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青年報:美國救市 中國救奶

(2008-10-15 11:36:19) 下一個
中國青年報:美國救市 中國救奶

曆史如一麵魔鏡,不管鏡中的影像是美麗還是醜陋,創造曆史的人總是被它最先映照。當美國一直以“自由市場”而自負的時候,一場不期而至的金融風暴,促使它重新審視鏡中的自己。

  十多年來,當墨西哥、俄羅斯、泰國等國家發生經濟上的危機,美國都提出同樣的建議:讓市場自己解決問題,政府別幹預。雖然這樣“嚴厲的愛” 所導致的後果包括失業加劇、貧窮肆虐和社會混亂,但華盛頓總是堅稱,市場永遠是對的。而現在輪到美國自己對抗金融災難,卻出現了政府救市。《今日美國》發表《美國扭曲了自由市場的規則》一文,引用曾任白宮經濟顧問的魯比尼博士的話說,美國快要變成“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國”了,認為救市計劃是用納稅人的錢去補貼投資者。

  《華盛頓郵報》罕見地發表了三位經濟學家聯合署名的文章,認為美國金融風暴搖撼了華爾街文化根基,迫使華爾街大規模重組。這篇文章提到,造成這次風暴的根源在於商業銀行越來越進入投資銀行的傳統地盤,甚至直接購買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在傳統業務領域麵臨更激烈的競爭,於是用借來的錢支持自己,同時為獲取利潤把賭注押在風險越來越高的證券和衍生產品上——這個教訓,對中國的商業銀行也是一個警醒!

  當然,也有人唱出了高調。《泰晤士報》發表《在危機時刻,還得看美國》,認為當美國金融機構陷入多數評論家眼中的大蕭條以來最危險的危機時,那些新興的巨人也將遭遇巨大衝擊,投資者會逃離新興市場,藏身風雨飄搖之中的美國“安全港”。文章說,“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新興經濟體無法抵抗地心吸引力”。它們的命運與成熟工業經濟體息息相關——這個觀點並不新鮮,風暴來臨的時候,衝擊最大的是風暴前沿,而相對安全的地方,往往是“風暴眼”。

  香港就處在美國金融風暴的前沿,《大公報》認為美國末日救亡影響深遠,但前景的不明確性仍難消除,市場、經濟及國際投資者如何反應尚待觀察,風險著實不少。

  美國在火急火燎地救市,中國則在雷厲風行地“救奶”。李長江22日辭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職務後,《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認為在中國民眾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而且熱衷於互聯網的時代,食品和產品安全醜聞將侵蝕公眾的信任。這篇評論的標題很有意味,“在奶品醜聞中,中國頂級食品監督員辭職”,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是一個官銜,但更是責任,是“頂級食品監督員”,監督失責了,官銜也沒了。

  英國BBC一向喜歡危言聳聽,這一次也不例外。在由國內撰稿人寫的《毒奶風暴》一文中,引用了網絡流傳的帖子《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將調侃當作資料引用,缺少應有的嚴謹。不過,文章提到了問責的缺失,倒是抓住了要領:沒有傾家蕩產的法律震懾,就不會建立起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真正尊重。至於有若幹官員被問責免職,這當然比不問責要強,但是除非觸犯了刑律,這些辭職、免職的官員們,無非是放個長假而已,待遇不變,然後換個地方照樣做官——這也是中國老百姓關心的話題。

  如果違法成本太低,就很難遏製違法牟利衝動。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在評論中提到,假如毒奶事件發生在美國,這會是一宗吸引大批律師盯著數以百萬美元計算的賠償金的案件,但在中國,這主要是一起行政事件,而不是法律事件。政府承諾讓所有受毒奶影響的嬰兒得到免費治療,這是人道關懷,但由此產生另一個問題,違法企業是不是會以此回避法律責任呢?我再補充一點,那些瀆職官員,也應該被追究相同的法律責任。

  學者鄭永年先生就毒奶事件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專欄文章,認為中國應該跳出自我擊敗的治理模式。盡管每次事件發生後,民眾的怨恨總會灑向政府官員,也總會有不同層級的官員需要承擔責任,但官員的頻繁更換並沒有使得情況有任何好轉,更不要說解決問題了。真正的轉變,是要轉換已經高度內化了的GDP主義,轉變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一體化模式。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設一個規製型政府。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