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到了雷鋒日,可孩子們不知他是誰

(2007-03-05 02:28:45) 下一個

    
禁煙日,植樹節...來了又去,年複一年...還不也同樣成了一種形式.

今天,是毛澤東“向雷鋒同誌學習”題詞發表44周年紀念日,也是中國青年誌願者服務日。44年前,毛澤東寫下了“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但今年的“雷鋒日”之前,有媒體報道,昆明大量小學生不知道雷鋒是誰。這一新聞在社會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為此,在又一個“雷鋒日”到來之際,本報特別采訪了一批專家和市民,看他們怎樣看待雷鋒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弘揚無私奉獻精神更重要

    “部分孩子不知道雷鋒其人,不知道“雷鋒日”,並不能證明雷鋒或者雷鋒精神被人們淡忘。”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特級教師謝家放說。“如果一定要說‘淡忘’現象,淡忘的僅僅是人名,是詞語。換個角度來思考的話,能否記得住雷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雷鋒精神所體現的無私、關愛、理解和奉獻繼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謝家放認為,不少人對學雷鋒的認識存在誤區。學雷鋒應該從娃娃抓起,孩子們學習的應該是雷鋒精神的精髓,而不是將雷鋒精神簡單化,家長和老師應當引導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從家裏做起。謝家放認為,沒有必要總是糾纏人們是否記得一個人、一個詞,更要關注這個人的精神是否存在,是否在與時俱進地被弘揚。

    雷鋒精神應被賦予新內涵

    “雷鋒精神不僅僅是曆史的,更是具體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精神需要與時俱進,賦予它新的現代性的內涵。”雲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莊曉東這樣理解。

    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莊曉東是在雷鋒精神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誠信度一直在下降,隨著物質的豐富,精神文明也發生了滑坡,這就需要各方麵的智慧來重塑新的精神文明。其中,助人為樂、艱苦樸素的雷鋒精神應該與現在提倡的誠信社會、愛國主義聯係起來,在不同的職業中得到體現。

    學習雷鋒應杜絕形式主義

    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唐紅明談到雷鋒精神時表示,今天學雷鋒,發揚雷鋒精神,既要學習雷鋒精神的優良傳統,又要緊扣時代脈搏,既要在內容上突破以往人們將雷鋒精神簡單等同於扶老攜幼的局限,又要在形式上尋求新的突破,把雷鋒精神同時代精神統一起來,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雷鋒精神,使雷鋒精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同時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市民聲音

    李先華:其實很多市民幫助他人是發自內心的,他們通過幫助他人愉悅自己,也給他人帶來快樂。他們不一定意識到所作所為是在學雷鋒,但一直在身體力行。

    黃薇:學雷鋒在於入心、入腦、入行,要體現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這才是學習雷鋒精神的最高境界。

    孟一生:往常學雷鋒,今天來了明天去了,出去做一天的愛心活動,回頭來還是老樣子。其實,雷鋒精神就是一句話:艱苦奮鬥和勇於鑽研,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努力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我覺得把雷鋒精神用於本職工作同樣是學習雷鋒,這也是與時俱進的要求。

    安斌:新時期的學習雷鋒就應該有新的表現形式。比如說雷鋒精神新時代的代表——青年誌願者服務,這就可以讓我們把個人和社會的利益相統一起來,達到學習雷鋒的目的,而學生努力學習、勤於鑽研,也是雷鋒精神的表現。

    楊陽:學雷鋒需要一個統一的主題,這樣的主題要有新鮮性才能激發青年人學習,不要片麵和學雷鋒掛鉤,不要動輒打著學雷鋒的旗號,那麽也許年輕人更容易認可這樣的方式。

    馬思蕾:雷鋒的助人為樂精神應該在整個社會傳承下去,不能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淡忘。時下很流行一個詞叫“人文關懷”,大家都希望這個社會能充滿關愛、充滿人情味,其實雷鋒精神的核心正是強調這種關愛和無私付出。

昆明
(春城晚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