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海區縣的一年一熟製,一年兩熟製,一年三熟製(1963~年)

(2007-05-23 01:17:02) 下一個
上海區縣的一年一熟製,一年兩熟製,一年三熟製(1963~年)

————————————

全文檢索:
 高級檢索  幫助
上海概況 大事回眸 申江新潮 浦東開發 世博園地 長三角聯動
上海之最 名鎮名街 名勝古跡 漫步申城 人物述林 海上剪影



區縣誌 >> 縣誌 >> 鬆江縣誌 >> 第九卷農業 >> 第三章耕作製度 >> 節

--------------------------------------------------------------------------------

第二節 耕作製度改革


一、一年一熟製(1949~1955年)

1949年,全年複種指數不到105%。其中70%的農田推行晚粳稻~綠肥輪作,約30%的低窪田冬閑(或冬灌),縣境東南沿海和黃浦江兩岸高亢地區,有少量土地采取綠肥~中稻(棉花)~麥子(油菜、蠶豆)~棉花(晚稻)~綠肥輪作的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製,其他地區主要是糧食一年一熟製。

本縣長期推行水稻與紫雲英輪作,是培養地力、改良土壤、降低農本的有效措施。有“種田要技巧,還靠豬塮紅花草”的農諺。

1953年起,本縣有計劃地發展三麥(即小麥、大麥、元麥,以下同)、油菜、蠶豆等夏熟作物。1955年,全縣843619畝耕地,除784864畝糧田栽培水稻外,三麥栽培麵積由1949年的31859畝增加到45985畝,油菜栽培麵積由1949年的56755畝增加到74648畝,此外,還有4萬畝蠶豆和48萬畝紫雲英,複種指數提高到108%。

二、一年兩熟製(1956~1962年)

1956年後,北部低窪田得到初步改造,南部地區以旱改水為主的農田基本建設取得成效,為推廣稻~麥(油菜、蠶豆)或綠肥~稻~稻一年兩熟製創造了條件。1956~1962年,平均複種指數為137%,其中水稻與三麥輪作占20%,水稻與油菜輪作占12%,水稻與蠶豆輪作占7%(不包括紫雲英和青蠶豆),綠肥~稻~稻(雙季連作稻)連作占10%。

解放前,本縣沒有兩季水稻連作習慣,僅在沿海地區水旱輪作中有部分單季早稻~蕎麥和瓜翻稻(即瓜類收獲後種上水稻)。1953年,漕涇鄉海涯村於阿根(半農半鹽)試種7分田的雙季間作稻,前季收225餘公斤,後季收80餘公斤,兩季折合畝產440餘公斤。1955年,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陳永康試種3厘田的雙季連作稻,兩季畝產450餘公斤。同年,張澤鄉五一村王文龍試種雙季稻也獲得成功。1956年起,全縣大麵積推廣雙季連作稻,一般采取綠肥~雙季早稻~雙季連作晚稻形式的糧食一年兩熟製,有一小部分為綠肥~雙季早稻~雙季連作晚稻~元麥(早油菜、蠶豆)~單季晚稻形式的糧食二年五熟製。

1956~1962年,全縣年均種植雙季早稻60735畝,平均畝產233公斤,雙季連作晚稻63145畝,平均畝產119公斤,兩季合計平均畝產352公斤,比同期單季晚稻平均畝產304公斤增產48公斤,增長13.6%。

三、一年三熟製(1963~1977年)

1963年,泗聯公社磚橋大隊試驗麥~稻~稻輪作的一年三熟製。1969年,全縣普遍實行這一栽培製度,複種指數由1956~1962年的137%上升到177%。當年全縣平均畝產565.5公斤,首次實現畝產超500公斤。

1970~1977年,由於受征購任務重等的影響,片麵擴大麥(油菜)~稻~稻一年三熟製麵積,土地複種指數增加過多。8年中,全縣平均每年糧田麵積474783畝,種植雙季稻平均318478畝,後季稻413383畝,單季晚稻63280畝,三麥267283畝,油菜80454畝,棉花61705畝,複種指數年均高達224%。片麵擴大一年三熟製麵積的結果,造成前後接茬很緊,往往耽誤農事季節;農本增大,經濟效益不高;晚粳稻播種麵積逐年減少,糧食質量下降;紫雲英播種麵積不到l0萬畝,有機肥料供不應求;土壤淹水時間長,不利於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矛盾異常突出。為緩和上述矛盾,1968~1974年,每年曾以1至2萬畝耕地采取麥(油菜)~玉米~後季稻形式輪作換茬,但因麵積不大,效果不顯著。

四、一年三熟為主,搭配稻麥兩熟和綠肥雙季稻(1978~1985年)

1978年起,本縣采取調整糧食複種指數,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合理輪作等措施。經過實踐,實績如下:



鬆江縣耕作製度調整、改革前後的作物產量比較

單位:公斤 

年份
糧食複種

指數(%)
常年糧食畝產
各熟作物畝產年平均數

單季

晚稻
雙季

早稻
雙季

後作
三麥
棉花
油菜

調整後

(1978~1985年)
208
759
404
400.5
328
286.5
69
136.5

調整前

(1970~1977年)
224
645.5
364.5
334.5
297
160
60.5
104

調整後實績
-16
+113.5
+39.5
+66.5
+31
+126.5
+8.5
+32.5

調整後(+-%)
-9.3
+7.5
+4.9
+8.25
+4.75
+22.1
+6.15
+11.9


1978年以來,耕作製度的調整、改革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揮增產潛力、保證不違農時、建立農業良性循環體係和提高效益為原則。

(一)因地製宜擴大單季稻 1978~1985年,根據土勞負擔輕重等情況,有計劃地擴單季晚稻種植麵積(包括雜交水稻),平均每年種植9.41萬畝,占糧田總麵積的25.8%,其中土勞負擔重的浦北地區,占糧田麵積的30~40%;上勞負擔較輕的浦南地區在20%左右。

(二)區別情況壓縮三熟製早稻,適當擴大兩熟製早稻 1983年,種植雙季早稻19.33萬畝,占糧田總麵積的54.6%,比1977年壓縮了26.4%。

(三)應用生育期較長的高產品種 早稻以“原豐早”為主,“以中代早”。後季稻8月5日後移栽的改用耐低溫品種,如“農虎六號”、“農紅73”等。合理安排茬口,保證早稻不種6月苗,後季稻插秧不過“立秋關”,三麥播種11月15日前完成,在季節上不違農時。

(四)推廣棉花調茬種綠肥 本縣12萬畝棉田,經過改製,大部分以調茬形式播種綠肥(紫雲英),其後茬除部分種兩熟製早稻外,其餘作為三熟製早稻和單季晚稻秧田。調茬後,綠肥由原來水稻茬畝產鮮草1500~2000公斤,增為3500~4000公斤;以棉花茬培育雙季早稻、單季晚稻適齡壯秧十分有利,為兩熟水稻高產穩產創造了條件。

上一頁:第一節 傳統耕作製度

2000-2004 © Copyright By www.sht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主辦

E-mail:web@shtong.gov.cn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