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經曆過嗎?——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組圖)

(2008-09-06 08:38:18) 下一個



  北京街頭最早出現的一幅最大的美人廣告,當時這幅手繪廣告畫的視覺衝擊力極大。一九七九年冬攝於沙灘大街十字路口。
 


  戴哈蟆鏡,保留鏡上作為進口貨標誌的商標,曾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京街頭和公園裏的一道時尚風景。當時的媒體曾加以公開批評。今天看來,它其實是品牌意識的最初覺醒。一九八O年攝於北海公園。
 


這張“資產階級情調”的作品當時受到了批判。一九七七年攝於櫻桃溝
 


  舞禁初開時,對跳搖擺舞的時尚青年還有一種異樣的心理,觀看的人離得遠遠的,時而還能聽到幾句帶刺的議論。一九七九年攝於北京頤和園。
 


  由於“文革”禁錮的打開,人們在一些場所開始劃拳、行令、放音樂,於是“禁忌”又開始回潮。一九八二年冬攝於頤和園知春亭餐廳。
 


  一九八六年,美國“勞森柏現代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引起了中國美術界、新聞界、評論界的爭論,更讓觀眾們看得滿頭霧水。展覽及爭論可算當時藝術界一件大事了。盡管展覽曾被否定,可一九八九年的“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還是看得出一些作品受到“勞森柏現代藝術展”的影響。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羊剪絨帽子、大拉毛圍巾、軍大衣、進口蛤蟆鏡一度是北京時尚青年的最愛。一九八O年三月攝於北海公園。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媒體大談婦女解放、婦女半邊天,那幾年北京街頭公園裏,男的給女的背包、打傘一度成為亮麗的風景。
 


  一九八O年夏遊故宮的人,不看國寶、不看宮殿,圍觀外國遊客。同年筆者在上海外灘亦見過更甚者,聽說一九七八年一個外國旅遊團在蘭州被十萬蘭州人圍觀。
 


  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及全國女青年終於敢以夏天穿紅色裙子、冬天穿紅色羽絨服為時尚,曾有一部電影叫“街上流行紅裙子”。
 


  那個時代沒有今天琳琅滿目的飲料,在北京前門大街賣大碗茶發家的尹盛喜先生,安排返城知青做這項工作,又解決了就業,又方便了群眾。大碗茶,當年二分錢一碗,曾經是北京的街頭一景。一九八一年攝於北京故宮午門前。
 


  一九七七年一月在北京東長安街青年藝術劇院劇場前(位置在現東方廣場正中)掛出的“四人幫玩偶”。
 


  畫家袁運生與小女兒--一九七八年,袁運生經過二十年右派生涯後,從雲南回到母校中央美院任教授,此後在首都機場創作了當時受到爭議的壁畫《潑水節》。這幅畫一度成為測量意識形態鬆與緊的晴雨表,這場爭議也為當代中國美術史和變革中的中國留下了記憶。一九七九至一九八O年間攝於中央美術學院袁運生家中。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輕人結婚辦理結婚證時,可以領取購買一件家具的票證,憑票證領號排一夜的隊,就可以買到一件家具。這是一對新婚夫婦買到家具回家的情景。攝於一九八O年夏。
 


  故宮、紅旗轎車與初期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初期麵對專製與權力羞答答。一九八O年冬,攝於北京故宮。
 
 
法國時裝大師伊夫·聖洛朗的時裝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星星美展--一九七九年九月在中國美術館外展出的來自民間的街頭美術展覽。此展覽與同時期的“四月影會”、“無名畫會”的迎春畫會展,文學創作中的《班主任》等等共同構築了新時期文化藝術的回歸與覺醒。
 


  西單民主牆是在粉碎“四人幫”後出現的,“文革”中興貼大字報的習慣,讓老百姓找到一個窗口。最早期的大字報大都是要求給一九七六年天安門事件平反,要求鄧小平同誌出來主持工作及上訪群眾訴寫的冤案控訴。
 
 
  一九八九年二月,第一個“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在這次大展中,曾有行為藝術家向自己的作品“電話亭”開槍,造成“美術館開槍”事件。這是藝術家們在“不準掉頭”的標識上展示創意。
 


  燙發經過十年“文革”後重新出現,一度成為街頭“美的焦點”。一九七七年夏,攝於北京王府井四聯理發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anzerfaust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吃激素豬肉,喝毒奶粉,呼吸汙染空氣,除了一部分接軌先富的新買辦和剝削階級,沒看出普通人得到啥好處了。
油菜心 回複 悄悄話 珍貴的照片,謝謝分享。
自硯字語 回複 悄悄話
難得的珍貴紀念!謝謝樓主!
Stillh2orundeep 回複 悄悄話 難得一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