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兩國間的幾次武裝衝突

(2011-03-26 13:27:19) 下一個

  1963年以後,由於中國軍隊在中印邊境的東西兩段後撤,再度實行脫離接觸隔離政策,雙方武裝部隊直接接觸地段僅限於中國和錫金邊境(當時印軍在錫金有 2~3個山地步兵旅),中錫邊界的印軍不斷地向中國軍隊進行挑釁,在中錫邊境的乃堆拉山口,多次越過已劃定的中錫邊界,移動界碑,修築工事,架設電話。飛機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對西藏的康巴宗、亞東等地進行偵察。

  1966年以後,中國國內掀起了“文化大革命”高潮,1967年,各地大規模武鬥興起,衝擊軍事機關搶奪武器的情況此起彼伏,動亂也或多或少地波及西藏。為對中國進行戰略偵察,印軍出動山地步兵第112旅、炮兵第17旅於 1967年9月11日至14日在中錫邊界的乃堆拉山口向中國駐軍發起了進攻。

  盡管1962年自衛還擊戰之後,中印邊境形勢一度緩和。但是1967年以來印度出於其國內政治鬥爭的需要,又在邊境地區頻繁地肇事,挑起軍事衝突,不斷由亞東地區入侵我境,修築工事,偷移界碑。僅1967年,入侵活動就達178次,尤其是8月份以後入侵加劇。為了打擊印度的侵略行徑。步兵第十一師奉軍委和軍區命令,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還擊作戰。

  乃堆拉山口自衛還擊戰鬥

  印軍駐錫金之山地 17師112旅多次在我乃堆拉山口強行越界架設鐵絲網。1967年9月7日,印軍置我多次嚴重警告於不顧。再次越界架設鐵絲網,並刺傷我戰士2名。印軍把我之克製視為軟弱可欺,11日晨又派部隊100餘人強行進入我境,架設鐵絲網,並首先向我開槍射擊,悍然發動軍事進攻。我山口分隊為保衛祖國的尊嚴,遵照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中央軍委“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絕不示弱,絕不吃虧”的鬥爭方針,堅決進行了自衛還擊。

  戰鬥經過:1967年9月11 日7時30分,印軍112旅所部110人在其中校營長指揮下,從103陣地沿公路進至山口馬尼杆附近,稍作停頓後,即分兩路:一路50餘人沿國界習慣線向南運動;一路60餘人沿國界習慣線向北運動。在其99號、101號、102號陣地的掩護下,向我前沿陣地接近,企圖將我1、2號陣地的鐵絲網向我縱深推移。

  為防敵進攻,我令 31團6連3排和機槍2連1排占領1號陣地,4連l、2排進入2號陣地。7時44分,敵分3路向我1、2號陣地正麵及其南側逼近,我鳴槍3發警告,敵置若罔聞。8時7分,敵向我陣地前沿開槍射擊,並投擲手榴彈1枚。31團機槍2連連長當場犧牲,6名同誌負傷。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前沿分隊奉命進行堅決的自衛還擊。1、2號陣地同時以猛烈的火力殺傷暴露之敵,當即斃敵57名(敵收屍觀察到的數字),並集中6具火箭筒於1號陣地摧毀了敵100號陣地的7個工事,使固守之敵一開始就失去了依托和火力還擊的能力。隨即我2門82迫擊炮對敵100號陣地實施了摧毀射擊。8時12分,該陣地之敵狼狽後逃。我2號陣地之火力在殺傷前沿暴露之敵後,即轉入對敵99號陣地之機槍火力的壓製射擊。此時,前沿步兵近距離對戰已基本結束。

  8時15分,敵我雙方開始了炮戰。我對敵10個炮兵陣地采取集中優勢火力,一次打擊1個目標的方法狠狠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嚴厲懲罰下,敵被迫於13日22時停止了炮擊。我炮兵分隊根據周總理“敵人不打炮了,我也停止炮擊”的指示,於14日14時46分停止了對敵懲罰。這次炮戰曆時4天3夜,我參戰各種火炮28門(122 榴彈炮12門、82追擊炮7門、75無後座力炮6門、57無後座力炮3門),先後對敵21個目標進行了射擊,壓製敵炮兵陣地8個、觀察所2個、指揮所2 個、破壞敵工事23處、擊毀汽車2輛、殲敵約550餘名。

  這次自衛還擊戰鬥 31團4連、6連、機2連、炮2連、工兵排、2營部、75炮連、炮兵308團榴炮3營直接參加了戰鬥。3l團其他分隊、師高炮營、33團3營、師工兵營1 連、工兵305團10連、12連、雷達4連、汽車16團1、5連和軍區加強的一些特業分隊,也都分別擔任了各項保障或機動任務,直接支援了戰鬥。

  這次自衛還擊作戰,我殲敵607名,繳輕機槍1挺、衝鋒槍9支、步槍16支及其它物資一部。我傷亡幹戰123名,其中亡32名(幹7名、戰25名),傷91名(幹17名、戰74名),消耗各種槍彈15726發、各種炮彈45890發、40火箭彈69發。

  這次還擊戰鬥,我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打了一個漂亮的陣地自衛戰。打退了敵人的武裝進攻,狠狠地教訓了敵人,大長了我之誌氣,大滅了敵之威風,維護了國威、軍威,保衛了祖國的邊防。此戰打得有理、有利、有節,迫使敵人打著白旗來我邊境一側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軍的屍體和武器、彈藥等,並在移交書上簽了字。承認了侵略。我取得了政治、外交、軍事上的勝利。

  卓拉山口還擊印軍入侵戰鬥

  乃堆拉山口戰鬥後,印軍不甘心他們的失敗,又於1967年10月1日乘我國國慶之機,在卓拉山口挑起了武裝衝突。

  戰鬥經過:1967年10月1 日,我發現卓拉山口之印軍廓爾喀聯隊第7營304號地區之敵,提前起床開飯後,全部進入陣地。11時20分,印軍排長率8名士兵,手持砍刀,從304號地區向我哨兵逼近挑釁。為防敵突然襲擊,我山口分隊(亞東獨立營3連和加強的31團炮3連2個排)也同時作好了戰鬥準備。11時45分,8名印軍越界挑釁,我當即提出警告,敵不理,反強行抓我哨兵。我守點分隊為營救戰友,將敵排長推出境外,敵排長愈加放肆,竟用手槍向我射擊。隨後304號地區之敵全部向我開槍射擊,當即打死打傷我戰士2名,並以81迫擊炮、51迫擊炮向我指揮所、炮兵陣地射擊。我山口分隊被迫於11時58分進行自衛還擊,一舉將入侵之敵全部殲滅在我境內。

  12時5分,31團炮3連2個排開始以火力支援步兵戰鬥。3門82炮首先對305號敵火力點和迫擊炮射擊。12時15 分,3門57無後座力炮對敵301號地區之工事和火器射擊。到19時55分,敵我雙方停止炮擊,炮3連2個排先後對8個目標射擊,壓製敵81、51迫擊炮陣地各1個。據敵向其上司報告稱,我摧毀前沿工事9個,斃傷印軍195人。這次自衛還擊戰,我參戰分隊在軍區的直接指揮下,抱著為國慶獻禮的決心,又一次使印度在政治上、軍事上遭到了失敗。

  此後,印軍總結了中印邊境戰爭的教訓,知道中國軍隊有“不打第一槍”的原則,認定隻要不開槍,就不會遭到中國軍隊打擊,所以,有恃無恐地突破“各自後撤20公裏脫離接觸”的限製(實際上隻是中國單方麵後撤),不斷地越過實際控製線,在中國軍隊眼皮下設點。到80年代,個別地區,甚至深入實際控製線中國一側10公裏。

  曆史的瞬間:1987——中印桑多洛河穀之戰

  1962年的失利深深地挫傷了印度這個大國的自尊心,印度知道要想撫平創傷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中國複仇。盡管在80年代印度各黨派都同意繼續中印關係正常化的進程,確保了印度對華外交政策的連續性,但是,拉·甘地個人對中印關係正常化卻並不感興趣,拒絕了鄧小平提出的關於邊界問題的一攬子交易,並且在陸軍勢力的鼓動下重拾尼赫魯的“前進政策”。經過多年來蘇聯的支援而實力大增的印度認為,報複1962年失敗的時機已到,在1986年印度成立非法的“阿魯納恰爾邦”,於是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東段舉行軍事演習並越過雙方實際控製線蠶食中國領土導致在1987年3月與解放軍在桑多洛河穀發生激戰。

  解放軍在這次衝突中,讓印軍發熱的頭腦重新又冷靜下來,印度政府發現中國軍人並不象陸軍將領所說的不堪一擊。同時印度的挑釁也不符合美蘇兩國的利益,由於美蘇對峙,他們無力支援印度對抗中國。早在1986年,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問新德裏,婉轉地向印度傳達了一個信息——如果中印間發生衝突,蘇聯不會履行蘇印條約中對印度的承諾。

  1987年的那次中印邊境衝突規模不大,交火時間也很短,但緊張對峙持續了一個多月時間。印軍被擊斃16人,受傷人數不詳。雖然具體情況不清楚,但陣亡的印軍中有6具屍體是由我方交還給印方的,說明很可能是印軍入侵我方控製區然後被擊斃的。當時路透社援引印度的報道說是中國軍隊首先在一個有爭議的山口(地名很拗口,記不得)樹立五星紅旗,然後引發的衝突,印度軍隊在驅逐中國軍隊的途中遭到有預謀的伏擊,為避免事態擴大,印軍撤離了交火區。我方損失情況也不清楚,不過看來印度又吃了虧。實際上在80年代的反蠶食的鬥爭中,我方爭回了麥線以南的部分土地,今天的實際控製線並不完全按麥線行走。但大體趨勢,則可能無法挽回。

  在鹵莽地邊境軍事試探遭到了挫折後,印度政府重又務實起來,1988年12月甘地總理克服種種阻力成功訪華。中國與印度的關係開始了緩慢但逐步平穩地解凍(盡管其中又有曲折),兩國邊界未再發生大的戰鬥。

  桑多洛河穀衝突

  八十年代拉·甘地上台後,印度的“1962年悲情”開始發酵。經過多年來蘇聯的支援而實力大增的印度認為,報複1962年失敗的時機已到,於是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東段舉行軍事演習並越過雙方實際控製線蠶食中國領土。1986年,印度在中印邊界的爭端地之一達旺地區建立了一個哨所,最終導致了年中的邊界對抗和緊張。同年,印度單方麵成立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妄圖造成既成事實從而迫使中國不得不接受。1987年,為了向中國顯示印度的軍事實力,拉·甘地政府在印度東北部展開“ 棋盤演習”,公開向中國軍隊叫板,以試探中國在邊界爭端上的反應。

  1986年到1987年,中國邊防守軍根據軍委指示,曾組織過多次擠占行動,87年局勢達到過一觸即發的程度,相當緊張。最終,中印兩國軍隊在桑多洛河穀發生激烈戰鬥,鬥爭結果以中國贏取勝利告終。中國在這一次的反蠶食鬥爭中又一次取得了勝利,在邊界上中國收複了自62年撤軍後的部分領土,奪回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以南的部分土地。

  另外,再說一說這次鬥爭中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插曲:

  插曲一:

  人們不會忘記,1987年夏,中國戰略備忘錄記載的西藏邊境的那次武裝對抗。那個夏天因為這個鏡頭而被定格:我百餘名官兵手持多種現代化輕武器一線排開,怒視蠶食我領土的400多名印軍……一小時後,暴雨挾著冰雹砸下來,打得鋼盔和槍管直響,我軍官兵巋然不動。冰雹過後,刺眼的陽光帶著強烈的紫外線灑向大地。碩大的汗珠順著麵頰流到槍管上,發出“吱吱”的響聲,中國官兵依舊巋然不動。6個小時。大地,靜得令人心顫。中國軍人從容不迫地逼視著印軍400多名“胡子兵 ”微顫的槍口。最後,對手竟在這無言的逼視中潮水般地潰退下去……

  這支與印軍對峙的中國部隊其前身是解放戰爭中從國民黨起義過來的部隊,曾參加過“護國運動”,解放後參加了“抗美援朝”,堪稱解放軍中曆史最悠久的部隊,其曆史之久連參加過 “北伐”的葉挺獨立團也不能相比。1985年12月,該部成為我軍中第一批改編為山地步兵旅的部隊。

  插曲二:

  桑多洛河穀衝突後還有一個小尾巴:一個印度士兵向我方投誠,這個士兵是印度阿薩姆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黃皮膚黑頭發,在部隊裏受到其他印軍的欺負,便乘機跑到我方。後來從大局考慮,我軍還是沒有收留他,將他遣返印方,他回去後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