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九月》

(2023-01-14 16:40:56) 下一個

人都是缺什麽想什麽。樂觀的人不怕看悲劇,從《九月》的幾位作者去看這首歌,似乎理所當然的是一首悲歌,真正悲觀的人是不敢唱悲歌,我敢學唱九月說明我不是個悲觀的人,學會了之後似乎也感受到了在悲之外的壯。

海子 《九月》詩作者:

提起海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麵朝大海出暖花開”,寫下這首詩後,隨即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身後留下破碎的家庭,還有他自己的破碎, 他的骨灰運回安徽後,五年後才入土為安。

1986年他還寫了一首詩《九月》被張慧生譜曲寫成一首歌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

張慧生,《九月》的作曲

說起張慧生,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他幾乎已被世人忘記,照片很少,沒有音樂作品流傳,隻有寥寥幾個好友的回憶。他出生在北京郊區,八十年代開始彈吉他,自己也寫詩。具體的出生日期不詳,不知與海子相差幾歲。他好客、好酒、寫詩、彈琴,也教過別人吉他。90年代末,張慧生在圓明園一帶的家中,在北大靜園的草坪上,酒後或者喝酒之前,都唱過這首《九月》。他選擇海子相似的方式結束生命,在在未名湖的歪脖樹上

周雲蓬 《九月》目前人們公認的原唱:

周雲蓬9歲失明,是個盲人。很奇怪,提起他時總是忽略他作為盲人的這層身份。可能是因為他太不像個盲人了,他寫歌、寫詩,他的歌裏沒有悲傷,充滿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執愛。哪怕是這首有著兩位亡靈氣息的《九月》,除了其中原始的蒼涼感,他的歌中還有一種莫名的向上的東西。這種東西是什麽?我想是他自身的經曆與品質的帶入。他幽默、細膩,雖然失明,但麵對世界並不恐懼,這些都能在他的歌中發現一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