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過程是美麗的

(2005-01-31 08:44:46) 下一個

過程是美麗的

 

達亮

 

人生的樂趣蘊藏在奮鬥的過程,生命的真諦在於細細品味歲月享受人生;隻看重結果不看過程的人,是不可能離享受到真正的人生樂趣。

 

旅遊人常常會陷入這樣一種誤區,以為美麗的風景隻在某個遙遠的地方或目的地。於是一路奔波,急匆匆地向那裏趕。殊不知,他就把沿途的風景一一疏忽、冷落了。  

 

人生亦然。人生是一個曆練的過程。在流逝的生命過程中,每一段都連結著,每一個過程都有意義。生命周期,每一階段皆有不同的風景,可惜的是,吾輩都是無暇駐足欣賞的趕路人。任花凋葉落,春花秋月,大家都低著頭,往同一個盡頭推擠,錯失過程中的美好景致和時光,風景恰恰就在途中,不是起步,更不是終點,開始和結束完全相同,不一樣的是過程。現代人已經沒有耐心流戀過程,他們活得匆忙而粗糙,他們感覺到活得無意義。其實,生命的意義,所貴者不在意義本身而在過程,意義就寓於過程之中。意義在於過程,那些撇下過程而隻在結局中尋找意義的人,找到的隻是虛無。因為生命並沒有結局,每一個結局隻是一個新過程的開始罷了。

 

 

在現實的生活中,大多數人看重的隻是事情的「結局」,而隻有極少數人看重事件的「過程」。於是乎,過程與結局孰是孰非,有人為此辯論。我不想妄加評論,在《百喻經》中有《半餅飽喻》這個故事,也許能說出一點道理。經:「譬如有人,因腹故,購食煎餅。次第食六枚,尚不能飽。便取第七枚半食,僅食半個,便得飽滿。其人恚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因食第七半餅,而得飽足,始知一至六餅皆不濟事;悔不先食其餅。』由是勸人:『食餅應食第七枚。』人知其愚,無不非笑。」此經講世人忽視戒定等根本功夫,忽略一種過程,隻廣求知解,希得捷徑。又不從事真參實悟打好基礎,是先覓第七個餅求飽的心機。殊不知,「不經一番寒徹苦,怎得梅花撲鼻香」。正如老子說:「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之行,始於足下。」孔子也說:「行遠必自近,登高必自卑。」這個循序漸進,曆階而升的道理,皆可為修行次第層次的「過程」作注腳,也說明了過程是美麗的,過程是不可忽略的。古人大休大歇田地,皆由飽參飽學而得,非偶然僥所致的!漢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隻求肚飽(結局)而忽略過程(那前六個餅),這是一種愚的行為,犯了一種「拔苗助長」的聰明誤。

 

 

當今生活中,常常被我們嘲笑的事反過來嘲笑了我們。有時我們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聲了,因為悟出一點什麽。以文章短小而聞名的女作家莫小米,有篇傻子洗煤的文章很有禪味。無獨有偶,德雲禪師和聖人挑擔積雪埋井。當然,大家知道煤是洗不白的,雪也埋不了井,可是他們的確去做了,沒有考慮結果。是的,很多故事的美麗在於過程,何必去尋找結局呢?人有時候隻管耕耘著,不再去牽掛什麽黃金季節的收。隻管追求,不再去設計什麽石破天驚的藍圖。其實,我不執著於收,相信耕耘的過程是偉大的,著汗水的過程是偉大的,並且在追求中我收了堅貞,失敗中我收了智慧;我相信最美的音樂,莫過於自己生命的進行曲。進行曲之後的掌聲,畢竟不是音樂。應該說,愛的過程的人是知慧,是一種大智若愚。

花開花謝是一個過程,生命榮枯也是一個過程。

 

 

天才的創造過程,就是一種同內外兩界壓抑與反壓抑,反抗與順從,墮落與華的角力過程。

 

 

文學品味過程,是生命智慧的再生過程,謂之驚心動魄,不為過也。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過程都是不同的,伸足入水,已非前水。如果不能尋索到源頭,每一個過程隻是片段,無法檢整條流水。

 

 

過程,能使本來平常的東西平添一種美感;過程,能使我們擁有一份好心情,如品工夫茶、咀嚼橄欖。曾經渴望或夢想的東西一旦得到,昔日那份特有的好心情便成為一種甜蜜而痛苦的包袱,是一種擁有的疼痛,也是「一種過程」喪失時的疼痛。

 

 

一籌莫展的時候,最好去看石匠敲打石塊。也許他已經打擊了幾十次仍不見裂縫,可是就在第一百下的時候,石塊就分裂開來了。我們知道,那絕不是最後的一下才成功的,而是前麵的九十九下所奠下的基礎。

 

 

人生的樂趣蘊藏在奮鬥的過程,生命的真諦在於細細品味歲月享受人生,隻看重結果不看過程的人,隻透支人生不珍惜人生的人,是不可能離享受到真正的人生樂趣,創造出生命的輝煌。讓我們珍惜過程吧。過程是美麗的!

 

 

記得自己曾是愛浪漫的人,不喜歡在金錢的世界延口殘喘,苟且偷生。那樣的日子,我會覺得膩味特重。我情願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也沒我認識的人的地方,那就是父親在我小時侯就經常拉著我去的城市邊緣,他說隻有那才有「泥土的香味」,特別是滿地的油菜花開花的時候:金黃的一片,一片再連著一片,和著遠山,足夠讓父親徹底的陶醉。我很不懂,為什麽父親喜歡聞那悶人的油菜花的香。父親給我的回答是「以後你就知道了」。

 

 

現在已經成了那時的「以後」,而我確實是「知道了」,隻有油菜花的味道才接近泥土。那麽的不平凡,那麽隨意,又那麽觸動人的心深處。也許,你並不知道,但「以後你就知道了」。也許蘭花和香,不是用鼻子聞的。心靜下來,就聞到了香氣。

 

 

「身適忘四肢,心適忘是非;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白居易)又像餘秋雨先生所說的「再更高的一個層麵上把自己找回」。若如此,便可以吃得安穩飯香,睡得安穩覺--「心安茅屋穩」。蘭花和香,不是用鼻子聞的。心靜下來,就聞到了香氣--「性定菜根香」。這,你「以後你就知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