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袁世凱風流史:一妻九妾 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

(2008-04-27 07:59:27) 下一個

  對中國近現代曆史有過重大影響的袁世凱雖已死去八十餘年,但他的後人卻還活躍在國內外。筆者對袁世凱家族情況略知一二,今特對其妻妾兒孫情況加以簡述,以饗讀者。

  袁世凱一八五九年(清光緒九年)生於河南省項城縣,後因葬母問題(袁係庶出)與其異母長兄不和,遂定居於河南省彰德府(今安陽市)洹上村,死後也葬在這裏.

袁世凱有一妻九妾

  元配於氏,是河南一個財主的女兒,不識字,也不大懂得舊禮節,袁世凱不喜歡她,生了長子袁克定後,就不再與她同居,隻把她作為主婦看待。到袁世凱接任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場麵大了,這位元配夫人就更加不能勝任第一夫人”這一角色了。有一次新年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第一夫人自然要陪同接見。忽有某國公使走到這位夫人麵前,要和她行握手禮,她當時不明所以,大為驚慌,她“嗯”地一聲,把雙手藏到背後去了,弄得那位公使十分尷尬。從此,袁世凱嫌她上不得台盤,隻把她作為一個牌位看待。

  大姨太太沈氏,是蘇州名妓。據說在袁世凱落魄的時候,沈氏資助袁世凱去獵取功名,並備酒送行,袁矢誌決不相負,二人頗有點玉堂春與王三公子的味道。袁發跡後,果然娶沈氏為姨太太。因為“第一夫人”於氏懦弱無能,上不得台盤,袁便把沈氏作為“太太”看待,在一些外交場合中,沈氏也常以太大身份出現。袁還讓她管家,並讓兒女們稱沈氏為“親媽”(沈未生子女),可見袁對她寵愛的程度了。

  二姨太太李氏,朝鮮人。清朝末年袁世凱任駐朝商務代表時,娶朝鮮王妃的妹妹金氏為妾。金氏嫁袁時,帶了兩個陪嫁的姑娘,即李氏和吳氏。袁世凱娶妾是多多益善,就把這三個姑娘(即金氏、李氏、吳氏)一並收納作為姨太太,並且按三人年齡大小排定李氏為二姨太太,金氏為三姨太太,吳氏為四姨太太。李氏由陪嫁丫頭升為姨太太後,給袁世凱生了六個兒女,即長女伯禎(成年後嫁與清兩江總督張人駿的兒子)、五子克權(娶清兩江總督端方的女兒為妻)、七子克齊(娶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女兒為妻)、十子克堅(娶民國陝西督軍陸建章的女兒為妻)、十二子克度(娶富商羅雲章之女為妻)。六女籙禎(嫁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兒子)。

  三姨太太金氏。她本是朝鮮王族,原以為嫁給袁世凱作“正室”,沒想到過門以後,她和自己陪嫁的兩個丫頭都做了袁的姨太太,所以整天鬱鬱寡歡。她為袁世凱生了五個兒女:次子克文、三子克良、三女叔禎、八女(早亡)、十女思禎。

  四姨太太吳氏。朝鮮王族金氏陪嫁的兩個”丫頭之一吳氏,本隻是跟著姑娘當丫頭,沒想到被袁世凱提拔為姨太太,與姑娘並列,後來袁世凱稱帝時還差一點沒被封為妃嬪,她真是有點受寵若驚了。她為袁世凱生了四個兒女,即四子克端、次女仲禎(嫁給了兩江總督端方的侄於)、四女(早亡)、七女複禎。吳氏死得較早,袁世凱當時還任直隸總督,吳氏害“月子病”而死。

  五姨太太楊氏。袁世凱在他的一妻九妾中最寵愛的是大姨太太和五姨太太。大姨太大沈氏是袁世凱落魄時的知己,沈氏“慧眼識英雄”,所以袁世凱矢誌不忘。五姨太太之所以被袁世凱格外垂青,與大姨太太沈氏不同,她既不以美色見長,也不是袁的風塵知己,袁世凱賞識她的是她管家的才能。她心靈口巧,遇事有決斷,袁世凱不僅讓她管理生活上的一切,還讓她管理袁府整個家務,各房的傭人和丫頭,袁世凱的眾多兒女,以及六、八、九三個姨太太,都得服從她的約束。因此,全家上上下下都對她既敬且畏。她是袁府的王熙鳳。她為袁世凱生了六個兒女:六子克桓、八子克軫、九子克久、十一子克安、五女季禎、十五女(早亡)、九子克久(娶民國黎元洪的女兒為妻),解放後在天津工作。

  六姨太太葉氏。她本是南京釣魚巷的妓女,嫁給袁世凱純粹是“誤會”。 原來本世紀初袁做直隸總督時,派其次子袁克文到南京辦事,袁克文在釣魚巷認識了妓女葉氏,兩人一見傾心,互訂嫁娶盟約,葉氏並將其玉照贈袁。克文回去向父親磕頭複命時,一不小心葉小姐的照片從口袋中滑了出來,掉在地上,袁世凱指地連聲問:“是什麽?那是什麽?”袁克文不敢向父親談自己的兒女私情,情急智生,他說:“在南京給父親物色了一個好看的姑娘,所以帶回來這張照片,看父親是否喜歡?”袁接過照片一看,果然很美,連聲說:“好!好!”,於是派人去南京馬上將葉氏接了回來。洞房花燭之時,她才發現她風度翩翩的意中人竟變成了一個五短身材鬢發斑白的半老頭子。而袁二公於後來也隻能對葉小姐“望洋興歎”了!六姨太太生了5個子女:十四子克捷、十七子克友、九女福禎、十一女奇禎、十二女瑞禎。

  七姨太太張氏。她是河南人,沒有生過子女,按照袁家的規矩,她不能被稱為姨太太,也不能享受姨太大的待遇,隻能被稱為“姑娘”;可是因為袁世凱喜歡她,所以也享受姨太太的待遇,並被稱為姨太太。清末她隨袁世凱到河南小住,因她與花匠談情被袁撞見,袁逼令其服毒自殺。但袁家也有人說,她是因病不治而死的。

  八姨太太郭氏。她原是蘇州妓女,是袁世凱做軍機大臣時別人從蘇州買來敬獻的。她生有三個子女:十三子克相、十五子克和、十四女怙禎。怙禎嫁給了民國總統曹錕的兒子,後離婚去了美國。

  九姨太太劉氏。她是袁世凱最後一個、也是最小的一個姨太太,娶她時袁世凱已五十多歲,而她卻正當妙齡。她原是五姨太太楊氏的小丫頭,成年後為袁“臨幸”,因而被收為袁世凱的第九名姨太太。九姨太太生了一子一女,兒子克藩排行十六,早死;女兒儀禎排行十三,續五姨太的女兒季禎嫁蘇州陸狀元家。

  以上所述是袁世凱一妻九妾的情況,一妻九妾共生了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十七個兒子又為袁世凱生了二十二個孫子、二十五個孫女,兒孫總和達七十九人。

愛娶姨太太,而且好“男寵”的長子袁克定

  首先要記述的自然是袁世凱的第一個兒子袁克定,因為他險些當了“太子”、嗣君”、繼袁世凱當了“中華帝國”的皇帝,如果袁世凱不被打倒的話。當清帝退位時,他甚至向袁世凱建議:清朝作惡多端的王公一律處死,末代皇帝傅儀流放黑龍江。如果袁世凱采納了他的建議,溥儀也不會第二次(一九一七年張勳複辟)、第三次(“滿洲國”的皇帝)當皇帝了。可見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對中國曆史有些影響的。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第一個妻子於氏所生,是袁的長子。他曾到德國留學,通曉德語和英語。袁世凱在朝鮮,在濟南,在天津,在北京做官,他都隨任在側,所以他對舊官場的事情非常熟悉。他不抽煙、不喝酒,循規蹈矩,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派頭。因為他是長子,而長子一般要繼父位的,所以他極力攛掇袁世凱做皇帝,他不但替袁拉攏各路軍閥封建遺老,甚至印假版的《順天時報》,從輿論上來欺騙袁世凱,偽稱全國人民都擁護袁世凱改元稱帝。可是因為他騎馬摔壞了腿,成了跛子,所以袁世凱曾流露出要在次子克文、五子克權二人中擇一而立為“太子”的意思。袁克定聽到這消息後憤憤地說:“如果父親要立二弟,我就把二弟殺了!”當然,由於袁世凱隻做了八十三天皇帝便被國人轟了下去,袁克定的皇帝夢也就難圓了。

  袁克定早年娶湖南巡撫吳大幑的女兒吳本嫻為妻,袁克定屬虎,吳本嫻屬龍,按舊時說法是相克的,可袁世凱為了攀附,也就不斤斤計較這些。可是袁世凱卻並不是真的不計較,按迷信說法,隻有找一個屬雞的姑娘來“牽一牽”,才能破解,化凶為吉。於是吳小姐過門還不到一個月,袁克定便又找了一個叫馬彩雲的唱戲的做姨太太,隨後又娶了第二個姨太太。他不但像他父親一樣愛娶姨太太,而且好“男寵”,當時這些被玩弄的青年男子叫做“相公”,天津當時就有男性妓院,俗稱“相公窯子”,用現在洋人時髦說法,即所謂“同性戀”。所以袁克定在北京、在天津都有一些公館,這些公館便是他的金屋藏嬌處:既有女寵,也有男寵。正由於他如此花天酒地荒淫無度,所以袁世凱分給他的一些遺產(光是現金就有四十萬大洋)不多年便讓他揮霍淨盡。到了晚年,新中國建立,袁克定已是家徒四壁,兩袖清風,不得不靠政府的救濟來打發貧困的歲月。一九五八年他八十歲時終於潦倒而死。

  袁克定有一子二女,子家融,女家錦、家弟。

  家融是袁克定的獨生子,袁世凱的嫡長孫,生於一九一四年,袁世凱死去那年,家融已經十二歲了。一九二O年,家融赴美留學,先上中學,後又在美國上大學,學習地質勘探。一九三O年回國後在開灤煤礦任工程師,以後在北大、師大等校教書。一九六四年退休後定居北京。

  袁克文“一度春風”的情婦有七八十個

享譽梨園的“名票”

  說袁克文是20世紀初的“名票”,一點也不誇張。我國著名戲劇理論家徐淩霄在其《紀念曲家袁寒雲》(《劇學月刊》一九三三年二卷一期)一文中說:袁克文是“研音律,善昆腔之曲家”,他“袍笏登場,能演能做之名演員”,他“度曲純雅,登場老道,有非老票所能及”者,一名話,袁克文是擅長“度曲”和“登場”的戲曲全才。

  早在1918年,袁克文就創立了票房“溫白社”。“溫白社”中的票友多為出身高貴的名流,當時的“民國四公子”,除張學良外,溥侗、袁克文和張伯駒均在社內。所以,有資格到“溫白社”中教戲和配戲的藝人,也都非等閑之輩。

  袁克文自幼聰明過人,據說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所以盡管他像呆霸王薛蟠那樣不好好讀書,可他作詩、填詞、寫文章卻件件皆精,寫的字也風流瀟灑。因此袁世凱對他有些偏愛,甚至一度想立他為“太子”。大姨大的驕縱,袁世凱的偏愛,造就了袁克文的揮霍、任性、驕奢的花花公子性格,吃、喝、嫖、賭、抽(鴉片)樣樣都幹。他還花錢加入“青幫”,當上了“大字輩”的“老頭子”。除元配妻子劉梅真外,他還娶了五個姨太太,她們是:情韻樓、小桃紅、唐誌君、於佩文、亞仙。沒有名分或“一度春風”的情婦那就更多了,據知情人講有七八十個。

  袁克文除擅長書法、作詩、填詞、寫文章外,還愛唱昆曲,小生,醜都扮演得很好,他的拿手好戲是《長生殿》、《遊園驚夢》。袁世凱死後,他沒了管束,開始“票戲”,即當票友。有一年,他在北京新民大戲院與陳德林合演《遊園驚夢》,他大哥袁克定(袁世凱死後袁克定成了“家長”)知道了,認為他這種當“戲子”的行為“玷辱家風”,於是便通知北京警察總監薛鬆坪,要薛把他抓起來。薛不便推托,可又覺得這是他們袁家的“內部矛盾”,便去找袁克文,如此這般把“令兄的意思”一談。袁克文笑著說:“明天還有一場,唱完了,我就不唱了!”票友借台唱戲是要自備費用的,袁克文唱這兩場戲,據說他花費了三四千銀元。

  因為袁克文花錢如流水,所以他從他父親那裏分得的十幾萬銀元的遺產,很快就用光了,可他又放不下架子來,因此不得不靠賣字、賣文來維持生活。據說他的字寫得很好,三杯酒下肚,寫起字來縱橫馳騁,豪情奔放,大有蘇東坡之風。山東督辦“狗肉將軍”張宗昌請他寫了一幅中堂,價碼是一千元銀洋。求他寫字的人之所以這樣多,有人說這是因為他的字寫得的確好;但也有人說,這是因為他是袁皇帝的兒子。

  一九三一年袁克文死在天津,才四十多歲。家裏為他辦不起喪事,還是他“幫”裏的徒子徒孫湊錢幫他辦的。出殯時,“幫”裏的人,以及天津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都來送葬,甚至有些妓女也紮了白頭繩前來哭奠。

  袁克文有四子三女,孫家嘏、家彰,家騮、家驥,女家華、家宜、家藏,皆為知識分子。其中家彰、家騮留學美國,皆學有所成,且均加入美籍並定居。家騮一九七三年曾偕其夫人原子物理學家吳健雄訪華,周總理接見了他們,並對袁家騮說:“你們袁家的人一代比一代進步了!”

  袁墓建成 密令兒子穿紅衣服的人就殺

“袁林”與中式墓葬大不相同

  袁世凱死後,安葬在安陽洹水北岸,洹水也叫安陽河,河水如今還是汪汪的。當年在袁墓的四周,種了4663棵樹苗。沒被毀的,現在已經長大,可以庇蔭一片地了。

  袁世凱墓地的四邊置了 6個青石界碑。這6個界碑圈地為林,內占良田138畝,南北長1200米。據說,祭田(當時官方文書的用語)是分別從萬感村、清流村、乞伏村等22 個自然村的農家買來的,花了2萬多銀元。買誰家的,買了多少畝,《袁公林墓工報告》中的清單,列得一清二楚。

  袁林形製仿明清帝陵,但墓塚則是西式建築。所有青獅白象、石人石馬,造型圓渾、簡約不失精工。有碑亭一座,寫著“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字,係袁世凱嫡係徐世昌的手筆。

  袁林的照壁厚大無比,往神道盡南頭一橫,就是60餘米的身軀。當年,小日本的營地設在袁林附近,日本兵常以此照壁為靶子,砰砰啪啪地練槍法。

  從外表看墓塚,是清一色的青白石,分三階壘成。墓台之上有石柱鐵門和祭祀用的石桌。墓塚呈半圓狀,直徑17.33米,係用青石圍砌,然後上敷黃土。

  據說,整個墓台部分,是比照美國總統格蘭特瀕河廬墓的形製建造的。

  袁墓最特別的地方還不是它的西式構築風格。與一般中國墓葬相比,袁墓最大的特點是,它不是掘地落棺木,而是平地建墓壙。墓壙建好後,再像蓋房子一樣,壘土築石將墓壙埋掉。當年袁世凱靈柩由北京移到彰德(安陽),墓工倉促,先建墓壙安置靈柩,並開隧道於左,為袁氏夫人預留備穴。

“袁林”耗時兩年,耗資75萬

  因袁墓選址在河南,時任河南巡按使的田文烈便全權負責督建。田文烈字煥亭,湖北漢陽縣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曾隨袁世凱到朝鮮任軍中文案。其人有北洋老前輩之稱。袁林的建造共耗資75萬元,其中國務會議決議由政府撥銀幣50萬,其他是袁的北洋舊屬的個人捐款。《袁公林墓工報告》附有捐款清單,多者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張作霖、曹汝霖等,都是現幣一萬元,少者也沒低於兩三千元的。

  據說當時民國政府庫銀奇缺,袁世凱的遺產也不豐,所以安葬袁世凱之時,經費很成問題。移柩典地就用去20餘萬元。墓地建造銀兩不敷,田文烈隻好向各方求援,於是,袁世凱舊屬的幾十個大小頭目紛紛解囊,工程才得以完成。

  田文烈督工盡力不說,還不失時代意識。地壙工程竣工後,田在北京為工程剩餘部分招標。當時投標者有17家,最後興隆木廠中標。1917年1月17日,興隆木廠商人馬文盛與墓地工程處範壽銘代表雙方簽字,訂立合同。合同文字不多,點點滴滴都想到了,其責、權、利分得明白,講得清楚。袁墓工程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想必是開了中國帝王將相墓穴建造之先河。

  袁世凱墓地工程前後用時兩年零兩個月,其間續修了3次。1918年6月建成後,時任總統的徐世昌親臨察看。察看中,他又突發一念,指示在京漢鐵路洹上村車站左邊,添建道碑一座,以示景仰(如今此碑已不在原位,挪到哪裏去了,袁林的人也不清楚)。此後,大凡北洋官員乘坐火車路過洹上村站,都要到碑前景仰一番。

  袁林大致保持完好,其間雖然也有損傷,但也隻是傷了表皮,不礙大模樣觀賞。令人惋惜的是,石人石虎殘缺處都是用了水泥修補,違了古建“整舊如舊”的原則,多少有點寒酸。

  關於袁林建造的具體細節,朱愛芹館長自謙說知道得也不多。她說曾聽到一則故事,故事說,袁世凱臨終時曾密令兒子,墓地建成之時,見到穿紅衣服的人就殺,同時他又專門命令營建墓地的知情者在墓成祭祀時要穿紅衣。

出殯 80人為袁世凱抬棺

  我查閱了1916年6月7日至10日的上海《申報》和《民國日報》,多有文章報道袁的彌留之際以及靈柩入殮情狀,如袁“彌留前二日,尚批答公牘”,其“精神異常委頓”,當時,徐世昌、段祺瑞、張鎮芳及袁家三四個公子均守在身邊。當時長公子袁克定眼見到老父親“驀然暈倒不省人事”。這些報道還透露,袁的靈柩等當時均在彰德,於是北京方麵急電彰德,命令立即送靈柩等進京。

  傳說在58歲那一年(亦即1916年),袁世凱望著身邊的內史夏壽田喃喃地說,他的上兩輩子人都沒有一個活到59歲的,恐怕自己也過不了59歲這一關。他還說看到有一顆巨星隕落了,這是他生平所見的第二次。他說,第一次巨星隕落應在文忠公(李鴻章)的身上,這次也許應在他自己的身上。說這番話時,他的臉色已經白得像一張紙。

  不久,他真的就去了(患尿毒症致死)。1916年6月7日袁的遺體入殮時,頭戴天平冠,身穿祭天禮服,儼然還是個“皇帝”的模樣。同一天,北京政府通令全國下半旗誌哀,學校停課一天,全國人民停止娛樂一天,文武官吏停止宴會27天。6月28日由居仁堂出殯時,動用了80人為袁世凱抬棺。同時,北京城內各廟宇都被要求撞鍾一百零一下。袁的靈柩經過之處,一律軍警戒嚴,交通斷絕。袁的親朋故舊和清室代表以及各國公使一路相送到前門外火車站。鳴禮炮一百零一下後,運載袁世凱靈柩的專車沿京漢鐵路南下。一路上專車不斷停車受祭。6月29日,專車到達彰德站。

  袁墓的選址,主要是袁家人的意思。墓地所在地離洹上村一公裏。修墓時,北京政府命有關方麵派了兩營兵負責守衛。

  87年後,一位彰德老漢還在念叨:“袁世凱墓可是吉穴呀,它腳蹬水,頭枕山。”他說,那水指的是洹河,山是指韓嶺。韓嶺據說是漢將韓信認幹娘的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