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驕傲的代價(國共決鬥爭天下八)

(2008-06-23 20:18:27) 下一個
驕傲的代價(國共決鬥爭天下八)

作者:昭昭若昏

09/01/2005於美國

三,最後的決戰

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一口吞咽了蔣介石愛將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不但震動了國軍上下,讓毛澤東也深感吃驚。有一次毛澤東和粟裕談話,笑問74師的全殲有一個人做夢也沒想到,你知道是誰?粟裕答曰:蔣介石?陳誠?連猜數人,毛澤東大笑道:非也,就是我毛澤東啊!這樣的對話,可能是鄉裏坊間的茶後開心笑談,也可能真有其事。但是如此巨大戰績已經達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粟裕到死不得重用亦無貶低的複雜原因之一吧,真可謂伴君如伴虎,勝利失敗皆不是。此乃後話按下不表。


這時的毛澤東所主持的軍委有了新的戰略構想,打算盡快結束共軍在解放區內部的作戰,將戰火引向蔣介石掌管的中原地區,使在潼關一帶作戰的陳庚集團動進洛陽,在山西南部作戰的劉鄧集團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命令在沂蒙一線的陳毅粟裕集團突破包圍向西敵後行進。這樣,共軍整體在河南就會形成一個“品”字形鼎立的超穩定結構,牢牢地站立在中原地區,形成不敗之勢。這種大戰略,搞得好,自然是富有創意,搞得不好,無疑是飛蛾撲火,羊入虎口,即使不會全軍覆滅也免不了遍體鱗傷。好在共軍從成立那天起,就是在群敵重圍中興起,在敵後穿插運動中勝利,對於應付這種四麵作戰的打法並不生疏。

在此大戰略的要求下,粟裕決定兵分三路突圍,由葉飛和陶勇的第1和第4縱隊組成西進兵團,向魯南挺進,以陳士榘,唐亮指揮第3,8,10縱向泰安,大汶口突圍,陳毅和粟裕率領第2,6,7,9縱在沂水一線迎擊國軍主力。將強有力量的華東野戰軍分為了三股,史家稱這次行動為“七月分兵”。

蔣介石在孟良崮大戰失敗之後,對自己的軍隊進行了一番大整頓使國軍的相互配合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他的戰略進攻的重點仍然放在山東和陝北兩地。為了保證戰時的順利,蔣介石請來了當年在華東一帶有實際作戰經驗的日本戰犯崗村寧次為顧問,讓這位雙手沾滿了中國人鮮血的日本人來診斷國軍到底在什麽地方出了錯得了病。經過反複地檢討,製定了“以三四個師重疊交叉進攻”的基本作戰方針,強調統一指揮,任命國防部陸軍副總指揮範漢傑前往山東赴命,出任魯中前線總指揮,集中了九個整編師(軍),二十二個旅(師),在萊蕪至蒙陰不到五十公裏的地方擺出一個巨大的方陣來(不再擺什麽一字長蛇啦),同時不知從哪裏弄來了大量的山地作戰器材和大炮,囤積食品,準備發動新的攻勢。這次是再也不敢大意,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了。

但是,西進兵團和陳唐兵團的突圍,使蔣介石急忙從自己的方陣中調動了大部分兵力前往尾追堵截,在魯中隻留下了四個師的兵力,其分布是,胡璉的整編第11師駐守南麻,黃百韜的整編第25師防守東裏店,王淩雲的第9師守沂水,取代了李天霞的黃國梁第64師駐紮在大張莊。粟裕認為這是個作戰取勝的機會。

這時的華東野戰軍,充滿了樂觀輕敵驕傲的情緒。當時在軍內最流行的順口溜是蔣介石的雜牌軍是“爛葡萄”,蔣介石的王牌軍是“硬核桃”,吃掉三個“爛葡萄”不如砸爛一隻“硬核桃”。盡管是軍中小兵們的玩笑之談,但是確實反映了在指揮員中間隱藏了一種危險的驕傲情緒。驕傲最為直接的後果就是輕敵,認為敵人外強中幹不堪一擊。就是連粟裕本人,在消滅了74師之後也小看了國軍的戰鬥力,特別是小看了胡璉和黃百韜的戰鬥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百韜,他是繼張靈甫之後粟裕新的克星和主要作戰對手。

理論上來說,粟裕手裏有四個縱隊,按照他以往的打法,集中兵力以多勝少,吃掉對手的一個師完全不成問題。但是,整頓過的國軍對於粟裕的戰術早已經摸透了幾分。所以,當粟裕在7月10日命令各個縱隊向黃百韜的第25師進攻的時候,第64師就緊緊地靠了過來,粟裕不但沒有得手,反而因為天降暴雨,山洪爆發,將士被突如其來的洪水衝走不計其數。這時,粟裕有覺得胡璉的整編第11師位置孤立,於是就調轉頭來,將第11師的駐紮地南麻包圍了個水泄不通。

南麻,地處魯中山區,三麵環山,一麵有一隘口通向博山,沂水經此地流過,基本為一盆地地貌,大兵力在此施展不開,易守難攻。原本胡璉的駐地是魯村,那裏四麵群山,與孟良崮的地貌相似。胡璉到了那裏,怎麽感覺都不是味道,分散兵力占領群山吧,兵力不足,若不守周圍山頭,共軍一旦開來,下場恐怕和那74師差不多。但是胡璉經驗豐富,不虧為國軍的五大主力之一。他親自視察地形,看中了南麻的地形,遂請示國防部批準他將第11師移兵南麻。

到達南麻後,胡璉花了二十餘日在南麻村莊周圍構築了無數集團梅花形子母堡工事。這種工事依自然地理而成,很少人工雕琢,多利用土包,墳頭和山坡構成。具體就是在土包或墳頭旁邊垂直向下挖出洞來,進而把土包內部掏空,然後開出射擊孔。主堡周圍一般有五個小的地堡衛護,彼此可以交叉火力相互支援。由於工事自然,猶如迷宮一般,簡直比傳說中的諸葛亮八卦迷魂陣式還要精彩實用。在後來的戰事中,就是共軍衝擊到了陣地之前方也很難發現具體目標,更別說殲敵作戰了。粟裕不知就裏,竟然率兵衝了進去。這一衝,使英雄多少年的功名化作了塵與土。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共軍每打下一地堡,僅僅消滅對手兩三人,而自己卻付出去了至少一個排的有生力量。這樣進攻了三天,南麻紋絲不動,而黃百韜集團軍的援兵已經到了。那黃百韜由於孟良崮大戰而受罰,這次帶罪立功,不計代價全力以赴,不但白天衝鋒,連隻有共軍喜歡的夜戰也用上了。粟裕兩麵受敵,難以支撐,不得已下令退兵。他手下的四個縱隊傷亡慘重。

這時,李彌率領了第8師也趕到臨句(肉旁),粟裕為了鼓勵那不高的士氣,匆忙決定攻打李彌。

臨句是座古城,三麵環山,沂水和彌水從城邊流過,平時水淺,可以徒涉而過。但是,就在粟裕發起進攻的時候,突然大雨傾盆,山洪爆發,河水猛漲,弄濕了彈藥不說,又衝走了不少的將士。幸虧兵士們訓練有素,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將城牆攻破了一個大洞,共軍順著這個大洞一口氣衝進了整整七個連。那七個連在城中奮戰了三個小時,彈藥用盡,全員戰死。粟裕心急,匆忙間又掉第6縱前來支援,那知道在涉渡彌水時,水勢再漲,人員裝備又被衝走不少。待趕到了城下,彈藥大部受潮,大炮等重器材在雨天不能架設,故攻城毫無進展。素裕眼看戰事不可能取勝,況且國軍各路援兵紛紛趕到,再蠻幹下去必然慘不忍睹。遂下令收兵,乃兵敗退至諸城。掐指一算,損失兵士將官已經超過了兩萬有餘。

仗打成了這樣,粟裕電告軍委,引咎自責,願接受任何懲罰處分。陳毅甚感不安,與粟裕挑燈徹夜長談,並將結果急電密報軍委,請求手下留情。密報曰“我黨多年來所創造的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劉林並肩邁出”雲雲,充分顯示了一個政治家的眼力和胸懷。這兩份電報一前一後到了毛澤東的手裏,他並沒有責怪粟裕,相反卻極盡安慰,指示將第2,7和8縱交與許世友指揮,令陳毅和粟裕速速去魯西南統一指揮第1,3,4,8和10縱,因為那廂邊的戰事更為緊張,大事不好。

葉飛,陶勇在七月分兵後行軍五百裏插入魯南,那裏是原來的老區,經過戰爭的摧殘已經變為一片淒涼,再無法支援任何戰爭行動,遂決定攻打鄒縣和藤縣,那裏是國軍的輜重中轉站,藏有大量的彈藥糧食。

葉陶二人認為攻下兩個小小的縣城是手到擒來,難道這裏的守軍比第74師還要強嗎?故兩隻縱隊分頭行動,葉飛攻藤縣,陶勇進軍鄒縣。不知道多少年前,本人有幸在在山東考察業務,曾經在此地滯留數日。那兩座縣城的城牆雖然早已扒掉,但是隱隱約約依然可以看出其地貌是易守難攻。

而且經過萊蕪,孟良崮之戰的國軍這時已經沒有了驕氣,有的隻是處處小心謹慎,全軍上下再也不敢小看那土裏土氣從山溝了鑽出來的新四軍。說來不知是天意還是偶然,那年七八月的山東不是暴雨就是陰天,常年活動在室外的野戰軍彈藥幾乎全部受潮。葉飛和陶勇是用大炮大炮不響,用炸藥是炸藥冒了幾絲青煙就算完成了任務。不但沒有攻下縣城,反而被從西邊趕來的五個整編師援兵包圍了起來。出路隻有一條,就是向東度過沂水。但是,那平日看著安靜得像個大姑娘的沂水這時突然變臉猛漲,匯集了各路山洪,竟然難以渡過,局麵頓時險惡起來。

葉飛和陶勇麵臨著重大抉擇,若堅守等待洪水退去,外無援兵內無糧草,怎麽抵擋得了那五個整編師的進攻?恐怕不出三日既全軍覆滅了。若突圍逃竄,那五個整編師眼瞅著咬得很緊,複仇意誌強悍,大有不滅共軍誓不罷休的陣勢,如何逃得出去?唯一的一條出路就是向西突圍,與陳世榘唐亮兵團會合。但是,那裏是國軍的重兵所在,怎麽走?

商議再三,葉飛陶勇決定隻有聲東擊西才有出路。遂派出第四縱隊戰鬥力最強的第10師向東佯動渡過沂水,做得像個主力突圍的樣子,而主力冒險西行。

7月26日,葉飛陶勇熄滅燈火,扔掉所有輜重,悄悄向西運動。而4縱的10師卻大張旗鼓的向東部喊殺而去。國軍見狀,竟然想也不想,五個整編師全員出動追了前去,國軍的包圍圈頓時不再,葉飛陶勇兩個縱隊乘機邁開腳步拚命地向西跑了開去。往日的虎狼之師竟然如此狼狽。

共軍向西逃跑了整整一天之後,國軍才緩過神來,那五個整編師扔下了4縱的第10師,掉轉頭來馬不停踢地又趕了上來。

那時的魯西是黃河短時間內改道後形成的水網地帶,出了包圍圈的部隊麵臨的是一片汪洋般的沼澤地,七八十裏,望也望不到頭。扔掉了輜重的葉飛和陶勇當此時是無糧草彈藥,赤手空拳,隻有跑的份兒。就是那些平日見了共軍望風而逃的還鄉團這時也冒了出來遠遠地放冷槍占點兒小便宜,而國軍天上的飛機這時著實派上了用場,向著遍布在泥水之中的毫無還手之力的葉陶部瘋狂地掃射。部隊全員隻能忍受這種非戰鬥減員。

待逃到了濟寧與陳唐兵團會師的時候,葉飛和陶勇兩隻部隊的每個師實際上隻剩下了一到兩個團,換句話說,往日曾經馳騁疆場的葉飛陶勇部現在大概隻有六七個團了!陳世榘回憶描寫道,當時的1縱和4縱的幹部戰士“身上除了短褲,背心和槍支彈袋以外,什麽都沒有了。”戰士們隻有一個要求,“發一雙鞋子,睡一個好覺,吃一頓豬肉”,悲慘之狀,前所未見,已然喪失了主要戰鬥力。

繼孟良崮大戰之後華東野戰軍的七月分兵,分別進行了南麻,臨句,藤縣,濟寧和鄒縣等戰鬥,次次失敗,無一成功。粟裕是敗了再打,打了再敗,合計損失了近五萬人馬。將所有戰果全部賣出。難怪邱清泉認為華東共軍已經潰不成軍,不堪再戰。

在這種情況下,粟裕依然得到了軍委的信任重用,讓他將東線兵團交與許世友帶領退往膠東半島,而他和陳毅率領第6縱隊前往西線重整軍威。這樣,所謂華東野戰軍就分為兩大部分,東線有第2,7,9縱隊組成,指揮員為許世友在膠東半島轉戰,當華東野戰軍重會於濟南戰役時,那許世友已經練就了一套成熟的攻城之術而凶悍無比。而西線兵團是華東野戰軍的主力,由葉飛,陶勇和陳唐兵團和王必成等將領組成,撤離了山東,向河南一帶移動,配合劉鄧大軍的挺進大別山的戰略動作,粟裕在中原導演了一幕又一幕的逐鹿好戲,其規模之大而巧妙,場麵之壯觀驚險,曆史影響之深遠,無人可與之比肩。(待續八)


王麻子昏言昏語(八);


胡璉用兵,未勝先求不敗,故救援不力,進攻亦不力,然防禦作戰卻極盡其才,發他人所不能。南麻防禦陣法,實在是兵家妙著,共軍雖敗,卻從中學習到了陣地戰術的精妙,在之後的朝鮮作戰中將其發揚光大,既是先進強悍的美國陸軍在上甘嶺戰事麵對胡璉式陣地也吃盡了苦頭,栽倒了無數跟頭。


與胡璉相反,粟裕用兵動則求勝,用兵求險,故常出奇兵,以弱勝強。故兵士強悍,咄咄逼人。與胡璉交手,猶如強拳擊中棉花,毫無著力之處,而對手後勁綿綿,源源不斷。真是強中更有強中手,一物降一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