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清代農業的成就——閩廣地區的二熟製和三熟製

(2007-05-23 01:00:00) 下一個
當前位置:首頁>>經濟學>>行業經濟>>正文 更多論文請返回首頁

——————

試論清代農業的成就*(1)
文章出處: 作者: 發布時間:2006-06-27

[摘 要]本文從土地生產率、糧食畝產量、新生產部門、生態農業、農學著作及養活的人口等多方麵論述了清代的農學成就,並指出其在中外農業發展史上的地位。同時,對於清代農具和勞動生產率不高的原因,也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清代農業;農業成就

On the Agricultural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bstract: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land productivity, the grain yield per mu,the new production division,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e agronomy work and the populations supported by agriculture,etc,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 fact of the agronomy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nd points out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in Chinese and global agriculture. Meanwhile, the reason why the farm implement was not developed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was not high in Qing Dynasty was analyz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The agri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Agriculture achievement

農業是農業社會中最基本的生產部門,同時也是農業社會的經濟基礎。農業的興衰是農業社會中經濟興衰的直接標誌。本著這種認識,作者認為考察清代的農業成就,對於了解清代的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本文所說的農業成就是指清代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經濟超越前代的水平而言的,也是和同時期西方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相比較而言的,並不是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清代的農業。


一、 清代農業的成就


(一)土地利用率的空前提高

清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同耕作製度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具體表現一是從清以前的一年一熟製,發展成了二年三熟製,一年二熟製,一年三熟製。二是耕作製的發展遍及黃河中下遊、長江中下遊和閩廣地區,是一種全國範圍的變化;這種全國範圍出現高複種指數的大變化,在中國曆史上是從未有過的。

清代由於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劇,農作物種類和品種的增加,以及栽培技術的發展,從而促成了耕作製度的大發展。耕作製度發展的具體情況如下:

1.黃河中下遊的二年三熟製

黃河中下遊,指今天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北京、天津等省市,這一地區的北部如山西壽陽,因氣候偏寒,所以主要還是一年一熟製[1],其他地區則是二年三熟製,其基本特點是禾穀類作物和豆類作物輪作,把用地和養地巧妙地結合起來,如山東沂水的麥――豆――高梁輪作[2],安徽鳳台的黍――麥――豆輪作[3]等等,都是當地典型的二年三熟製形式。

2.長江流域的一年二熟製

長江流域的一年二熟製有二種形式,一是水稻同旱作物一年二熟,二是種植雙季稻。稻與旱作物一年二熟製,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又以稻麥複種為主,這是利用稻田秋後空閑的時機,種植冬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種辦法。清代這種耕作製度在長江流域分布極廣,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有,成為這些省份利用冬閑田的一種主要方式。

雙季稻是長江流域又一種重要的耕作製。雙季稻在曆史上主要分布於閩廣地區,到清代才發展到長江中下遊。清·道光時人李彥章在《江南催耕課稻編》中說:“以餘所知,浙東、閩南、廣東、廣西,及江西、安徽,歲種再熟田居其大半,近聞兩湖、四川在在亦漸藝此。”表明到十九世紀中葉,雙季稻已發展到長江流域各省。筆者又查考了長江流域的方誌,查到有51個縣有雙季稻種植的記載,其中隻有二個縣是明代開始種雙季稻的,其他49個州縣都是到清代才具有雙季稻的記載,說明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雙季稻絕大多數是在清代發展起來的[4]。

3.閩廣地區的二熟製和三熟製

閩廣地區的雙季稻,種植的形式多樣,有連作、間作、混作等多種,其中以連作為多。

由於氣候炎熱、雨量充沛、生長期長,早在漢代閩廣地區已種植雙季稻[5],

但長期沒有推廣,直到清代才成為一種普遍推行的耕作製度。

據方誌記載,在福建(包括台灣)第一次記載雙季稻的35個縣的方誌中,明代12個,清代23個;

廣東61個縣有雙季稻記載,其中明代1個,清代的60個;

廣西19個縣有雙季稻記載明代也隻1個,清代有18個[6]。

閩廣地區115部方誌中,記載清代才有雙季稻的有101部,約占總數的88%。

可見清代雙季稻在閩廣地區推廣規模之大。

至於珠江流域(包括福建)的三熟製則完全是清代發展起來的一種耕作製度,

它包括:

三季稻、

稻稻麥、

稻稻菜、

稻稻煙、

煙稻瓜、

稻豆麥

等多種三熟製的種植方式。

分布的地區包括:

福建的福州、

台灣、

臨汀,

廣東的廣州、

嘉應、

新會等地[7]。

清代多熟製的發展和推廣,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相對擴大了耕種麵積。在北方二年三熟製地區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0%;南方一年二熟製地區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00%;華南三熟製地區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00%,這對人多地少的清代來說,對緩和耕地不足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對不同多熟製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言的。至於當時究竟擴大了多少複種麵積,因缺乏資料,目前當難具體回答,但從一些零星的資料看,複種的麵積是不少的。

兩湖地區,乾隆時稻麥二熟製已經普及,據記載“種麥之田十居七八。”[8]江西贛州是個雙季稻地區,康熙時“田種翻稻者十之二。”[9]山東是一個二年三熟製地區,據有的學者研究,複種率達25%,由此可見多熟製的推行,土地利用率在不同地區分別提高了20~80%。擴大複種麵積是相當可觀的。

————————————

試論清代農業的成就*(2)
文章出處: 作者: 發布時間:2006-06-27

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一)怎樣看待清代的農具沒有發展的問題

清代的農具確實沒有什麽發展,使用的主要是明代以前創造的傳統農具,這是客觀的曆史事實。通過對元代《王禎農書》、明代《農政全書》、清代《授時通考》中收錄的農具和農業設施粗略的統計,可以發現《王禎農書》收錄235種,《農政全書》收錄184種,《授時通考》收錄192種;除《農政全書》中收錄了西洋灌溉農具外,《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所收的全是《王禎農書》中的農具和農業設施,沒有什麽新的創造。清代出了一部新的農具書叫陳玉璂《農具記》,所收的農具也都是《王禎農書》中所收的農具。

農具沒有發展,能說農業有發展嗎?我們認為這是兩個問題,盡管二者有聯係。推動農業發展條件是多方麵的,除了農具以外,還有肥料、水利、品種、技術等因素,不能用農具有沒有發展,作為衡量農業生產有否發展的唯一條件。

清代農具沒有發展是有多方麵的原因的:一,清代以前創造的傳統農具,都是適應個體小農經營的農具,到明清時期,這些農具仍適應個體農民的經濟水平,能滿足在農業生產上的需要,客觀上沒有需求,因而阻止了人們的創造。二,明清以前創造的農具,都是以人力、畜力、水力、風力為動力的鐵木工具。農具的進一步發展是以蒸汽、電力為動力,以及使用合金鋼和許多現代科學技術,這個條件當時的中國是不存在的。同時,農田的零星分散,農民的貧困和缺少科學文化知識等原因也阻礙農具的改良。由此可見,清代農具沒有發展,是受整個社會的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製約的,不隻是農業本身的問題。但一如上述,農具的停滯並沒有阻礙這一時期農業的發展。


(二)如何看待清代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問題

清代,中國的土地生產率是相當高的,畝產量超過了曆史上的任何時期。但農業勞動生產率卻是相當低的,就一個農業勞動力(實際是一個農戶)所生產的糧食能養活的人口來說,據記載,戰國時期,一個農業勞動力可養活5-9人,(下農養5人,上農養9人)[1];到農業生產最發達的清代,被稱為全國農業最發達的太湖地區,其農業勞動生產率仍是如此,並沒有什麽提高,即一個壯夫可養活5-9人。靳輔在《生財裕餉第一疏》中說:“臣訪之蘇鬆嘉湖之民,知壯夫一丁,止可種稻田十二三畝,其歲收粒米,肥地不過三十餘石,瘠地亦可得二十石,以每人每日食米一升科之,有三十餘石者,可食九人,而二十石者,可食五六人。”[2]

可見二千多年來,我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並沒有提高,仍維持在同一水平上,唯一不同的是一夫可耕的土地麵積不同,戰國時一人可耕百畝(合69市畝),清代一人可耕12-13畝(市畝)。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前者耕作比較粗放,後者比較精耕細作;二是,清代存在著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均耕地相應減少。雖然後者的勞動生產率同前者一樣,但後者是在耕地減少了82%(即57畝)的條件下取得的,按照清代農民的生產能力,勞動生產率還是可以提高的,但由於客觀條件的限製,也就是耕地不足,製約了農民生產能力的發揮。由此可見影響我國清代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除了個體農民本身的生產能力以外,耕地的不足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1] 《禮記·王製》;《孟子·萬章下》;《呂氏春秋·上農》。

*本文根據作者2004年4月在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所作的學術報告整理。

[1] 清·祁雋《馬首農言》。

[1] 《禮記·王製》;《孟子·萬章下》;《呂氏春秋·上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