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中國曆史上的秦軍(完整版)之一

(2008-09-22 22:03:54) 下一個
中國曆史上的秦軍(完整版)之一

中國曆史上的秦軍(完整版)

(1)
  
  王者之師
  
  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開始照耀中國大地。在黃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個國家夏 誕生了。500多年後,商取代了夏。西元前11世紀,周王朝又以武力征服了天下。由於王位隻能傳給一個兒子,其他的兒子們就要得到封地。這樣一代代分封下去,周天子腳下就出現 了幾十個國中之國。從此,這些屬國之間就開始了長達500多年的戰爭。
  
  直到西元前230年,一支來自西北方的軍隊開始橫掃天下。在10年的時間裏,他們吞並
了所有的國家,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就是這支軍隊,最終結束了500多年的戰亂,在中國第
一次創建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帝國。
  
  這是一支創造了曆史的軍隊。然而,多年以來,人們對它的了解並不多,它真實的形象 一直模糊不清。秦軍強大的根源在哪兒?它靠什麽建立了空前的豐功偉業?
  
  回望秦軍統一中國的步伐,那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曆史。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鎬京統治著中國。在王國的西北邊陲,生活著一個專門為國君養 馬的部落,他們就是最早的秦人。這是一個傳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兒,什麽時候遷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西元前771年,來自於西方的遊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鎬京,周王朝被迫遷都。在周天子向
東遷移的時候,養馬的秦人出兵護送。為了感激秦人的忠誠,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領為諸侯。 秦人就這樣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但是,剛剛立國的秦人麵臨著極其艱難的處境。當時,西北高原是遊牧部落的天下,這 些馬背上的民族極其凶猛,他們經常對秦人進行攻擊和屠殺。史書記載,秦人幾代先王都戰死在疆場,剛剛誕生的秦軍血流成河。然而,這支頑強的軍隊開始在逆境中成長。經過200 多年的浴血奮戰,秦軍徹底征服了剽悍的遊牧民族,統一了西北高原。
  
  在西部站穩了腳跟之後,秦人的眼光轉向了東方。此時,周天子的統治地位已經完全喪失,戰火籠罩著中原大地。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幾百年的兼並戰爭之後,弱小的國家一個個都消失了,出現在秦人眼前的是六個強大的對手。秦人發現:對手的實力遠遠超過了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向東擴張的夢想一時很難實現。
  
  轉折發生在西元前356年,那一年,一個叫商鞅的人開始在秦國推行改革。商鞅變法之
後,秦軍開始迅猛地向東推進。
  
  魏國是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史書記載:魏國軍隊身穿重裝鎧甲,以強悍而聞名。然而,強悍的魏軍成了秦軍的第一個犧牲品。西元前293年,秦軍斬首魏軍24萬,魏國從此衰
落。
  
  楚一直是南方的大國,實力雄厚,楚人製造的青銅劍直到今天都赫赫有名。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占楚國經營了幾百年的都城郢,楚國一蹶不振。
  
  趙國位於北方。由於長期與遊牧民族對抗,趙人民風剽悍,十分善戰。但是,
  
  在西元前260年,秦軍在長平消滅了整整45萬趙軍精銳。趙國元氣大傷。
  
  自商鞅變法以來,強大的秦軍通過一次次戰爭消耗東方列強的軍事力量。在130年的時
間裏,秦軍殲滅六國軍隊160多萬。到西元前230年的時候,再也沒有對手能夠與秦軍抗衡,秦王嬴政就此發動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
  
  十年統一戰爭期間,六國軍隊的傷亡總數超過了200萬。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公
元前221年,最後的齊國不戰而降,秦軍挺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臨淄。至此,戰國時代
結束,秦帝國誕生了。
  
  從崛起於西北高原到一統中國,這支偉大的軍隊經曆了550多年的奮戰。
  
  在今天陝西省的鹹陽市附近,這個平台曾經是秦帝國的心髒:鹹陽宮。就在這個地方,秦王嬴政發號施令、指揮秦軍一統天下。2000多年過去了,鹹陽宮變成了黃土堆,帝國的軍隊卻找不到任何蹤影。這究竟是一支什麽樣的軍隊呢?
  
  在秦帝國之後100年,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誕生了。他的經典巨著《史記》記錄了幾百
年間秦軍發動的一次次戰爭,但對於戰爭的詳細過程和具體細節,司馬遷卻很少提到。一場涉及幾十萬軍隊、持續幾個月的戰爭,往往隻是簡略的幾十個字、甚至幾個字而已。秦軍使用什麽武器、如何裝備、用什麽方法攻擊對手,司馬遷似乎並不關注。
  
  長平之戰是《史記》中惟一一場記載比較詳細的戰役。西元前260年,秦軍和自己最強
大的對手趙軍在長平決戰,戰爭持續了整整兩年時間。
  
  司馬遷寫到,當雙方僵持,久攻不下的時候,秦軍出動了一支兩萬五千人的“奇兵”,將趙軍一分為二。這支出奇製勝的部隊到底是如何作戰的,司馬遷卻沒有更多的說明。
  
  在趙軍被分隔的同時,秦軍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切斷了趙軍的糧道。秦國的騎兵部隊又是什麽樣的呢?
  
  秦軍合圍之後,立即派出一支輕兵部隊衝擊趙軍。這支令人費解的“輕兵”,應該有超乎尋常的攻擊力,這個“輕”字又做何解釋呢?
  
  山西省的高平縣,這一帶就是當年秦趙交戰的地方。歲月流逝,古戰場上建起了村莊。 縣博物館的館長定期來村裏收集文物,因為村民經常能夠撿到箭頭之類的古兵器。這些箭頭曾經深埋地下,上麵似乎還散發著血腥。秦趙長平大戰是秦軍統一中國的進程中最為關鍵一 場戰役,它的結局對秦帝國的建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這場戰役去了解秦軍,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就在這個山穀,秦軍曾經投入了60萬左右的兵力。長平離秦國的都 城鹹陽將近500公裏。2000多年前,60萬的一支秦國軍隊,遠離國土,連續作戰達兩年之久!這是一個令今天的軍事專家們迷惑不解的地方,以當時的條件,秦軍的後勤供應幾乎是一 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48年的冬天,淮海戰役爆發,這是解放戰爭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在寬闊的戰場 上,緊隨在解放軍身後的是一支支由農民組成的運輸隊,他們用自家的小車、耕牛連續不斷地向前線輸送糧食和彈藥。在整個戰役中,解放軍投入了60萬的兵力,這個數量與長平之戰中的秦軍大致相當。但是,在60萬解放軍身後,為他們提供後勤支持的有整整543萬農民。平均9個農民供應一個戰士!2000多年前,秦國的人口總數也不過500萬而已,60萬秦軍的後勤保障是怎樣實現的呢?
  
  在一個鐵製農具和牛耕剛剛開始使用的時代,秦國用什麽供養這支5、60萬人的軍隊進
行經年累月的戰爭?對於這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來說,糧草和武器裝備的消耗是驚人的。秦國的國力如何支撐如此巨大的消耗?
  
  所有這些問題,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提供答案。相反,司馬遷卻記錄了秦軍極其黑暗的一麵。長平之戰,趙軍戰敗投降。投降後的趙國士兵除了240名年齡較小的被釋放之
外,40萬俘虜全部被活埋,整個戰役趙軍45萬人死在長平。
  
  在山西高平的這個山穀,考古人員的發現證實了這個慘烈的結局。在方圓10公裏左右的地方,到處都是掩埋屍骨的大坑。僅僅在一個坑裏邊,他們就發現了100多具趙國士兵的屍
體。
  
  在司馬遷的筆下,秦軍是殘暴的化身。在另一部曆史文獻《戰國策》中,當時一個謀士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胳膊下夾著俘虜、身上掛著人頭,追殺逃跑的對手。史書中的秦軍離野蠻隻有一步之遙。難道是殘暴和野蠻造就了這些強悍的士兵嗎?
  
  秦軍,這支曾經最強大的軍隊,包藏著太多令人費解的謎團,千百年來,它隻是在人們的想象中存在。直到有一天,幾個陝西農民的意外發現震驚了整個世界!
  
  1974年,幹旱襲擊了陝西省臨潼縣的西揚村。焦慮的村民希望地下水能夠拯救他們枯萎的莊稼。幾個村民將打井的地點選在一片石榴樹林裏的。三月份的一個黃昏,井水並沒有看到,從地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卻挖出了一個真人一樣的陶土人頭。發現陶俑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考古工作者取代了當地的農民,就在這個打井的地方,專業的發掘開始了。
  
  小小的井口被挖成了巨大的土坑,但是,真人一般的陶俑仍舊不斷地在土層中出現。在現場的考古學家袁仲一和同事們斷定,這是一個古代的陪葬坑,但誰也沒有料到,他們幾十天的挖掘,隻是冰山一角。
  
  最終的探測結果表明這是一個空前巨大的陪葬坑。它的麵積完全超過了人們的想象。1974年,由幾個打井的農民開始,20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就此拉開了序幕。
  
  陪葬坑中這些武士模樣的雕塑當初都是站立的姿勢。很明顯,它們曾經遭受過嚴重的破壞。1974年,展現在考古人員麵前的,是一具具倒塌的身體。殘破的頭顱,斷裂的手臂,在這個巨大的俑坑中到處都是,在整個考古史上,從來沒有發現過數量如此之多的陶俑。
  
  殘破的兵馬俑開始接受精心的修補,它們當初的麵貌開始恢複。一個、兩個、三個、一個個陶俑重新站了起來。他們的大小和真人一模一樣,清一色都是戰士的裝束,身著鎧甲和戰袍,象軍隊一般,排列得整整齊齊,肅立在一道道隔牆之間。
  
  陪葬坑中還挺立著幾百匹戰馬,它們昂首嘶鳴的狀態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雷霆萬鈞的戰場。在戰馬的邊上,古代戰車的痕跡清晰可辨,木製的戰車完全朽爛了,車體的輪廓卻保留了下來。
  
  幾十輛戰車,幾百匹戰馬、幾千名戰士,在二十世紀70年代,排列在考古專家麵前的儼然是一個完整的地下軍團。
  
  關於這個俑坑的存在,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也沒有任何傳說透露過一絲線索。他們是誰的軍隊,這個陪葬坑的主人又是誰呢?關中平原是秦漢至唐代的帝王穀,在俑坑西邊的地平線上,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土堆,那是秦帝國的創建者秦始皇的陵墓。
  
  這樣壯觀的陪葬坑似乎也隻能是氣度非凡的始皇帝的作品。對於考古學家而言,推斷最終是否成立還需要更為直接的證據。挖掘在進行,考古人員從泥土中又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兵器。仔細清理以後,兵器表麵上顯露出一些文字。
  
  在這隻矛上刻的文字,與今天的漢字非常相似,念作“寺工”。史書記載,寺工正是秦始皇設立的、主管兵器生產的國家機構。在這隻戈上,專家們找到了更加確鑿的證據,戈上右邊的文字是:“五年相邦呂不韋造”。呂不韋是秦始皇的丞相,他的職責之一就是負責秦國的兵器生產。
  
  兵器上麵的這些紀年標誌著它們準確的生產日期。毫無疑問,這些兵器都是在秦始皇時期鑄造,在秦始皇死後作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站在袁仲一和他的同事麵前的,竟然是那支被曆史的迷霧籠罩、消失了2000多年的無敵軍隊。突然間,司馬遷筆下模糊的秦軍形象,一下子就變得具體、清晰起來,兵馬俑給人們的震撼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
  
  1975年,整個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秦始皇兵馬俑身上。許多媒體都把發現兵馬俑的消息登在頭版。各國元首和政要紛紛來到陝西,為的是能夠親眼目睹古代中國軍隊的麵目。無一例外,他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越過太平洋,秦俑登上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麵。國家地理使用了這樣的標題,中國第一個皇帝的軍隊:不可思議的大發現。但是,對於秦軍的認識,美國人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在殘暴和野蠻上麵。
  
  真相需要真正的學者用科學的態度一點一點去揭示。兵馬俑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袁仲一的生活。發現的驚喜和激動很快就過去了。研究工作一開始,袁仲一就意識到這些活生生的雕塑帶來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謎團。
  
  這些戰士不但一人一個模樣,他們的裝束也明顯不同。有的士兵戴著小帽,有的士兵卻
僅僅梳著發髻,這種差異意味著什麽呢?這些戴著板狀帽子的似乎是軍官,可他們究竟屬於
哪個級別?難道兩千年前的秦軍就已經有了嚴格的軍銜製度?
  
  觀察整個俑坑,6000名將士井然有序。他們的排列方法是隨意而為還是有什麽含義?這
些陶土戰士能否揭示古代中國謎一樣的陣法和戰法?一連串的問題都沒有答案。
  
  繼第一個俑坑之後,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陪葬坑,它至今仍然覆蓋著厚厚的黃
土。研究人員製作了由上千張照片拚湊而成的俯視圖,通過電腦模擬,可以看到地下的壯觀
景象。
  
  坑的東北角是弩兵。弩是古代戰場上最為精準的武器。長平之戰,趙軍統帥就是被秦弩
兵所殺。秦弩兵的威力能從這兒得到揭示嗎?
  
  坑的南邊是一支獨立的戰車部隊,這是一個從不為人所知的兵種,長平戰場上秦軍神秘
的輕兵會不會就是這些車兵呢?
  
  緊著車兵的是騎兵,他們四騎一組,井然有序。這就是司馬遷筆下,劫斷趙軍糧道的秦
騎兵嗎?
  
  這些戰士的動作表明,他們曾緊握著各自的兵器。由於年代久遠,兵器的木製部分經腐
爛,金屬部分卻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兵馬俑坑總共出土了4萬多件
  
  根據常識,鐵兵器的殺傷力要遠遠大於青銅兵器。裝備著落後的青銅兵器的秦軍怎麽可 能戰無不勝呢?
  
  在人類曆史上,落後文明征服先進文明並不罕見。秦軍,這支曾經創造了曆史的軍隊,
難道真的是裝備落後,僅僅靠殘暴和野蠻統一了中國嗎?真相將隨著兵馬俑的發現得到一步
一步的揭示。


(2) 血色青銅
  
  兩千多年前,秦人的軍隊將中華文明推進到一個史無前例的轉折點上。然而,在史學家
司馬遷的筆下,這支軍隊秦軍摧城拔地、殺人如麻。秦軍,這支令人生畏的軍隊,果真是依
靠殘暴和野蠻統一了中國嗎?
  
  197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了大量的兵器,對這些兵器的研究讓人們逐漸看到了
秦軍鮮為人知的一麵,司馬遷未曾記錄的那一麵。
  
  在河南省的西平縣,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古人煉鐵的遺跡。兩千多年前,這一帶是韓
國的冶鐵中心,鐵器的生產在當時已經有一定規模。
  
  在河北易縣出土的這把燕國鐵劍,鋒刃部分已經達到了今天高炭鋼的硬度!春秋戰國的
幾百年間,青銅正在慢慢退出曆史,鐵,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令人費解的是,處於同一時期的秦人,似乎沒有跟上時代。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四萬件兵
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的秦軍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了一次著名的謀殺事件。在秦統一中國前一年,強悍的秦軍正
準備消滅燕國的時候,一個叫荊軻的使者帶著燕國的地圖來到秦國。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
謀,獻圖投降是假,刺殺秦始皇是荊軻真正的目的。
  
  史記上這樣描述:刺客荊軻手持匕首,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
竟然不出。
  
  司馬遷解釋說,秦始皇的配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拔出來。
  
  青銅劍一般都是短劍,它無法做長的原因是因為青銅材料容易折斷。春秋戰國時期,最
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全長不過55.6厘米。青銅劍普遍寬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銅劍的極限。
這種長度的配劍隨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麽可能因為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對於司馬遷的
這個解釋,曆史學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馬俑坑的黃土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
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秦人能夠製造如此之長的青銅劍!
  
  可以推測,當年秦始皇佩帶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加長的青銅劍。在刺客緊逼的奔跑當中,
要拔出將近一米的長劍,確實不容易。司馬遷記載:在一個宮廷醫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主
晃動不已的劍鞘,最終才拔出了配劍。
  
  專家很迷惑:秦人將劍加長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19世紀英國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
逼近對手。古羅馬軍團在血戰中總結出一條規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傷。


  
  比對手的劍長出大約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
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麽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裏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
劍硬,但容易折斷。
  
  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但秦劍更讓人著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細地研究了秦劍奇特的形狀變化。
  
  這種設計使秦劍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強,而又保持一定的彈性,同時劍身又不會過於沉重。
或許,秦劍加長暗示著秦軍對格鬥技巧的認識有了某種重大的突破。
  
  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
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馬遷記載:秦始皇隻一擊就使刺客荊軻倒地不起,燕國也隨後滅亡。


  
  兩千多年前,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
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匈奴騎兵乘機南下,侵占了黃河以南大麵積的土地。在帝國地
都城鹹陽,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就擺到了秦始皇麵前。
  
  當匈奴騎手高速衝鋒的時候,傳統的步兵很難抵擋。從曆史記錄來看,一種叫弩的遠射
兵器很可能在秦軍擊潰匈奴的戰鬥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在兵馬俑坑,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弩的木製部分已經朽爛,但完整的遺跡仍然可以複原
當初的秦弩。據此複原的秦弩,有著驚人的力量。
  
  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
該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弓。
  
  在弩腐爛後留下的痕跡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製作的小機械。這些小小的青銅構件就
是弩用來發射的扳機。它的設計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為什麽不把它做得更簡單
一些呢?
  
  假設一種最簡單的方案,製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
很緊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氣,在擊發瞬間,弩肯定會抖動。今天的射擊訓練,
擊發瞬間連呼吸調整不好都有可能影響射擊的準確性。
  
  秦軍的弩機通過一套靈巧的機械傳遞,讓勾牙在放箭瞬間突然下沉,扣動扳機變得異常輕巧。這恰恰是弩對弓的優勢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氣,時間越長,越難控製瞄準的穩定。


  
  弩機上的望山,在上弦時可以自動地把扳機重新調整到擊發的位置。但它還有另一個不可思議的功能!
  
  可以推想,在與匈奴騎兵廝殺的戰場上,秦軍弩兵射擊的情形。當瞄準遠處的目標時,射手參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拋物線軌跡就可以準確命中敵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準係統。
  
  在兵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銅兵器是箭頭,由於在坑中沒有發現弓,考古人員認為,這些青銅箭頭都是為弩配備的。
  
  戰國時代,箭頭的種類繁多,這些箭頭上的倒刺和血槽讓人感到陣陣殺氣。而在兵馬俑
坑中發現的箭頭,幾乎都是三棱形的。秦軍為什麽單單選擇了這種三棱箭頭呢?
  
  三棱箭頭擁有三個鋒利的棱角,在擊中目標的瞬間,棱的鋒刃處就會形成切割力,箭頭
就能夠穿透鎧甲、直達人體。
  
  帶翼箭頭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麵容易受風的影響,使箭頭偏離目標。
  
  秦軍的這種三棱箭頭取消了翼麵,應該使射擊更加精準。專家對這些箭頭進行了仔細地
分析。當檢測數據最終擺到桌麵上的時候,研究人員確實感到難以置信。
  
  檢測結果發現:箭頭的三個弧麵幾乎完全相同,這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流線型箭頭。
  
  這種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的外形幾乎一樣。子彈的外形是為了減低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
力。我們有理由推測,秦人設計這種三棱形箭頭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秦人憑經驗接近了現代空氣動力學的規律。這種古老的箭頭是早期飛行器當中的範本,
它和今天的子彈一脈相承。秦弩,連同它配備的弩箭,在那個時代很可能是技術含量最高的
武器,它使秦軍的攻擊力大為加強。
  
  西元前214年,秦軍發動了針對匈奴騎兵的全麵戰爭。僅僅一年的時間,30萬匈奴騎兵
就被徹底擊潰,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歸秦國。
  
  秦軍之所以能夠取勝,弩的作用至關重要。可以設想,在匈奴騎兵還沒衝到眼前時,強
勁的秦弩就密集準確地擊中戰馬和騎手。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準確程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相
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
  
  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國兵書經典《武經講義》中說:弩是
對付古代遊牧部落襲擊最為有效的武器。青銅弩機的設計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對於匈奴人而
言,這種機械裝置太複雜了,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
  
  當專家們對秦軍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時,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
  
  鈹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經五花八門。但是,在俑坑中發現的鈹,
盡管生產日期相隔十幾年,造型和尺寸卻完全一致。
  
  這兩件戈也不是同年生產的,但它們也是一模一樣。
  
  湖北鄂洲是楚國的舊地,考古人員在這裏發現了一把秦劍。細長的秦劍和當年楚國的青
銅劍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陝西兵馬俑坑中的秦劍卻完全相同。
  
  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三棱箭頭有4萬多支,但它們都製作得極其規整,箭頭底邊寬度的
平均誤差隻有正負0.83毫米。
  
  北京理工大學的冶金專家對秦軍箭頭做了金相分析,結果發現它們的金屬配比基本相同,
數以萬計的箭頭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術標準鑄造出來的。這就是說,不論是在北方草原,還
是在南方叢林的各個戰場,秦軍射向對手的所有箭頭,都具有同樣的作戰質量。難道,地處
秦國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識地,甚至是強製性地按照某個固定的技術標準生產兵器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秦人就遠遠地超越了自己的時代。
  
  標準化,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標準化生產使不同的供應商生產的零部件可以組裝在一起,
也使大規模的生產成為可能。在兩千年前農業文明剛剛開始成熟的時代,假如秦人真的有過
標準化的兵器生產,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秦軍使用的弩機,由於製作的十分標準,它的部件應該是可以互換的。在戰場上,秦軍
士兵可以把損壞的弩機中仍舊完好的部件重新拚裝使用。秦軍的其他兵器雖然也可以互換,
但對於大多數古代兵器來說,互換性要求的精確度並不很高。專家推測:秦人的標準化應該
還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馬俑坑中發現的各種兵器,在戰場上應該有優異的表現。很可能是秦軍從幾百年的戰
爭實踐中優選出來的。專家推測,秦人很可能將優選兵器的技術標準固定,國家再通過法令
將這些技術標準發放到所有的兵工廠。
  
  盡管按今天的工業標準看,這些兵器的標準化仍舊是比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兩千
多年前,秦人執著於統一標準,肯定是為了保證所有秦軍戰士使用的都是當時最優秀的兵器。


  
  秦軍的兵器製作得相當精致。在青銅劍上有三條90多厘米長的棱線,將細長的劍身分成
八個麵,手工要完成這樣的表麵加工有很大的難度。
  
  戈的圓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規整,箭頭上三個流線型的表麵也完全對稱。
  
  讓專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製造出幾件這樣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實際情況是,兵
馬俑坑中幾萬件兵器幾乎都是同樣的質量。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秦軍的數量超過了100萬。不僅如此,這支軍隊高度專業化,裝備
極其複雜的武器係統。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歐洲,亞曆山大的軍隊是5萬人左右,最為強盛
時的羅馬軍團也不過幾十萬人。
  
  為一支100萬的軍隊提供兵器,是一個可怕的任務,在十年統一戰爭的歲月裏,秦國的
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們必須開足馬力,日以繼夜。問題在於,怎樣才能
既保證標準,又大批量生產呢?
  
  仔細觀察這隻戈的圓弧處,打磨的痕跡還清晰可見,手工打磨,會有交錯的磨痕,那是
銼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這些磨痕沒有交錯的痕跡。專家推測,秦軍青銅兵器的表
麵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輪實現的。兩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輪還有待考古證據,即便是用砂輪,靠
手的感覺來完成這些弧形表麵的加工,要讓成千上萬件兵器達到同一個標準也是不可能的。


  
  在兵馬俑坑中的兵器上麵,刻著一些文字。這些文字和今天的漢字很相像。研究人員發
現,它們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人是“相邦呂不韋”。
  
  呂氏春秋是秦國最重要的一本曆史文獻,它的編撰者就是呂不韋。呂不韋是當時秦國的
丞相,相當於今天的國家總理。呂氏春秋上說: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製造者要把自己
的名字刻在上麵。
  
  對於曆史學家來說,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國軍事工業的管理機密。呂不韋作
為內閣總理,是兵器生產的最高監管人。他的下麵是工師,就是各兵工廠的廠長,監製這隻
戈的廠長叫“蕺”。
  
  在廠長的下邊是丞,類似車間主任,這位主任的名字叫“義”。
  
  而親手製作這隻戈的工匠,叫“成”。
  
  專家由此推斷:秦國的軍工管理製度分為四級。從相幫、工師、丞到一個個工匠,層層
負責,任何一個質量問題都可以通過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責任人。我們已經無法知道管理的
細節,但秦國的法律對失職者的懲罰是非常嚴酷的,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透過這些冰冷的青銅銘文,我們或許還能看到那個遙遠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運。
  
  這個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廠的廠長,ZHE每天都要檢查兵器生產,他得向丞相呂不
韋負責。如果兵器質量有問題,按照秦國的法律,廠長首先遭受處罰。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
他必須盡職盡責。
  
  處在這個金字塔式的管理體係最底層的,是數量龐大的工匠。專家在銘文中一共發現了
16個工匠的名字。
  
  在秦國的手工工場,工人一般都是終身製。無論如何,這個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工
場度過了。16年的勞作,“?”不知道經曆過多少次的坎坷。就是這些像“?”一樣的普通
人,製造出了留到今天的這些精良兵器,從一絲不苟的加工痕跡上,我們至今還能感受到他
們粗糙的雙手和專注的目光。
  
  秦國眾多的兵工廠能夠按照統一的標準大批量地製作高質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級管
理製度是根本保證。當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蠻和蒙昧包圍的時候,而秦人就以他們獨
特的思維方式和智慧,創造出了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兵器製造業。
  
  現在,我們可以來回答最初的那個問題了:在秦的時代,人們還不能象處理青銅一樣熟
練地用鐵,鐵的冶煉和鑄造還處在發展階段。所以,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仍舊
是青銅鑄就的。
  
  2000多年前,秦人將青銅的性能發展到了極致,在波瀾壯闊的統一戰爭中,這些青銅兵
器曾經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秦軍戰士怎樣使用青銅兵器,強大的秦軍究竟是如何作戰
的呢?這支從遠古走來的軍團,還有更多的未解之謎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



(3)
  死生之地
  
  西元前262年,秦軍攻陷了大片韓國領土,韓國地方長官不但不降,反而將土地送給了
趙國。戰火在秦趙兩國之間就此被點燃。
  
  在趙國一個叫長平的地方,兩國集結了100多萬人的軍隊,一場大戰即將爆發。這是古
代戰爭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將決定戰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長平在今天山西省的高平縣,戰爭就發生在這個山穀。即將投入戰鬥的秦軍,一直是古
代史學家幾筆帶過的模糊形象。而今天,軍事專家已經可以根據秦兵馬俑去推測那支令人生
畏的軍隊如何作戰了。
  
  長平之戰,秦軍主力在麵對象波濤一樣翻滾而來的趙軍時,怎樣發起攻擊?他們的戰鬥
隊形是什麽樣的?這些一動不動的陶土戰士,能告訴我們些什麽呢?
  
  在兵馬俑主力部隊的最前邊,站著三排戰士,可以設想,在長平穀地的秦軍軍陣中,他
們最先與趙軍接戰。考古發現,他們曾經裝備的武器一律是遠射用的弩。這些弩兵分為三排,
直麵成千上萬洶湧而來的趙軍。
  
  弓弩的射擊有一條規律,因為臨敵不過三發,敵人往前衝了,這一支箭裝上去以後射出
去,你再裝一次,敵人還往前衝,三次箭射出去以後,敵人就衝到麵前來了。時空關係就是
這樣,所以古代射擊的時候一定要輪番射擊。
  
  這是人們第一次親眼看到秦軍弩兵的作戰隊形。專家認為,他們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
可以推測,當第一排射擊的時候,後兩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輪番射擊。在戰場上,
密集的殺傷力最為致命。
  
  在兵馬俑博物館,這是第二個被發現的俑坑,它至今仍然覆蓋著厚厚的黃土。但是,電
腦技術可以幫助考古人員模擬地下的壯觀景象。
  
  黃土下站立著一支獨立的弩兵部隊。前排的士兵正在射擊,後排的蹲著準備,一起一伏,
配合默契。這顯然是秦弩兵作戰的一個瞬間。在秦軍之後將近2000年,歐洲人還用類似的方
法組織火槍手,秦軍很有可能開創了這種經典的連續射擊方式。
  
  在長平穀地,趙軍首先遭遇的就是秦弩兵。萬弩齊發,趙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
代價。然而,這隻是秦軍的第一道攻擊波。
  
  從1974年發現兵馬俑以來,考古工作就一直沒有停止。在這隻矛頭附近,考古人員發現
了一條6.3米長的矛柄遺痕,加上矛頭,完整的長矛接近7米。這種長度的刺殺兵器,端平都
十分吃力,秦軍是怎樣用來作戰的呢?
  
  如果用來單兵作戰,7米的長矛根本無法自由格鬥。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曆山大的軍
隊就以7米2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專家推測,秦步兵中應
當有類似的長矛方陣,長矛的威力在於集體的力量。
  
  不論發生什麽情況,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補上,保持方
陣不變。可以想象: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牆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
格的訓練。
  
  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
的衝擊力不可阻擋。
  
  在兵馬俑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長柄刺殺兵器。
  
  戟的長度在2米80左右,它實際上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
與長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單兵格鬥,對於他們來說:掌握自由搏擊的技巧和發揮個
人才華是最關鍵的。
  
  考古人員發現的第三種長柄兵器叫鈹。它很像插在長杆上的短劍,長度界於戟和長矛之
間,在3米5左右,持鈹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種隊形去衝擊對手。
  
  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但是,這些兵器之間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經很難了解。兵馬俑坑曾被人盜毀,士
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遺失了,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黃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經很難判斷。
  
  在兵馬俑坑,軍事專家還是發現了一種配合作戰的範例。在輕裝的弩兵中,這個身穿鎧
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長矛一類的刺殺兵器。在射擊部隊中編製這樣的長矛手,是為
了保護射擊手免遭衝到跟前的敵人傷害。從這些細節來看,秦步兵在專業化和協同作戰方麵,
很可能已經相當成熟。
  
  根據兵馬俑的布局來推測:兩千多年前的長平戰場,趙軍首先麵對的是秦弩兵,緊接著
就是秦步兵的衝擊。他們是秦軍真正的主力部隊。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兩軍初次交鋒,趙軍損失慘重。深知秦軍厲害的趙軍統帥廉
頗,立即改變策略,全線撤退,憑借有利地形,構築壁壘固守。秦軍久攻不下,又遠離國土,
戰局反而開始對秦軍不利。
  
《史記》中寫到:秦人用反間計使趙王上當,以年輕的趙括代替了老帥廉頗。趙括到達前線
後,立即改變部署,向秦軍主動進攻。而秦王也秘密換上戰國時最為傑出的軍事天才白起為
秦軍總指揮。
  
  當趙軍大舉進攻的時候,白起認為戰勝對手的機會已經來臨。經過周密的思考和討論,
一個大膽的計劃誕生了。秦軍主力開始在長平東南的有利地勢上構築壁壘,與趙軍作戰的部
隊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裝敗退。
  
  趙括果然中計,率領趙軍主力離開大本營,進入了秦軍的口袋陣。
  
  在夜幕的掩蓋下,兩支背負使命的秦軍悄悄地離開了營壘。一支25000人去斷趙括的後
路。另外一支5000騎兵直奔趙軍大本營。這是一個相當冒險的決定,兩支部隊要麽全軍覆沒,
要麽徹底改變相持局麵。
  
  今天,這條將整個長平穀地一分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當年包抄趙軍的秦軍,就穿過了
這條河流。
  
  然而,軍事專家對這兩支秦軍部隊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屬於哪一個兵種?5000
名秦國騎兵究竟如何作戰,這一切都沒有人確切地知道。
  
  2000多年後,在秦始皇兵馬俑坑,考古人員發現了秦軍的戰馬。專家測量了100多匹陶
土戰馬的身高,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戰馬高度都統一為133厘米。史書上說:秦軍選擇戰馬
的第一個條件是馬的高度必須達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來,秦人對戰
馬的選擇十分嚴格。
  
  書上也有所記載,說秦馬好,好到什麽程度呢?說:“探前蹶後”。前蹄子往前一拔就
是探前,後蹄子往後一蹬,就是蹶後,“探前蹶後,蹄間二尋者不可勝數也”就是前蹄子和
後蹄子之間,一縱一丈六,一縱一丈六,這樣的馬多得很,數都數不清。
  
  多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趙國是創建中國騎兵的第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倉促地結論
忽略了秦人的一段曆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肅東部的高原,那兒草場肥沃,最適宜養馬,秦人
就是以養馬而起家。
  
  早期秦人與遊牧部落雜居,為了對抗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這很可
能是中國最早的騎兵部隊。但是,秦國的騎士在哪裏呢?
  
  在這個仍然覆蓋著黃土的大坑下麵,就肅立著一支完整的秦國騎兵部隊。
  
  這就是秦國的騎士:他們身材修長、裝束簡潔,獨特的皮帽緊緊地勒在下顎上。專家發
現,和趙國早期的騎兵相比,秦軍的馬鞍先進了許多,它的兩頭微翹,已經有了現代馬鞍的
雛形。但是,一個最關鍵的發現是:秦騎兵仍然沒有馬鐙。
  
  在沒有馬鐙的戰馬上,騎士無依無憑,要全力保持平衡。馬鐙使騎士可以騰出雙手,用
來攻擊敵人。但沒有馬鐙的秦騎兵究竟如何作戰呢?
  
  從考古挖掘看,專家們在騎兵縱隊中沒有找到適於馬背作戰的長矛和戰刀,卻找到了箭
頭、弩這樣的遠射兵器,秦軍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展現在人
們麵前的,正是騎兵處在發展階段時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長平戰場上,直撲趙軍大本營的五千騎兵還無法像後來的騎兵一樣,揮刀
舞槍衝擊敵人。他們的任務很可能是監視趙軍大本營的動靜,襲擊趙軍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隊。


  
  然而,秦人深知作戰中配合協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黃土下麵,這支秦國的騎兵部隊井
然有序。他們四騎一組,三組一列,八列共108名組成一個縱隊。考古證實:秦騎兵已經具
有非常嚴密的組織,這是迄今人們所知道,中國最早的騎兵編隊。
  
  戰國時代,因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機動能力,騎兵部隊在秦軍中已經成為一支不可或缺
的攻擊力量。長平之戰,5000秦騎兵最終截斷了趙軍的糧道,為徹底包圍對手發揮了關鍵作
用。
  
  山西省的高平縣,這個村莊叫三軍村。兩千多年前,趙軍的統帥部就設在這裏。趙軍被
圍後,立即建築工事,等待救援。這時,司馬遷寫到,秦軍統帥白起並不馬上發起總攻,他
準備用更加殘酷的辦法削弱對手的戰鬥意誌,白起圍而不打,隻出動輕兵反複襲擊、折磨被
圍的趙軍。
  
  圍困持續了46天,在那悲慘的日日夜夜裏,在成群饑餓疲憊的趙軍士兵中反複衝殺的秦
軍輕兵,究竟是什麽部隊呢?
  
  在眾多的陶土戰士中,有這樣一群,他們手執戈矛,沒有任何防護鎧甲,是典型的輕裝。
在冷兵器時代槍林箭雨的戰場上,這種裝束的戰士不是煉就了一身高超的格鬥技術,就是擁
有非凡的勇氣。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些戰士很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謂的“輕兵”。但是,其
它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個俑坑,騎兵部隊的邊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戰車的殘跡,但是,當探測結果
全部出來的時候,專家們卻頗感意外。
  
  在秦的時代,車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戰方式。在龐大的戰車後麵,總有步兵跟隨,進攻
時車步總是一齊向前推進。車弛卒奔的作戰方式曾經風行一千多年。
  
  但是,這兒的探測結果卻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黃土下,埋著一支純粹由64輛戰車組成的
部隊。
  
  這些戰車車體窄小,仍舊由四匹馬拉動。可以推想,由於沒有步兵跟隨,他們完全可以
跟上騎兵的速度。戰車上的士兵配備著戈、矛等刺殺兵器,正好彌補騎兵無法近身攻擊的缺
憾。
  
  一些專家認為,襲擊被困趙軍的輕兵,應該就是這種獨立戰車,將趙軍一分為二的2500
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這種獨立戰車部隊。
  
  趙軍主力在長平被圍的消息傳到鹹陽,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親自趕赴前
線,將15歲以上的男子悉數征召,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臨時拚湊的秦軍從戰場的兩翼,一直
插到趙軍大本營背後,徹底切斷了全部趙軍的後路。
  
  趙軍統帥趙括終於意識到,形勢已經極度危險,他把部隊分為四隊,拚死突圍。司馬遷
沒有提趙括是向哪個方向突圍,合乎邏輯的推測應該是,向趙軍的大本營方向,如果真是這
樣的話,趙軍必須闖過一關,就是那兩萬五千奇兵,正是他們,關閉了趙括與大本營守軍會
合的鐵門。
  
  可以想象,在整個包圍圈上,這裏曾經發生過最為慘烈的戰鬥。這“絕趙軍後”的秦軍
部隊,如果沒能頂住趙軍的拚死突圍,這場戰爭的結局或許會改寫。此時,除了士兵的勇敢,
沒有什麽比精心組織的軍陣更有效了。
  
  在這個凝固的地下軍團,6000多個兵馬俑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秦軍軍陣。排列在軍陣最
前麵的是三排弩兵,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前鋒。在軍陣的最後麵也有三排弩兵,至今還埋在地
下,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後衛。
  
  軍陣的最後邊有三列橫隊,其中有一列是麵朝後的,為什麽要這樣布置呢,它防止敵人
從背後襲擊。
  
  在軍陣的右翼,有兩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麵牆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麵
目向外,虎視眈眈。這樣布置是提防大軍的左右兩側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些麵壁的士兵
正是整個軍團兩翼的護衛隊。
  
  有前鋒,有後衛,有兩翼,在這四麵的圍繞之下,中間是個龐大的軍陣的主體。
  
  這是由38路縱隊組成的主力部隊,步兵和戰車相間交錯,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它是個屯聚的陣勢,他沒張開,兵書上曾經講了,說這個堅若磐石,一旦展開,如萬弧
挺刃,好像一個刀一樣一下挺開來了。
  
  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極其經典的軍陣範例,它進可以攻,無堅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湯。
在這樣的軍陣前,趙軍難逃厄運。
  
  這個村莊叫白起堡,傳說是當年秦軍統帥白起的指揮部,作為最高統帥,白起怎樣指揮
他那龐大的軍陣呢?秦軍投入到長平的總兵力在五十萬以上,即使在一個局部戰鬥中,恐怕
也有成千上萬的士兵。
  
  古代兵書上說,軍隊是靠擂鼓和鳴金來指揮作戰的,考古學家在兵馬俑軍陣的指揮車上
果然發現了指揮工具。可惜,革製的鼓早已腐爛,但這個青銅鐸留了下來。兩千多年前的秦
軍戰士,就是聽著它的聲音從戰場撤回。鳴金是收兵,而擊鼓,則是前進。各級軍官根據旌
旗的指示改變擊鼓的節奏,士兵們根據節奏行動,這樣,在指揮官的意誌下,成千上萬的士
兵作為一個整體進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長平戰場,戰爭已經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四十萬趙軍被秦軍死死圍住,四次突圍
均告失敗,斷糧已將近四十多天,傷兵的慘叫和哭聲彌漫四野,活著的人把傷者殺死吃掉,
秦軍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驚恐不安。絕望象瘟疫一樣蔓延。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穀地,有一個圍城村,當年趙國的士兵很可能被秦軍圍困在這一帶,絕望中的
趙括挑選了精銳的戰士,準備做最後一博。
  
  可以想象:當年亡命突圍的趙軍,正是撞在了秦軍無堅不摧的軍陣前,這是一架真正的
戰爭機器。
  
  萬弩齊發,趙軍一個個倒下。統帥趙括就是在最後一次突圍中被射死。殘餘的士兵驚魂
未定時,青銅戈矛組成的方陣已經像一座座城一般壓了過來。絕望的趙軍最終被秦軍徹底摧
毀。
  
  兩千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激戰早已化為司馬遷筆下簡約的描述。
  
  40萬受盡折磨後向秦軍投降的趙軍,被白起全體活埋。
  
  在古戰場的遺址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成堆的白骨。屍骨的邊上還遺留著士兵們的兵器
和隨身攜帶的錢幣。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頁。
  
  這場前無古人的大戰,震驚了山東六國。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其它諸侯也沒有任何力量
能夠阻擋秦統一中國的腳步。
4)
  長平之戰結束後的那一年,一個嬰兒出生了,他就是未來的秦始皇。
  
  關山飛渡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為什麽許多最偉大的軍事工程都出現在秦始皇的時代?而且,
集中在秦統一中國前後短短的十幾年當中?或許,隻有追隨秦始皇那支無敵軍隊的足跡,才
能找到答案。
  
  西元前219年,在遙遠的南方,今天廣西的桂林一帶,一支秦國軍隊正在這裏駐紮。
  
  在指揮部的營帳裏,秦軍統帥屠睢給遠在鹹陽的秦始皇寫信:皇帝陛下,戰事進展順利,
嶺南之地不日即可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兩年前,中原六國相繼滅亡,黃河和長江一帶已經並入秦國的版圖。但是,南方珠江流
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飄搖在外。秦始皇一聲令下,50萬秦軍起程南下,大軍沒有遇到抵抗就迅
速推進到桂林。
  
  然而,戰爭的進展開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頑強的土著人神出鬼沒,他們白天躲藏,晚上
出來偷襲秦軍。加上叢林中瘴氣彌漫,毒蟲遍地,遠征的秦軍將士疲憊不堪,經常在昏睡中
被突然出現的對手殺死。戰爭久拖不決。
  
  最為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軍中糧食即將枯竭,饑餓不僅在蠶食秦軍的戰鬥意誌,也
在摧毀帝國征服南方的野心。
  
  從北方的糧倉到南方前線,秦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陸路運輸,然而,叢林茂密、山高
水遠,未開發的南方令秦軍的後勤保障變成一場噩夢。
  
  在越人的一次偷襲中,最高統帥屠睢也被殺死,整個秦軍陷入恐慌當中。
  
  史記記載,秦始皇焦慮萬分,他親自趕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帶。秦始皇明白:要結
束南方的戰爭,就必須解決軍糧運輸問題。
  
  在今天廣西的興安縣,有一條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來,生活在這裏的人在
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條叫做靈渠的人工運河,是北方船隊由長
江進入嶺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場曠日持久的叢林戰之前,長江和珠江之間沒有河流相通,50萬秦軍的糧草隻能依
靠陸路運輸,軍糧根本就無法保障。當秦始皇心急如焚時,一個叫史祿的人提出了一個大膽
的建議。
  
  在湘江和漓江之間修一條運河,打通南北兩大水係。船隊從巴蜀一帶的糧倉出發,進入
長江的支流湘江,再通過這條運河到達珠江的支流漓江,後勤物資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戰
爭前線。
  
  這是一個驚人的創意。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意味著,從帝國的都城鹹陽上船,
就可以直達廣州。但是,秦人麵臨著巨大的工程難題。
  
  湘江和漓江之間直線距離僅4.8公裏,但兩江高低相差幾百米,運河開通,渠水將狂奔
而下,根本無法行船。
  
  今天,已經沒有人知道靈渠最初的設想如何產生,也沒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兩年左右的
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工程。然而,它確實是一個奇跡.2000多年前,這條33公裏長的運河開通
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內河運輸網。
  
  靈渠建成後,糧食運輸暢通無阻。第二年,秦軍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國的疆域一
直拓展到了南海之邊。
  
  平定了南方之後,匈奴人就成了秦軍最後一個對手。北方草原上的這個遊牧民族對中原
文明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當秦軍在南方奮戰的時候,匈奴人越過了陰山腳下的黃河,直
接威脅秦帝國的都城鹹陽。
  
  西元前215年,大將軍蒙恬揮師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決匈奴問題。但是,30
萬強悍的秦軍並沒有立即與匈奴騎兵決戰,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長城邊上。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都陸續在邊界上修築過
長城。在今天甘肅省的臨洮縣,這段古長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從秦
長城向東北,經過一大片未設防的黃土溝壑後,就是已經滅亡的趙國曾經經營了幾百年的長
城。這條長城時斷時續,早已破敗不堪。達北部邊疆以後,三十萬秦軍的任務就是維修、改
造破舊的長城。
  
  秦軍和匈奴人周旋了幾百年,蒙恬家族幾代人都是秦國的戰將,他應該非常了解與匈奴
作戰的艱難。
  
  匈奴是遊牧部落,他們居無定所,往來如風。不知什麽時候,會突然聚集成一支凶狠的
軍隊,轉瞬間,又變成散落天邊的牧民。匈奴人是遊擊戰的高手,如果秦軍倉促出擊,匈奴
騎兵會避開鋒芒,繞到別處大肆搶掠,甚至凶猛攻擊秦軍的後方。而秦軍勞師遠征,尋求決
戰而不得,曠日持久將無法忍受。
  
  在這種情況下,蒙恬選擇了長城戰略。秦軍修建的長城,並不隻是一堵牆而已。長城不
僅用於防禦,蒙恬改造過的長城是一個可以進攻的體係。
  
  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這些最高處的烽火台就是了望哨,為了提前預警,有些烽火台
甚至遠遠突出於長城之外。
  
  在長城沿線,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小城,這裏是戍邊軍民的居所,也是長
城工事上的戰鬥支撐點。
  
  在離開長城有一定距離的後方,秦軍又修築了屯軍要塞,這些要塞既能夠容納眾多的軍
隊,又可以囤積大量後勤物資。在出擊匈奴時,就成了大部隊的前進基地,也是長城防線的
戰略縱深。有了這套體係,部隊就避免了無依無靠的野戰。
  
  一年多以後,蒙恬大軍基本上完成了長城的維修和改造,與匈奴騎兵開戰的時機到了。


  
  以長城為依托,裝備先進的秦軍隻用了一年,就打敗了匈奴鐵騎,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
處。
  
  深切體會到長城戰略價值的秦始皇,從此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長城。秦帝國從內地征發了
100萬人,沿著5000公裏長的北部邊疆,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國防工程。施工多在蠻慌偏遠之
地,《史記》記載:民夫的屍骨填平了溝壑。
  
  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一條萬餘裏的長城橫貫帝國的北方,秦人締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
為巨大的軍事工程。
  
  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盡管有長城的依托,秦人仍然在後勤保障方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專家推測:平定南方的戰事耗盡了巴蜀的糧倉,而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
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於山東半島。從那裏到北方草原,直線距離1000多公裏,
運糧的隊伍要兩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過黃河。
  
  史書上記載: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糧食才能剩下一石供應軍隊。
  
  為了向前線輸送糧草,成千上萬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處的匈奴人並沒有消
失,他們隨時可能會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戰爭,後勤運輸之艱難,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
刻。作為帝國的決策者,他必須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秦帝國滅亡後100年,史學家司馬遷遊曆到了中國的北疆。這個偉大的學者被一條鋪設
在崇山峻嶺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記中這樣描述:直道通衢,塹山堙穀。司馬遷
看到的是一條開山填穀的筆直大道。
  
  這就是秦始皇的徹底解決方案:秦直道:兩千多年前的軍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陝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遺跡依舊清晰可見。
  
  直道所過之處,地勢險惡、人跡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穀,甚至越過海拔1800米的子午
嶺而不回避。2000多年後,淒淒黃草下時隱時現的古道,仍舊讓人感受到秦人的意誌。
  
  道路的修築實際上就是在山上夯築的,用黃土夯築,夯的非常結實。現代人都難以想象。


  
  由於夯築得十分結實,直道上樹木至今也無法成活,隻有這些生命力頑強的野草能夠在
表麵生長,在某些地段,汽車仍然可以行駛。
  
  為了證明史書對直道的描述,曆史學家對道路遺跡做了勘測。
  
  從帝國的都城鹹陽開始,直道綿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處的九原,全長700多公裏。
它令人驚訝的程度絕不亞於長城。
  
  在內蒙古包頭市的西邊,這座古城遺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終點,秦九原城。當年的九原
是帝國北疆的軍事重鎮。軍需物資從這裏再分發到帝國北部修建和守衛長城的軍民手中。
  
  700多公裏長的直道,為秦帝國迅速投放部隊、及時輸送糧草,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保障。
北部邊疆一旦有事,專家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鹹陽趕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
之內就能夠基本完成從軍隊調動到後勤供應等一係列的準備工作。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軍
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這是隻有秦人才能修造的軍事工程。
  
  秦帝國統一中國後,第一次擁有了前人無法想象的巨大動員能力,但如果沒有掌握精確
的大地測繪技術,仍舊無法在如此遼闊複雜的地域內完成這些工程。2000多年前,秦人真的
有了精確測繪技術嗎?
  
  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古代的墓葬。
墓葬中出土了七塊沾滿泥土的木板,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些奇怪的木板是什麽東西。
  
  這是中國發現最造的木版地圖。專家認定這是秦國一個縣的行政區劃圖。如果秦人有一
定的大地測繪技術,這些地圖至少要符合定量製圖學的六個標準。
  
  考古發現,這些地圖屬於一個軍馬場場長所有。地圖在古代中國常常屬於國家機密,一
個軍馬場場長不可能擁有與帝國的軍事工程有關的地圖。從這些地圖上,我們仍舊無法推斷
秦人是如何進行工程測繪的。但是,我們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擁有一批超越時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過去了,直道已經廢棄了很久,偶爾有一些兒童在當年的路麵上跑過。事實上,
直道隻是秦帝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中的一環。
  


陝西省南部,高大的秦嶺橫亙在秦帝國的心髒地區和四川盆地之間,在今天陝西通往四
川的國道兩側,岩石上這些規則的小洞十分醒目。兩千多年前,這些洞裏插著圓木或石條,
上邊淩空鋪著木板,這就是著名的秦棧道。修造在絕壁上的棧道,曾經穿越幾百公裏的秦嶺
山脈。
  
  秦人有修路的傳統,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國統一前後,以都城鹹陽為中心,秦
人建立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這個新興的大帝國控製的領土麵積,是它的前
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為南征北戰的秦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毫無疑問,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車輛是互相依存的,當年,奔馳在這些道路上的,
除了趕赴前線的部隊,就是運送後勤給養的車輛,秦人的車輛製造技術又如何呢?可惜,秦
始皇兵馬俑坑中的木製戰車已經朽爛,無法告訴我們更多的技術細節。
  
  1980年,在兵馬俑麵世四年之後,考古工作者又有了驚人的發現。在秦始皇陵的邊上,
發現了一個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銅馬和大量車輛附件,兩名駕車的馭手栩栩
如生。這是兩輛曾經十分完整的青銅車。經過考古人員的辛勤努力,殘破的銅車馬終於恢複
了原貌。
  
  這兩輛青銅車是根據秦始皇生前的禦用車輛仿製的,除了大小是真車的一半之外,它們
在結構和形製上跟真車一模一樣。青銅車的車輪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輻條,分散了車
身重量對輪圈的壓力,使得***既輕快又結實。
  
  從側麵看,輻條靠近車轂的地方明顯加寬,為的是加強***橫向受力的強度,很像今天
的自行車輪。
  
  車轂的加工複雜性令人印象深刻,它隻有兩端和車軸接觸,而中間卻是一個鼓腹的空腔。


  
  秦車的係駕方式令人驚訝,在西方,一直到西元8世紀,皮帶都勒在馬的喉部。高速奔
跑的馬經常窒息而死。秦車的係駕方式就完全不一樣。
  
  實驗顯示:用西方的係駕方式,兩匹馬隻能拉0.5噸的重量;用中國的係駕方式,兩匹
可以拉1.5噸。
  
  從這兩輛青銅車來看,秦國的車輛設計和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車輛製造技術的完善
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秦人為什麽在這個領域會遙遙領先呢?
  
  秦人的祖先居住在西北的黃土高原。1993年,在甘肅省的禮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墓葬,
墓主人是秦國早期的一個貴族。
  
  墳墓裏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但青銅的車馬器令人印象深刻。複雜的係駕繩索套管,精
致的馬頭飾,車輪鎖和製動裝置。然而,在所有的陪葬品中,這個車輛模型最令人驚訝,這
是已知中國有四輪車的最早證據,將近3000年了,它仍舊能夠行駛自如。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雙轅車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與人類文明早期的單轅車相
比,雙轅車隻需一個牲口駕轅,係駕大為簡化,也更容易駕馭,雙轅車是車輛製造史上的一
次革命。由於這個雙轅車模型的主人是一個普通秦人,專家推斷,雙轅車很可能已經在秦國
普及。
  
  秦人是一個對車輛極度迷戀的民族。不管是貴族或者平民,活著的時候以駕車為樂,死
了也要帶上車輛陪葬。這或許可以解釋,秦軍的後勤運輸為什麽表現出眾。
  
  世界曆史上,隻有極少數的時代、極少數的人有機會站在曆史的轉折點上,創造曆史。
秦人一係列重大的軍事工程、覆蓋全國的道路網絡、製作精良的車輛,這些輝煌的成就共同
塑造了一支強大的秦軍,而秦軍,創造了曆史。
第五集:舉國之戰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一段鐵路的邊上,發現了一個裝滿竹簡的古代墓葬。



  我們開了棺之後,除了他的屍骨以外全部都是簡,頭枕的也是簡,頭兩邊也是簡,身上是簡,手裏還按著簡,腳底下還是簡。



  由於棺材一直浸泡在地下水中,溫度恒定,這些竹簡因此才沒有腐爛 ,墓主人的屍骨也保存得相當完好。竹簡中絕大多數是秦國的法律條文,但有一小部分很像一部自傳,它粗略地記載了一個人的生平。這個人的名字叫“喜”。



  曆史學家李學勤先生對這個小人物的傳記充滿了興趣。他認為,喜所在的湖北雲夢,當時已經並入了不斷擴張的秦國疆界。



  他是個秦人。可能是從秦那邊過來的,可是他應該說是當地長大的,因為這個時候秦到這個地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今天的普通中國人幾乎可以閱讀這些2000多年前的秦簡,因為我們繼承的就是秦的文字。



  竹簡上寫到:秦昭王45年,“喜”在12月早晨雞叫的時候出生。算起來,“喜”比偉大的秦始皇整整大兩歲。喜出生的那一年,秦軍正在攻打韓國的大野王。



  兩年以後,喜的另一個家庭成員“敢”出生的時候,秦軍正在長平和趙國決戰。那是當時世界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戰爭,在秦國普通人的生活裏,竟然成了歲月的注腳。



  在秦始皇登上王位的那一年,“喜”向政府申報了自己的年齡。當時叫“傅籍”。



  由於戰爭情況,他到17歲就傅籍了,所謂傅籍就是登記作為一個壯丁。



  喜的自傳解決了一個長期捆饒曆史學家的問題:秦人什麽時候開始服兵役?“喜”向政府登記年齡的那一年是17歲。在秦國,17歲看來是男子成年的標誌。申報年齡以後,國家就可以隨時征召喜這樣的成年男子上戰場。



  竹簡上記載:“喜”分別在秦始皇3年、4年和13年的時候,從軍打仗。我們不知道“喜”在軍隊中究竟幹什麽,也不清楚他每次在軍隊裏服役多長時間。但喜從20歲到30歲的十年間,曾經三次參加戰鬥 。從這兒可以看出來,在秦國,一個人一生服幾次兵役似乎沒有嚴格的規定。從17歲到60歲,隻要國家需要,所有的成年男子隨時都要奔赴戰場。



  喜參加的三次戰爭很可能都是小規模的。在秦軍發動全麵統一戰爭的前一年,“喜”在自傳中寫道:自占年,老百姓向國家普遍登記年齡。專家驚奇地發現:司馬遷的《史記》在那一年有同樣的記載:初令男子書年, 秦國命令所有的成年男子登記年齡。看來,小人物和大曆史學家對這次人口普查都十分關注。事實上,進行人口普查是秦始皇的命令,是為大規模的統一戰爭做準備。



  十年統一戰爭時,秦國調動了大約100萬的士兵, 當時秦國的人口大約是500多萬,5個秦人當中就有一個士兵,這個比例一直讓曆史學家困惑不解。或許,“喜”的經曆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