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本介紹後現代的入門好書:後現代主義101

(2008-11-05 12:33:23) 下一個

對於想要了解後現代文化的讀者來說,北卡大學的Heath  White教授的《後現代主義101》(尚無中譯本)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該書雖是寫給基督徒的,但是對非基督徒讀者了解後現代文化也會很有幫助。該書條理分明,邏輯清楚,深入淺出,雖是對後現代文化的整體介紹卻也不乏作者本人的精彩見解。哲學博士出身的White教授主要從文化和宗教的曆史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看待後現代文化的形成和影響,是一本關於後現代的難得的好書。

我下麵先順著該書作者的思路來對該書中可能引起普通讀者興趣的要點作一簡單的介紹,然後簡單地談一下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原書介紹

1.       現代派的理性取代傳統的權威

 

現代之前的時期是由各種權威主宰的時期,當時的西方世界主要是由羅馬教會主宰的世界。而16世紀開始的現代派文化正是在對傳統的權威統治的反抗之中產生的。現代派人士用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來挑戰傳統的王權天授的說法,他們所期待的是用個人的理性來取代傳統的無條件的權威。但是這種反抗的結果是建立了新的權威,是用人文的權威來代替宗教的權威,是用理性的思維來代替簡單的順從,用民選的政府來代替封建的帝王。

 

2.       後現代對理性的反抗

 

現代文化的核心是對人類理性的信心,人們期待著通過自己的理性努力,這個世界會越來越美好。而這個美好的夢幻的一個前提是人性本為善,或至少是在逐漸地向著為善的方向改變。但是,曆史的實際發展使後現代的人們對這些理性的夢想失去了信心。

 

首先,在啟蒙運動的發源地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及其所帶來的滅絕人種的殘暴惡行使人們失去了對人性本為善的想象以及人類理性的力量的信心。

 

另外,現代派的很多對理性發展的預言都沒有實現。比如,宗教不但沒有象現代文化的熱衷者們所預期地那樣被人類理性所代替,反而越來越興旺;共產主義並沒有象馬克思預言的那樣在全世界得到勝利;歐美為代表的西方世界也沒能象現代派精英們所想象地那樣消除了貧困和犯罪,而環境的破壞也仍在加劇;在世界政治中起決定作用的 不是現代派所描繪的那種美好的理想而是各種最刻薄的動機。

 

麵對現代派的預言的失敗,人們或許仍然可以說現代派的理想是美好的,隻是需要更長的時間而已。但是,人們在失敗中逐漸認識到,現代派理想的破滅並不僅僅是因為客觀條件的不夠,而導致理想失敗的原因恰恰是那些現代派理想的本身!

 

現代派主張理性的一個中心思想是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個普世的統一的理性的或美好的標準,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追求並按照這個理性的美好的標準去做,為了這個 目標不但每個人應該犧牲個人的私利,而且如果有人 不按照這個標準去做就要受到懲罰(相信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讀者對於這種思維方式一定不會覺得陌生吧),這種思維表現在國際關係上就是以白人至上(對於我們亞洲人來說,當時應該是日本人至上)的種族主義為指導的不惜以種族殘殺為手段的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而二戰後的兩大陣營之間冷戰的雙方也都是以一種普世的理性標準為指導原則的。

 

所以,後現代主義者認為現代派思維是一種失敗。作為對這種失敗的反應產生了悲觀和樂觀的兩種後現代主義。樂觀的後現代主義認為理性和權威無法真正解決任何問題,世界上也不存在普世的道德人權等,但是我們自己可以構造出一些大家都能接受的協議來,使得彼此能夠和平共處。

 

而悲觀的後現代主義則不相信樂觀的後現代主義的構造設想能夠成功,他們根本不相信人類的理性,而他們覺得不存在理性這一點本身並不是壞事,因為那樣人們可以享受真正的自由,不用擔心有人會以理性為借口來欺壓別人。

 

在作者看來後現代主義可以分為這樣幾種流派:虛無主義,相對主義,建構主義,和實用主義。而所有這些主義都是對人類理性的缺陷的一種詮釋。

 

3.       關於真理和權柄的不同態度

 

現代派思維的一個特點是追求真理,並相信一定能找到真理。而後現代不認為尋求真理是解決人類的基本問題的答案。對後現代主義來說,真理不是基本問題的答案而是權柄。一個掌握了真理的人,就具有了特殊的權柄,比如科學家就具有指責別人犯錯誤的權柄,而自稱掌握了道德真理的權威人士也可以用道德的真理來壓製別人。

 

4.       關於自我的不同態度

 

在現代以前的傳統文化中,自我的概念是一個具有一定的所有人都一樣的恒定的“人性”的個體,這種恒定的“人性”才是真正的自我,而其它由後天加上去的個性都是“添加物”而已。而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則在不同的程度上否定了這種恒定的人性觀。在現代文化中“自我”的意義是一個可以自己掌控自己意誌的獨立的人, 而後現代文化的一個特點則是傳統和現代意義上的“自我”的消失,這集中表現在後現代時期人們的思想欲望在很大程度受到各種社會勢力精心設計的廣告和傳媒的左右,使得自以為自己掌控自己意識的人們的思想並非真正地是自己的思想。

 

作者指出,針對後現代自我的消失,基督徒對此享有特殊的免疫力,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使得基督徒們可以在這個自我虛無的時代保持自己人生意義的完整。

 

5.       對語言和思想的不同看法

 

作者把後現代的結構主義的語言觀詮釋為一種符號的遊戲,他認為包括比喻和象征在內的語言都是人們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遊戲而已。

與語言密切相關的便是人們的思想。作者從這幾方麵談論了思想或理論的相對性:

a)      語言的意思由語言的環境決定,“冷酷的貓”既可以用來表示一個貓,也可以是一個人的外號,完全取決於語言環境。

b)      用來解釋客觀事實的理論本身就是相對的,比如理論上說水在100攝氏度開滾,如果有人用溫度計放在開水裏發現它是99度,那麽他可以作各種解釋,包括假設100度開水的理論是錯的,而他的這些解釋在後現代主義看來都是合理的因為任何科學的理論都不是最終的結論。

c)       文化的習慣本身是主觀的,因而是相對的。比如,沒有絕對的理由讓文章的作者們用“他”而不是“她”來表示一般的第三人稱。

 

6.       關於對知識和文本的解釋

 

作者指出,現代之前的西方傳統文化對知識追求是尋求上帝;現代派對待知識的典型態度是“為了科學而去學科學”,所以現代派文化強調一切要用“科學的方法”;而後現代主義則認為知識是權柄的表述。

 

7.       關於對聖經的解釋

 

傳統信仰,現代派,和後現代主義對如何解釋聖經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在這一部分介紹了很多曆史的發展,非常值得感興趣的讀者親自去了解一下。

 

8.       文化與諷刺

後現代時期的一個特點便是在全世界範圍裏大家都在打破傳統的文化,美國尤其如此。作者認為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工業的發展為文化交流和混合創造了條件,而文化的交流和混合使人們很容易引入外來文化而打破自己的傳統文化。這種現象又造成了後現代的另一個特色:沒有根。大家都有一種無根的感覺。作者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作者指出這種無根的感覺導致了後現代文化中常見的一種文化諷刺的特色。

9.       關於曆史和希望

 

現代以前的人們認為曆史就是真實的,他們因為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文化範圍內,因此沒有意識到一個事件的相反的兩方對同一曆史時期的曆史事件的記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現代派文化意識到了這種可能性,正像現代派文化強調“科學就是為了科學”的純潔態度一樣,他們強調曆史記載的真實性,要求記載曆史的人不能帶有任何個人的偏見。

 

但是後現代主義者根本不相信可能會有公正無偏見的曆史記載,否認有什麽正統的曆史(正史)。

 

二. 我的一點看法

 

White教授的《後現代主義101》一書是我近年來看到過的我認為最好的一本介紹後現代文化的書。我非常欣賞書中White教授本人的一些觀點,但也不能完全認同他的另一些觀點。比如,作為一名liberal的基督徒,White教授認為同性戀是完全可以理解並應該尊重的,而我卻認為在同性戀的背後存在著屬靈的征戰,我們基督徒不應認可或接受同性戀 ,而應把同性戀作為拯救靈魂的對象。

 

不過,White教授在書中也聲明他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要幫助基督徒們來了解後現代文化的特點,為此目的他要對後現代文化的表麵現象的背後的原因進行分析,因此作者在書中花費筆墨所仔細討論的內容並不一定都代表作者認為是可讚許的內容,因此讀者在閱讀時要帶著自己的判斷力去領受。

 

另外,我一貫認為哲學是存在的一種反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哲學的觀察和思考,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特色。作為一個哲學博士出身的專業哲學教授,Heath White教授看待後現代的出發點與我本人有很大的區別。White教授主要從曆史和社會的內在因果關係來看問題,強調曆史的連貫性;而我主要從自然邏輯和形而上學的內在動力關係出發來看待問題,強調內在邏輯的嚴格性和動力的因果影響。這一點從我的《後現代基督徒信仰突破》及《後現代的成就,幻象,退化,失敗,以及今後的發展》等文和White教授的《後現代主義101》一書的對比中便可看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tillthere的評論:
簡單介紹,意在幫助華人更好了解後現代的來龍去脈:)謝謝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好論題!拜讀。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