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歲上將呂正操的傳奇人生(組圖)

(2009-03-27 15:55:54) 下一個


1955年呂正操被授予上將軍銜

在北京西三環邊上一個靜謐的院落裏,呂正操將軍穿著一件鮮亮的紅毛衣,在寬大明亮的書房裏,一邊翻看著剛剛出版的回憶錄,一邊跟前來祝賀自己103歲生日的孩子們聊著自己的往事,就像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那些平凡的老父親一樣。

身體健壯,舉止靈便,談吐風趣,思路清晰,毫無龍鍾之態。從老將軍那看似平淡的談吐中,從他家書架上擺放著的那座“毛澤東號”火車頭模型,以及牆上掛著的張學良、董必武等人的手書中,我讀到了這位老人在整整一個世紀的生活中所蘊含的傳奇人生。

從小立誌精忠報國 抗日名將威震華夏

1905年1月4日,在日俄戰爭的炮火中,呂正操出生在遼寧省海城縣唐王山後村。將軍回憶說:“母親生我的時候,為了免遭不測,把我藏到柴草垛裏。上了4年小學後,家裏窮得叮當響,連鉛筆也買不起,我隻好回家看牛、種地,後來又到小店鋪當了學徒工……”

1922年,17歲的呂正操懷著強烈的報國之誌參加了東北軍,走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他說:“我在少年時代,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對家鄉人民的壓榨與殺戮,從心裏痛恨日本鬼子。入學時,老師給我起了個學名,叫‘正言’,後來我自己改成了‘正操’,意思是等操練好了本領就去打日本侵略者。”

呂正操參加的是張學良的東北軍衛隊旅。由於念過書,又能寫一手漂亮的小楷,在第二年冬天,他就被張學良推薦考入了東北講武堂深造。1925年畢業後,他當上了張學良的少校副官、秘書、同澤俱樂部幹事。直到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呂正操一直在張學良身邊任職。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時,呂正操是張公館的一名內勤,與應邀前來西安共商大計的中共代表羅瑞卿、許建國等人常有接觸。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呂正操到國民黨53軍任團長,被中共中央北方局吸收為中共黨員。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日本全麵侵華。呂正操率部於1937年10月14日在冀中平原脫離國民黨軍隊,改稱“人民自衛軍”,在冀中平原樹起了共產黨抗日武裝的大旗。

抗日戰爭時期的呂正操

“那是一個秋夜,天空晴朗,月光照耀著大地,我們踏著皎潔的月光,走上了抗日征途。”時至今日,老將軍回憶起當年那個曆史性的夜晚,仍激動不已。

從此,呂正操就率部馳騁在冀中平原上,寫出了平原抗戰中一段又一段傳奇的曆史。他率領冀中軍民在反“掃蕩”和反“蠶食”鬥爭中,創造了平原遊擊戰爭史上輝煌的一頁。這些事跡在新中國成立後有的被搬上了銀幕或舞台,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隊》以及京劇《平原作戰》等,都為這一時期的真實鬥爭作了藝術上的詮釋。在白洋澱地區,呂正操還發動組織了水上遊擊隊雁翎隊。毛澤東曾表揚他們是“堅持平原遊擊戰爭的模範,堅持人民武裝鬥爭的模範”。

在殘酷而激烈的戰鬥環境中,呂正操沉著、果敢,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成為冀中老百姓心目中的傳奇人物。呂正操這個名字,曾令日本侵略者膽戰心驚,聞風喪膽。老將軍回憶說,直到自己調到晉綏軍區任司令員時,還看到日本人的報道,稱他們已經活捉了呂正操。

1944年冬天,呂正操作為中共“七大”代表到了延安,見到了毛主席。

那天,毛主席一見到他就笑著說:你給我的信我看了,“就是你那個簽字為難了我,猜了半天,最後才認出是呂正操”。毛主席問他:“幹嘛要把三個字連成一個字呢?”呂正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兩天後,毛主席派人用車將呂正操和林楓接到棗園吃晚飯,他們邊吃邊談一直到深夜。告辭時,毛主席還端著蠟燭為他們照明,一直送他們走下山坡上了汽車。

不久,在黨的“七大”上,呂正操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在抗日戰爭艱苦的歲月裏,呂正操在冀中戰鬥生活了10年,他的隊伍和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老百姓視他和他領導的八路軍如親人,他和他領導的八路軍指戰員也一直把那裏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至今聽到冀中的鄉音,仍感到格外親切。

“西安事變”惜別將軍 耄耋之年才得重逢

說起與張學良的離別,呂正操至今記憶猶新:“西安事變時,我的任務就是保衛張公館和隨時掌握情報。不久,周恩來一行12人到達西安,住在張公館的樓下。25日下午,張學良身著戎裝來到我的住處,說他要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3天後就可返回。當時我就判斷蔣介石絕不可能放他回來,勸他不要去,但張學良執意要去,說有宋子文、宋美齡和蔣介石的顧問端納擔保沒問題。張學良還非常講義氣地對我說,要好漢做事好漢當嘛。”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後,周恩來和鄧穎超就一直關注著呂正操,並指定他做張學良的聯係人。50多年來,呂正操和張學良一直保持著聯係。張的一封信件呂正操一直保存至今。

1991年初夏,在張學良90大壽前,鄧穎超指派呂正操前往美國探望張學良。

當年5月29日,兩位耄耋老人在紐約重逢。呂正操當即奉上了祝賀張學良生日的禮物,一件是張學良喜愛的《中國京劇大全》,另一件是新采製的湖南碧螺春茶,還有大書法家啟功手書的賀幛,上麵書錄了張學良視為座右銘的詩句:“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談話間,張學良笑著問道:“你當年有個外號,叫‘地老鼠’,你還記得嗎?”呂正操解釋說:“那是指地道戰,是老百姓發明打鬼子用的。”張學良又說:“我現在信上帝。”這時,呂正操若有所思地回答道:“我也迷信,就是迷信老百姓,迷信人民。蔣介石不也信上帝嗎,結果800萬軍隊也被打垮了。”張學良感慨道:“還是得民者昌啊!”

在5月30日第二次見麵時,呂正操向張學良遞交了鄧穎超給他的親筆信,並轉達了中共領導人對他的問候。

5月31日和6月1日兩個晚上,旅美華僑先後為張學良舉行祝壽宴會。呂正操送的賀幛懸掛在宴會大廳內最顯眼的地方,這就正式向外界透露了呂正操赴美為張祝壽的消息。

6月4日,應張學良的邀請,呂正操與他再次會麵,地點是在中國駐美國大使李道豫的官邸。張學良給呂正操帶來了一包台灣產的鳳梨酥。交談中,呂正操向他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實行“一國兩製,和平統一”的政策,張學良表示願意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和平統一盡一份力量。說著,張學良從身邊拿出一幅剛寫的條幅:“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台灣入版圖。謁延平詞舊作,書贈正操學弟正,九十老人毅庵(張學良的號)書。”張學良說:“我雖然90多歲了,但是天假之年,還有用得著的地方,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願意為中國出力。”

“最喜夕陽無限好 人生難得老來忙”

“我這一輩子主要幹的就是打日本、管鐵路、打網球3件事。”回顧百年人生,老將軍隻用了這樣輕描淡寫的幾個字。

呂老將軍至今還保留著中國網球協會主席的頭銜。說起這個頭銜,老將軍深有感慨地說:“在東北軍時,張學良打網球,我也跟著他練,就這樣,一直打到了90歲。後來實在打不動了就去給人家發獎。”老將軍還說,“我這個愛好在戰爭中也沒有停止過;在冀中抗戰時,隻要戰況一有緩和,我就讓戰士在麥場的空地上畫上線,拉起球網打上兩局。”

提起打網球,那是老將軍最開心、最感榮耀的事了。看看客廳內掛著的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簽名的贈畫和1990年國際網聯主席簽署授予的“最高榮譽獎章”,便知道老將軍在中國網壇上的地位了;書房內掛著的那張打網球的照片,是上世紀80年代老將軍參加全國老年網球比賽奪冠時的精彩瞬間。

說起網球,老將軍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北京的網球場很少,會打網球的人也不太多。於是他就請來了民主黨派領導人餘心清和老教練們一起打。為了組建中國網球隊,呂老一直催問賀龍元帥:“什麽時候成立國家網球隊呢?建設場館要錢我們沒有,要人要物我們還是有辦法的。”後來,他又找到同樣愛好打網球的萬裏,與他們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農壇和體委訓練局網球館。

“文革”前老將軍打球基本是在星期天和下班後,幾位老同誌憑勝負輪番上場,有時一打就忘記了吃飯。呂老的兒子呂彤欣回憶說:“有時,我和媽媽在家裏左等右等,我都快餓死了,可爸爸去打球還不回來!”

呂老打網球的趣事還真不少呢。因為海內外很多人都知道他愛好網球,所以往往都送他球作為禮品或紀念品。呂老也不知道自己送出去過多少網球拍,凡是和他打過球的黨和國家以及各省市領導人或陪練者,幾乎都收到過他送的球拍。多年來,無論是在他乘坐的火車車廂裏,還是汽車的後備箱裏,總少不了網球拍和運動服;他外出視察之餘,總要和當地領導人、運動員和教練員打一會兒球。如果當地沒有網球館,他還會不客氣地批評幾句:“怎麽這麽落後,這是個體現文明程度的體育運動,少搞點宴會不就能建個場地了嗎!”



百歲生日時的開國上將呂正操。(2005年1月4日攝)


為此,北京國際網球中心還專門為呂老留了一個辦公室,因為他說過:“我這個主席不能光掛個名字,而且我這個主席要一直當下去!”老將軍打球一直打到了90歲,才在醫生和家人的再三勸阻下掛拍。

除了網球外,呂正操關心的事情還有很多。在他的書架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著作、《毛澤東選集》、《中國事典》、《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治通鑒》、《朱光潛全集》等書籍赫然在目。沙發旁邊也放著《賈平凹中短篇小說集》和《子夜》等圖書。他說,他買書的目的是為了讀,而不是收藏。當有人送給他精致的名著收藏本時,他一般是轉送給圖書館。如今,盡管他已經103歲了,但記憶力很好,很多曆史事件甚至連它們發生的年月日也都能準確地說出來。他還曾和研究比較文學的女兒一起探討莎士比亞的作品。

總之,“讀書,打橋牌,打網球,這是呂正操晚年保持體力、腦力的三個有力招數。”老伴劉沙透露出了呂老的養老之道。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每當呂正操思潮奔湧的時候,他的筆端就會流瀉出一行又一行優美的詩句。他清楚記得“文革”中自己被關押時,因為沒有紙而用煙盒寫詩的情景。他最欣賞曹操、杜甫、白居易、陸遊的詩以及古樂府詩。說話間,他用低深的聲音吟誦起了曹操的名篇《神龜雖壽》:“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