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曼穀二三事 (三)

(2009-11-15 12:11:01) 下一個

大皇宮座落在湄南河畔。與皇宮隔河相望,是黎明寺。

黎明寺建於大城王朝,是泰國非常著名的寺廟。1768 年,泰王鄭信率兵打敗侵占泰國的緬甸軍隊,複興泰國,定都在吞武裏,(就是現在曼穀湄南河的西岸地區),並建造了這座寺廟。傳說當鄭王到達吞武裏的時候,正值黎明,故將寺廟命名黎明寺。從1780 年起,黎明寺一直供奉著從萬象運來的玉佛,直到玉佛寺建成。寺裏最重要的建築,是高80米、始建於1809年的婆羅門式尖塔,叫巴壤塔,是泰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石塔。它的四周,各有陪塔一座,比主塔矮小很多。整個建築群,高低相諧,錯落有致。巴壤塔是泰國的標誌性建築,代表著精湛的宗教藝術和深邃的文化遺產;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圖片和模型,甚至刻在了泰國的貨幣上。

從曼穀的遊覽圖上看,在皇宮附近乘輪渡過河,直達黎明寺,要比乘車過橋,再繞一個大彎才到,要近得多,也會經濟很多,符合史家旅遊“少花錢多辦事,快辦事”的原則。可沒想到的是,叫的出租車的司機,一句英文不會,我們是半句泰文也不會。不想讓人家失望再換一輛出租,隻好拿地圖指給他看,外加雙手比劃劃船的姿勢。司機好像是個明白人,點頭說OK,我們就上了車。等開了一會,憑我的直觀,車的方向不對。隻好叫他停下來,再問,再說,再比劃。最後清楚了,他是要走過橋繞大彎的彎路,整個一個少慢差費。隻好放棄了去輪渡碼頭這個概念,指指圖上大皇宮(反正大皇宮離輪渡不遠),說就去這!他表現出“原來如北”的理解態度:車掉個頭,向大皇宮奔去。

快到皇宮前,車沿湄南河開了一小段路,車窗外看到了黎明寺,急忙指給他看。這回,他終於明白了我們的意思:要乘輪渡去黎明寺。一個急拐彎,輪渡碼頭就在一堆低矮的棚子房子之間,好一個“歪打正著”。我們一起哈哈大笑,下車時,大兒子提醒管錢的小兒子,“多給他些小費!”

和去玉佛寺和其它景點一樣,剛下車,就有人跟過來說,黎明寺要到下午才開放,他知道另外的好去處,他的Cousin 有車,雲雲。真的要當笑話來聽了,但也感受到人與人的不同:的哥不會英文,雙方很難溝通,但他還是把我們帶到我們要去的地方,沒有絲毫的蒙騙。而眼前的這位,英文說的還可以,像是點文化的,可就是沒真話!

湄南河水量充沛,渾濁不清。水麵上漂浮著大量的水蓮殘葉,花蕾已被花農摘下,送到鮮花市場出售了。破舊的小渡輪,穿梭於兩岸,船上看不見任何救生設施,這麽重要的一個旅遊景點,交通設施竟然如此落後、破舊,很有些想不到。聯想起第一天晚上,在泰國第一大Mall: Central World 外邊等車,天下著大雨,十幾個人在等,卻有很多的哥拒絕載客,寧可放空車而去。等我們叫到車,司機一口價不變,想狠宰我們一下。我們要他依計程表定價,他不幹,硬把我們送下了車。幾天的經曆綜合到一起,感到曼穀的行政當局,對旅遊服務業的統一管理,是很疏鬆的,有待改進的。

巴壤塔是石塔,塔四周有非常精細的雕刻,從基座一直到頂尖。遊客可爬到塔的中間部位,在那,石階非常陡,必須以手用力拉住欄杆,才能向上邁步。下來時,隻能麵向石階,倒著退下。再往上是不許可的,想象那些僧侶,每天要爬到更高的地方或塔頂供奉,得有多難和多險!信仰的真誠和由此帶來的勇氣力量,是我這樣的俗人無法體會的。

前兩天,為和野狼兄詠蓮詩,結合幾天在曼穀遊佛寺的體會,也謅了幾句,示醜在此,作為這一節的結尾。

萬裏西行入佛門, 南湄黎明花滿盆; (曼穀在南湄河畔有黎明寺);

青灰長覆琉璃塔, 金瓦迎照佛祖魂。

玉體如磐懸空色, 蓮座潔身望無痕;(玉佛寺中有玉佛為尊)

欲向高僧問塵世, 鍾鼓音諳日已昏。




在湄南河上,遠望黎明寺。





主塔和四個小塔之一。





山門





塔越往上爬,越陡。最後隻有扶著欄杆前進





寺廟和民居





泰國寺廟的一個功用,為人保存骨灰。這是放骨灰的壁龕。








農貿市場的水果和鮮花





泰國是盛產蘭花的國家。這是蘭花中的精品---蝴蝶蘭





給太座買個花串戴在手上,香氣醉人的茉莉花。





含苞欲放的水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