產業在歐洲較為領先,但是相比處於主導地位的美國,德國則明顯要低調一些。特洛姆分析認為:"主要在於創業精神的區別。"美國的創業精神從來就更為強烈。相比歐洲,美國對潛在的失敗也更加寬容。

一款新藥的研發平均需要13年,有時甚至長達20年,為此需要10到15億美元的預算。而且,失敗的風險極大。生技公司約90%的項目都以失敗告終,獲準上市的產品少之又少。

醫藥研究生產商聯合會的特洛姆表示,現在推崇的一個主意是使保險公司有可能將其約1%的資本投入到高風險公司。其他國家的例子已證明這是可行的。中國、以色列和瑞士的風險資金也部分來源於國家基金。德國則嚐試結合國家和個人資金設立高科技創業風險基金,為此,自2005年以來已有三個分別擁有約3億歐元的基金成立,旨在資助初創企業。

CureVac得益於德國大型IT企業SAP的聯合創始人霍普的入股。霍普在生技領域總共投資15億歐元,其中包括在CureVac的股份。但是他尚未挖到金礦。BioNTech的主要投資人則是大型藥業公司赫克薩爾(Hexal)的創始人施特容曼(Strüngmann)兄弟。

然而,研發新冠病毒疫苗不會耗時多年。特洛姆表示:"因為前期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 所以專家預計,如果一切檢測順利,也許我們在12至18個月內就有(應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了。"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3月16日稱,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針對新冠病毒的試驗性疫苗已開始首次人體測試,將有約45人參與這項研究。

BioNTech和Inovio 則宣布計劃於4月開始進行人體臨床試驗。CureVac則希望於7月啟動臨床測試。

DW.COM(德國之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