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7年:在中國存亡時刻選擇破釜沉舟的蔣介石

(2007-01-26 14:16:28) 下一個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集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關頭。這一次,蔣介石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妥協退讓,而是毅然選擇了抵抗。

   68年過去了,是非已有定論,我們不能原諒蔣介石的一切反動行為,但我們同時也不應該忘記:在淞滬抗戰的危急時刻,他沒有妥協;在日軍兵臨南京城下時,他沒有投降;在國際製裁無望之後,他也沒有喪失信心。在那民族危急的時刻,蔣介石也企圖力挽狂瀾。

   在長江三角洲4個月抗戰中,蔣介石的戰略、戰術顯得呆板,同時對國際力量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這些都影響了抗戰的進行。但淞滬、南京之戰顯示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使得日本的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美夢成為泡影。此後,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廣大戰場上愈陷愈深,終致不能自拔。

  

  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抗日的決心

   盧溝橋事變發生 不作避戰之想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長期對日本采取妥協退讓政策;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摸不清日方底細,方針難定。當時,中日兩國國力、軍力相差懸殊,因此,在國民政府內外,都有一部分人積極主和,或者設法推遲大戰時間。軍委常委徐永昌認為,中日空軍力量之比尚不足1∶3,抗戰準備至少尚需6個月,他於1937年7月14日致函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主張“和平仍須努力求之”。在知識階層中,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和教授胡適等當時也都主張“忍痛求和”,認為“與其戰敗而求和,不如於大戰發生前為之”。

   和戰是攸關國家命運、前途的大計,蔣介石不能沒有矛盾。7月16日,蔣介石邀集各界人士158人在廬山舉行談話會,討論“應戰宣言”。該《宣言》堅決地聲稱:“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但是,對於這份宣言應否發表,眾議不一。蔣介石自己也猶豫不定,7月16日日記雲:“此宣言發表,其影響究為利為害?”到7月19日,蔣介石決定排除阻力,公開發表“應戰宣言”。日記雲:“人人以為可危,阻不欲發,我則以為轉危為安,獨在此舉,但當一意應戰,核發戰鬥序列,不當再作回旋之想矣。”為了減少這份《宣言》的衝擊力,他將之改稱為“談話”。

   廬山談話的措辭空前激烈,但是,蔣介石並沒有下決心關閉“和平解決”的大門,所以同時表示:“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鍾,我們還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戰事的解決。”此後,隨著日本軍事行動的擴展,蔣介石的抗戰決心逐漸堅決。27日,日軍全麵進攻北平附近的通州等地,蔣介石日記雲:“遭必不能免戰之禍,當一意作戰,勿再作避戰之想。”

   浴血上海 仍盼國聯調停

   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國方麵先發製人,以優勢兵力進攻日軍在滬各據點,雙方在上海虹口、楊樹浦等處進行巷戰,日軍被壓迫至黃浦江左岸狹隘地區,同時包圍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等據點。但日軍在上海的據點大都以鋼筋、水泥建成,異常堅固。中國軍隊缺乏相應的重武器。僅有的三門榴彈炮,一門因射擊激烈,膛線受損;一門膛炸;一門不能射擊。這種情況,自然無法克敵製勝。

   9月1日,日軍精銳部隊第12師團等三個師團到達上海,實力大增,向中國軍隊發動全線攻擊。蘊藻浜沿河之戰,雙方死亡俱重,浜水皆赤,血流成河。

   9月11日以後,中國軍隊轉入頑強的守衛戰。

   蔣介石之所以決定堅守上海,是為了配合外交鬥爭,爭取對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有較好的影響。盧溝橋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即向國聯申訴,要求“譴責日本是侵略者”。10月16日,比利時向有關19國發出邀請,初定同月30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蔣介石希望通過該次會議,“使各國怒敵而作經濟製裁,並促使美、英允俄參戰”。因此,蔣希望在該會召開之前,上海戰場能有較好的戰績,至少要能堅守上海。

   日本政府采取對應措施,不斷向上海增兵,上海戰場日軍參戰兵力超過華北,達九個師團,20萬人以上。10月17日,日本陸軍省限令上海作戰部隊在《九國公約》簽字前攻克閘北、南翔、嘉定一帶。

   雙方既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較量,戰場上的拚殺自然更加激烈。10月21日,廣西援軍向蘊藻浜沿河之敵發起全線反攻,未能挽救危局。蔣介石這才覺得“不能不變換陣地”,決定作有限度的撤退,但是為了給世人留下仍在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印象,在閘北“留一團死守,以感動中外人心”。27日夜,第88師謝晉元團奉命留守閘北四行倉庫,演出了800壯士(實隻400人)孤軍抗敵的悲壯一幕。

   11月5日,日軍於杭州灣北岸的金山衛登陸。中國統帥部急令已調浦東的第62師主力回兵,會同新到楓涇的第79師合力反擊,並令從河南調來、新到青浦的第67軍向鬆江推進。但是,由於天雨泥濘,加上日機轟炸,中國部隊行動遲緩,日軍後續部隊源源登陸。第67軍從河南調來,尚未集中,即遭敵各個擊破。8日,鬆江失陷,這樣,退守蘇州河南岸的中國軍隊側背受敵,有被圍殲危險。

中國軍隊被迫退出會戰。

   和議再起 拒絕誤國之見

   11月7日,日軍編組華中方麵軍,以鬆井石根兼任司令官。向南京進攻。

   淞滬會戰後,中國軍隊消耗過大,蔣介石多方拚湊,守城兵力僅得12個師,約十二萬人,而且士氣極端低落,其中新補士兵約三萬人,未受訓練,匆促上陣,官兵間尚不相識。這種情況,本已不能再用守衛戰、陣地戰一類的作戰形式。蔣介石之所以堅守南京,一是如上述,南京輕易失守,攸關體麵;二是對蘇聯出兵有所期待。

   11月13日,蔣介石決計遷都,長期抗戰。此時,主和之議再盛。

   抗戰以來,主和之議一直未歇。9月8日,蔣介石日記雲:“時至今日,隻有抗戰到底之一法。主和派應竭力製止之。”次日日記雲:“除犧牲到底外,再無其他出路。主和之見,乃書生誤國之尤者,試思此時尚能議和乎!”

   及至淞滬戰敗,國民黨內主和之議再盛。司法院院長居正原來堅決反對和議,力主逮捕胡適,此時轉而力主向日方求和,並稱:“如無人敢簽字,彼願為之!”11月21日,蔣介石處理南京戰守事畢,慨歎道:“文人老朽,以軍事失利,皆倡和議,而高級將領,亦有喪膽落魄而望和者。嗚呼!若輩竟無革命精神若此,究不知其昔日倡言抗戰之為何也。”

   當時,中國軍隊已退至吳福線(蘇州-福山),但是,這道被譽為中國興登堡防線的國防工程卻“無圖可按,無鑰開門,無人指示”。

   12月7日,蔣介石飛離南京,日記雲:“對倭政策,惟有抗戰到底,餘個人亦隻有硬撐到底。”到廬山後,蔣介石即研究、製訂全國總動員計劃,準備在“全國被敵占領”的最壞情況下仍然堅持奮鬥。

   蘇援無望 猶存勝利信念

   當時在國際列強中,蘇聯是惟一表示願積極支持中國的國家。8月21日,中國與蘇聯簽訂久議未決的互不侵犯條約,蘇方允諾中國可不以現款購買蘇聯軍火。9月1日,蔣介石就在國防最高會議上預言,蘇聯終將加入對日戰爭。28日,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奉召返國,曾和中國外交部長王寵惠談及蘇聯參戰的必要條件。11月10日,伏羅希洛夫元帥在宴別中國代表張衝時,要張歸國轉告:在中國抗戰到達生死關頭時,蘇俄當出兵,決不坐視。30日,蔣介石致電伏羅希洛夫及斯大林表示感謝,電稱:“中國今為民族生存與國際義務已竭盡其最後、最大之力量矣,惟待友邦蘇俄實力之應援。”蘇聯與中國同受日本侵略威脅,因此支持中國抗戰,但是,蘇聯更擔心德國入侵,日蘇之間的矛盾又尚未發展到必須幹戈相見地步,蘇聯自然不可能輕易有所動作。

   12月5日,斯大林、伏羅希洛夫回電稱,必須在九國公約簽字國或其中大部分國家同意“共同應付日本侵略時”,蘇聯才可以出兵。此電使蔣介石感到,蘇俄“出兵已絕望”,但他仍再次致電斯大林,表示“尚望貴國蘇維埃能於中國以實力援助”。12月11日,蔣指示唐生智等,“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但第二天卻又改變主意,致電唐生智等稱:“經此激戰後,若敵不敢猛攻,則隻要我城中無恙,我軍仍以在京持久堅守為要。當不惜任何犧牲,以提高我國家與軍隊之地位與聲譽,亦惟我革命轉敗為勝惟一之樞紐。”蔣指示:“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層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而我野戰軍亦可如期來應,不患敵軍之合圍矣!”不難看出,蔣所說的“內外形勢必一大變”的“外”,仍然包含蘇聯出兵在內。“蘇俄無望而又不能絕望”,這正是蔣介石當時的無奈心理。

   12月12日,日軍繼續猛攻,中華門、中山門、雨花門、光華門等多處城門被突破,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決定大部突圍,一部渡江撤退。但是,由於情況混亂,撤退命令無法正常下達。除少數部隊突圍外,大部分軍隊退至長江邊,形成極度混亂的局麵。挹江門外,被踏死者堆積如山。僅有之少數船舶,至此人人爭渡,任意鳴槍。船至中流被岸上未渡部隊以槍擊毀,沉沒者有之,裝運過重沉沒者亦有之。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旋即開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危急關頭 決心破釜沉舟

   首都失陷,日軍驕橫氣焰達於極點。中國的路應該怎樣走下去?蔣介石又一次麵臨和戰的選擇。

   12月15日,蔣介石召集高級幹部會議討論,會議情況是:“主和、主戰,意見雜出,而主和者尤多。”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汪精衛本來對抗戰就信心不足,這時更加缺乏信心。次日,他向蔣介石提出,“想以第三者出麵組織,以為掩護”。顯然,汪企圖拋棄抗戰國策,在國民政府之外另樹一幟。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這時也從“傾向和議”發展為“主和至力”。

   18日,蔣介石日記雲:“近日各方人士,皆以為軍事失敗,非速求和不可,幾乎眾口一詞。”當時,受日方委托,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的“調停”還在繼續,蔣介石擔心日方有可能提出比較“和緩”的條件,誘使中國內部發生爭執與動搖。26日,蔣介石已獲日方提出的新議和條件,發現較前“苛刻”,心頭為之一安,決心“置之不理”。


   27日,蔣介石召集國防最高會議常務會議討論,主和意見仍占多數,監察院院長於右任甚至當麵批評蔣介石“優柔”。會上,蔣介石堅持拒和。28日,蔣與汪精衛、孔祥熙及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張群談話,聲稱“不能降服於敵人,訂立不堪忍受之條件,以增加國家、民族永遠之束縛”。次日,再與於右任、居正談話,表示:“抗戰方略,不可變更。此種大難大節所關之事,必須以主義與本黨立場為前提。今日最危之點,在停戰言和耳!”

   蔣介石認為,與日本議和,外戰可停,而內戰必起,國家定將出現大亂局麵。1938年1月2日,蔣介石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他決定拒絕德國方麵的斡旋,堅持既定的抗戰國策。從8月13日至12月13日,蔣介石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指揮抗戰4個月,戰略、戰術呆板,對國際力量共同製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未能及時組織戰略撤退,造成了中國軍隊巨大的損失。但淞滬、南京之戰顯示了中國軍隊、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打擊了日本的侵略氣焰和在短時期內速勝的美夢。此後,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廣大戰場上愈陷愈深,終致不能自拔。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集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