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心怡:女兒的歡樂也是我的快樂

(2005-10-28 14:18:26) 下一個

女兒的歡樂也是我的快樂


查看 IP
心怡

 

北美女人

北美女人大本營>>>

自信來自鼓勵


                                    ---從女兒學騎車想起

     作為媽媽,誰都喜歡看到孩子的笑臉。那發自內心的笑容,是孩子快樂自信的表現。

  女兒曾經是一個很不自信的孩子,不太喜歡戶外活動。鄰居的小女孩,無論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還是和女兒一樣的一年級小學生,無論個子高矮,都已會騎自行車,而女兒還要有輔助輪才能前行。我知道她是怕摔跤,但是不摔跤怎麽學得會呢。有段時間,我常拿別的孩子甚至比她小的孩子來和她做比較。本意是為了激勵她多學學人家的樣子。後來,我發現對於敏感的她來說,不僅沒有起到激勵的目的反而打擊了她嚐試的勇氣,她不願意在大家麵前練習騎車。

        我深深地反省了自己,每一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拿別的小孩來和女兒比,的確不妥當。女兒從小體弱多病,外出玩的機會也不多。她不敢爬高,不敢蕩秋千,不大與同齡的孩子玩,因為她跟不上別人總是落在最後。漸漸地她喜歡一個人在家裏看書,或者跟比她小的孩子玩耍。那是因為她的體力和運動能力比不上一般的孩子,但是從她眼裏卻發現她非常羨慕那些比她小,卻能騎著車到處跑的孩子,說明她內心還是很想學會騎車。隻是做母親的我太心急了。於是,我不再 在她的麵前提起別的孩子的情況。在和她一起看別的孩子騎車時,就悄悄地跟她講:等你想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我們去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練練好不好?穿得厚一點衣服褲子,摔跤了不會很疼的。

       終於在一個星期天,女兒有了學自行車的念頭:“媽媽,把輔助輪拿掉。我想試一試”。一開始,她掌握不好平衡的感覺,總要一邊倒,她摔了幾跤後,看到手上都是擦破的血跡,要是平時,她早就哭著放棄了,但是我每次都輕輕地跟她說:“沒關係,你騎得比剛才要好多了,要不休息會兒,再來一次就會成功了。”女兒聽了我的話後,回答道:“我再試試。”女兒搖搖晃晃地能夠騎車走幾步了。望著她滿臉通紅的笑臉,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叫了起來:“你真棒”。

     學會了騎自行車。女兒變得喜歡到外麵去玩了。女兒不再是幼兒園的時候,那個很會哭鼻子膽子很小的女孩子了,摔跤也不會哭了,更多地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在家一個人玩了。她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她的笑聲也越來越響。

       作為家長都想著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的孩子好。但是,如果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點,動不動就拿別人來做比較,殊不知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尊性和積極性,還可能引起孩子的自卑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加了孩子的上學後第一次運動會,我發現,雖然也有競爭跑得快的項目,但是最吸引人的還是每個孩子都參加的接力跑和50米短跑項目。因為每一位家長都在為自己孩子的努力而鼓掌加油,每一個孩子都為自己能夠盡力跑完全程而喜悅和興奮。這裏跑得快跑得慢並不重要,參與了運動會,發揮了自己的最大水平,從中得到樂趣是最大的目的。而家長鼓掌和讚許的笑容給了每一位孩子最大的滿足。

       去遊泳班是為了增強她的體質,我讓女兒去學的。每周兩天,每次1個小時15分鍾,對於動不動就怕累的女兒來說,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開始因為有好朋友和她一起去,她還能勉強堅持去,後來,有好幾次就說不想去了。我知道,她好朋友因故不能參加遊泳班了,她也怕學遊泳太累。於是,我跟她講:“想當初,水潑到你的臉上都會驚叫,看看現在借助浮板會遊一段路程了。你看自己進步有多大,媽媽真為你高興。你再堅持下去,你會用不同的姿勢遊泳,就會更有趣了。”
        學會騎自行車的經曆,使她知道隻要努力去做,就會做得越來越好。曾經想放棄遊泳的她,通過了進級考試後,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每次高高興興地去遊泳班,學遊泳時,更加積極主動了。遊泳班的指導都誇她,現在很積極很努力,與前段時間大不一樣。
      
       女兒也不再是以前那個怕失敗怕苦的孩子。她也更有自信了。從她的嘴裏常常聽到的是:“讓我試試。”,“我要幹。”,“沒問題。”,“我一定行。”。她在作文上寫了小學二年級的目標:做任何事,決不放棄,堅持到最後。我看到她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心裏真高興:女兒又長大了一點。

        每一次看到女兒的笑臉,我的情緒也會快愉起來。女兒的笑臉仿佛有魔力一般,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前去吻她,去擁抱她。我很高興地看到女兒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從她的笑容中我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她的成長。

       鼓勵孩子嚐試她以前沒有做過的事,無論失敗還是成功,我一定會表揚她。因為我知道在挑戰每一個目標時,家長的鼓勵是孩子最大的支持,也會給她增加信心。
   
                                         和孩子做朋友

       如果問女兒:“你最好的朋友是誰?”,女兒一定會指著我說:“是媽媽。”這也是我最開心和最愛聽的一句話之一。

       自從女兒幼兒園的中班開始,每天晚上睡覺前的幾分鍾,是我們兩個人的談心的時間。“今天幼兒園裏有什麽事?”“與小朋友過得好不好?”“學了點什麽東西?”,每當我們兩個人躺在床上,麵對麵地說著話時,我感到女兒這時候是最放鬆的。女兒懂事之後,也喜歡報喜不報憂,雖然平時也經常問她一些幼兒園的事,她大都簡單地回答:“挺好的。”但是在睡覺前還是能聽到平時不肯說的事兒,有時說著說著會哭起來。
     有一次,女兒指著手臂說:“這裏痛。”問她:“怎麽弄的?”,她說是一位小朋友打的。小朋友為什麽要這樣呢?她一開始說自己沒有錯。後來,講著講著,她就哭了起來。從她的斷言片語中,我知道了,原來,為了一個玩具,女兒因為喜歡這個玩具,想玩一會兒。而別的小朋友也要玩,女兒爭不過別人,被那位小朋友推揉了一下。後來老師也出麵處理了這件事,要大家有個順序,可以輪流玩。

     顯然,女兒把藏在心裏的事兒跟我說過之後,心情開朗起來,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了夢鄉。女兒是獨生女,平時在家裏,一般是我們大人和她玩,或自己一個人玩,所以她習慣於被謙讓或獨自享受玩具。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不是獨生子女,她們習慣於邊爭吵邊玩,也會自己定一些玩耍的規則。所以,她開始在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就不大容易處理好。盡管這樣,我還是讓她多與不同的小朋友玩耍。在與別的孩子玩耍之中,孩子可以學到寬容,謙讓和互助,對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適應性有很多幫助。

       我覺得,平時的一點一滴小事,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到後來積少成多就會變成負擔,也會影響孩子快樂地生活。有的時候,作為父母,可能會為自己的繁忙找借口,沒有時間靜下來聽孩子講話。其實,和孩子談心說話不需要很多的時間,關鍵在於有沒有及時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有沒有及時交流。

       女兒有一位幼兒園時就在一個班的朋友,平時也看不出什麽不同於別人的地方,一到表演會或參觀日,總是躲在老師的身後哭。開始,我還以為是性格上害羞的緣故。後來,上學了,我看到她不願意與別的小朋友一起去學校。在日本,每天去學校是住在附近的孩子,在集合地點集合,由六年級的孩子帶隊,排隊去學校的。那位孩子坐在地上不肯走,後來孩子的媽媽隻好讓別的孩子先走,自己開車送她到學校。

       因為住得很近,女兒的朋友常常到家裏來玩,我發現,那位孩子有時候會突然發起脾氣什麽話也不說,怎麽問也不回答,就僵在那裏。這樣突發性的事情,遇到幾次後,我想到那位孩子不會是簡單的害羞,一定有什麽深刻的問題。在和孩子母親聊天時,我知道孩子的母親是一名護士,工作很忙,還經常要值夜班。平時在單位到是能夠以笑容麵對患者,但是在家裏,就會急躁,加上工作很累了,往往沒有時間聽孩子的解釋就會情不自禁地訓斥孩子。孩子的母親是個很要強的人,喜歡自己的工作,孩子的不正常的現象,作為母親也是很著急,問醫生,找書看,也是煩惱許多。孩子的母親常說,我就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麽?

        其實,這樣的孩子,往往非常敏感聰明,性格裏有一種不安的情緒,她需要媽媽更多的關注。平時學校的活動很少見到她父母的身影。父母給她的印象就是工作比她重要。所以,她不時地給媽媽出難題,就是想要引起媽媽的重視。我和她母親講:“你真心對待孩子,她心裏一定會明白的,多問問她有什麽難處,和她一塊解決,她會好起來的。”後來,孩子的母親放棄了正式工,改成了時間工,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孩子,更多的時間參與孩子的活動。

        對孩子的關心,不光在身體和學習上,經常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也能在無形中給孩子鼓勵。女兒上小學後,學校裏有不少父母一起參加的活動,如參觀日,運動會,文化周,學校義工等,每次我都盡量抽出時間,與女兒共同參與,這樣就比較有共同的話題。

     我覺得作為家長,首先要有做聽者的姿態,千萬不能途中打斷孩子的話,這樣就給孩子一個信號,媽媽很尊重你,慢慢地她就會說出自己心裏的想法,其次,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搞明白孩子為什麽會這樣想,然後,才能提出合適的建議。與孩子一個等高的視線,讓她覺得可以對你無話不說,那麽就可以做朋友了。

     曾經看到電視上報道,小學六年級十幾歲的孩子,平時看不出什麽問題,但是因意見不同會突發性地拿小刀刺死同學。其實,孩子到了這種地步,決不是一日兩天的事,一些性格的形成也不是生下來就有的,發生過的每一個小事件,對於大人可能不當回事,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嚴重的大事,如果作為最親近的父母不能及時地傾聽和指點,對於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不少父母總是在說: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麽?為什麽會這樣做?如果,父母們學著與孩子做朋友,與他們平等相處,我想就會知道,孩子們在想什麽。

                                             孩子的理想

     女兒三歲的時候,我問她:“長大了想幹什麽?”
     女兒說:“唱歌的姐姐。”     
我知道,女兒很喜歡兒童節目中的姐姐,喜歡聽那位姐姐唱歌。對於女兒的歌喉,我不敢肯定她是否適合唱歌。但是,她喜歡跟著電視上的姐姐唱呀唱的。因為,她喜歡音樂。

     女兒在幼兒園的畢業會上,說:“長大了想當幼兒園的老師。”
    我知道,女兒是個很善良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經常去小小班,和那些1,2歲的孩子一起玩,幫著老師去照顧小弟弟小妹妹,還給他們唱歌。

     現在,我問女兒:“長大了想幹什麽?”
    女兒說:“當小學的老師。”
     我跟她講,老師不光要教知識,還要會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比如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大家都說自己有理,你如何處理呢?
     女兒說:“先問清吵架的緣由。兩個人都有錯的話,我會先批評她們,要兩個人今後不要再吵架,然後就不去管,一會兒她們就會和好的。”
     我感興趣地問:“為什麽這樣處理呢?”
     女兒說:“平時我經常看老師是如何處理各種問題的。每次,總能知道一點方法。”
     聽了女兒的一番話,我很有感觸:“女兒平時還是個有心人呐!”

    在女兒幼兒園畢業典禮上,我聽到別的小朋友的理想,男孩子大多喜歡當棒球,足球選手,玩具店的店員等等,女孩子喜歡在花店,點心店,玩具店工作等等。孩子們都選擇了自己平時看到的接觸到的職業。

    據統計,在日本的小學生中,男生最喜歡的職業:1)棒球選手,2)足球選手,3)小賣店的店員,4)廚師,5)醫生/牙科醫生,6)公司職員,7)遊戲設計師,8)木工,9)科學家/研究者,10)演藝人。女生最喜歡的職業:1)小賣店的店員,2)幼兒園老師,3)美容師,4)演藝人,5)漫畫家,6)護士,7)小學老師,8)服裝設計師,9) 醫生/牙科醫生,10)私塾老師。

       孩子的理想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學到更多知識,了解到更多事物,接觸到更多職業,會不斷地在變化。每一個階段的理想都是他們最崇敬的人的職業。可見周圍的環境和經曆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深的影響。作為父母,力所能及地提供給孩子了解各種職業的機會,從中發現孩子的特長和喜好,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