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義專欄

放下是灑脫, 提起是勇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論悲劇情感的三維性(中)

(2010-10-18 13:04:52) 下一個

論悲劇情感的三維性(中) [ 附奧尼爾悲劇圖片 ]

* 請連接前日文《論悲劇情感的三維性》(上)(在“精華區”)繼續閱讀——

為了使我將要建立的悲劇情感理論範式有紮實的發生學上的根基,有必要考察一下悲劇感的人類發生史。弗萊在《文學的若幹原型》中指出了人類悲劇的原型是日落、秋天和死亡等等,但這並沒有揭出人類悲劇感發生的個體原因。

較完整的人類個體情緒分化理論認為,嬰兒出生一至十天就有清楚的兩種情緒的反應:“愉快”即表示生理需要的滿足,“不愉快”即表示生理需要未滿足;從初生到三個月間,情緒逐漸分化發展為消極的痛苦和積極的快樂;一歲之內,痛苦又分化為憤怒、厭惡和懼怕,快樂又分化為高興和喜愛;長到兩歲,嬰兒就有了同情、慚愧、失望以及恐懼等 20 多種情緒反應,這些情緒的臉部表情都是在愉快和不愉快的輪廓上附加某些成份而成的 。注( 9 )

依據埃裏克森的心理學理論, 個體情緒的進化, 是以天然需要是否獲得到滿足而逐漸發展 , 進而帶有社會內容的情緒形式的,在隨後出現的各個階段裏,個體都麵臨來自他人和文化環境的衝擊,每個危機都可能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是健康的,其情緒是積極的、興奮的,另一種是損害性的,其情緒是消極的、抑製的,比如在 2 歲半到 4 歲的危機中,積極的後果是獲得自主性情緒,消極的後果則可能獲得懷疑和羞怯的情緒; 4 歲至 6 歲是獲得主動性情緒或內疚情緒; 6 歲到 11 歲是勤奮或自卑情緒;青年期是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角色混亂的情緒;成年早期是親密或孤獨情緒;成熟期是自我完善或失望的情緒 ……

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人不斷遇到危機,並成功地解決危機的過程,任何階段的發展都極大地收到了前一階段解決危機的方式的影響。縱觀個體情緒圖式的演化史,我們可以看清,所謂的悲劇感,正是個體在解決一個個危機時由於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對立鬥爭而產生的平衡感。

抑製的、消極的、負的情緒和興奮的、積極的、正的情緒正是組成悲劇感的基礎。悲劇所表現的,或我們欣賞悲劇所體驗到的正是主動性和內疚、親密和孤獨、自我完善和失望這一組組相反的情感的增強——同時也意味著它們的釋放和消失。所以,有人說:“悲劇審美反應的規律是一個包含著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的激情,是這種激情消失在一個終點上的過程。”注( 10 )這足以解釋悲劇為何會給人在悲痛中透一口氣的感覺,給人以寧靜、和諧、平衡和淨化的感覺。

奧尼爾的悲劇很能說明這一點。《天邊外》的結局,死了丈夫的露絲在心愛的男人向她求愛時,一顆心沉沒在耗竭的平靜中,不為任何希望所擾。《送冰人來了》的結尾,波裏特自殺身亡,斯萊特寧靜地凝視前方。《悲悼》的末了,一家人死得隻剩下一個萊維尼亞,她也走上了退卻的路,把自己關在黑暗的房間裏,放棄了生的意誌。《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以主人翁瑪麗瘋瘋癲癲的囈語,父親和兒子、哥哥和弟弟把心裏話全都吐露出來,達到和解而結束。

這樣的一些結局,正是蘇珊 . 朗格所說“悲劇將人類生命的潛在能力和徹底消耗編成戲劇”注( 11 )的情形。當悲劇結束,觀眾離開劇場走向生活的時候,他們將不再處在眼淚、唏噓和緊張的痛苦之中,正是從這個意義出發,奧尼爾才認為,悲劇的結局“比有著幸福結局的喜劇的總合,有著更多的幸福。”注( 12 )也如尼采所說,看悲劇時,“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使我們暫時逃脫世態變遷的紛擾。我們在短促的瞬間真的成為原始生靈本身,感覺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樂。”注( 13 )

以上的分析業以指出悲劇情感的對立構成,也即指出了悲劇情感的一維性。

現在,我們根據人類個體情緒演化的史實以及“原情”通過“化學式結合”可以變成“雜情”的規律,進一步看出情緒的三個基本特征,即:

極性,如“悲痛”和“狂喜”、“憂傷”和“暴躁”、“敬畏”和“泄恨”、“驚愕”和“警戒”、“接受”和“痛恨”、“愛惜”和“厭棄”的對立等等;

相似性,如“悲痛”和“厭棄”、“憂傷”的相似性,“驚愕”和“敬畏”及“接受”,“愛惜”和“接受”及“狂喜”,“暴躁”和“狂喜”及“泄恨”,“泄恨”和“暴躁”及“警戒”,“痛恨”和“警戒”及“厭棄”的相似性等等;

強度,如“悲痛”、“悲傷”、“懊喪”、“失望”及“遺憾”等等,其中,以“悲痛”為最強,“遺憾”為最弱。

情緒的三維性決定了悲劇感的三維性。由“對立性”即“極性”構成的悲劇感由於還有“強度”和“相似性”兩個維度的製約,就使情形變得複雜起來,這正是以前的悲劇感研究所忽視的。悲劇的經驗具有特殊的穩定性,隻有它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的對立關係沒有差錯,才能將任何相似的、強度或大或小的情緒結合到自身的組織中去,予以改變,使之就位,而產生穩定的、整體的悲劇效應。

機械主義者以為將恐懼和憐憫感相加即可構成悲劇感,其實,根據“格式塔”心理學 “整體大於部分相加之和”的構成原理,我們即可知道悲劇感大於恐懼感與憐憫感的相加之和。 這“大出來”的成分是哪裏來的呢?是些神秘因素嗎?

原來,那些“大出來”的成分正是由情緒的相似性和強度這二維因素產生的:“恐懼”、“憐憫”在形成悲劇感時,牽動了係列情緒的運動,也就是說,那些比“恐懼”和“憐憫”情緒強或弱的情緒也參與了進來。與此同時,由於相似性的作用,“恐懼”周圍場的“焦慮”、“憂悶”、“憂慮”、“驚訝”、“驚奇”、“期待”,以及“憐憫”周圍場的“原諒”、“寬恕”、“為難”、“歡喜”、“欣喜”、“快樂”也參加了情緒的化合反應,這又有了一些“大出來”的成分。

人的審美情感本來就是個整體,審美感情的產生和發展是各種情緒的相互聯係以及辯證對立,離開了這一點,審美快感就會變成形而上學的、失去內部矛盾的、從而不運動的範疇。


(未完待續,下文從新的“悲劇感的三維性”出發,考察現當代悲劇精神發展的大體趨勢)

* 本文發表後,曾被中國人大信息中心收錄在《美學》專輯中,《光明日報》、《文匯報》分別作了觀點摘要。

注釋:

(9)見克雷奇等著《心理學綱要》(下)第 419 頁
(10)維戈茨基《藝術心理學》第 282 頁
(11)蘇珊 • 朗格《情感與形式》第 407 頁
(12)奧尼爾《論悲劇》第 207 頁
(13)尼采《悲劇的誕生》第 28 頁



現代悲劇之父尤金奧尼爾



奧尼爾悲劇《天邊外》



奧尼爾悲劇《榆樹下的欲望》



奧尼爾悲劇《榆樹下的欲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