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京利濟巷2號:17歲朝鮮少女不可磨滅的慘痛記憶(圖)

(2008-03-28 12:54:02) 下一個

曆史關於南京市白下區利濟巷2號的記憶,在2003年12月20日下午1時30分曾有一次凝滯。

“就是這裏了。”樸永心站在利濟巷2號麵前,向樓上望去時,82歲的她老淚縱橫。老人雙肩顫動,傷痛欲絕的哭泣持續了10分鍾,濕透了一條黑紅花紋相間的手絹。

人們攙扶這位朝鮮老人摸索著上樓。65年前,她正是從這裏踏入了一段屈辱的人生。上了二樓,她走進了左手第三個房間,它是19號房,當初年僅17歲的少女樸永心的慘痛記憶,就在這裏展開。

它的布局和其餘房間無異:大約15平方米,進門右側向裏麵凹進去一塊,3平方米左右。“凹陷的部分為了放床———日式榻榻米,房間朝窗的位置可以擺放吃酒的桌子。”隨行的陶小年介紹說,這位42歲的南京人在此居住了20多年。

樸永心慈祥的目光突然變得尖利起來。“你們為什麽不去打日本人?拉我到這個地方幹什麽?!”她失去理智地高喊。緊接著,老人推倒了一個朝鮮隨行官員,又狠狠踹了領隊朱弘———因為他用日語向她說“對不起”。麵對房間裏凹進去的那塊地方,樸永心叫嚷著“我要跳樓”、“我要撞牆”。

慰安所遺址

“其實她是一位堅強的老人。”留日中國學者朱弘說。在第二天情緒稍微平靜後,樸永心對隨行人員確認:19號房間的確是她以前被淩辱的地方。當年,這裏約有20名慰安婦,日本兵憑借“慰安券”就可以隨意以她們取樂。慰安婦們每天要接客20到30人。

當年的食堂、浴室、小賣店,在老人的指證下一一明晰。二層一間狹小的閣樓是用來懲罰慰安婦的地方。如果有人不願“接客”,她將被推到上麵,之後下行的梯子將被撤去。閣樓上沒有食物和水,這樣的折磨直到被關押者屈從為止。

據老人介紹,與利濟巷2號相臨的18號的幾棟小樓,是為日本軍官提供性服務的地方。

罪惡的慰安製度

1939年,當樸永心被日本憲兵騙到這裏時,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已結束兩年。

“南京屠城後,瘋狂的強奸與輪奸導致性病在日軍內部流行。”身為中華民國史學會理事的經盛鴻說,“日本華中方麵軍司令官鬆井石根為了保存戰鬥力,同時為了應付國際輿論的譴責,下令迅速召集慰安婦。1937年12月,慰安婦製度在南京開始設立。”

17歲的樸永心變成了日本人的獵物之一。與她同樣命運的,有來自中國、朝鮮、韓國、菲律賓及日本本土的數千名少女。由於是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南京成為侵略者設立慰安所最多、實施慰安製度最“完善”的地方。權威統計表明,當時這座城市裏的各種慰安所不下40家。

當時的《南京新報》上,可以看到“大優惠皇軍———人民慰安所倚紅閣妓院”之類的整版廣告;當年的大街上,這樣的海報也隨處可見:“支那美人,兵站指定”,“由此前行600米”……

這樣的慰安製度一直延續到日本侵略戰爭的終結。隨著日軍的侵略腳步,它一度從中國推廣到東南亞各戰場。

在南京度過了痛苦的三年後,樸永心作為“軍需物品”被送到雲南前線———日軍在前線同樣建立了慰安所。1944年,在長達100天的鬆山戰役後,樸永心被當作“日本人的女人”,由中國盟軍俘獲。

當時的樸永心已經有了7個月的身孕。此後不久,她被送回朝鮮。

朱弘說:“那張著名的《大肚子慰安婦》照片,就是當時拍攝的。真是機緣巧合,這個人竟然還活在世上!而且樸永心最終承認自己就是照片上的女子,並向我們描述了那家南京慰安所的狀況。”

在老人的印象中,這家慰安所有幾個顯著特征:慰安所的周邊有鐵路通過,因為她能清楚地聽到火車聲;附近有練兵場及水塘;一個私人診所是她們經常就醫的地方。

從1997年開始探究“慰安婦製度”的經盛鴻,把這個慰安所鎖定在白下區大行宮附近。那裏在淪陷期間被劃為“日人區”。

經盛鴻等人隨即展開調查。他們發現,距離利濟巷2號幾十米的長白街,解放前曾是一條鐵道;附近的一個水塘在1958年被填平,現在是南京第二十二中學;與之相距不遠的總統府曾是日本16師團的司令部,日軍經常在那裏練兵。

生於1904年、一直住在利濟巷14號的楊老太說,她家曾在南京淪陷期間開了“德勝祥”雜貨店,2號“高麗窯子”裏的姑娘會來店中買東西;對於72歲的居民沈玲來說,當年日本人蹂躪女子時發出的笑聲,則成為她永遠的記憶。

南京的記者們還找到了利濟巷2號-18號解放後的房產登記表。上麵寫到:“此處係軍閥楊普慶私產……在日偽時期,門麵為日人開設的東方旅館,後麵洋房更名為故鄉樓,及(即)妓女院”(此處妓女院即為慰安所——編者注)。

那些消失的慰安所

利濟巷2號幾乎一夜成名,但這似乎並不能讓它避免坎坷的命運。

有一些人對這樣的遺址的存在感到無法接受,“我們不需要保留這種代表恥辱的地方”,他們甚至建議立即拆掉利濟巷2號。

“如果以一個坦蕩的胸懷看待利濟巷2號的保護工作,這可以說明中國人已經正視過去,並承認自己經受的磨難。”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說,“因為回避是回避不了的,恥辱不會因為故地的拆除而消失。”

經盛鴻認為,南京的城市曆史是由兩方麵構成的,光榮的反抗史,以及屈辱史。“大屠殺紀念館記載著中國人被蹂躪的過程,你能把它拆掉嗎?”

而拆遷背後的巨大利益,讓利濟巷2-18號———包括周邊的4800平方米建築依舊風雨飄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國境內“與重大曆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大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受到國家保護”。有關專家認為,南京慰安所遺址完全具備上述特性。

“但作為慰安婦最大的受難地,中國國內至今沒有一座慰安所作為陳列館或紀念館,一處處證據正從我們麵前消失。”蘇智良教授不無憂慮。

史料記載:南京市白下路312號曾是大華樓慰安所,太平路白菜園有青樓園慰安所,相府營有滿月慰安所,桃源鴻3號是共樂館慰安所……但在今天,白下路312號變成了兩棟高樓;下關區石梁柱大街建起了惠民橋農貿市場。

南京市內留下的慰安所遺址已不足5處。

目前在中國境內,隻有雲南省龍陵縣一家慰安所遺址——“董家溝28號”,被雲南省批準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隻是一座建築麵積不足400平方米的宅院。

利濟巷2號的未來

根據蘇智良的設想,要建立慰安所紀念館,利濟巷2號是國內最適合的場地。“它存在的意義是全國性的,第一,可以說明在日軍侵略時期,20萬中國婦女曾經受到怎樣的痛苦折磨;第二,建成這樣的紀念館可以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相輔相成,將日本法西斯牢牢釘在恥辱柱上。”

在今年4月南京市組織的利濟巷2號的拆遷論證會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主任梁強曾表態:慰安所遺址可以由該紀念館代為管理。

南京市政府一位官員稱,作為亞洲最大的慰安所遺址,利濟巷2號的出路可能有三條。其一,原地保護。但資金的問題以及與周邊環境如何協調,是這種方案實施的最大障礙。其二,遷移保護。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附近開辟展區,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其部分再現。其三,徹底拆除。

一位知情者透露說:“實施第二種方案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它兼顧了各方利益。”

但這種方案仍然被專家們反對,因為文物是不可複製的,假的永遠難以成真。

-備忘

樸永心———年過八旬的老人決定參加這樣的調查,正是為了見證自己證言的真實性,正是因為強烈企求日軍“慰安婦”的曆史不被風化。中國的慰安所正一個個遭受著破壞,南京市也急速開展著建築的更新時代。可是,我們切望:這活生生的曆史建築物,無論如何也應該永久保存下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