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讀:毛澤東臨終前念的《枯樹賦》

(2009-11-17 13:19:40) 下一個


毛澤東在臨終前讓秘書給他讀<枯樹賦>。此文不錯,很有念頭,在下不才,鬥膽釋之。

先看第一段:

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歎曰:“此樹婆挲,生意盡矣。”

文章主旨是寫枯樹,開篇就是以殷仲文對自家庭院裏的老槐樹的悲歎開始。

殷仲文:東晉文學家。陳郡(郡治今河南淮陽)人。曾官尚書,遷東陽太守。後為劉裕所殺。擅文辭。

這一段大概的意思就是東晉時期的名士殷仲文,風流人物,天下聞名。一生幾起幾伏,最後被貶為東陽太守(注:出這個字,古文裏一般是講出京城做官,既然是出京城,就是貶謫了)。心裏經常會很苦悶,看著院子裏的老槐樹歎道:”這樹老態龍鍾,已經沒什麽生息了。”(注:這裏的婆挲,原指年老的婦女。這裏比作老樹的老態,後世有人文:老樹婆挲生意在,遊觀此地客停車。也是出以此了。

這裏不難看出,殷仲文以老樹比作自己,一生的幾起幾伏,到了今天,也是來日無多也。

第二段:“至於白鹿貞鬆,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裏。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

這一段用典很多,白鹿貞鬆,白鹿可能為白鹿紙,古代書畫用紙,這種紙隻能用千年鬆木製得,貞鬆也指長年不調的老鬆。故白鹿貞鬆指千年的老鬆。青牛文梓語出《太平禦覽》卷四四引《錄異傳》﹕"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灃水中。"後因以"青牛文梓"指參天古木。根柢盤魄,山崖表裏。柢:樹根。特指直根。這裏的魄,我認為通氣魄,表裏:表麵和內部,內外。這裏說明這些千年古樹,之所以能夠存活千年,就是因為根基深厚,在山崖的表麵和裏麵茂盛發達。緊接著,作者問了個反問句:”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那麽為什麽桂樹和桐樹都活不長呢?其實答案在前麵已經給出來的。因為根基不夠。另外桂樹和桐樹也有講究。桂花香,莢邊綴子如乳者為梧。<爾雅>有曰,華而不實者為桐。

讀到這裏,我們大概可以猜到作者想表達一種什麽思想了。開篇記述殷仲文的晚年感歎。殷仲文此人雖為一代名士,可以看出作者對他並不感冒,曆史上殷仲文靠拍桓玄的馬屁位極人巨,後來還是被貶被殺?為什麽呢?作者已經給出了答案,正如桂桐一般華而不實呀。那麽怎樣才能能夠永垂不朽呢?作者還是給出了答案,正如青鬆,梓樹般,正直不曲,樸實無華,根深地故,自然可以長盛不衰。那麽後文還要講什麽呢?我們再往下看。

第三段:“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開花建始之殿,落實睢陽之園。聲含嶰穀,曲抱《雲門》。將雛集鳳,比翼巢鴛。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這裏講述了漢梁孝王,為了在自己的封地也可以享受京城美景,而修梁園的事情。三河:漢代指河內、河東、河南三郡。將三河的名花都移植,把九畹(蘭花)移植到梁(今河南,江蘇交界之地),以建立梁園。睢陽:指睢陽曲,漢梁孝王築睢陽城時作。嶰穀:昆侖山北穀名雲門:周六樂舞之一。用於祭祀天神。相傳為黃帝時所作。這裏指的是當時梁園建成時浩大的場麵,音樂都是如此大氣。“將雛集鳳,比翼巢鴛。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

這還是講的梁園美景,招鳳引凰。事實上也是如此,相傳李太白遊梁園,久久不願離去。

第四段:“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覆。熊彪顧盼,魚龍起伏。節豎山連,文橫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雕鐫始就,欹劂仍加。平鱗鏟甲,落角摧芽。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批草樹,散亂煙霞。”

作者開始講這梁園的不好來。這梁園地方小,東西多,裏麵的野生動物也不少。山和山想連,水與水緊促。雖然工匠,公侯都很喜歡,但是從開始建成的那一天,就工作,維護不斷。為了保持這美好的景色,要去捉魚獵獸,鏟除雜草。經過這樣不斷的修理,就會是一片美好的景色,在晚霞的照耀下,分外迷人,連晚霞都顯得散亂了。

第五段:“若夫鬆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槎枿千年。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焉。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或低垂於霜露,或撼頓於於風煙。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做冶。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則長鬆係馬。豈獨城臨細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這一段說,與其像梁園那樣,還不如種上百頃鬆樹,無花,銀杏,君遷子,這樣可以茂盛千年哪。(注:作者寫的這幾種樹都是幾種長壽樹。)想那秦朝的大夫,漢朝的將軍授受大權。當時就會像那些華而不實的鮮花一樣。到還來還不是被苔蘚蘑菇長滿。小鳥和小蟲的食物。要不就是經不過霜露的侵蝕,或者是被風雨毀去。東邊有白木做的廟,西邊有老桑做的灶。北邊以楊樹為關,南邊以梅根作錢(注:六朝時,短暫的以冶梅根作流通貨幣)。住在小山裏就種滿桂樹,有大風就用鬆樹係馬。哪裏是城裏隻有細柳,城外就種桃樹呢?這裏作者無疑表達了一種懷才不遇的心情。以古喻今,以往那些大夫們和今天的有什麽不一樣,還不是把國家治理得很差,天生我材必有用,難道隻有那些士大夫們才能治理國家嗎?

第六段:“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橫洞口而攲臥,頓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圍冰碎,理正者千尋瓦裂。載癭銜瘤,藏穿抱穴。木魅閃睒,山精妖孽。”

這一段作者把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更一步的抒發。這裏有必要講一下作者的生平:

庾信(513--581)北周文學家。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庾肩吾之子。初仕梁,後出使西魏,值西魏滅梁,遂羈留北方。曆仕西魏、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世稱庾開府。善詩賦駢文。在梁時作品綺豔輕靡,與徐陵皆為宮廷文學代表,時稱“徐庾體”。晚年所作,內容上起明顯變化,如《哀江南賦》、《枯樹賦》等,自傷遭遇,並對社會動亂有所反映,風格轉為蕭瑟蒼涼,為來杜甫等所推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庾子山集》。

可見國家破裂,作者飄零北方。心傷不己,就好像千年老樹的根傷了,心空了。(注:樹心空了,表明樹死了)。最後老樹終於要倒塌了。破碎成好多片,但那些老樹瘤還在,可以變成樹精。

第七段:“況複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沉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淮南子》雲:‘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

這一段更表現了作者羈壓北方的無奈心理。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采葛,食薇,語出詩經,。表示為避免讒言,隻能在窮蒼裏生活,慢慢老去。淮南子裏所說的樹木的葉子落下,這裏多麽悲哀的事情哪。

第八段: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裏槎。若非金穀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

這裏講得都是美景,建章是漢代宮殿,春來花開如火,黃河兩岸萬裏樹木茂盛。那金穀的滿園春色。也就是那河陽的花了。但這些美景都不能長久存在。

第九段: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此處引語出自《世說新語》,“〔東晉〕桓公北征,經金城,前為琅琊王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這裏表達的還是那種時光流逝,歲無情的感覺。

縱觀全文,庾信此賦,寄寓自己國破家亡之痛,悲聲震天,淒情動地,正是拔本垂淚,傷根瀝血之作。雖自比千年之青鬆,逢亂世,懷才不遇,寄人籬下。歲月流逝,時日無多。但是作者隻看到了第一層,隻有根鬆地故的植物還能經久不衰,不受苔蘚,風雨的破壞。但這根深不是隻有正直不曲,有忠貞的品格就行了的。而毛主席就看到了第二點,這土地,在主席的字典時,無疑就是人民的意思,隻有那些植根與人民,紮根與人民。隻有這樣,才能長久不敗。

毛主席人在末年,在人生的最後關頭,無疑還有很多心願沒有實現,比如如何不讓老百姓不受二遍苦,台灣如何回歸,國家如何富強,為民族如何興旺?這些問題主席是放不下的。而這首<枯樹賦>則很好的表達了他當時的心態。主席自比老樹,紮根於人民這塊泥土,作了不少工作。但是當時年現狀他也不是很滿意,多年的戰友,同誌,在和平年代中背離了當初的共產主義信念,就好像那些華而不實的鮮花一般,隻有一時的繁華,但是不能植根於人民的土壤中,那往往是不能長久的。但老樹的壓力太大,時日無多,心中的願望不能實現,可見主席當時的心情是很苦悶的。據說當時主席拉著醫生的手問還有救嗎?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一斑,主席想多要一點時間,把沒有辦完的事情辦完。我想這就是大概吧。

另外講一句,主席真神人也。後來的改革開放,在開始時,的確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後來背離了群眾的利益基礎,出現了不少問題,這就不見像本文隻講的梁園嗎?表麵風景迷人,但也需要人的大力維護,即使這樣,也不長久,與其這樣,還不如種上些鬆樹,銀杏什麽的,還可以保持千年茂盛。能看出這一點,主席真神人也。

網文

枯樹賦

    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歎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至如白鹿貞鬆,青牛文梓;根抵盤魄,山崖表裏。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開花建始之殿,落實睢陽之園。聲含嶰穀,曲抱《雲門》;將雛集鳳,比翼巢鴛。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

    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複;熊彪顧盼,魚龍起伏;節豎山連,文橫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雕鐫始就,剞劂仍加;平鱗鏟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披草樹,散亂煙霞。

    若夫鬆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搓枿千年。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焉。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或低垂於霜露,或撼頓於風煙。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則長鬆係馬。豈獨城臨細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橫洞口而敧臥,頓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圍冰碎,理正者幹尋瓦裂。載癭銜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況複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沉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淮南子》雲"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裏槎;若非金穀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  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enjuyu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衡門之下的評論:
Aren't you yourself currying favor with the foreign devils?
yanlan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一生的功過皆因放不下,苦了他老人家,更苦了全國人民.
衡門之下 回複 悄悄話 也一馬屁文章,不過拍的不是老鄧而是老毛。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學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