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元帥之死 —— 蘇聯衛國戰爭初期失利究因

(2010-01-26 10:55:29) 下一個

元帥之死 —— 蘇聯衛國戰爭初期失利究因

翻閱朱可夫等前蘇聯將帥們撰寫的回憶錄,在論及衛國戰爭初期失利原因時均有一認同點:經曆了1937 — 1938年間的 “ 大清洗 ” ,至戰爭爆發時全軍嚴重缺乏軍事素質高、作戰經驗豐富的中高級指揮幹部。而從 “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 ” 的觀點來看,此狀則使戰前蘇軍全軍形若一盤散沙。

蘇聯從沙俄末期到蘇維埃政權的建立鞏固,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國內戰爭以及西班牙戰爭、遠東反擊日本侵略等,培養錘煉出了一大批紅軍中高級幹部,鑄就了紅軍之魂。但在1937 — 38年間斯大林對軍隊的 “ 大清洗 ” 中,他們中絕大多數人被冠之以 “ 反蘇托洛茨基軍事組織 ” 、 “ 間諜和叛國 ” 罪名甚而以 “ 莫須有 ” 而披極刑。其中,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以其最高軍銜、卓越才能及顯赫成就而尤為突出。大清洗予蘇聯武裝力量統率、管理、訓練和備戰以自我重創。

一,1934年基洛夫被刺殺 ——“ 大清洗 ” 的由來及結果

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1886 — 1934),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列寧格勒州州委第一書記。基洛夫1904年入黨;1917年參加 “ 十月革命 ” ;1921年當選中央候補委員(1923年當選中央委員)、阿塞拜疆黨中央書記。1926年2月擔任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獲選政治局候補委員(1930年為政治局委員)。基洛夫在列寧格勒做出了突出成績,使之成為了全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他傾聽群眾呼聲,幫助工人排憂解難,著力建設了一支強大的工人階級隊伍。他在黨內日高的威望使他在出席1934年初黨的 “ 十七大 ” 上獲選中央書記。1934年12月1日下午,正在斯莫爾尼宮會議廳裏主持州委會議的基洛夫被叫去接聽莫斯科的電話,他走出會議廳門來到走廊的瞬間,被一名叫尼古拉耶夫的刺客槍擊身亡。當晚斯大林率員趕往列寧格勒親自主持對刺殺案的調查處理。基洛夫被刺身亡震撼全國。

半個月後的調查公報指認基洛夫的被害,係季諾維也夫及加米涅夫(蘇聯初期著名政治活動家;政治局委員;前者曾任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後者曾任莫斯科州委第一書記;與斯大林思想觀念相左,被圈為 “ 新反對派 ” )組成的 “ 恐怖總部 ” 的 “ 陰謀策劃 ” 的結果。以此為由,以黨內對斯大林持不同意見的其他領導人為主要對象、殃及全國的 “ 違反社會主義法製的大規模鎮壓和殘酷行動就開始了 ” (赫魯曉夫語)。為了進行大清洗,斯大林責令立法機構修改現行刑事訴訟法典,以使大清洗能得以從重從快且 “ 師出有名 ” 。同時還兩次以中央名義向全國黨組織發出秘密信,要求各地 “ 動員所有力量去擊潰敵對分子,深挖黨和人民敵人的反革命巢穴。 ”

自1935年始至1936年,大清洗釀成的結果是:1934年十七大選出的139名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委中,有83人(占59%)被逮捕、槍斃;出席十七大的1966名正式代表中有1108人(占56%)被逮捕並定為反革命罪;1921年即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以及布哈林、李可夫被處決;十七大新獲選的政治局委員2人、候補委員3人被處決;時以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人民委員會成員中有8人被處決。清洗還秧及多名各部長、州委書記、州執委主席。全國280萬黨員中有122萬人被清除;近800萬普通公民被逮捕。

大清洗波及黨政軍,波及全國,給蘇聯黨、國家和人民造成嚴重的破壞、嚴重的災難。

二,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之死 —— 1937 — 1938年間的軍隊大清洗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 圖哈切夫斯基(1893 — 1937),副國防委員兼總裝備部部長;蘇聯首批5個元帥之一。他出生沙俄貴族家庭,畢業於沙俄正規軍校,1918年以沙俄舊軍官身份加入布爾什維克紅軍,1919年起擔任集團軍司令、方麵軍司令,在國內戰爭時期馳騁疆場,所向披靡,充分顯示了他傑出的軍事才能。他指揮的集團軍給鄧尼金、高爾察克統率的白匪軍團以重創。為表彰他 “ 個人勇敢,廣泛的主動性,毅力,指揮才幹和軍事知識 ” ,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他紅旗勳章和榮譽金劍,並高度評價說: “ 圖哈切夫斯基雖然具有天賦的軍事才能,但他仍繼續不斷地擴大和掌握新的軍事理論知識,同時巧妙地組織了許多次深謀遠慮的戰役。無論在一個集團軍中,還是在指揮共和國各戰線的幾個集團軍時,都表現出用兵有方,在東部戰線和高加索戰線上,為蘇維埃共和國取得了擊敗敵人的輝煌勝利。 ”

和平時期,圖哈切夫斯基先後擔任過西方麵軍司令員、軍事學院院長、總參謀長、軍區司令員、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副國防委員兼總裝備部、總訓練部部長等職務,參與組織了紅軍改革,研究了大量戰略戰術問題,為紅軍的建設和訓練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認為是蘇軍軍事科學研究最重要的領導人。他的軍事著作達120多種。他積極追蹤當代最新的技術成就,主張步兵的汽車化和裝甲化以及多軍兵種發展與協同。他的戰略戰術觀點被以後發生的大戰證實。1935年他發表《當前德國的軍事計劃》一文,強調了希特勒入侵的威脅,指出希特勒的帝國主義野心不僅在於有反蘇的鋒芒,而且有旨在鯨吞整個西方的複仇計劃。可以設想,圖哈切夫斯基的戰略思想如果受到應有重視,將對蘇聯國防建設產生多大作用。但是,大清洗的浪潮卻驟然橫掃到了他身上。

1936年下半年始,軍隊裏一批 “ 同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有聯係 ” 的將領被逮捕。當年秋天,蘇聯駐英國使館武官普特納應召回國即被逮捕,他是圖哈切夫斯基的屬下。他在審訊中招供說他曾把托洛茨基的一封信轉交給圖哈切夫斯基,並鼓動他參予陰謀活動。接著,已被捕的兩個軍級將領也揭發了圖哈切夫斯基 “ 搞陰謀 ” 。1937年2月中央全會上,斯大林提出了 “ 階級鬥爭隨社會主義的勝利而將更加尖銳 ” 的論斷;莫洛托夫指責軍隊幹部不積極同 “ 人民公敵 ” 作鬥爭,發出清洗軍隊幹部的號召。

1936年底,流亡海外的沙俄將軍斯科布林在巴黎向德國間諜機關遞交了兩份情報:一是蘇聯紅軍統帥部正在策劃一個反斯大林的陰謀,圖哈切夫斯基係是這一陰謀的頭子。二是圖哈切夫斯基及親隨正在同德國軍方高層將領及間諜機關首腦進行接觸。 —— 此兩點迄今仍無證據證實。告密者顯然巧妙利用了蘇德兩國自簽署互不侵犯和中立條約以後在軍事合作中雙方高層交往的事實,以及國內政界軍界存在的對斯大林不滿的情緒,而別有用心杜撰之。德國情報部門首腦海德裏希獲此情報後看出了其中價值,認為這是一個借蘇聯人自己的手來鏟除自己的優秀將領的機會。他報經希特勒批準後,著手偽造了足以亂真的 “ 圖哈切夫斯基與德國最高司令部秘密來往 ” 的假文件,利用外交渠道七彎八繞後,由捷克總統貝奈斯、法國總理達拉第向蘇聯大使傳遞出 “ 文件 ” 信息。1937年5月初,經斯大林批準,蘇聯內務部秘密派人趕赴柏林,以300萬盧布買走了這份 “ 文件 ” ,斯大林由是掌握了圖哈切夫斯基的 “ 罪證 ” 。

1937年5月10日,圖哈切夫斯基被撤銷副國防委員職務、貶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員。十餘天後經斯大林批準被逮捕。同年6月12日軍事法庭宣判: “ 反蘇托洛茨基軍事組織 ” 圖哈切夫斯基等8人 “ 為德國和日本搞間諜活動,陰謀出賣蘇聯的烏克蘭和遠東的領土,以換取軍事支持來推翻斯大林和他的政權 ” 的罪行,從而以 “ 間諜和叛國罪 ” 處以槍決。被處決的其他將領有紅軍組織部部長費爾德曼;基輔軍區司令員雅基爾;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員烏博列維奇;列寧格勒軍區副司令員普裏馬科夫;軍事學院院長科爾克等人 [蘇共二十大後的1957年,圖哈切夫斯基等上述人員獲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1938年裏被清洗的元帥還有:

瓦西裏.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1889 — 1938),遠東特別軍區司令員,1935年首批5元帥之一。1938年10月被捕,誣以 “ 日本間諜 ” 、 “ 頭號敵人和叛徒 ” ,11月被秘密處決。

葉戈羅夫,副國防人民委員、總參謀長;1935年首批5元帥之一。1938年12月被撤職後永遠 “ 失蹤 ” 。

[蘇共二十大後的1957年,兩位元帥獲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三,大清洗給軍隊帶來的嚴重後果

1935 — 1936年的大清洗著重於清除從中央到地方的黨和政府部門、社團組織及民眾中的 “ 異己 ” ;則1937 — 1938年間為重點清除軍隊裏的 “ 階級敵人 ” 。

其間被清洗的計有:

5個元帥中的3個;10個軍區司令員中的7個;12個集團軍司令員全部;68個軍團長中的60個;199個師長中的136個;397個旅長中的221個;4個海軍艦隊司令員中的3個;空軍司令員及2個戰區空軍司令員;航空國防委員會和化學國防委員會絕大部分成員;機械化軍團司令員;總參軍事學院、軍事工程學院、機械化軍事學院、政治學院、空軍學院各院長-----由索科洛夫斯基、巴格拉米揚、紮哈羅夫、格列奇科元帥編撰的《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簡史》載:在1937 — 1938年以及其後的年月,由於實行毫無根據的鎮壓,紅軍失去了最優秀的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三個元帥被控為 “ 外國間諜 ” 和 “ 人民敵人 ” 而被消滅了;各軍區司令員都死於非命;許多著名的軍事家和國內戰爭時期的英雄或被處決或被降職或被長期監禁。所有軍團司令、幾乎全部師長和旅長、約半數的團長被撤職;半數軍區政治部主任、大半軍、師、旅、團政委都被撤職(1963年的蘇共二十二大上,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向全世界宣布:被指控因背叛祖國和反黨活動而遭到鎮壓的數萬名軍官,是沒有絲毫罪過的,應完全恢複名譽)

至1940年時,蘇聯紅軍中70%以上的師長和團長、60%以上的師團政委都是任職隻一年的新人。

這場清洗,使紅軍大傷元氣。而此時清醒的人們已清楚嗅到戰爭的火藥味。

希特勒的總參謀長馮.貝克元帥在評估1938年夏季軍事形勢時說: “ 可以不必把俄國軍隊看成是一支武裝力量了,因為血腥鎮壓大傷其元氣,使它變成了一部懶散的機器。 ” 德國軍團司令庫爾特.奇普貝裏斯基赫在回憶錄裏寫道:我們在指揮人員素質方麵大大超過俄國人,他們出類拔萃的指揮幹部都成了1937年政治大清洗的犧牲品。 ” 希特勒1941年1月在一次高級將領會上也輕蔑說: “ 他們(蘇軍)沒有好的統帥。 ”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國悍然侵略蘇聯。蘇聯因戰前戰略準備不足和戰略方向誤判,以及不久前對軍隊的清洗而導致優秀指揮人員缺失、新的指揮人員素質低下,因而在戰爭初期各個方向節節失利,使德軍得以長驅直入而逼近莫斯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中央領導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抗擊下,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最終以蘇軍直搗德國首都而勝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曆史終為一部鮮活教科書。

[ 前蘇聯於1935年 — 1938年間的 “ 大清洗 ” 運動,嗣後有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史家曾予推導為係斯大林人為製造:通過雇凶刺殺著名政治活動家基洛夫,進而肅清自己的反對派,而達一箭雙雕之利。(1)基洛夫彼時在全國的威望甚高,大有取代斯大林而任最高領導人之勢 —— 赫魯曉夫就曾於1956、1961年兩次在黨代會上公開提出過 “ 基洛夫之死 ” 的種種疑點。(2)彼時的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與列寧一起創建蘇維埃俄國的著名政治活動家不時與斯大林意見相左且具號召力;圖哈切夫斯基等一批新式軍事理論家、戰略家與伏羅希洛夫為代表的老軍人在建軍、製軍上衝突不斷,也呈取而代之。但上述所言均以無據而最終隻能清算斯大林 “ 清洗擴大化 ” 之過了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