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後感:《Grit》-抬杠帖,其實人人都有毅力

(2018-11-29 07:13:28) 下一個

一開始聽這本書,就不是很喜歡。全部聽完以後,還是更喜歡《Outliers》。
這篇讀後感耽擱了很久,寫的時候也總是覺得別別扭扭不順暢,不推薦這本。不過大家如果好奇我為什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歡迎閱讀並分享自己的見解。
讀書推薦:《Outliers》

就我的觀察,其實人人都有毅力,隻不過每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同,努力的方向和最終目標也都不一樣。

一個人是否有毅力,我們通常會用客觀物質世界的標準來衡量:考試分數、比賽成績、創立事業...... 書中的實例恰好就是這類。我覺得這個衡量標準有點兒不夠客觀,“玩物喪誌”的人也不能說沒有毅力啊!如此來說,培養毅力不是最關鍵的,培養三觀才是根本。 不過書名是“毅力”,咱必需談毅力。

盡管和作者有著不同的理念,我還是聽完了這本書,有些故事對我也還是蠻有啟發的。

 一、毅力的重要性 

開篇,作者用了二個事例引出毅力的重要性。
一個是她自己的故事。作者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說她不是天才,但她自己努力學習,勤懇工作,最終獲得了心理學的天才獎。即使是這樣,爸爸也還是說她不是天才。由此可見:毅力比天賦更重要!

另一個是西點軍校。西點軍校的申請者要從11年級就開始準備,不僅需要高分的 ACT、SAT、平時的學校成績,而且還要有議員,或總統等政界要員的推薦。每年四千多人申請,最後隻有1200被錄取。而這些新生裏,有20%的人會在入學兩個月內的野獸訓練後退學。是什麽讓這些孩子們有了不同的選擇?

作者針對“毅力”這個概念研究了很多年,試圖建立自己的理論。書中列出了這樣的公式:
天賦×努力=技能
技能×努力=成就

公式簡潔明了,稍微做個代換,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天賦×努力×努力=成就

我怎麽覺得有點兒不妥。人--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社會--地球上最複雜的群居係統,成就的定義會這麽簡單?天時、地利、人和都不需要了?倫理道德也不講了?更何況,每個人對這些詞的理解也都不一樣,運用不恰當,很可能會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二、從內向外培養毅力 

作者分析毅力的四個要素:興趣、實踐、目的、希望。我在這裏把這四個概念兩兩配對:興趣+實踐、目的+希望

興趣+實踐
興趣,Interest,是從拉丁語演變出來的,最初的意思是“變化,不同”。所以,要保持長時間的興趣,我們需要不斷地 “變化”,才能得以保持“不同”。靠改行來達到變化,就是大家常說的“沒長性、缺毅力”。但如果待在一個行業裏變化,那隻能靠不斷的成長。工作20年,不能隻重複第一年學到的技巧。(這裏需要抬一下杠:在沒有成長、沒有興趣的情況下,能堅持做20年,應該算是更有毅力吧!)

有興趣但沒行動,不能算有興趣!有些事情,看起來挺好,做了以後才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喜歡。但也有些事情,需要做了以後才知道自己其實很喜歡。所以我說這兩個概念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尋找自己的興趣?書上建議問自己一個問題:“If you lost everything tomorrow, what would you do?”--“假如你明天失去了所有的東西,你要去做的是什麽?” 這個方法對我來說不適用。 如果我真的什麽都沒有了,我肯定得先找一份可以糊口的事兒,絕不會挑三揀四,此刻最關鍵的是得先活著。所以我用來尋找興趣的問題是:“如果沒有金錢、時間、年齡、責任等任何約束,你會去做什麽?” 

人小的時候,也很難說清楚自己喜歡什麽。年輕人剛剛開始步入社會,獨立帶來的緊張、驚喜,很難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過早、過快地決定可能不一定準確。

目的+希望
人一旦開始做事,都會不自覺地設立一定的目標。目標實現了,會換下一個。目標沒有實現,就需要“希望”來提供努力的動力了。

我倒是覺得真正的興趣其實應該是沒有什麽目的,至少這個目的不是固定的。因為一旦達到了這個固定的目的,也就失去了“變化”和“不同”,興趣也就沒了。當然,興趣沒有了目的,希望也就沒必要了,隻要做就行了。從這點上講,這兩個要素其實沒有太多的必要,我們從書中的具體實例中也可以看出來。

既然目的和希望都沒必要了,那這保持興趣和毅力的動力到底是哪裏來的呢?我覺得應該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所帶來的快樂,以及升華出來的意義、使命。這個和亞裏士多德的觀點相似--人類進步發展的驅動力是尋找快樂。快樂是我們肉體上的感受,而意義其實隻是一個主觀信念,是把自己做的平凡瑣事和遠大的意義聯係起來。

比如問建築工人一個問題:“你們在做什麽?” 有人說“我在搬磚砌牆”,這是工作;有人說“我在造一幢房子”,這是職業;有人說“我在為神造殿堂”,這意義就大多了。怎麽看待一份工作,比工作到底是什麽要重要得多! (可能有人會覺得矯情啊!)

Joe Leader 是紐約地鐵係統的首席工程師。大學剛剛畢業,Joe需要一份工作來還學生貸款,便成了地鐵巡道工。最初他隻是在做一份工作,但很快在短短的一年裏,他就體會到這個工作的重要性,領悟了工作意義。工作越來越認真,職位也越來越高。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Joe一樣這麽快地領悟出工作的意義。作者本身在16歲的時候,就流露出對心理學的興趣,20多歲上大學時已經察覺到心理研究的意義,但她真正放下自己的謀生職業,一心投入心理學研究是30多歲的事了。

Assetlink,澳大利亞一家保潔公司,創始人Aurora 和Franco Fonte 最初想要開餐館,因為沒有錢,找到一份辦公樓清潔工作。很快,他們就體會出清潔工作的意義,人人離不開清潔。他們非常勤奮認真,有時一周工作八十個小時。勤奮的工作帶來了效益,越來越多的客戶,使得他們不得不雇傭他人,開創自己的公司。公司越來越大,他們從始至終最在乎的是客戶的滿意程度,以及對雇員的責任。擔當這麽多的責任,自然覺得工作意義重大。

Kat Cole,18歲在Hooters做招待員。一個廚師半途走掉,她就去做飯;一個調酒師要早退,她又幫忙頂上;一個經理中途有事,她就去做經理的業務;六個月裏,她做過了餐館裏所有的工種,而且兼顧培訓新來的雇員。22歲,她成為10個餐部的主管;26歲,做了Hooters的副總裁,給Hooters增加了400個新店;32歲,被Cinnabon bakery連鎖店招去做總裁。Kat自己說,她其實隻是想要幫助人,因為媽媽一直教育她要“努力工作,給予回報”。

看完這些實例,我怎麽覺得興趣好像也不重要,毅力的四個要素一下子變成兩個:實踐和快樂(領悟工作的意義,歸根結底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享受更偉大的快樂。)

 三、從外向內培養毅力 

作者女兒四歲時,一次餓了,自己找到一盒葡萄幹,試了一分鍾但沒有打開,歎口氣走了。作者注意到,趕快把女兒叫回來,威逼利誘,試圖說服她繼續努力,但女兒怎麽也不肯。作者震驚了,哇!這孩子沒有毅力,這可咋好?第二天,她就給女兒注冊了芭蕾舞蹈課,作者相信,所有的這些人有規矩、分級別的課外活動都有助於培養毅力。

這部分基本上講述的是子女教育,同樣的故事,每個人看完得出的結論並不一樣,說說我記住的三個例子。
1、棒球運動員,上大學的時候想要從棒球隊裏退出來,結果爸爸不允許,後來他挺成功。並不是所有沒有退隊的人都能成功,推薦讀書《What made Maddy run》,Maddy沒有能從田徑隊裏退出來,兩天後自殺了。
2、作家,高中就退學了,搞寫作,後來成為專欄撰稿人。可見,退也行,不退也行,沒有一定之規,關鍵是“事在人為”。
3、男孩子,從來就沒有見過爸爸,媽媽犯罪被關在監獄裏。外婆很愛他,但很窮,年紀大,眼睛也不好。說是照顧他,家務都得他自己做,學校成績中等偏下。九年級結束的暑假,在哥哥(大他18歲)的提醒下,開始認真學習,到11年級時,已經是全A生。在這期間,有個數學老師非常照顧他,陪他度過外婆的去世,教他學車,幫他交學雜費......他最後被MIT錄取,到作者寫書的時候,他以全優成績畢業,被斯坦福錄取為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生。這個孩子有點像《Hillbilly Elegy》的作者。讀書推薦:《Hillbilly Elegy》

書上的描述要具體些,不過我也沒記住什麽毅力的培養,倒是看到了很多的關愛。有了足夠的關愛,孩子可能就會有勇氣來承受生活的挑戰。

從作者描述的芬蘭人的例子上,我覺得洗腦對於毅力的培養比較好使。芬蘭人口不多,但是他們認為自己是最有毅力的民族,而且他們相信這種毅力是與生俱來的。

其實從毅力的兩個要素--實踐和快樂--出發,可能更容易理解如何培養毅力:
1. 把興趣作為出發點,鼓勵孩子去實踐。
2. 引導孩子去體會實踐過程中的成長所帶來的快樂。

 零碎的信息和觀點 

書中還有一些零碎的信息和觀點,我覺得挺有趣。

  • 美國成年人的毅力指數,最有毅力的是六十多歲的人,毅力指數最小的是20多歲的人。造成這種分布,可能有曆史發展階段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人的逐步成熟、自我建立,使得人越來越容易固執己見,越來越貪婪。從正麵來講,就是越來越有毅力。
  • 毅力是越多越好。一般來說,任何東西太多了,都會有壞的一麵,但毅力似乎不遵循這個說法。這個其實也可以解釋,因為人的惰性是天生的,我們能克服多少惰性,就轉換成多少毅力。本性難移,人不可能有多得用不了的毅力。
  • 據調查結果顯示,有毅力的人大多比較開心快樂,比較滿意自己的生活。但他們的家人、同事、下屬是否也比較快樂,作者說現在還沒有全麵的調查結論。但我覺得肯定是這樣,因為快樂可以感染周圍的人。不過我有個小問題,先有開心快樂?還是先有毅力?還是兩者相輔相成呢?
  • 外界壓力促使改變。作者女兒兩歲時,在家裏訓練摘尿片,怎麽也不肯。三歲送幼兒園,幾天就不用了,因為別的小朋友都不用。還有一個16歲的女孩子,暑假去American Eagle 打工,經理說,隻要遲到一次就解雇。這個女孩原本上學天天遲到,但為了這個工作,她買了兩個鬧鈴,再也不敢遲到。
  •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這個說法是有條件的。書中說,生活中的困苦能夠讓人變得更努力,但如果不能找到解脫痛苦的方法,時間長了反而會導致喪失拚搏意誌,甚至抑鬱。
  • 刻意訓練(deliberate practice) 需要極強的專注,頗費腦力。一般來說,練習一個小時,需要休息一個小時,一天一般不超過3~4個小時的刻意訓練。刻意訓練的四個條件是:目標、注意力、及時準確的反饋信息、和重複地練習。
  • “學海無涯苦作舟”可能並不準確。作者調查采訪眾多領域的強人,大家覺得刻意訓練會讓人沮喪、不舒服或疼痛,但沒有苦(frustrating, uncomfortable, and even painful, but neither is bitter)。有些人表示,通過練習可以認識自己、體驗自己的能力,無論是在當下,還是對結果的憧憬,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讓人感到的是愉悅。(我和老公關於要不要吃苦的事,爭論了好多年了......) 

 總結 

總的來說,我覺得其實人人都有毅力,隻是三觀不同,行為和結果不一樣而已。
這社會越來越複雜,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凡是認真活著的人,都非常有毅力,盡管可能沒有取得什麽驚人的成就!

自強、自立、自豪!
大家共勉!

朋友的反饋、老公的辯論,我的新體會:

人,肉體上的懶惰是天性,精神上尋求喜樂也是天性。尋求喜樂是我們的動力,為了得到喜樂,我們需要驅動懶惰的肉體去行動。這解釋了為什麽電子遊戲和社交網絡這麽讓人上癮,因為它可以用很少的肉體能量,動動手指頭,就可以獲得很多現實生活中不容易得到的肯定和讚美。

堅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是反人性的,一般來說不會長久。如果被迫長期這樣(即使是因為某種信念而自己強迫自己),可能會導致心理問題。

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短時間地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兒,不過在做事的同時,如果能花點時間,領會到做事的意義,早點享受其中的喜樂,才能保持動力一直做下去,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別人眼裏所謂的毅力。

孩子小的時候,責任心差,自製力弱,基本上都是憑興趣出發。讓孩子做父母希望的事兒,不容易。我家是從培養孩子們獨立的角度上來提醒他們說,“隻有自己獨立了,才不會受外界的製約,才能夠享受更多的自主。越獨立,越自由”。現在他們算是蠻獨立的,但在幫助他人、服務他人的方麵上,我還在努力。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正確!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微笑微笑

有興趣請關注我的微信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JustTal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ghtrose' 的評論 :
有毅力而缺乏智慧,應該是蠻可怕的。:D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毅力也不是多多益善。比如健康,理論上來講應該常常鍛煉,但有時身體不舒服,或者天氣不好,要是隻看毅力就應該堅持。其實身體是有自動調節機製的,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強行鍛煉,可能受傷會對健康產生副作用。這是倒不如順其自然,暫時休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