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讀史劄記(40)--事權和官爵

(2004-01-15 10:19:20) 下一個
事權和官爵是統治者調節屬下辦事效率和考驗其忠誠程度的最好的標誌,也是帝王最好玩弄 的南麵之術。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北朝時期,皇帝有憾於王謝豪族的勢力的蔓延,大量啟用地位地下的 寒門庶士,但是,並不是崇以高位,而是提拔到要害的部門或者位置上,比如巢尚之、戴法興、戴明寶、楊運長等人,官職不過中書通事舍人和散騎員外常侍,但是,權傾內外,公卿 均為之下。然而,這些人雖然一時權重,可因為沒有足夠的政治基礎,隻能完全依附皇帝一人,所以,又不會對皇權本身造成致命的傷害,再者這些人多是皇帝的舊屬,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可謂一舉多得。這個辦法在此時期非常盛行,像南梁的朱異最高不過是中護軍卻是連太子蕭綱都要為之折服的。 延至隋唐及兩宋因為處於政治比較清明,所以,多半不采用之,而至明成祖時,又被看好, 成為內閣製度的先聲。解縉、黃淮、三楊最初都不過是五品左右,卻是入參廟議的高級政治秘書,權力十分了得。到了雍正一朝,設立軍機處幹脆形成了製度。 國民黨蔣介石也是比較喜歡這一套的,看看戴笠、徐恩曾就知道了,他們位置不過是局長, 實力卻是省主席一類的諸侯都無法比擬的,一個侍從室簡直就是小政府。這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最重事權而最輕官爵的時期,一個堂堂的行政院副院長威風不及一個省主席,一個集團軍總司令不抵一個陸軍整理處處長(陳誠曾任此職)。而相比較而言,我黨也是延襲了這個 做法,但是,相對更加趨於正統。舉個例子,比如李克農,和戴笠一樣都是軍情係統的頭子 ,而李的不論是軍銜還是職務都要比戴笠高出很多,實力也不弱。我黨是比較講究名正言順 的組織,建黨多年,除了出現一個非驢非馬的中央文革以外,似乎再無類似的搞法,而中央文革也是毛澤東發了話的等同於書記處看待並且和政治局聯席會議,仍然要借重於原衙門的 大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