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舊京人物素描:窩脖胡小泡臨陣倒戈

(2006-07-15 23:51:24) 下一個


1916年,袁世凱死後,繼任的大總統黎元洪恢複了被袁世凱解散的國會,那麽失散在全國各地,無所事事的參眾兩院的國會議員們自然要念黎大總統的好。而擔任國務院總理的段祺瑞將軍,原來是袁世凱的人,所以大部分國會議員把對袁世凱的怨氣撒在老段身上。那時候中國還是民主製度,大事要經過國會通過。所以老段想幹點什麽大事,必須經過國會批準,而國會非得刁難刁難老段不可。當然這不是曆史學家的結論,而是業餘說評書的班三爺的說法。

老段最想幹的大事是趁著歐洲亂打一鍋粥的時候,中國也向德國宣戰。雖然老段留學過德國,又號稱生病除了德國藥,其他藥都不吃,給人一個親德印象,而老段自己則說自己把民族利益看得更加重要。他是軍人出身,見德國腹背受敵,兩麵開戰,犯了兵家大忌,注定招架不住。老段主張中國應該對德宣戰,加入戰勝國集團。

但是國會大部分議員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是用班三爺的話來說,就是這些受過袁世凱的氣的國會議員們,誠心跟老段過不去。老段沒有袁世凱的氣魄,敢於解散國會,隻好跟國會軟磨硬泡,不知道誰給老段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發動人民到國會情願,讓國會議員們聽聽人民的呼聲。老段默認了這個主意。他的嘍羅們就急忙在京城召集群眾,組織請願隊伍,策動他們到國會去請願示威。

北京人經曆過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民國初年還經曆過三鎮兵變,所以對於戰禍有親身的體會,對於戰爭的態度十分謹慎,支持參戰的不多,理由是還怕德國打回來。對於德國,北京人不陌生,鬧義和團的時候,弄死的就是德國公使克林德,而進城的八國聯軍總司令也是德國人瓦德西。後來光緒皇上還在東單路口給克林德立了一個紀念牌坊。所以老段的部下召集支持參戰的誌願請願者還不太容易,不得不花錢招聘,一天20個銅子兒,那會兒一個銅子兒可以買一個雞蛋,20個銅子可以買20個雞蛋,對於窮人來說,可是不少錢啦。於是請願隊伍很快就召集起來了。

有人找到“窩脖”胡小泡,告訴他20銅子一天,於是胡小泡也參加了。“窩脖兒”是北京話對搬運工的俗稱。因為那時候沒有什麽機械,很多物品需要人力來搬運,搬運工外著脖子用肩膀來抗東西,所以被人稱做“窩脖兒”。

早先窩脖兒還有趕驢車趕驢馱子的,後來人多了,掉價兒,驢馬相對貴起來,人搶了驢馬的生意,窩脖兒不僅裝卸,還要自己拉車。再往後,有更窮的人加入進來競爭,連車都沒有,省去了購車的成本,隻用肩膀抗,這叫光杆窩脖兒。一些不太重的物品的運輸活兒,都被這些光杆窩脖兒搶走了。那時候在京城的街頭上,經常可以看到歪著脖子,用肩膀扛著東西的人,在街上疾走。胡小泡平時給三合毛衣社扛活兒,從宣武門外扛到前門外。毛衣毛線體積大,分量輕,正適合光杆窩脖兒。所以三合毛衣社的老板烏大少就把搬運毛衣毛線的活兒給了窩脖兒胡小泡。

話說那些反對參戰的市民一聽說支持參戰的請願隊伍組織起來了,於是也著急了起來,連忙互相串聯,自發地組織了反對參戰的隊伍,這些人都是自願的,也都是京城一些有點小錢有點小產業的人,他們反對參戰,害怕戰禍重新臨頭。

三合毛衣社老板烏大少反對中國對德宣戰。烏大少說,不是他反對中國參戰,要是中國對日本宣戰,他就支持。要是對德國宣戰,他就反對。烏大少嘴上有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聚閑齋茶館的分析家們都知道,烏大少支持對日本宣戰,是因為日本的毛線毛衣對他的三合毛衣構成了威脅。而他反對對德國宣戰的理由,則很特別,那就是他妹妹,大馬個子烏荷花,嫁給了一個德國照相師傅哼痢稀慢。如果中國對德宣戰,烏家不成了漢奸了?所以烏大少自願地參加了反對參戰的請願隊伍。

這天,國會重新討論表決參戰案,支持參戰的,和反對參戰的請願隊伍,都聚到宣武門內國會街,各自高喊口號,表達自己的意見。烏大少在自己的隊伍裏,看見窩脖兒胡小泡在對麵的隊伍裏,於是就走過去,衝著胡小泡招手,把他給叫了出來,問他,小胡師傅,你怎麽支持參戰呢?這萬一中國打不過德國,反被人打過來,怎麽辦呢?你怎麽就不動腦子想一想呢?

胡小泡揮著小紙旗,興奮地說,這兒一天給20銅子兒呢。
烏大少說,那我給你40個銅子,你參加我們這邊,怎麽樣?
胡小泡睜大眼睛問,可當真。
烏大少從腰裏摸出四個大枚(等於40個銅子兒),拍到胡小泡手裏,說,小胡師傅,我現在就給你,跟我們走吧。

胡小泡跑回他的隊伍,把旗子隨便交給一個人,然後又跑過來,說,烏老板,我跟你邊兒了。
烏大少揮手高喊,要和平,不要戰爭!
胡小泡也跟著喊,要和平,不要戰爭!

在烏大少這幫人的聲援下,國會頂住了壓力,硬是沒有通過參戰案。過了沒有幾天,大總統黎元洪找碴兒把總理老段給抹(讀媽音)了。[2007-9-28]


回到總目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