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關村原叫“中官墳” 明清兩朝時是太監墳場

(2007-10-07 09:27:46) 下一個

夏太監出宮,那隻能用“舉目無親”來形容了。他這輩子除了在宮裏,就沒在別的地方待過,去哪兒呢?回老家是不可能了,人們普遍將太監看做怪物,而且他也沒有發什麽財,“衣錦還鄉”是做不到的。無可奈何之下,就決定到中關村去臨時混一段時間。怎麽回事呢?按照夏大娘的說法,中關村,原來不叫做中關村,而叫做“中官墳”。“中官”,就是皇宮中的官兒,這裏指的是太監。中關村,原來是太監的墳場。今天,走在中關村熙攘的大街上,絕想不到這尖端科技與盜版軟件並行的矽街聖城,幾十年前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太監的墳墓,幾乎都在中關村、海澱一帶,這有曆史的淵源。太監也和普通人一樣重視著死後的生存環境,但太監是沒有後代的,所以沒有親人來祭奠和保護他們的墳墓。古代欺負人的說法怎樣講?“踢寡婦門,挖絕戶墳”,太監就是“絕戶”,想到死後的不安,血食無繼,即便是地位尊榮的大太監,恐怕也難免憂心。怎麽辦呢?不知道哪位太監想出來的,古代的說法大概是“求佛不如求己”。從明朝開始,太監們就開始在中關村一帶購買“義地”,形成了太監自己的墓葬地,也有曆代皇帝的賞賜,這一帶逐漸修起了一些寺院,年老出宮的孤苦太監就寄居在這裏,他們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監的捐贈,平時則給埋葬在這裏的太監掃墓上墳,燒香祈福。按照夏大伯所見,太監在別的事情上貪婪虛偽,唯獨在此處捐錢的和燒香的都誠心實意,因為他們深信自己的歸宿也在這裏。不修今生,還不修個來世麽?這種奇特的祭祀一直延續到民國前期。解放初,幸存的太監已經寥寥無幾,且大多老病貧困,無力維持。隨著科學院的建設,“中官墳”便成了北京周邊第一個消失的大片墓地,連地名也改了“中關村”的名號。今天,這些或好或壞、或陰險或可憐的太監們的墳墓,已經無處尋覓,連史料中都難見記載了。夏大娘總認為,科學院這件事情上,有些欺負太監們無後,否則為什麽不去動其他有主的墳墓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