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筆屋

軍旅生涯是我永遠揮之不去的夢 這不僅僅因為我是軍隊大院裏長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經是軍營裏的兵!當兵苦,當兵甚至要犧牲生命、親情、愛情。
個人資料
少壯軍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係列:聊聊59老夥計(10)硬傷

(2024-06-18 05:54:22) 下一個

(10)

硬傷

  談完車場換季現在再說說駕駛專業:

 

坦克駕駛員理論學習

  坦克兵訓練有一大特點就是理論多,每年開訓頭幾個月主要是理論學習。學習是分專業,駕駛員一個組,由技術員當教員,技術員是連隊的技術幹部(排級),必須是坦克技術學校畢業(2年製),而技術員提拔都是從連隊駕駛員尖子中產生,差不多都是有4年以上駕駛坦克經驗優秀駕駛員保送到長春坦克技術學校深造。保送的意思就是不需要考試,所以那個年月的技術員駕車經驗和理論都特別牛,老駕駛員很少炸刺,新駕駛員就更不要說。

 駕駛技術講解

  但是八零年以後,坦克分隊駕駛技術明顯下降,與坦克連隊技術員有很大關係。以前連隊提拔技術員一定是優中選優。而八零年以後部隊形成入伍超過一年以後就可報考軍校,你的駕駛專業如何不做考量,而是你的文化課考試成績,許多考上學的駕駛員實車駕駛技術很差,到了坦克技術學校摩托小時比坦克分隊駕駛員多不了多少,畢業回到坦克分隊,駕駛技術一般的技術員要領導技術比他強得老駕駛員,就出現坦克分隊駕駛技術整體下滑。原因是技術員到坦克分隊以教為主,不需要和普通駕駛員一樣訓練,摩托小時自然就少,所以形成技術員水平越來越差,同時將整個坦克分隊的水平拉下,這就是坦克部隊駕駛的硬傷,到現在也沒有多大改變。 

坦克駕駛員訓練

  駕駛技術是坦克兵裏最看重的,原因就是他需要坦克摩托小時長時間積累,由訓練形成一種肌肉的本能記憶。就好比現在許多人都有了車,頭一兩年開車是事故危險高發期,為什麽會這樣?就是人體對機械有一個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基本需要兩年以上,通過長時間的肌肉反複記憶變成一種本能,就不會出現刹車錯踩油門,遇到狀況手忙腳亂。兩年內對各種不同情況做出判斷,通過時間積累,逐漸對車輛有所了解,駕駛變的得心應手。我感受過我們連隊駕駛員高手駕駛坦克那種狀態,比如前麵有一個比較大的坑,駕駛新手是不管不顧的直接衝過,把車內的乘員顛得七葷八素頭破血流。而老駕駛員則低速進入待到最低處一踩油門坦克迅速駛出,車內感覺如坐船一起一伏,非常舒服。我們通常把老駕駛員開的車叫公共汽車,而新駕駛員開車叫手扶拖拉機。有什麽方法可以讓駕駛員技術提高?隻有時間!經過4年以上駕駛技術自然會好起來。如果是想通過理論指導提高駕駛技術的新駕駛員,收效甚微。理論他都懂,一到實際他就懵。

  首先通過駕駛員訓練學會坦克換擋


  我開坦克有數十個摩托小時,特別喜歡駕駛。因為79打仗後坦克部隊推行一專多能,所以我們車長一年也有數個摩托小時,不需要按駕駛員的訓練科目進行,就是熟悉車輛。所以隻要有可能我就駕駛。除了正常的駕駛時間,比如到訓練場和訓練結束我都賴在駕駛椅不下來,駕駛員也樂得休息一下,久而久之我的駕駛技術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得益於開時琢磨感受。特別是到了美國,我喜歡在山裏開車兜風,當然車上也不乏美女,那種打開車窗呼吸森林中的新鮮空氣,聽著快節奏的音樂,在複雜的路麵疾駛,心情好得一塌糊塗。山路急轉彎多,如果沒有經驗會很緊張,速度自然慢,遇到後麵的車壓著你會愈發慌張。但是如果你熟悉山路規律,順著勁,那可就是享受是暢快淋漓。我有一個朋友平常路開的不錯,一進山就發怵,有一次坐我的車進山兜風,看我開得飛快就向我取經。我告訴他我有3年的坦克駕駛經驗,他不在說話。開過坦克再開車,用東北話說是鋼鋼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