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文化差異大 中國老人在美國生活難適應

(2007-11-24 08:35:55) 下一個

一些在美國落地生根、事業有成的華裔子女,申請中國父母來美定居,或者探親,希望父母在美國過一段舒適生活。但不少華裔老人卻說,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他們不但看病有困難,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更是困難重重。很多老人表示,在美生活其實並沒有想象的好,很多人表示感到很孤獨。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每年都有大批中國留學生來美國學習。他們中很多人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又在美國的企業和大學裏工作,因此大都分散居在美國人的社區裏。許多老人來了以後,因為語言不通,出門不便,無法與鄰居交流,難以適應這種“文化隔離”的生活便成為他們最大的困難。

新澤西州有兩位中國老人來美沒多久,就吵著要回家。因為這裏既沒有老友可聊天、打麻將,也沒有那麽多中文電視頻道可選。每天他們還要在飯桌上與離開中國十多年的兒子辯論。兒子和媳婦在美國呆久了,總拿美國的事與中國做比較。最後,兩位老人認定“孩子已經變了”,在大吵了一架之後決定返回中國。

一位陝西來的老人說,他的女兒和女婿都在華爾街工作,收入頗豐。周末他們常帶他出外遊玩,還經常給老人租一些中國錄像帶來看。但時間一久,老人就感到他與子女和孫輩們之間出現了隔閡。比如,外孫講英語比講中文流利得多,女兒、女婿有時也不得不陪著講英語。老人說,他一聽到有人講英語心裏就煩。有時,他為外孫多喝了一瓶可口可樂,出去吃飯上西餐廳而不是中餐館大發脾氣。後來,他在女兒家住了不到一年就回國了。在離美之前,他感慨地說,美國的影響太厲害,小孩來這兒都變壞了。我不打算在這裏長住了。如果他們有良心,就回去看看,沒良心就算了,反正我的退休工資也足夠用了。

不少在美的中國子女雖對自己的老人很好,但他們工作忙,很少能有時間帶老人出去玩。時間久了,守著個“空房”的中國老人便會產生孤獨感。一位從四川來美的老人說,他平時的活動就是看電視、遛狗和種菜。他開玩笑說,他家裏的狗都隻能聽懂四川話了。有一次有一個朋友來看他,和老人多聊了一會兒。告別時,老人動情地說:”這是我一年來說話最多的一次。”

還有不少新一代華人都是在有了孩子後把父母親接來幫忙。在美國請個看小孩的,管吃管住還要付七八百美元,多則上千。這筆錢有的人花不起,有的人不願花,他們要麽把孩子送回去,要麽就隻能接父母來幫忙。一些中國老人樂於帶孩子、做家務。可也有的人原本是打算來美國享清福的。安徽的一位老太太就是這樣想的。老人是會計,退休後又找了份工作,收入不低,還雇了個小保姆。可經不起女兒再三懇求去了美國。到了美國一看,才知道是要她帶孩子、做飯。老太太很快就呆不住了,吵著鬧著要回國。

這一代華人中,也有與“老美”結成夫妻的。這樣的家庭就更難“容納”中國的老頭老太了。有位中國老太太的兩個女兒都嫁了“老美”。她先是住在老大家,因為太愛管家務事,不久就和女婿大吵了一架。“轉移”到了二女兒家後,又搞得二女兒與丈夫不和。最後,姐妹倆一商量,製造了一個騙局,假意讓老媽回國度假,然後不讓她出來。沒想到老太太沒有上當,自己又設法回到了美國。老太太找來兩個女兒,把她們大罵了一頓,說自己當年有機會出國卻放棄了,就是為了讓她們先出來。現在她們出了國,卻不要老媽了,太沒良心!3人最後達成協議,由兩個女兒出錢租一套房子,每月再給她一筆錢,把她養起來。這才算暫時了結了這場“家庭糾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