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筆屋

軍旅生涯是我永遠揮之不去的夢 這不僅僅因為我是軍隊大院裏長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經是軍營裏的兵!當兵苦,當兵甚至要犧牲生命、親情、愛情。
個人資料
少壯軍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軍旅故事原創係列(77)地窖與西葫蘆

(2023-07-19 13:33:00) 下一個

 

地窖與西葫蘆

時間:1979年4月

  戰備解除仗沒地打,我們開始麵對最現時問題------生活。

  首先要解決住的問題,這人不能總是睡帳篷。帳篷特點就是冬冷夏熱,冬天冷到什麽程度?進帳篷如進冰窖,即使生火也無濟於事,夏天熱到什麽程度?悶熱如蒸籠,白天人幾乎無法在帳篷內呆。所以這帳篷是既不保暖也不散熱,隻能擋風遮雨,大家都希望能早日住上自己的營房。新營房地址很快得以確定,在和靜縣城西南方向五六公裏的山腳下,一邊靠公路一邊靠山,軍區給我們爭取了一塊諾大的地方,設計藍圖還不錯,成排的宿舍排列有序,大禮堂、服務社、坦克車場訓練靶場應有盡有,雖然還停留在圖紙上,不過要成為現實還需要我們付出努力。1979年4月,我們團在茫茫戈壁上開始了營建。

戈壁灘上紮營盤

   當時我們是有一些怨氣,堂堂的全訓部隊現在卻要搞營建,心裏的確不是個滋味。好在營房大部分工程由步兵老大哥幫我們建,我們隻是打打零工。第一步就是要建地窖,這地窖在新疆很重要,整個冬天春天吃的蔬菜儲存全靠它,地窖特點冬暖夏涼,這是人皮膚客觀得感受,實際是恒溫。在恒溫狀態下蔬菜最容易保存,但如果將其放在普通房子裏,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溫度會將蔬菜會凍壞,所以和靜這一帶都是通過地窖儲存蔬菜。一個連隊冬儲菜地窖小不了,麵積與一個標準遊泳池差不多,要在戈壁灘深挖2米,看來這工程沒有半年難以完成。

     很快營房部門開始劃線確定位置,辛苦地挖掘工作就這樣開始了。我們坦克兵最不缺的就是工具,丁字鎬、鐵鍬、大錘是每輛坦克的標配,團裏給每個連送來兩部架子車,方便運土石方,這挖地窖工程就開始了。戈壁表麵看是沙子,下麵有許多鵝卵石,鐵鍬根本挖不動,隻能用丁字鎬一鎬一鎬地刨,碰到鵝卵石是火星直冒虎口生疼,有的甚至要從四周掏。鵝卵石大如冬瓜小如拳頭,頭幾天工程進度很慢,尤其遇到風,滿臉的沙土。戰友們這時倒很希望刮大風,因為大風來了可以休息。

     麵對大風麵對生活條件的巨大改變,從幹部到戰士牢騷滿天,都想早日退伍轉業離開這裏,那個半個指導員和罐頭裏的故事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但牢騷歸牢騷,地窖還得挖。慢慢的我們琢磨出一種簡單方法可以提高效率,方法是先從下麵挖,當下麵形成一個掌字麵再向上刨,很快上麵砂石紛紛掉落裝車即可。剛開始運送砂石容易,隨著地窖越挖越深,運送砂石就成為最辛苦的力氣活。身為車長這個時候要起帶頭作用搶著幹。此時我的飯量也大長,饅頭一頓要七八個甚至十個,比起我們臨近的步兵10團,饅頭限量,每人隻能吃6個強太多,步兵夥食油水少,夥食費又差我們一半,常常吃不飽,看到步兵兄弟窘境,慶幸自己在坦克部隊。

   經過幾個月挖掘,我發現自己力量長了不少,幹活也不像剛開始那麽累了。身上肌肉也開始顯現,尤其臉部稚嫩漸漸褪去,開始長了胡子,越發像一個老兵。終於有一天地窖挖掘完成,望著如此大的工程,簡直不敢相信在幾十號人手下完成。接下來就是將四周砌上磚,中間用水泥和磚壘起一排柱子,上麵搭上我們這裏特有的筆直小白楊樹幹,再將從博斯騰湖拉來的蘆葦鋪在上麵,最後一步就是和稀泥,一層層的抹在蘆葦上,曬幹一層抹一層,當達到三十公分後,隔熱和防凍俱佳,也不用擔心雨水,因為和靜幾乎不下雨。望著辛勤數月蓋好的地窖,不勝感概。

地窖中儲存的蔬菜

     地窖工程完成,我們又開始洗石子做房屋的預製板,我們這裏的河水冰得刺骨,是雪山流下的雪水,在河裏洗石子容易落下病,為了防止長期浸泡生病,連裏規定頭兩個小時全體洗石子,後兩個小時將洗幹淨的石子運送到製作預製板工地,在推車運送出汗的同時也把寒氣帶出。到了1979年的冬天,我們營房差不多建造完畢,宿舍開始封頂,當預製板鋪好以後,在上麵鋪一米厚的爐渣,冬天保溫夏天涼爽。宿舍的牆體也比內地厚一半,這樣的結果保溫效果特別好。屋內有火牆,爐內有管道,通水後就可以把熱水源源不斷的循環送到儲存櫃中,方便我們洗漱洗澡。房間分配是一個車一個屋,中間還有一個淋浴間,條件超過了內地的營房。

我們團在新疆和靜的營房


 1980年夏天營建結束,我們終於離開帳篷住上了自己的營房,但是我的許多戰友沒有等到營房建成就在1979年底複員回了家,這一年我們連走了許多老兵,許多都是當兵七、八年的,原因就是1978年底因備戰全軍取消退伍。

  
    更艱苦的另一項工程就是建菜地,雖然坦克兵夥食費高,但靠買蔬菜改善夥食不是我們選項,我們在營房外麵靠近山腳下的戈壁灘開墾出一塊菜地,開墾菜地實非易事,直接在戈壁上種菜是不長得,需要把大的石頭刨出放在菜地旁當田埂,既可以防風擋沙又可以減少運輸工程量,下挖深度需一米,接下來用篩子將小石子篩除扔掉,留下的沙子墊底,再到百公裏外的地方拉來熟土放一層,將草原上拉來牛羊馬糞鋪在上麵,再蓋一層土,菜地終於在我們辛勤汗水揮灑下初見規模。

    菜地工程浩大建成實屬不易,因為是新疆氣候不同於內地,我們請來步兵10團老兵指點我們種蔬菜,來我們連指導的是我的四川老鄉,1973年的兵,在步兵團這樣的老兵很少。他建議我們大量種植西葫蘆,司務長聽後直皺眉,沒有完全同意,但答應種一半,剩餘的菜地種上了辣椒、茄子、豆角和時令蔬菜,結果這些蔬菜長勢非常好,茄子像足球那麽大,燈籠辣椒個頭是內地的一倍,豆角又粗又長。新疆氣候特殊,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長時間也比內地長。所以不光個大,而且味道特別好。新疆瓜果水多又特別甜也是氣候原因。

 

長勢喜人的豆角

    我們菜地裏長得最好的要數西葫蘆,滿地都是,可以說是大豐收。四川老兵指定一塊西葫蘆可以隨時采摘食用,其它不讓動,讓其繼續生長。接著我們餐桌就整天出現各種西葫蘆菜品,醋溜西葫蘆絲,爆炒西葫蘆片,豬肉罐頭燉西葫蘆塊、還有西葫蘆餡包子餃子,大家怨聲載道,氣得給這位步兵10團老兵起綽號“西葫蘆”,人家也不惱,繼續指導。

西葫蘆

 

    沒有動過的西葫蘆繼續生長,外麵的皮漸漸粗糙變硬。新疆的夏天很短暫,很快進入秋天。一日,這位步兵10團的“西葫蘆”來到菜地,徑直來到一個個飽滿個大的西葫蘆麵前,用手掐了一下皮,告訴我們可以全部采摘,采摘完成再晾曬一日,就可以作為冬儲菜放進地窖。這時大家才明白這位老兵的用意,錯怪了人家。因為像辣椒茄子豆角這種蔬菜不能放置太久,而西葫蘆可以放置很長時間。冬天蔬菜我們多了一項選擇,不再是土豆蘿卜洋蔥三大樣,彼此調配好了許多。此刻老兵也完成了他的任務,在我們一片歡送聲中離開了我們團。不久聽說老兵”西葫蘆”複員了,當冬天能吃到各種西葫蘆菜品時,總讓我們想起兄弟部隊的老兵“西葫蘆”。


      菜地麵積很大要澆水施肥除草,就需要專人管理,連裏派了一個我們連最帥的76年兵負責,並在菜地旁邊搭了個帳篷讓他單獨住,沒想到被一個有八個巴郎子維族羊缸子盯上,我這位戰友經不起誘惑被羊缸子繳了槍。年底複員中居然有了他的名字,大家都十分不解,按照我們坦克兵的服役情況他不應該複員,結果等他走後,我們才知道他被維族羊缸子糟蹋了。可惜了!

大麵積西葫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少壯軍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西葫蘆春夏秋都可以種,新疆和靜春天太冷播種晚。
少壯軍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羊缸子維語結過婚生過孩子維族婦女。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什麽是維族羊缸子?
謝謝分享,建營房的日子真苦啊!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西葫蘆是春夏之交的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