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美國製造業為何會衰落

(2021-07-07 02:30:43)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美國曆屆政府高度重視製造業,不僅提出“再工業化”的口號,而且要振興美國的製造業。美國總統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經濟政策,是因為美國經濟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之後,麵臨問題越來越多。資本市場凱歌高奏,可是,製造業卻日趨蕭條。金融行業就業人數有限,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必須重新回到工業化時代,建立完整的產業鏈。

  可是,美國已經回不去了。1953年美國製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高達28.1%,可是到2020年,製造業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隻有10.8%。

  製造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小。正是由於看到了這一點,2016年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把競選重點放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爭取美國中西部地區失業人口的支持。事實證明,這樣的競選策略非常正確。

  可是,贏得大選入主白宮之後,特朗普總統並沒有改變美國的經濟格局。雖然美國白宮經濟顧問中不乏經濟專家,但是,那些來自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專家,與美國總統的執政理念格格不入,因此,他們不得不掛冠而去。

  為了兌現自己的政治承諾,這位美國華盛頓的“闖入者”,聘請一些極右翼的政客製定經濟政策,通過發動貿易戰爭,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保護本國市場,試圖恢複美國的經濟結構。可是,現在看來,四年執政期間,由於對所有貿易夥伴發動貿易戰爭,結果導致美國的經濟結構遭到嚴重破壞。

  現在美國許多企業不得不通過間接的方式從中國進口商品。一些企業甚至公然拒絕執行美國白宮的經濟政策。可以這樣說,美國重振製造業計劃,注定不能成功。

  首先,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趨利性決定了,投資者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一定會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許多製造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提高利潤率,將設計和市場營銷環節牢牢地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可是,將加工製造業轉移到國外。這樣做的結果是,美國逐漸失去產業鏈,重要零部件的供應體係徹底破壞,美國在工業製造領域,失去了競爭力。

  現在許多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製造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而美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很難與之競爭。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試圖保護本國市場,可是,這樣做除了增加美國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的負擔之外,沒有其他的結果。

  其次,美國試圖依靠自己的金融霸權,改變經濟結構,但是,回天乏力。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向美國出口半導體產品,日本汽車幾乎占據美國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為了阻止日本向美國出口大宗商品,美國聯合其他國家迫使日本簽訂“廣場協議”,並且對日本出口美國的半導體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

  為了解決國內半導體產品需求,美國轉而扶持韓國生產半導體產品,從而形成了如今韓國的半導體產品和日本的半導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並駕齊驅的局麵。美國認為隻要對中國采取同樣措施,即可迫使中國乖乖就範。可是,美國總統沒有意識到,中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擁有自己的經濟主權和經濟發展規劃,絕對不會允許美國幹涉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向,美國總統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既不能阻止中國產品源源不斷地出口美國,同時也無法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美國經濟陷入進退維穀兩難境地。美國總統采取的策略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解決美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試圖依靠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的內部需求。

  這當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但必須指出的是,對於美國這樣一個國家,既得利益集團相互掣肘,美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能否如期進行,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當初美國奧巴馬總統決定修建高速鐵路,可是,加利福尼亞州的高速鐵路建設規劃根本無法落到實處。美國聯邦政府的補貼資金,早已經不複存在,可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沒有建成高速鐵路網絡。高速鐵路建設,需要征地拆遷,需要協調各方麵的立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民主黨總統似乎缺乏信心,因此,沒有重新提出修建高速鐵路的計劃,而是要在原有設施基礎之上,實施維修工程。而這樣做究竟會讓多少既得利益集團中飽私囊,人們不得而知。

  第三,製造業是工業化核心,製造業也是工業化的象征。工業化既包括製造業,還包括農業工業化。美國在農業生產方麵,已經實現機械化或者工業化。可是,美國在製造業領域,要想實現工業化,麵臨許多困難。

  究其原因就在於,美國幅員遼闊,但是,人口相對較少,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美國麵臨巨大的成本。美國圍繞著東部大灣區建設金融中心,圍繞著舊金山建設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可是,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其他地區的發展都麵臨嚴重困難。堪薩斯州是美國的能源中心,而中部地區是美國的農業中心,到目前為止,美國尚未形成一個類似於東京灣那樣的大規模製造中心。

  中國已經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建設一個規模巨大的科技創新製造中心。未來中國有可能會在杭州灣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製造中心。美國重新回到工業製造業領域,與中國競爭,不是揚長避短,而是揚短避長。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美國在製造業領域毫無競爭優勢。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得益於中國的製造業形成規模效應。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現代製造業的發源地。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民族製造業的發源地。渤海灣地區,是中國能源原材料的集散地。中國渤海灣地區,不僅擁有河北秦皇島這樣的大型煤炭港口,而且擁有大連、煙台、青島、天津、北京這樣著名的科技創新城市。如果中國從南到北,形成珠江三角洲製造業中心、長江三角洲製造業中心、渤海灣製造業中心,那麽,中國的製造業將會傲視全球。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工業門類體係,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製造基地。中國選擇輪軌高速鐵路係統,為了降低能耗,提高鐵路的運營效率,中國鐵路裝備製造企業與中國交通高等院校合作,研製新一代的材料和技術,從而使中國輪軌高速鐵路能夠達到每小時400公裏,節約能耗10%。這標誌著中國在高速鐵路領域,已經掌握世界先進技術。任何國家要想與中國開展競爭,將會麵臨巨大挑戰。

  可是,美國卻不一樣。美國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矽穀”,形成了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科技產業體係,可是,美國網絡科技產業體係在國際競爭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麻煩。美國網絡平台企業被許多國家反壟斷機構調查,美國在網絡經濟發展中,麵臨越來越多的瓶頸製約因素。

  美國試圖依靠自己所掌握的金融壟斷體係和金融信息,發展美國的數字經濟。可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美國已經或者可能損害他們的合法權益,因此,他們積極尋求擺脫對美國的金融依賴,依靠科技創新,發行數字貨幣,走獨立自主的數字經濟發展道路。美國在數字經濟發展中麵臨重大發展。

  正是由於看到的美國在網絡經濟、數字經濟發展中所麵臨的問題,美國曆屆政府才會提出重新回到工業化,試圖在工業製造領域,與其他國家競爭。這是典型的開曆史倒車,美國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美國民主黨政府並非不了解美國所麵臨的困境,可是,美國民主黨政府不願意讓美國民眾看到事實的真相,因此,他們千方百計地轉移視線,掩蓋真相,試圖把美國國內問題變成其他國家的問題。美國把中國作為主要戰略對手,通過各種方式,阻礙中國的發展。但是現在看來,無論是利用中國的台灣問題,給中國製造麻煩,還是在國際社會組建聯合抵製中國的戰略同盟,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美國重返製造業,從邏輯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世界不會等待美國重新回到過去。麵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美國似乎無所適從。現在美國唯一的優勢是金融體係,美國信用經濟確保美國擁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實行赤字財政。可是,如果其他國家意識到美國經濟存在的問題,拒絕向美國輸送商業利益,那麽,美國經濟還能持續發展下去嗎?

  中國一些經濟學者認為,不要認為美國經濟日趨衰落,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中國應當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保持與美國的經濟聯係。正是由於對美國經濟發展前景感到樂觀,認為中國必須幫助美國克服困難,他們才會提出應當購買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經濟轉型。

  然而,無論是美國華盛頓的政客還是美國的企業家,對美國是否償還中國的債務,始終態度鮮明。美國從來不打算償還中國的債務。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典型的自虐行為。中國當然需要美元外匯儲備,這是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必要的信用安排。但是,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國經濟複蘇之上,美國經濟轉型不可能成功。盡管美國可以繼續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權,從世界各地掠奪財富,但這隻不過是曆史的回光返照,如此而已。

  總而言之,美國製造業的衰落,是源於美國資本主義的貪婪性,源於美國霸權主義的掠奪性,源於美國國內的政治紛爭。美國模式不可複製,經濟製度是如此,政治製度也是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