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建築師

有什麽建築方麵的疑難問題,歡迎一起討論.
正文

閑話“居住環境”

(2004-11-23 23:21:55) 下一個


  近幾年來,我國的房地產開發業有一種超前的新發展,就是在小區建設和房型設計上逐漸著重生活環境的和諧,以及居住空間的舒適。這些都與房屋商品化和居民環境意識的提高大有關係。
  據有關部門考證,由於最近三五年經濟社會的不斷繁榮,大多數人不再滿足於僅有房子可住就可以了。而是要求房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居住舒適、麵積較大,且周圍環境衛生優美。一句話:人們盡量要求盡善盡美。
  “宅居哲理”認為:自然環境和房屋都與人的健康、安危有密切的關係。一幢房屋如選擇不好,就會影響一個人的某個階段,甚至一生。
  住宅對人的影響大致可分為健康和精神兩個方麵。從健康方麵來說:一個人口密度不高、住宅樓群分布也不太密集的居民小區,必然道路、交通暢通,各種公共設施也發揮作用良好;加上衛生設施齊備,往往很少有傳染各種疾病的溫床,這些都是泛指外部環境情況。
  從房屋內部環境來看,一套采光良好、空氣流通、布局合理且符合“宅居哲理”要求的房屋,必然會使居住的人身體健康。具體地說:不使大自然的一些現象侵害人類,如:寒暑、風、雨、濕氣、幹燥等。
  又據有關專家多年研究得出結論:住在日照適中、通風良好、不受任何傷害的房屋中,居者必然精神旺盛、氣氛融洽;子女們也可以安心讀書學習,而父母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在學習和工作上做出一番成績。用“宅居哲理”的話來講就是“宅運昌隆”。
  從精神方麵來講:良好的房屋對居住者而言,是一種高度的滿足。它不但是身份、成就、社會地位的象征,而且是健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
  現代派建築師認為:一幢好的住宅及其全部附屬空間,都應該是個人自我的延伸;並且每一處空間都會往好的方麵影響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及精神和內心世界。這一種觀點恰恰與“宅居哲理”的內涵精神不謀而合。
  相反,一幢不好的房屋,情況就會很糟糕。具體地說:一套通風不好、布局不佳的房屋,不但會使人經常聞到洗手間的異味,而且從浴室、廚房所產生的濕氣也會滯留在屋內,無法與外界新鮮空氣互相流通。同時,這種情況還會使該屋中的食物容易腐爛變質。
  另外,這種閉氣的環境還會使居住者在缺氧的狀態下生活和休息,久而久之十有八九的人會變得思考力遲鈍。嚴重者精神也會無法保持平衡,當然各種慢性疾病也會相繼而來。
  近日,筆者應邀去一位朋友家做客,發現整幢樓周圍全是“化糞井”,而且臭氣衝天、汙水四溢。走進單元後,又發現該房為“閉氣屋”。一進門處沒有窗戶和通風設施,而隻有廁所、浴室和廚房,且與客廳相連,同時大門和廚房又與主臥室相對。另一間小臥室雖有窗戶,但又與過道中的一麵牆相對,恰恰如同一麵開口的紙盒,根本談不上空氣對流。難怪老百姓稱這類房屋為“葫蘆頭”屋。
  “宅居哲理”認為:“人閉氣不泄則生病;屋閉氣不通則生禍”,實踐證明的確如此。我的這位朋友全家自從搬到該屋來,情緒變得不穩定,且性情急燥、記憶力差。並且做過體操運動員的女主人還患上了皮膚病,身體狀況也在逐漸下降。
  記得二戰時期的偉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過這麽一句名言:“人造房屋,房屋塑造人”。這句話講得非常準確和貼切,把人與房屋的關係充分地表達了出來。也可以這麽說:一幢好的房屋,塑造了一組幸福的人;而一幢壞的房屋,又塑造了一組不幸的人。可見建造一幢幢好的房屋,對人們是多麽重要。
  西方學者摩裏斯在多年研究中國傳統“宅居哲理”後,總結性寫道:“中國傳統《宅居哲理》之目的乃在求人與自然秩序的最大和諧,以獲興旺的財運和良好的健康與快樂”。筆者認為摩氏的觀點頗為正確。但是還要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即: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賦予傳統“宅居哲理”新貌。簡而言之,要樹立現代“宅居哲理”觀念。
  下麵僅舉幾例說明現代“宅居哲理”與傳統“宅居哲理”有哪些方麵的不同。
  傳統的“宅居哲理”有戶內六事和戶外六事之說。戶內六事包括行門、廳堂、房床、天井(院子)、廚灶、磨碓;戶外六事包括路巷、池井、廁所、畜欄、廟宇、橋梁。古人就是以此來論斷房屋內外環境的。然而現代房屋的構造。形式非常複雜,已經不同於古代。戶內六事和戶外六事也不同往昔簡單明了,所以其理必須變通參考後才能用於現代社會中。
  當今時代可利用的土地越來越少,以至造成寸土寸金之情況,至使房屋建築由下向上發展,處處高樓大廈林立。結果由於建築物高聳,加上老都市原來的狹窄路麵,很容易造成“狹穀加速效應”,並使高樓的受風麵形成渦流風卷現象。人走過那兒常常會感到風大不舒服。當風特別大時,還會造成傷人事故。
  又如:某些高樓大廈的空調進氣口、排氣口的位置,未經測試就隨便安裝,必然造成進氣口大量抽進的空氣是迂回不散的廢氣,而不是新鮮的空氣,那麽居住該樓的人們必然會身受其害。
  以上兩個例子在中國大都市中中屢見不鮮。從側麵反映了現代居住環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因此,也說明了更新和豐富“宅居哲理”的必要。
  最後筆者認為:為了把現代人的生活空間處理得更加完善,並使老百姓住得更加安心理得,有必要利用現代科學儀器及完備的知識重新豐富“宅居哲理”理論,並創造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嶄新體係,真正做到人造好房屋,好房屋塑造人。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nt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taking the questions. I posted at 我愛我家 earlier.

Our 10 ft high first floor outside水泥牆 (concrete block with steel bar)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as weight bearing structure. It has its own foundation with added圈錮(in Chinese?poured concrete with steel bar)on the top. So it can resist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orce. Everyone saw our design would commend it was overbuilt (a good thing). Now our city board asked our architect to change the weight bearing wall as non-weight bearing (do not ask me why), not touching the floor truss. Now all the vertical concrete footings will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econd floor frame structure. Since the first floor is not weight bearing any more, is 圈錮 important? In terms of percentage, how much more expensive it is as compared to concrete block? Thanks in advanc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