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義專欄

放下是灑脫, 提起是勇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關《阿凡達》五句評論

(2010-01-29 15:43:34) 下一個
有關《阿凡達》五句評論


今天沒別的可與大家分享的,就說說昨晚看的《阿凡達》吧。

由於被過分宣傳,期待值很高,結果進影院去看,也就沒有太驚奇:

一個普通的環保題材,

神話和現實交織的慣用手法,

植物創意參照海底生物,

動物造型黔驢計窮,

山川意境類似中國黃山

......不過故事構思之巧妙、動漫手法之高超、細節刻畫之獨到、情感描寫之真切,卻是不爭的事實,天才就是天才!

也見附件學者分析《阿凡達》——  童剛:中國影人不能妄自菲薄  電影局局長童鋼認為,《阿凡達》的成功經驗再次證明,所有偉大的電影作品必須遵循藝術規律。當前中國電影產業正處在黃金機遇期,在機遇麵前難免讓人頭 腦發熱,片麵追求商業性價值,最終卻使效益和口碑丟失。希望廣大工作者麵對成績,潛心鑽研現代電影理論,深入學習和借鑒有益經驗,遵循電影規律大膽創新, 不為片麵的成績所迷惑,堅持麵向群眾,麵向市場,紮紮實實的進軍電影創作,遠離浮躁,克服急於求成的思想。  他還強調,麵對《阿凡達》,中國影人不能妄自菲薄,不要簡單地把《阿凡達》的5億票房和《十月圍城》的3個億票房進行對比,他們本身的成本都是不一樣的,這恰好說明中國的市場、中國的影片是具有影響力的。  張宏森:非紀實美學的成功  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表示,《阿凡達》3D和IMAX版本一票難求,內地票房已經超過五個億。他強調,電影正在出現一次革命,再次成為老百姓的消費目 標,而《阿凡達》真正成為電影市場當中的中流砥柱。張宏森認為,《阿凡達》畫麵感特別好,質感非常強烈,色彩極度飽滿,與生活紀實美學拉開了距離。利用多 機拍攝、大量人工布光、電腦設計顏色等技術,給觀眾帶來愉悅感。他表示,“電影從非紀實美學轉化到紀實美學,現在又回到非紀實美學,呈現了螺旋型的發 展。”  張宏森認為,中國電影總想搞一些特別“曲徑探幽”的途徑,但是往往迷路,找不到歸宿。中國電影人還是需要學習一點簡單的和對人性的認定,對天賦人性和天賦人權有一種美好的求證。  許柏林:《阿凡達》是美國文化的碳排放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許柏林強調:“在思想上《阿凡達》幾乎給我們創造了一部現代神話。160多年前馬克思就探悉過,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後神話沒有 了。但是《阿凡達》又給我們創造了一個童年。我隻想提示一句話,這又是美國人一次文化的碳排放,我們應該引起警惕。這句話不是完全否定,不是他碳排放我就 要去碳排放,而是說在全球成為一個地球村的狀況下,美國文化的理念和意圖在裏麵,應該引起我們警惕”   尹力:《阿凡達》不僅是一部電影  導演尹力告訴大家,十年前中影引進《星球大戰前傳》,也找過編劇和導演研討,“當時這部電影在中國得到的呼應沒有那麽高,可能那時中國處於一個溫飽狀態,人們在文化接受上沒有全球式的視角,對地球之外的東西不是那麽感興趣。”  他強調,從電影發展史上,每一次技術進步都帶來了對觀眾視覺上的衝擊。電影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今天還能看到很多水幕電影、動感電影,但是很 多科技的新玩意隻存在於遊樂場。到了《阿凡達》3D技術全新的改變了人們走進影院的觀影習慣,觀影經驗,同時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  尹力表示,好萊塢的六大公司年產150部電影,平均成本達到一億。卡梅隆的背後有財團支持的,為其研製設備的索尼,新的3D電視機 3D數字攝像機都即將投入市場,所以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  黃式憲:我們雜耍的東西太多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認為現在內地山寨風盛行,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就是一個極致,“我們的一個國際導演會淪落大走山寨版,而且用幾個月時間,那麽浮躁。人家還保持一種人文心態,我們的人文心態到哪裏去了?”  他還表示,現在中國電影雜耍的東西太多,真正人文的東西就不夠。“我們在做史詩大片,不是在做商業大片。所以我們應該在《阿凡達》放映下來我們影響考 慮一下,中國電影進入快車道有沒有問題,第二個就是在雜耍和藝術之間,我們還有沒有一個審美的追求,有沒有人文情懷在堅守,這兩點是我看了《阿凡達》以後 比較沉重的一個思考。”   馮小寧:需要發掘年輕人才  導演馮小寧強調,十年前看了《泰坦尼克號》的生產,覺得起碼中國和好萊塢比差十年。現在我們的數字技術已經接近十年前的好萊塢了。“媒體上報道說了一 個觀點,說中國電影技術上落後50年,在思想文化品味上落後了5000年,這是一個玩笑的說話,但是講出來了我們差距最重要的一點。”  馮小寧還呼籲業內要注意人才,“因為人才在市場流動的情況下,很有想法和很有感覺的人才,有時候不一定能夠在穩定在一個地方,也許別人給的條件更好就 溜走了。比如在華龍基地,前兩年有一些很棒的人就走了。”這就需要我們國家要有目標的,有計劃的把電影特效技術整合出來,有計劃地培養和使用這些年輕人 才。   胡克:《大地震》效果不一定好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克表示,《阿凡達》開創了一種新的美學,這種美學由三種東西構成,一個是3D,一個是電腦特技,再有一個是IMAX。但他也認為, 《阿凡達》講的是奇異美學,馮小剛在做的《大地震》由於是現實主義題材,效果會不如這個奇異的世界,“因為你沒有見過,所以新奇感就完全不一樣。”   張衛:看電影的都是80後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張衛強調,現在看電影的人都是80、90後,這個觀眾群的主要客戶都是對非現實影像有狂熱的迷戀。反過來看國產電影,400部電影裏非現實題材很少。他呼籲政府應該給這樣的影片給予鼓勵和傾斜。  張衛還表示,應該模仿好萊塢,推廣一些係列作品,比如《星球大戰》《黑客帝國》,這樣就可以培養固定的觀眾。“80後在80年代就看《變形金剛》,現 在才會走入影院。我們的創作隊伍也要年輕化,《建國大業》的編劇和剪輯是80後,《三槍》主打小沈陽,《十月圍城》是李宇春。”中國也要有係列電影,並且 要在這些觀眾群當中把下一批群眾培養出來。   趙寧宇:《阿凡達》昭示好萊塢電影衰退  傳媒大學教授趙寧宇分析道,“《阿凡達》是全球前35家頂尖特技公司聯手的結果,所有高科技公司全部加盟才有這樣的結果,不是卡梅隆一人之功。  趙寧宇表示,《阿凡達》的成功會使美國為主的這些西方國家會加大此類電影投入規模,“他們必須有更多的技術投入,更多人員培訓,更多市場占有才行,當 這個極端再次被突破的話,會出現上世紀60年代的崩盤。我預言這是好萊塢五年後衰退的開始,《阿凡達》將成為一個重大的分水嶺。”    張頤武:《阿凡達》設置議題有優勢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強調,“美國電影有一套設立議題的能力,這個我們是沒有的。電影出來之前就設立一個議題,說這個科技很高,沒有人反對這個科技很 高,如果反對就說明你很傻。這個議題和議程的設置非常精確,這種宣傳非常正麵,非常有效,非常打動人心。其實《三槍》也有很大的努力,它是把中國電影推向 二、三線城市,但是你會發現它的議題壞了,就變成了所有精英都在罵,就沒有人說他好,這個議題和議程的設置能力我們確實極弱,而《阿凡達》在議題和議程的 設置上有絕對的優勢。”    專家影人縱論《阿凡達》  導演陳國星覺得,《三槍》賣的是生意,《十月圍城》賣的情懷,而《阿凡達》賣的是理想。中國電影要有自己的責任感,而不是僅僅做賞心悅目滿足觀眾的東 西。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路海波表示,《阿凡達》和《2012》其實最核心的還是真實的情感,“技術的東西,比如機器我們可以買來,會有人專人培訓使用,北京 電影學院就買了一套《指環王》的運動捕捉係統,價格還不太貴。”  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建勇說,《阿凡達》展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電影拚接技術達到的藝術效果,在這個意義上來講,說《阿凡達》是一塊裏程碑不為過。導 演黃軍強調,我們與美國的差距不是像人渲染的那麽大,所以不要妄自菲薄。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周星覺得,《阿凡達》的3D效果被高度誇張了,這種效 果才能夠被人們接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清醒的酒鬼 回複 悄悄話 王老師,我是愛錫,我的筆名是清醒的酒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