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真相是怎樣得來的?

(2004-04-13 00:30:57) 下一個

 施化

台灣“319”槍擊案和選票相差微弱的總統大選,引發了全球華人一陣強烈的要求真相的浪潮。拒不承認選舉結果的藍營宋楚瑜清楚表示,寧可不要總統,也要真相;十幾名絕食學生的訴求是“要公平,要真相”;4月10日泛藍20萬支持民眾集會的口號也是“要公投拚真相”。

初聽到這些壯豪激烈的言語,不由地為之所動:真相的確是每一個具有公理良知的人士夢寐以求的追尋,脫離真相的資訊對於他們無異於致死的毒藥。可是看完電視,上床睡覺,一覺醒來,又覺得有些問題。真相是怎樣得來的?是可以“要”得出來的嗎?“要真相”這樣堂而皇之的訴求,如果不是特別天真幼稚的話,就是特別用心叵測!

是的,他們在向陳水扁政府“要真相”,是因為不信任他。可是向一個根本就不信任的對象要真相,在常識上不是很滑稽可笑嗎?你相信他會把真相拿出來給你?或者,他一說出來,你就點頭承認是真相?

記住:真相不是可以要得出來的,真相是用你自己獨立的頭腦判研出來的。好象李昌鈺這位超級刑事鑒別專家就從來不向別人要真相,起碼不向犯罪嫌疑人要真相。他做的隻是張大眼睛,豎長耳朵,大量占有資料分析資料,最後理性地客觀地判研,得到最大程度接近事實的原狀。真相的還原,很難包括百分之一百的細節,隻要主要情節是真實的,就可以被認為是真相。
 
真相是不可以向他人討要的。真相不是禮品,不是甜點心,可以由人送來給去、討來要去。得取真相之難,難過《西遊記》裏的唐三藏上西天取經,不但曆盡千辛萬苦,還得具備十分的誠心。知難而退、淺嚐則止絕對得不到真相;大轟大嗡,群情激憤也不一定得到真相。獲得真相有許多先決條件,如果列出來,首先應當是:冷靜,超脫,懷疑,獨立,客觀,求實,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訓練良好的推理和思辨,更重要的是,不可以預設立場。如果戴上一副有色眼鏡,不論是藍的還是綠的,你看到的顏色都比真相要黑得多。一個真誠追求真相的人,不可以有門戶之見,不可以有歧視或偏見,不可以黨同伐異,甚至不由分說地把不同意見的觀點斥為異黨異己。

有人認為真相是不可求知的。麵對爆炸性的巨量而混亂的信息,真相的剝離過程顯得異常艱難,甚至有時候為常人力所不逮。哲學裏就有“不可知論”,勸世人放棄追求真相的努力。得不到真相的人往往流於失望消沉,可還是強過於把假相當真相。一個人如果把假象當成真相,不但走火入魔,還往往不可救藥。
 
我本人屬於“真相可知”的樂觀派。隻要不放棄追求,今天得不到的真相,明天可以得到;這一代人得不到的真相,下一代下幾代人一定可以得到。現在世界上信息工具越來越發達,政治越來越民主,人類對自然對社會對人自身的認識,隻會越來越接近真實,不會越離越遠。

如果正巧有幾位不放棄真相追求的人士願意交流追求真相的心得體會,我倒有兩條願意與人交流。兩條體會全屬常識範圍:一是始終存疑,二是博聞強記。 始終存疑,是指對任何人指天誓日的所謂“真相大白”,永遠隻不過“姑妄聽之”,保留自己進一步探究的權利。有人說過“懷疑是科學之父”,隻有帶著懷疑精神的科學家,才有可能有所發現。兩者道理相通。懷疑並不妨礙正常地按常規做事,也不意味著要破壞現存秩序。隻要是以事實為根據的懷疑,遲早有機會揭露真相。聲嘶力竭地去“要真相”,即便“要”來了,又怎能肯定可信?如果明知“要”不來,“要”的用心又何在?

博聞強記,除了要讓自己記住大量常識,便於作基本推理之外,主要是記住每一個社會舞台的明星主角的個人信用度。老話常說,“看一個人的過去,就知道他的現在;看一個人的現在,就知道他的將來”。西方社會完善的信用體係,就建立於個人的信用度。如果一旦作了假,有了不良記錄,這個人不但借不到錢,開不了生意,找不到工作,還被拒在一切社會政治活動的門外,真可謂“永世不得翻身”。

東方社會也有一個類似的體係,不過不是用來記錄信用,而是用來記錄政治色彩:一旦你不與當局保持一致,也會被打入另冊,“永世不得翻身”。習慣上,東方社會不太在乎個人的誠信,隻在乎他的權勢。這樣一天總會來的:社會信用度的記錄,不用色彩,隻用良心。 找到真相之所以辛苦,根源就在於有人隱瞞真相,製造假象。隻願那些有心或被迫造假的人在自己下地獄的時候,別拖累無辜。
 
2004年4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