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雲的故事(組圖)

(2009-03-29 20:35:03) 下一個






  調查養豬

  “交換、比較、反複”與“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是陳雲非常有名的兩句話。1961年,“私養母豬比公養好”的結論,就是陳雲在家鄉青浦縣的小蒸公社進行調查,經過全麵的考察、反複的探討和深入細致的比較之後,才得出的。

  那一天,陳雲頭戴草帽,帶著隨行人員查看豬圈,遇見一位老太太前來告狀。陳雲認得,她是自己年幼時曾在一起玩耍過的小夥伴。阿婆說:“昨晚,我的一隻老母雞被偷了。這隻母雞每天生蛋,我是靠賣蛋的錢買煤油和草紙零用的。現在雞被偷了,不是要我的命嗎?”陳雲請身旁公社陪同的同誌趕緊幫阿婆查找。

  阿婆走了,有位同誌在一邊悄悄地嘟囔了一句:“這麽一點小事,也跑來驚動首長。”

  “不,我看事情一點不小。”陳雲輕輕地說。

  這次調查是在國家處於經濟形勢比較困難的背景下進行的。丟掉一隻生蛋母雞阿婆就急成這樣,就因為這是她手上能攢下“活錢”以購買日用消費品的重要乃至惟一的來源,更深入地看,這說明農村社員的家庭副業亟待發展。而這勢必涉及到雞、鴨、豬等家禽和牲畜的飼養問題。特別是飼養生豬,見效快、收益高。但是必須解決“公養豬”與“私養豬”的比較問題——因為目前隻允許生豬公養。

  在隨後的調查中,陳雲對小蒸公社現有的15個養豬場中的10個,親自逐一查看,並請調查組的其他同誌看了其餘幾個。

  在一個公養豬場,平素喜怒不形於色的陳雲發了火。他看到,公養豬的飼養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喂豬時將食盆隨手一放,群豬便一哄而起,蜂擁而上。有的吃得肚皮滾圓,有的連一口食都搶不到,再看四周,豬圈的衛生狀況極差。從小曆經農事的陳雲再也忍不住,他說:“從來沒見過有這樣養母豬的,這樣的豬場能增產豬仔?”

  大而無當——這便是陳雲現場調查回來得出的初步結論。

  接下來,陳雲深入到農民食堂和農民家中傾聽反映,與公社有關幹部進行討論,並到集市上去了解情況。之後,又主持召開了專題座談會。他分別與六七名從事公養豬的農民和幾位搞私養豬的農民談了兩次。通過談話和後來進行的賬目查閱,陳雲了解到,公社化後,所有私養豬收歸公養,僅投入興建豬場,搞基本建設的資金就用去七萬多元,但出欄數卻下降近2/3。與此相反,私養豬的死亡率極低,長肉多,積肥也多,並且節省稻草和勞動力,僅一頭母豬一年就可為農民創收二百餘元。

  在這次調查之前,陳雲曾經講過,中國是“大國小生產”,技術落後,生產力水平低而不平衡。一切經濟決策都離不開這個事實,否則就會犯錯誤。現在他感到, “私養母豬”在現階段比“公養豬”要更加適合中國農村當前的生產力狀況。因此,他首次就這一問題明確表態:“沒收不對,發還才是對的。以後再不會沒收了。”

  不久,陳雲把這一結論寫進了給中央的調研報告中。這份報告的標題就是:《母豬也應該下放給農民私養》。

  蛋白質的攝入量

  由於“大躍進”中浮誇風的影響,糧食產量被大大拔高。後來人們才發現,當時糧食不僅不如大家想象的那麽多,而且逐年下降,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惡性循環的結果是,一邊糧食並不真正夠,一邊基於虛報的數字,城市中新工廠大批開工,新項目紛紛上馬,從城鎮、農村招收了大批工人。據統計,三年時間招收職工數已超過2500萬人,結果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從1957年尚不足1億人猛增至1.3億人。

  在1961年5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陳雲作了題為《動員城市人口下鄉》的講話。他說:“要下決心動員城市人口下鄉。這個決心早下比晚下好。”會議根據陳雲的意見,製定了《關於減少城市人口和壓縮城鎮糧食銷量的九條辦法》,規定在三年內減少城鎮人口2000萬人以上,此舉不僅促使了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好轉,也使農業形勢特別是糧食總體困難的局麵得到了緩解。

  與此同時,對留在城市中的人口的生活問題,陳雲也十分重視。如何穩住不直接生產糧食的近一億城市人口的肚皮,如何確保他們的最低營養需要,以維護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對這一問題,陳雲是從政治的角度、穩定大局的角度來看待的。他對大家講,“目前,這一問題,是國家大事。如果六千多萬人身體搞得不好,我們不切實想辦法解決,群眾是會有意見的。人民群眾要看共產黨對他們到底關心不關心,有沒有辦法解決生活問題。這是政治問題。”

  為此,陳雲首先向營養學研究人員進行了調查。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關於營養含量的測算數據報告供陳雲參考。

  邊看報告,陳雲邊陷入了深思。這份報告指出,每人每天最低限度需要70克蛋白質,而除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肉類製品和蛋製品之外,500克大豆也能提供200克左右的蛋白質。報告建議,在缺少肉類和蛋品的情況下,用大豆來補充營養,是一個比較可靠的辦法。

  經計算發現,如果采用大豆,那麽一億城市人口,每人每月供應3斤大豆,每年的需要量是30億斤大豆。而全國大豆的年產量,1961年雖有所減產,但也達120億斤。因此,從中拿出30億斤來滿足城市的需要是可能的。

  “大豆”方案就這樣敲定了,陳雲開始轉而著手製定具體的實施計劃。其主要內容包括,在兩年內,先逐步在大中城市的六千多萬人口中實行,作為補充手段,再從海洋中開發營養來源;除此之外,到1963年底,對大中城市的六千多萬人,再每人每月增加半斤肉。這樣一來,城市居民蛋白質的攝入量就有了更為充分的保障。周恩來看到這一方案後,對此大為讚許,說陳雲為人民群眾的生活不僅親自規劃,而且考慮細心、周全,有了植物蛋白,還考慮要有點動物蛋白。

  對此,陳雲是這樣認識的:“我們共產黨必須天天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人是要吃飯的,不能天天靠吃馬列主義過活,一天不吃飯,肚子就餓得哇哇叫。”

  關鍵是要進口糧食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公社化、共產風、浮誇風,再加上全國連續三年的大麵積幹旱,使我國農業元氣大傷。隨著全國性大饑荒的延續,一些地區開始出現逃荒、餓死人的情況。危急關頭,經周密調查和深思熟慮,陳雲毅然提出:進口糧食,以解燃眉之急!

  但那是“左”傾思潮泛濫的年代,報紙上天天宣傳“大躍進”的巨大成就,人們已經習慣了糧食問題早已過關的提法。現在,突然出現了“從國外進口糧食”的提議,可以想象這需要冒多大的政治風險!

  陳雲反複向人們闡述當前進口糧食的必要性:“進口糧食,有沒有危險?我看,再咬緊牙關搞幾年,對我們有利......我看寧肯每人減少一尺布,也要多進口十億斤糧食。”“穩定市場,關鍵是進口一些糧食......當前隻有首先抓好糧食,整個局勢才能穩定,同農民的關係才能緩和,而且多種經營也才能好轉。沒有糧食是最危險的。市場上其他商品少了當然不好看,現在已經不好看了......但是比較起來,還是糧食重要得多。”

  進口糧食的建議合情合理,一經提出便得到了黨中央的批準,1961年2月,來自澳大利亞的第一批進口糧食運抵中國。一場進口糧食的大行動迅速展開了。

  受這件事的影響,此後進口糧食就不再被視為不可逾越的禁區了。而且進口的地區也多了起來,包括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美國(陳雲建議經法國轉口)等資本主義國家,這樣,從事具體進口操作的同誌在進口糧食時也能貨比三家,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而國家也利用這批糧食在糧食調度上發揮了作用,伴隨著國內生產情況的好轉,國民經濟得到了恢複和發展。

  我們可以利用交易所

  1972年4 月,陳雲登上中央專門調來的一節軟臥車廂,回到了首都北京。6月,他應周恩來的要求,參加了國務院業務組的工作。從1973年到1974年,陳雲協助周恩來,在外貿領域從事領導和研究工作。其中,利用期貨市場完成國家外貿任務、賺取外匯,就是在陳雲的支持下展開的。

  1973年4月,上級有關部門為滿足國內需要,給國家糧油進出口總公司下達了進口原糖47萬噸的任務。總公司立即對設在香港的華潤公司所屬五豐行作了具體布置。五豐行的工作人員經過調查發現,當時在國際市場上,砂糖已供不應求,砂糖期貨價格正處於盤升階段。如果立即執行進口任務,會進一步刺激原已發生傾斜的買賣力量對比,使之更加失去平衡,其結果是隻能以更高的價格買到現貨,而且還可能一次買不齊。

  麵對這種狀況,具有豐富市場操作經驗的五豐行人員精心策劃了一個操作方案,其核心內容是通過國際期貨市場來完成此次任務,先買期貨,後買現貨。

  後來購糖任務順利完成,還為國家賺到240萬英鎊的外匯。這本應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但在那個動亂年代,外貿工作者卻擔心這錢會被看作“來路不正”,擔心被扣上自己想都想不到的帽子。

  大家忐忑不安地向當時主管外貿工作的陳雲作了匯報。陳雲聽完後,又詢問了幾個技術性的問題,當即表態道:“我們可以利用交易所。”他說,“交易所是有兩重性的:一是投機性,二是大宗交易的場所。過去我們隻看到它的投機性的一麵,忽視了它是大宗交易場所的一麵,因此,有片麵性。我們不要怕接觸交易所,要在大風大浪中學會遊泳。”

  不久,國務院有關部門收到了陳雲提交的一份專題報告,重點就是關於交易所的問題。他在這份報告中再次表示:“對於商品交易所,我們應該研究它,利用它,而不能隻是消極回避。”他認為,外貿相關部門“在今後兩年裏對交易所要認真進行研究”。

  在陳雲的支持下,長期禁錮外貿工作人員的“左”的思想枷鎖逐漸解開,外貿戰線出現了新的生氣。

  在一次會議上,張春橋公然攻擊陳雲主管的外貿部“問題嚴重”,“在工作上執行的是一條賣國主義路線”。此後,周恩來住進了醫院,陳雲也被迫停止了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