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丁玲致巴金的信:一個塵封半個多世紀的故事

(2007-11-10 08:53:21) 下一個

新華社上海6月9日電 兩次赴朝采訪,是巴金先生生命旅程中重要一站。當年,巴金因何赴朝?新近在滬出版的《生命的開花——巴金研究集刊卷一》,其中首次發表的“丁玲致巴金信”,解開了這一曆史之謎。丁玲的信有兩封。第一封寫於1952年1月7日。

  全文如下:

“巴金同誌:這封信要寫要寫地拖了許久了。我自從整風以來就想著怎樣能抽出一批能創作的同誌去進行生活與創作。這種思想也同喬木同誌所給我們的指示是一樣的。現在準備調集一批人去朝鮮、工廠。曹禺也盡力把他拖出行政的崗位,艾蕪也是這樣。同時我也希望你能擺脫一些事務工作而專致力於創作。你過去的作品,雖說在思想上還有所不夠,但卻是有熱情的,和感人的,我以為你如果能獲得些新生活,對群眾的感情有些新體會,那是可以寫出新鮮的作品來的,這是我們今天人民和國家所需要的。因此我極希望你能抽出一段時間來,如果不能去朝鮮,則去工廠也可。因此我魯莽地把你的名字列在調集作家的名單之內,這種希望和魯莽我以為可以得到你的諒解的。你是否能設法來滿足我們的希望呢?祝新年好。”

  第二封信寫於這年的5月11日。這時,巴金已經赴朝。丁玲信的主要內容是:“你的文章很有感情,在國內有不少反映,大家都說作家應該到生活中去,有些人則對你很羨慕。祝你勝利……關於你們在前方供給的問題,衣服等,我已與陳沂、劉白羽同誌商量,現決由劉到前方後與前方同誌商量……這次你們走,後方是寄予很大希望的。望你轉告一些你可以遇見的,或聯絡的人,能先寫些短篇來是非常歡迎的……”

  據巴金研究者周立民考證,丁玲其時任文藝處處長、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文藝報》主編。1951年11月24日,胡喬木在北京文藝界整風學習動員大會上,有一個題為“文藝工作者為什麽要改造思想”的演講。胡喬木認為當前文藝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嚴重,因此,首要任務是進行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改造。丁玲信中“這種思想也同喬木同誌所給我們的指示是一樣的”,說的便是這一背景。在此以前,應該說巴金是一位自由作家和出版家。新中國成立,巴金一方麵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一方麵又急迫地想“改造思想”,融入新生活。他在赴朝前給妻子蕭珊的信中寫道:“我想還是去朝鮮好,可以鍛煉一下,對自己改造也有幫助。”因此,可以說因了主觀與客觀的兩種要求,巴金的生命旅程中有了這兩次赴朝的經曆。

  身為“中國文聯朝鮮戰地訪問團團長”,巴金第一次入朝是在1952年3月至10月,第二次是1953年8月至1954年1月。在朝鮮,巴金撰寫了大量的戰地通訊。他的《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入選《建國50年百篇優秀通訊選》,在中國新聞史上留有燦爛一頁。回國後創作的《李大海》《團圓》等小說,同樣也感動了千千萬萬讀者。據《團圓》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至今被人們傳頌。

  周立民認為,兩次入朝是巴金後半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是一個自由作家與一個新政權相互磨合、相互協調的一個重要標誌,具體到巴金個人而言,兩次入朝使得他的生活方式、寫作方式發生了徹底改變。丁玲致巴金的這兩封信,對巴金思想研究乃至對於研究中國知識分子是如何進入新時代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丁玲的這兩封信,是巴金子女在一次整理資料時發現的。同時發現的還有張兆和、曹禺、張光年、康濯等人致巴金的信。它們一並被收入由文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的開花——巴金研究集刊卷一》一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