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帶一路”的戰略方針轉移

(2024-02-27 09:22:30) 下一個

“一帶一路”的戰略方針轉移

  “一帶一路”起始於2013年,初衷完全是基於當時國家整體的經濟狀況,蓋於多年經濟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但由於缺少中、長期的合理戰略規劃和與時共進的適當調整,使得當時國家整體經濟呈現大量產能過剩,大批產品積壓,直接影響到很多企 業的存亡,眾多百姓的生計,給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高速發展添堵。換言之,從國計民生的角度,是迫切的為這些“過剩”找到新的出路,才能繼續保持改革和發展的勢頭。當然,這可能也是走“摸著石頭過河”的路而需要經曆的一個痛苦過程。

  當年一個做化工生意的朋友,化工原料、化肥農藥等產品大量積累,國內市場趨於飽合,而國外(以東南亞為主)市場需求量是大,但這些國家相對比較貧窮,一般收到預付款發貨後,就幾乎沒有下文,很難收到全款。據其說,當時做此外貿,是做一筆虧一筆,合同尤如一張廢紙。記得有一次飯桌上,這位老兄是焦頭爛額,貨已到碼頭,但對方的付款好像出了什麽文題,銀行遲遲不能全部兌現,弄得他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確是有點難。當時的普遍清況是,生產上基本沒有什麽問題,但銷售的確難以保證。

  “一帶一路”的出籠,從經濟的角度,對那些外銷的企業在與國外買家談判時,增加了很多的籌碼。首先,如果是“適當“的項目,外企可以在擁護或說附庸“一帶一路”倡儀的前題下,從習近平的政府融資或借貸,用以支付采夠這些“過剩”的產品;其次,“一帶一路”讓人類最為原始的“以物換物”的交換原則產生了新的活力,即允許他國用其固有的自然資源(地產、礦產、等等),來交換他們需要的這些“過剩”的產品。比如我在茶桌上聽人吹噓,他用“過剩”的水泥瀝青等建築財料,幫助地方政府修公路。而當地的政府用道路旁的土地使用權“支付”,他因此可在這些土地上開發並經運旅遊資源,以此帶活地方經濟,投機者也借此大賺其錢。如次宏偉的藍圖是否實現,我是無從得知。

  Google一下,得到“一帶一路”得原始定義: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 。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製,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曆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合作夥伴的經濟合作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中國政府出資 400 億美元開啟該基金,其後在2017年,習近平再宣布向該基金增資1,000億人民幣。

  慣例,在“投腦澎漲”的年代,“一帶一路”也不無利外的夾帶私貨,如下為其後增加的新鮮內容:

  “一帶一路”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大國外交”戰略核心組成部分,尋求根據其不斷上升的實力和地位,在全球事務中發輝更大的領導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該倡議是“旨在加強區域互聯互通,擁抱更美好的未來”。該項目的目標完成日期為2049年,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一百週年

  這些年來,全世界對“一帶一路”的作為是有目共睹,優劣任人評述。幻想是豐富的,現實是骨感的,世界上的白眼狼是多多的,撒錢的效果是不盡人意的。

  “一帶一路”從2013年起始到今天,已經整整10個年頭有餘,很多人都發現“一帶一路”好像突然又有了新意,因為當前讓政府頭疼和焦慮的“過剩”,已經不是10年前那種“過剩”的概念,從舊時物質意義上的“過剩”發展成全新的“人口過剩”問題。眾所周知,全世界哪裏都是一樣,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多與無業人員過多相關。在悠悠萬事,唯穩為重的國度,以“一帶一路”的名義,輸出“過剩”的人口就順理成章的成就了該計劃的新篇章。要在全球(嚴格的說是在諸多亞非拉等窮苦國家;歐美,特別是美帝,原始意義上的“一帶一路”好像對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國際“事務中發輝更大的領導作用”,是需要輸出有“思想”的國人的。哪怕輸出的一千個人裏麵,隻有一個人有“思想”,就大功告成,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眾所周知,“一帶一路”打從其推動以來,就沒有打進歐美市場,特別是國人最為在乎的美帝國主義市場。現在好像有機會了,有錢、有權、有勢的群體,就從正常渠道把家人,特別是子女們,通過移民輸出,悄悄的把他們送到國外(且多為美國)定居,以身作賊,賊頭賊腦的實施習主席“一帶一路”的全新戰略方針。對於哪些無錢無權的弱勢群體,就默許黑市的歪門邪道,出生入死的走非法的偷渡之路,多以美利堅為最終目的地。最近以來,美墨邊境的大量非法偷渡客裏,混雜著很多國人,拖家帶口,其數量是前所未有過的。邊境巡邏都知道,與南美烏合之眾偷渡客不一樣,他們大多一進美境就煙消雲散,跑得無影無終。而從中國來的偷渡客,一進美境,就會立即向邊境巡警投降,繼而申請各種理由的避難(由國類眾多的培訓中心事前教唆好的方式方法)。據統計數字,多少年來,從大陸來的偷渡客,其申請避難的成功率高達90%,可見“一帶一路”的新商機會是越來越熱。

  “一帶一路”終於有了新的戰略方針,到2049年“一帶一路”收官時,美利堅將會成中共附庸嗎?人啊人,國人,任重而道遠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方明月-' 的評論 : 希望能割到韭菜,就怕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方鄉巴佬' 的評論 : 謝謝閱評。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岸-影' 的評論 : 如果當鋪把黃銅當真金來典當,能賺錢嗎?當把經濟行為提升到政治上來操作,甚至試圖影響不同的思想意識,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shen05' 的評論 : 泥塘秋荷露殘敗
東方明月- 回複 悄悄話 “一帶一路”走是老牌殖民主義的老路。
現代西方國家已經明白的一件事,
如果不讓國內老百姓富裕起來,就沒有國內市場。
如果不能幫助窮國富有起來,就沒有國際市場。
所以二戰後跟著美國的國家就開始富裕起來了。

而中國的權貴們不肯提高勞工待遇以提振國內市場,
在發達國家又因為貿易保護巨額貿易順差而無法持久,
就開始用 “一帶一路”割窮國的韭菜。

當年老牌殖民國家英國法國等已經失敗了,
今天中國這個新牌殖民國家能夠成功嗎?
南方鄉巴佬 回複 悄悄話 殺豬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輸出工程!是一帶一路最成功的案例!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一代一路本質上是中國資本輸出的概念,與美國發起全球化是同一個概念,台灣對一代一路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形容,就是開當鋪。
什麽人需要當鋪?當然是不可能從其他渠道獲得錢的人,比如信譽不好的。
而你見過當鋪有虧損破產的嗎?基本見不到。
因為當鋪是需要抵押的,一代一路的模式是中國給出美元作為貸款,但要求還回人民幣。這種方式使得中國可以擺脫三萬億美元儲備,不至於因為美元貶值而損失,同時也是提高了人民幣的地位,使得這些國家不得不通過貿易順差獲得人民幣。
這就決定了一代一路的對象不是發達國家,而是不發達國家,而且是信譽不好的國家。
而所謂的當鋪抵押,就是這些國家的或者礦產,或者港口可以作為中國的駐外基地,是關於主權。
因此,任何希望通過一代一路發財的個體經濟私有經濟等,是沒有當鋪的地位,回報是沒有保障的。但中國國有經濟或者政府主導的參與企業,就是保證可以收回利益的。
這種利益並不一定是對方的錢,還貸款什麽的,而是中國獲得資源控製的權利,比如開礦或者擁有港口經營權,對這些企業在國內補貼。
整體來講,開當鋪是不會虧的。
如果能通過一代一路打開發達國家市場,當然好,但不是必須。因為歐盟本身已經是共同市場,而一代一路的模式是雙邊貿易協定,並不是一個統一市場,兩者是不容的。
因此即使中國通過一代一路打開歐美市場,也是雙邊的,個別國家,不會是集團協定。比如中國通過一代一路在希臘獲得港口開發控製權,經濟利益是巨大的。
再有就是對非洲的重視不是沒意義,畢竟非洲是新興市場,潛力比歐美這種已經成型的市場大。
比如汽車,非洲有十億人口,哪怕隻有1%屬於中產階層,那也是一千萬輛汽車的市場,這是個還是空白的市場。
美國汽車市場是三百多萬輛,歐盟的汽車市場早就被瓜分,而非洲並沒有,是空白,完全可能是被中國占有,這一千萬輛的市場就是比歐美還大的概念。
而這就是一代一路的資本擴張。
也因此所謂一代一路的效益,從來都是從政府層次,而不是各個企業角度,因為本來就不是為你製定的。
yshen05 回複 悄悄話 一池春水芳草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