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稻田養魚的曆史和稻田養魚的好處

(2007-05-25 01:15:12) 下一個

中國稻田養魚的曆史和稻田養魚的好處


一。

稻田養魚

[日期:2004-03-23] 來源:  作者:宣威市漁業管理站 站長呂文堅 

  稻田養魚是將池塘養魚技術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體開展稻魚兼作,發揮稻魚互利作用,奪取稻魚雙豐收的一項生產技術。

  我國的稻田養魚曆史悠久,最早出現於漢朝,已有2000年了,從有稻田養魚文獻記載的三國時期算起,至今也有1700多年。

  世界上各大州都有從事稻田養魚的,尤其東南亞各國十分盛行,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


  在舊中國,稻田養魚大多是自發性的個體經營,零星分散,規模小、產量低,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東南各省,如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福建、浙江等省。

  新中國建立後,稻田養魚才得以迅速發展。五十年代就發展到1000多萬畝,

  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稻田養魚發展迅速。

  地區分布上,除上述有稻田養魚傳統的地區外,擴展到山東、河南、陝西乃至黑龍江等地,由於科技人員深入開展了稻田養魚試驗示範,技術水平和單產不斷提高,畝產不再是幾斤、十幾斤,而是幾十斤、上百斤,甚至出現了大麵積千斤稻、百斤魚樣板,

  如1990年原曲靖市科委、市水產站在越州、大坡等五鄉鎮,十一個村公所開展“千斤稻、百斤魚”養魚示範,稻穀平均畝產1180斤,鮮魚98.38斤,稻魚畝純收入353.55元。

  1999年會澤縣金鍾鎮建成的永久性稻魚工程1.3萬畝,由村委會統一承包養魚,承包費就收取近10萬元。

  目前貴州省的默東南州把稻田養魚作為“小水窖、小肥料廠、小糧倉、小銀行”的“四小”工程建設,群眾普遍反映較好;

  銅仁地區搞了“三個一千”,即稻穀收千斤、魚收千元、畜禽果菜等收千元,為稻田養魚的發展提出了新思路。稻田養魚作為農業部重大科技推廣項目之一,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挖掘稻田生產能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農村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稻田養魚的理論依據

  稻田養魚是人工的稻魚共生生態結構,將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起來,把兩個生產場所重迭在一起,充分利用這個生態環境,發揮水稻和魚類共生互利的作用,獲得稻魚雙豐收。

  稻田養魚後,有利於稻田灌溉,防洪抗旱,有利於調節稻田的地溫,增加溶解氧,促進微生物增長,加速有機物分解,使土壤養分轉化率提高,增加水稻分蘖數,提高稻穀產量。


  稻田養魚後,稻穀增產的因素有以下五個方麵:

1、除蟲。水稻的害蟲,如螟蟲、稻螟蟲、食根金花蟲等,在生活過程中要經過水體再到稻苗的莖葉上去危害。魚在它們經過水體時將其吞食消滅。其它如稻飛、浮塵子等在稻葉上為害的昆一蟲,當它們被驚墮入水體時,也成為魚類的美餐,減輕了稻禾的蟲害。

2、除草。魚吃掉田中的草芽、草籽及一些水生植物(如眼子菜、浮萍等),有助於稻田除草。養草、鯉、鯽魚的稻田,平均每畝可減少2-3個除草工,特別是冬閑田養魚,除草效果更為明顯。

3、保肥。魚將田中的浮遊生物、底棲動物等作為餌料吃下,使浮遊生物不致隨水流失,若幹水生昆蟲也不能羽化飛走,達到為稻田保肥的目的。

4、增肥。魚類糞便及其它排泄物直接起到肥田的作用。據1977年西南師範學院與四川省青神縣水電局測定稻田養殖魚類肥分指標表明:鰱、鯉、草、鯽四種魚類糞便中氮磷含量優於豬、牛糞,與人、羊糞基本一致,僅次於雞、兔糞。

5、鬆土。魚類在稻田中來回遊動覓食,翻動泥土,使田土疏鬆,促進肥料分解,也促進稻穀的分蘖和根係發育。

二、稻田養魚的好處

1、提高水麵利用率。一田多用,稻魚雙豐收。稻田養魚畝產十幾公斤到幾十公斤不等,收入幾十至幾百元。稻穀產量亦可在原有基礎上增產5-10%,可謂一舉兩得,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2、節約成本。稻田中豐富的天然餌料降低養魚成本;養魚時間一般為3-4個月,時間短、見效快。
 
3、節省勞力。稻田養魚後魚類可吃掉大量雜草,一般不用薅鋤,節省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

4、稻田養魚增加魚產品,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改善食物結構。尤其是那些缺少池塘、水庫和湖泊的山區和半山區,更是解“決吃魚”難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5、容易推廣。稻田養魚技術易學,操作簡便,便於推廣,戶戶可養。

三、養魚稻田的條件

(一)養魚稻田的條件主要有:

1、水源和土質好、無汙染,養魚後不缺水;
2、雨季不遭洪澇災害;
3、稻田養分充足(主要指有機肥);
4、選擇耐肥、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種。

(二)稻田適宜養殖的魚類

稻田最適宜養殖耐淺水、高溫,雜食性或草食性的鯉魚、鯽魚及草魚,鰱、鱅、羅非魚、泥鰍、黃鱔等次之。

四、養魚稻田的準備

稻田養魚,最重要的是防逃。其次是為魚類在田中生活得舒適、安全創造必要的條件。常用的設施條件如下:

(一)加高加寬田埂

不養魚的稻田,一般田埂較低,可結合種稻整田加以修整。田埂要加高至40厘米,加寬至30厘米,並捶打結實,做到不塌不漏,以防大雨時潰堤逃魚。

(二)開挖魚溝魚池

目的有三:一是在施化肥、農藥、除草和落水曬田時,魚可暫時聚集在魚溝、魚池中;二是在夏季水溫較高時,可作為魚的避署場所;三是捕魚時,可驅魚到溝池裏,操作方便。

根據曆史經驗和宣威的自然條件,魚溝魚池的麵積應占田塊總麵積的10-15%。魚溝深寬各40厘米,根據田塊的大小和形狀呈“豐”、“田”、“十”、“井”字形開挖,並聯通注排水口,但應距田埂50厘米。魚池每個2-4立方米,深1米,與魚溝相連,數量因地製宜設置。魚溝魚池所占的秧株,密插於溝池四周,以免影響水稻產量。

(三)開好注排水口及設置攔魚設備

排水口最好開在稻田相對兩角的田埂上,這樣,不論注水排水,都可使整個稻田的水流暢通。在注排水口處,要做好攔魚設備,以免水流動時逃魚。攔魚設備,最簡單是用篾笆呈弧形從埂內攔住注排水口,並加固,以防衝潰。

五、養魚稻田的管理

管理工作是稻田養魚成敗的關鍵,有收無收在於養,收多收少在於管。為了爭取較好的效益,必須抓好下列八項工作:

1、魚種下田時用5%的食鹽水消毒,殺滅體表和鰓上的病原體。

2、保持一定的水深。養魚稻田最好保持在7-16厘米水深,以照顧田和魚的需要。當稻作需排水曬田時,排水不可太快,否則田魚來不及避於魚溝魚池中,被幹死在稻田裏。
 
3、加強巡查、注意防逃。下大雨時,要防止洪水漫埂,衝垮攔魚設備,造成逃魚。平時要注意維修及清理進出水口的攔魚設備。曬田前要疏通魚溝魚池。田埂漏水要及時堵塞。

4、做好署期降溫工作。稻田中的水溫在盛署期常達35℃以上,超過鯉魚的致死溫度(當年鯉魚的致死溫度是38-39℃,二齡鯉魚是36-37℃),如不采取措施,輕則影響魚類生長,重則引起大量死魚。因此,發現水溫過高(達到35℃以上)時,應馬上換水降溫,或適當加大水深。

5、建立健全崗位責任製。稻田養魚“三分養,七分管”,關鍵在管理,必須加強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管理措施,減少偷盜損失,確保田魚豐收。

6、投餌與施肥

(1)投餌。稻田天然餌料養魚,產量較低,一般畝產在10-15公斤。要提高稻田養魚產量,就要靠人工投餌。餌料的種類有米糠、麥麩、浮萍、酒糟、小麥、大麥、包穀和配合飼料等。投喂時要“四定”(定質、定量、定時、定點)。投餌時間一般為上午8-9點,下午3-4點。投喂數量應視魚類攝食情況和天氣水溫狀況決定,吃多少投多少,宜少量多次投餌。

(2)施肥。在稻田中施化肥,既是促進水稻增產的重大措施,同時也是培養魚類餌料生物(浮遊生物和底棲生物)所需的養分。所以稻田肥料多少,直接影響魚類餌料的豐歉,二者利害一致,沒有矛盾。化肥用量:每次每畝尿素不超過10公斤,碳酸氫銨不超過5公斤,硫酸銨不超過12公斤。施肥時間在傍晚為宜。

施肥的方法主要有:

(1)化肥做基肥,有機肥做追肥。
(2)淺水施肥,先排淺田水,使魚類集中於池溝中再施肥,使所施的化肥迅速沉於底層,並被田泥和稻苗吸收後,再加水至正常深度。
(3)量少次多,分片施撒。
(4)施根外追肥,采用化肥混含泥土做成顆粒狀肥料,分施在每窩秧根部,這樣可起到肥效高,用量少,並對魚安全無害的作用。

7、施用農藥

為確保稻穀豐收,施用農藥,防治水稻病害是稻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農藥施用不當,往往給田魚帶來威脅。如能正確選用藥劑藥量,注意施用方法,既可防治病蟲害,又不影響養魚。粉劑農藥宜在早晨有露水時使用,水劑農藥宜在稻葉無水情況下使用,並盡量噴灑在稻葉上。
具體施藥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幹水施藥方法。即施藥前,將田水放掉,讓魚集中在溝池中,然後施用農藥,待藥物毒性消失後,再將田水灌到應有的深度。
(2)深水施藥法。即施藥前先將田水加深至17厘米以上,再施用農藥。
(3)對半田施藥法。即將田塊劃為兩半,將魚趕到其中的一半內,先在無魚的一半田內施藥,待到毒性消失後,再將魚趕到施過藥的一半內,再施另一半。
(4)流水施藥法。即施藥時,同時打開注排水口,讓田水流動待毒性消失後,再關閉注排水口。

8、曬田
曬田是稻穀增產的措施之一。曬田前先疏通溝池,打開排水口排水,待水和魚都集中到溝池中,田麵無水後,再曬田。但必須注意:溝池內的魚浮頭時,應立即給田塊灌水,恢複水深。

六、捕撈收獲

在捕撈前先疏通魚溝魚池,使水流暢通。於夜深人靜時,慢慢排水,到天亮時排幹,使魚易於集中到池中,便於捕撈。如果田麵不平,可以再給田塊灌水,排水1-2次,以求再有一部分魚能自行集中到溝池中,直至全部捕獲。

————————————

二。

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 / 天人古今 / 古今通論 / 農業、農村、農民 / 稻田養魚 
稻田養魚
2006-12-13    遊修齡    《農業考古》2006年4期    
 
稻田養魚 ——傳統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之一

遊修齡 浙江大學 《農業考古》2006年4期

  2005年6月9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給浙江省青田縣龍現村的稻田養魚舉行世界農業遺產的掛牌儀式,從此龍現村成為全球首批四個重要的農業遺產保護點之一,排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青田縣及其貼鄰的永嘉縣,報紙上說稻田養魚已經有1200年的曆史,貴州的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也都同樣有悠久的稻田養魚曆史。侗、苗族的稻田養魚和青田、永嘉的稻田養魚還有著曆史的淵源關係,說來話長。

  江浙一帶在曆史上屬春秋時期的吳越國,吳越兩國的語言風俗相同。後來楚滅吳,接著秦滅楚及越,秦又被漢所滅。在這些戰亂過程中,秦及西漢曾數次強迫越人大規模北遷至黃淮海一帶,同漢人合居,以防止越人的反抗,他們慢慢地和漢族融合了。

  留下的越人,分散往東部遷徙,或向西南內地遷徙,或進入山區,脫離了與漢族的來往。   

  往東逃到沿海島嶼的越人,被稱為外越;

  外越的一部分更繼續渡海去了日本,同時把水稻種植也帶了過去,從此日本有了水稻。

  古越人同日本的原住民蝦夷人通婚,世代繁衍,成為日本民族。原來的蝦夷人遭到不斷排擠,遷往今北海道和流球群島,成為日本的少數民族。

  外越人渡海到日本後,個別的古越語還保留在日語裏,典型的如日語的“依緩”,即古越語的“稻”詞。同樣,日語的船、鹽、豬肉等詞的發音,也都是古越語的殘存。

  留下來的部分越人,陸續向內地遷移,抵達今西南廣西、貴州一帶,定居下來,被稱為百越的後裔。

  在吳越原地未遷移的越人,因不願受漢族統治,紛紛逃到江、浙、皖一帶的深山裏,被稱為山越。山越經過與漢族的不斷鬥爭(從略),最後與漢族完全融合,到了唐宋的文獻裏已不再見有山越的記載了。

  越族與漢族完全融合後,古越語消失了,變成流行至今的昊方言,通行於蘇南、上海、浙江、江西東北、皖南和閩西北,約有110多個縣市,使用人口7000萬左右。

  著名的古越女子所唱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是古漢語對古越語的翻譯,《越人歌》的原音已無法聽到。但是現今的壯語含有古越語的成分,所以今天的壯族知識分子能破解《越人歌》的大部分內容。

  古越族是個沿海以種植水稻及漁獵為生的民族,所以司馬遷形容“江南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

  所謂“火耕水耨”是形容稻作技術較粗放,

  “飯稻羹魚”是對古越人生活方式極好的概括。漁獵需要熟練的駕駛能力,古越人最善於駕駛獨木舟,古籍上說越人“是以剪鬟文身,爛然成章,以象龍子者,將以避水神也。”

  所謂水神,是一種魚類~鮫的圖騰信仰。古越人捕魚為生,對魚有一種天然的崇敬意識。認為是上天的恩賜,所以在水稻收獲後,舉行嚐新穀和吃魚之前,必需舉行祭祀的儀式。

  回顧了吳越的“飯稻羹魚”曆史,就可以理解,當山越被迫逃進山區後,他們原先“飯稻羹魚”生活中的河海魚食,完全斷了來源,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能繼續了。

  “稻田養魚”可說是山越對“飯稻羹魚”的應變和創新。

  在山區種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間的泉水和自然降雨獲得保證,但魚食隻限於山溪水澗裏的少量魚類,實在無法滿足需要。

  因而想到將它們放養於稻田裏繁殖,經過反複的試養和馴化,終於從鯉魚中選擇出一種適宜於稻田飼養的“田魚”來,最後成為今天著名的“甌江彩鯉”。

  浙江永嘉山區的老農說,“三國孫權坐天下時,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稻田養魚了。”

  這個口述曆史是符合曆史事實的。


  山越是到三國孫權時才與漢族發生密切的交往。孫權建立吳國之初,國力弱小,要抵擋曹操大軍的南下,兵力遠遠不夠,於是設法從山越中征兵,山越又勇敢善戰,從而促進了山越和漢族進一步的融合。

  報載青田養魚已有1200年曆史,可能時間偏遲,應該有不少於兩千年的曆史。

  山越中另一部分向西南內遷的,把稻田養魚也帶到新居住地,保留著更原始的稻田養魚文化內含。

  貴州的侗族,稻田養魚就非常普遍而隆重,侗族人民的稻田養魚還保留同祭祀的密切關係,每逢水稻收獲,必須用新穀和田魚祭祀祖先。侗族鼓樓裏陳列的龍,龍身是魚身,龍頭是魚頭,不象漢族龍頭的大眼睛、長狀兩支大角、下巴有龍須的形象,還保留著古越族信仰鮫(龍)的形象。

    當然,稻田養魚的起源不能局限於山區,平原的稻田也養魚,在長期有淺水沼澤地種植水稻,那裏本來就有野生的魚兒,容易引起人們在稻田養魚的嚐試。

  此外,發大水的時候,河湖池塘裏的魚兒會遊到稻田裏,水退後留在稻田裏,也會啟發人們在稻田裏養魚。

  1978年四川勉縣東漢墓出土了一件紅陶水田模型,中間有田埂將田麵分為兩塊,上麵放置有18件泥製的水生動植物如荷、菱、萍、鱉、魚等,內有草魚、鯽魚四條,被認為是稻田養魚的證據。

  平原稻田養魚的山區稻田養魚,都有兩千年的曆史,一直沿襲至今,並且內容不斷發展充實,顯示出稻田文化的頑強生命力。

  甌江彩鯉,內質細嫩,無泥腥氣,味道鮮美,魚鱗也柔嫩可食,兼有觀賞飼養的價值。

  青田是個僑鄉,大量的中青年都僑居歐洲各國,青田農民利用田魚的這種特色,加工成魚幹或直接把活魚空運到歐洲,供應歐洲華僑開的中餐館,深受歐洲人的歡迎。龍現村的田魚出了名,又帶動了旅遊觀光業,經濟也富裕了。

 稻田養魚的生態好處多多,田魚覓食時,攪動田水,攪糊泥土,為水稻根係生長提供氧氣,促進水稻生長。

  田魚吃了稻田裏的豬毛草、鴨舌草等雜草以及葉蟬等害蟲,免去了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田魚的排泄物等於給稻田施加有機肥料,最終人們獲得了魚肉和稻米,動植物蛋白質齊全,還創收了經濟。

  田魚的種魚類不一,以鯉魚為主,還有草魚、鯽魚、鯰魚、鯇魚、羅非魚等,因地而異。
  
  稻田養魚需要在水田裏開挖供魚兒活動休息的“魚溜”或“魚溝”,在田埂上設置進水口和出水口,安裝攔魚柵等。靠近田邊、田角的魚溜上麵可以搭矮架,下麵種瓜、豆和葡萄等,利用它們爬蔓遮陽,充分利用太陽能。

  富有生命力的稻田養魚現在正向標準化、多樣性發展,並不局限於養魚,也可以養鴨、養蟹、養蝦,又可以和養萍、養菇結合,形成多元複合的生命能量循環。

  據統計,全國稻田養魚的麵積1990年時約1100萬畝,現在已超過3000萬畝(養鴨等在外),形勢大好。

  稻田養魚是傳統農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典型之一。

  對照現代化農業,使我們想起恩格斯的話:“在這個時代中,任何進步的同時也是相對的退步。”(恩格斯:《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

  西方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不過百餘年的時間,卻已經出現一係列難以克服的致命傷,如環境汙染,水土流失,生態破壞,動植物品種單一化和種質資源流失等等。

  增施化肥和農藥不僅汙染土壤環境和作物,最後富集到人體內,影響人們的健康。

  基因工程把外源基因引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體內,使其具有抗病蟲害和雜草的能力,似乎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農藥汙染問題,但是無法預見它們在長期大規模推廣以後,將會產生哪些負麵作用?

  DDT殘留的為害是普遍使用數十年後才發現,停止生產和使用幾十年後的今天,問題依然存在。

  綿延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為什麽沒有這類問題?在農業現代化不斷采用新技術武裝農業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發揚傳統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類似稻田養魚的模式,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和研究任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