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5 (202)
2018 (96)
2019 (96)
2020 (225)
2021 (151)
2023 (106)
醫療保險公司的頭被槍殺,卻沒有得到什麽同情。殺手反而獲得好感。說明這個係統有病,得治。
美國健康係統占GDP 20%以上,占比全世界之首,是效率最低的行業。主要問題是
一:醫學院壁壘。在美國想新開一個醫學院或者擴招醫學生,幾乎不可能。
二:醫療資源按需配置,但付費卻是按支付能力收取。
最近LD住院一周,這是我們來美三十多年第一次親自體驗。
LD年初回國陪她娘過年。三月份生病住院一周,五月住院一周。在合肥,大家隻認省醫、安醫。這兩個醫院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織,一床難求。如似以往萬達廣場的人都跑到這裏來了。入鄉隨俗,動用了親朋好友的各路神仙,還是能及時搞到床位的。
國內床位費、診費都極低,主要費用都是檢查化驗費。住院一周總費用不到一萬軟命幣,包括自雇的陪護人工。醫生診費按國級專家,省級專級,市級專家等分級。最高端的診費標準為150元,最低的好像20元。據我所知大部分專家都是財務自由,靠診費肯定是辦不到的。致於他們如何致富不得而知。他們對LD都非常友好,很規範,也不會亂收費。
美國的住院床位是套間,自帶衛浴加一個沙發床(供陪護之用)。這個設施對所有入住者一視同仁,最終費用都是保險係統支付,當然會造成嚴重浪費。中國住的是兩人間,沒有衛浴。當然,權貴階級都有不同等級的病房,在此不討論。
美國住院費賬單來了,一周二萬二。其它費用還在途中,診療、檢查、麻醉、手術、護理的費用都是獨立收費,估計要三個月才能收齊賬單。估計會有幾萬刀。
LD的醫療保險會支付住院醫療費用,自付費有上限。
中美醫療保險有個很大區別:中國的保險有保付上限,而且很低。我一位同學,科大二級教授在崗。不幸因病需要每年自付50餘萬元的藥費,已有五年多了,經濟上相當緊張。經了解,近年中國也有上不封頂的醫保,隻是一般人買不起,而這個同學的情況有病後不會接受。
從個人立場出發,我當然覺得自付費用封頂的保險才是真正意義的保險。如果適當放開醫生生源,或者打破醫療資源按需配置,會不會控製住醫保費用上漲呢?
https://x.com/TheRabbitHole84/status/1858178274532229346/photo/1
醫保本來應該是國家承擔的,收了那麽多醫保稅。卻推給私營企業。私企是以盈利為目的。
美國並非不開放醫生來源,比如你要是在美國上不了或者上不起醫學院,可以去加勒比國家學醫。中國的醫學院其實是本科,在美國也承認。
但需要通過美國的醫生考試,而且並不難,第三級考試滿分300分,隻需要考到190幾分就可以通過了。美國醫生的工資整體來看其實並不高,尤其是對比其他行業的同類學曆的人。四年本科,四年醫學院,四年住院醫,兩年專項實習,14年後才有機會掙錢,在此之前的大學同學在科技領域的已經掙了幾百萬了。
成為主治醫師之前的收入屬於略高於貧困線,三十多歲了,因為是國家統一的。
在美國學醫唯一的好處其實是工作穩定,生活至多是中產到中產上層的水平,少數可以富裕。
家裏有一個學醫的,正在當住院醫,因此知道這些。
當醫生要比同齡人少掙十年的錢,多花四年前的錢。
擴大醫學院招生,醫生多了,工資是不是就會下降? 工資下降,這個行業還有吸引力嗎?
也不懂,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