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樂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象形識字:教

(2025-09-24 05:53:25) 下一個

象形識字:教

教字的演變

從左至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

教師家長輔導指南

教是一個動詞,是一個沒有形狀的詞。“看圖識字”一般都是名詞,一個有形狀的詞,比如:蘋果,橘子,牛,馬,山,樹,等,圖與字可以一一對應。但什麽樣的圖,讓人一看就是“教”呢?“看圖識字”不涉及這樣沒有具體形狀的字。但漢字卻通過象形來表現出一幅畫麵,讓我們可以把這個畫麵與教聯係起來,這也是當年造字的目的:用圖來表示意思。

下麵我們來分析“教”字的象形含義。

甲骨文:左上兩個X是數數用的小棍,左下是“子”,小孩子。右邊下麵是一隻手,握住一根棍。小孩學數數,學不好會被老師或家長打板子。

金文:上麵的兩個X連在一起變成了#,右上的棍變成了“卜”,這很常見。為什麽用卜來代替棍?不清楚。

大篆:比金文好看多了。其實金文,和大部分大篆都是鑄在金屬上(青銅),金文比較早,大篆晚幾百年。一般金文的字少,而且不好看。原因主要是當時的鑄造技術不行造成的。

小篆:和大篆相似。

隸書:左邊上麵是一個“土”加一撇,這就是兩個X變過來的。把“十”看成是一個X,剩下來的“一橫 + 一撇“是另外一個X

你可能會問:怎麽這麽大的改動啊?誰幹的?漢朝人。漢朝人是中國曆史上最大膽的,所以漢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其他方麵就不說了,漢字方麵則是把篆書的曲線都拉直,那是多大膽的改變?曆史上叫著“隸變”,是漢字發展的分水嶺,從象形的古漢字進入橫平豎直的現代漢字。想想今天這種事可能發生嗎?絕對不可能。書法比賽時,你隻要寫了一個錯別字,馬上落選。有時還不是錯別字,是異體字,就是說有這樣的寫法,甚至大書法家都寫過,但評委“磚家“不知道(怎麽當上的?你懂的),認為你是錯別字,你就完了。而且你還不知道,因為他們也不告訴你落選的原因,你還真以為自己水平不行。

注:下麵的話是我的一些想法,與象形識字無關。老師家長自己看即可,講不講給孩子聽,講多少,自己決定。大孩子可以講一些,小孩子可以不講。

這個字表現了古代體罰孩子的習俗,以今天的觀念來看是不對的。家長,老師如果覺得對太小的孩子講有負麵影響的話,可以選擇不講。但對於大孩子來說,可以考慮講。因為這是事實,他們總有一天會知道的。體罰的情況,中國一直存在,直到近幾十年來才基本消失。有些家長仍然體罰孩子,隻是不是主流。

像新加坡老師體罰學生仍然合法。我大弟早已移民新加坡,我媽媽曾經去新加坡給他帶孩子。問過侄兒:老師真打人嗎?隻是嚇唬一下吧?侄兒說:奶奶,是真打啊!

好像克林頓當總統時,一位美國男孩(大概十歲)隨父母去新加坡玩,大概在美國搞慣了,把街上的十幾輛車噴的五顏六色。被警察抓住,法官判打屁股十大板,然後驅除出境。美國一片嘩然,大多數表示這也太野蠻了。少數認為,新加坡替我們教育孩子,很好。克林頓還專門求情,但新加坡不為所動,照打不誤。後來美國人也沒有再鬧,小孩回美國也灰溜溜的不做聲。媒體也沒有再鼓噪。所以,現在年輕一點的人都不知道還發生過這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