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老謝的三隻狗】 -3

(2009-02-05 19:49:00) 下一個

【老謝的三隻狗】 -3

1.

自從狗媽媽被流放,狗兒子失蹤,這隻孤獨的狗父親變的暴怒起來。

起先它絕食,以後就經常夜半長嘯,有點像反古的夜狼長嚎。

它的眼睛經常紅紅,布滿血絲,脾氣極壞,甚至絕食。

這空空的宅子,老謝獨守著。魚缸裏所飼養的三隻老虎魚,因為沒有喂食,

也自相殘殺。老虎魚是巴西一種專門吃魚的小魚,其花斑斑如虎皮,煞是好看,

有魚食的時候,它們是清道夫,如果沒有可吃的了,它們就開始獵殺那些其他的小魚,到最後,就同類大戰。

魚缸對麵是一座精美絕倫微笑慈善的觀世音彩磁佛像,她靜靜無語的洞察這六根未盡,永遠廝殺爭鬥的生命世界,如在聖潔虛擬的香火中思索。

一天,老謝來了電話,要我去一趟。進門,他喝了不少酒,心情也不佳。

“我想了很久,無奈,決定一槍打死這狗。”他掏出手槍,開始向那公狗瞄準。

“不然,它痛苦,我也難受,結束了好。”

“如果原本它就在原野上單身流浪,其實也很好,現在好了,它結婚了,有孩子了 .. 之後呢,妻離子散,它隻是不會說話,其實它是明白的,完全明白。”

“我以為:冥冥之中,它是會感應到它狗妻子的信號的,我更以為,當它兒子被宰殺前,它同樣會心靈上感覺到那垂死前的呼叫,它隻是不會說話。”

“始做蛹者,是我們。它們原來是能獨立自由生活在巴西的原野上,自然也是自生自滅 .. 但是一旦上了我們這條人類文明船,原本應當是風雨同舟的 .. 就等於是我的仆人,但是我們是對不起它們了 .. 無奈呀。”

老謝噓唏不已,對前麵的一些舉措做總結。

“自然,我也沒有辦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佛說:因緣而聚,因緣而散 .. ”

“現在怎麽辦呢?它充滿了報複情緒,脾氣壞透了,幾乎仇視一切,快瘋了。”

“我對不起它們呀!”老謝發出心靈的聲音。”

“你說的很對。”我說,並忽然想起一樁舊事。

“凡狗,都是聰明透頂的,忠誠無比的,不管大小品種 .. 否則不會跟隨人類幾千年。”

我說起朋友的女孩小微微從流浪漢哪裏領回的才六個月的巴西小土狗的故事,她後來計劃去阿根廷,乘小驕車,帶那小狗同行,並把那小狗放在離聖保羅 150 公裏外的一處華人農場,算給它一個歸處。

不料那小狗明白意識到是主人拋棄了它。於是它從那農場潛逃,開始了它的長途尋主。

很難想象,它是如何穿過一座巨大迷宮般的都市,旅行 150 公裏,它又如何忍受饑渴,又如何能認路,在沒有吃沒有喝的的條件下找回自己的家 - 它要穿過很多橋梁,遇到很多死胡同,它隻是坐在汽車裏麵到那農場去的,它又是如何定位的呢?但是它小狗,它終於回來了 …

簡直如同故事千裏尋母,不過這版本的主角是一隻六個月的小狗。

那次,小微微到阿根廷沒有成行,三天後她回來了,準備再去。當她看見那小狗,驚呆了,震動了 ..

那隻小狗故事的結局是它最後定居在阿根廷和巴西接壤的小城市,離聖保羅有 1700 公裏,它在一位華人的飯店最終定居並被收留了,那是第二次。小微微終於成功的去了阿根廷。

2.

兩天後,青島老王來訪,談起他的蠟製工藝品工廠要開工了。

那地方在窮人區,是一處大宅,強盜和小偷比較多。

凡華人,在巴西都會被認為比較有錢,於是住地經常有毛賊翻牆而入。

“那隻母土狗,完全不能抵擋小偷,大概扔點肉給它,它就被收買不看家了。”老王說。

“也難,它孤獨的守護著,還被拴了鏈子,不過現在,要有隻厲害的狗才行。”

老謝的大公狗保比終於絕路逢生,現在換了新的主人,開始為老王打工。

它開始並不買老王的麵子,但它很快明白它是為新主人打工,今非昔比,不能再耍過去老大的壞脾氣和威風:環境變了。

這狗進門,低沉有力吼聲一出,巴西人就明白來了一隻絕對凶猛大狗,那聲音有點像打雷。

雖然如此,它也立場分明,它隻買老王的麵子,因為它知道否則它沒有飯吃。至於對其他人,

則絕對不客氣。它明白主人換了,它的地位變了。

比如對老王的外甥,它就不客氣。甚至它猛咬了一口,那一米九的小夥被咬的小腿差點骨折。

之後得到的是一頓老王棍棒下的胖揍,它吠吠,卻不敢反撲,吃人家的飯,就得低頭。

在這個基本點上,有一定智商的狗一樣遵循著社會自然規則,它明白。老板和主人不能得罪。

之後它試圖強奸那母狗,其實是那母狗在挑逗它在先:這對孤男寡女倒是很可憐的。

但是老王實在不希望看到雜種的出現,更不願意看到一場新的悲劇。大凡感情的事情多了,

哪怕是狗狗們的兒女情長,在一個不適合的環境中,最後還是悲劇。於是,這狗的脾氣開始變的古怪和暴烈。包括那隻本來很溫順的母狗,也開始神經質起來 ..

終於這猛男狗一日竟奮力掙脫了鎖鏈,到那邊去交合了。

之後是 4 隻小狗的出世,工廠亂了套。工廠畢竟是工廠,老王好不容易處理送走那些小狗,

形勢近乎平靜了。

這猛狗出了名,再沒有盜賊敢於入侵,工廠的治安和環境好了很多。

但是要求配狗的巴西人來了不少。

今天我們還沒有看到巴西有藏獒,但是如果一旦有,那麽可能成為巴西熱點,如同足球球星。

一隻大洛維那的牙齒咬合力度可達 500 公斤以上,就是說,交戰隻要一合,就會將對方的骨頭咬碎,即便強盜,發一槍也很難打死這類猛狗,何況,打死狗是要坐監獄的。

按照法律,此種狗上街必須帶口罩和防護鬥篷,以免發生意外:因為洛維那狗不那麽理智。

但德國牧羊犬則不同,這種名狗係列是經過 100 年被德國人培養優化出來的。

其實斷臂山那個電影,最精彩鏡頭的是那幾隻正在牧羊的狗狗和那群似白雲漂浮般的羊群。

通常 4 隻狗各守護監督羊群方陣的一個麵。牧羊人隻要用小旗指揮正前方的那隻頭狗,

整個方陣的羊群就調動自如了。所以,從電影上看到從希特勒到克林頓,小布什,都養德國正宗狗,絕對是有道理和有講究的。

藏獒基本算是中國的國寶,猶如熊貓,目前身價被炒到幾百萬,是有道理的。

但是藏獒的生長環境培養方式非常特殊,據說巨大藏獒的牙齒咬合力度可達兩噸,就是說,

交戰隻需一合一口,就基本結束戰鬥了。

試想一隻藏獒可以抵擋幾隻狼,於是這種像獅子一樣風度翩翩的藏獒,聚集了多麽大的魅力和威力。問題是:你養的起嗎?

順便胡扯了一會狗友,再回到老謝的第三隻狗。

3.

巴西的配狗,傳統上都是母狗的主人要先商求公狗的主人,絕對倒貼的,如果在母狗發情期間,倒貼的更多,這點不太與目前的高級的人類文明相似。

此外,還要講條件:比如生了幾隻小狗,那麽歸公狗主人方的酬謝將是幾隻小狗。

目前,名狗的價格不斷上漲,一隻狗仔也能賣到幾百美元,如果再有名家狗的血統證書,

那麽,幾千美元也是家常便飯。所謂:名人,名車,名狗,是一種時髦的品牌配套。

所來之母狗,此時已經化裝修飾,連指甲也剪的幹幹淨淨。而或脖子上再掛一串水晶寶石的項鏈,也可能戴朵花 .. 怎麽看都如出水芙蓉,從那汽車蹦下來,文質彬彬,出奇的溫柔。

當相隔三米的時候,就打住不動,對望著,互相嗅著並開始目光之戰,審美開始了 … 如果公狗開始搖尾巴,就表示基本滿意,如果開始呲牙咧嘴,表示有反感 .. 於是母狗似乎受到侮辱,也呲牙咧嘴,並吠吠,於是不是戀愛,而是要開戰了,此謂緣分不到,散夥。

所以即便狗這玩意,也是講究第一直覺的。狗本來就是研究麵部變化的大師,跟隨人類主人的多年,早研究透了主人麵部一點一滴的微笑變化,甚至隻要看看主人的眼神,就明白怎麽回事了。

不料老謝這頭號名狗,大概是經曆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竟也觀念超脫升華了,一連幾隻不錯的洛維那母狗來相親,它竟不動聲色。隻在默默的沉默對視,卻不感興趣,怪怪。

一日,一隻有點串種亂種的洛維那母狗出現了,那狗確實很難看,眼睛和嘴巴幾乎是歪斜的,

簡直有點像豬。以我們人類的審美觀,簡直是又醜又怪。那狗一進入,老謝那狗的眼睛卻開始發光,似乎漂亮女影星出現了,它激動的開始撒尿,腎上激素爆發:眼看好事情要成了。

但此時的老王卻看不下去,堅決拒絕再進行配種,回絕了這門親事。

兩天後,這是名叫保比的超級猛公狗神經開始不正常,發瘋了 …

“這種狗怎麽能配呢?太醜,我堅決的回絕了。”老王說。

事情遠沒有結束。從這個時候開始,這狗就變了一個樣,有點發瘋了,完全不聽話了,甚至絕食。更甚者,開始咬幹活的工人 .. 問題大了。到了夜晚,它不停的長嘯,怪叫,甚至絕食、

“它瘋了。”老王說。之後唯一的舉措就是如何處理這狗。

那狗開始變的極為凶猛。除去喂食,它還買老王的麵子,其他時段基本就不聽話了。

無奈,老王經過朋友找到了當地聯邦警察的養狗頭頭,請求它們來收養調教它,並在正常後給它一份工作。警察的馴狗專家說它們最喜歡名種的威猛凶狗,沒有製伏不了的。

這種狗一旦馴好,在和黑幫強盜的槍戰中絕對會衝鋒在前,決不怕死。

要將那威猛之狗送進狗籠子也是費勁心機,怎麽做人都不能靠近,它會猛咬。

警察最終使用了彈射式的撲捉網,其前,先動用了遠距離槍射大劑量麻醉劑。

在它被麻醉後,再發射撲捉網將它罩住,拿下,帶走。

事情就這樣搞定了。

“那麽,那狗最後結局如何了?”我後來問老王。

“一開,還是不錯的,它被訓練為狗戰士,表現十分英勇 .. ”

“那麽以後呢?”

“不能提了 .. ”老王深深歎了一口氣。

“有一次行動,按照程序它原本要先進入並進攻那些強盜的,是配合抓強盜的,不料 .. ”

“如何?”

“它竟在行動中死活護著那強盜家的一隻母狗還反過來來咬我們警察,反叛了 .. ”

“哦,怎麽會這樣?”

“在槍戰中沒有看清楚,混亂中它被警察擊斃了。”

“不會吧 ?”

“怎麽不會,它畢竟是一隻狗。”

它是狗,是一隻天性上忠於感情的並十分記仇的公狗。

後來大陸的老謝也聽了這個故事。

“做狗也不容易。”他喃喃深沉的自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