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電視劇《山花爛漫時》觀後感

(2024-12-05 15:06:14) 下一個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華坪女中校訓

 

沒想到一個描寫模範先進人物的主旋律電視劇竟然能拍的這麽感人,這麽接地氣。難怪各平台都給《山花爛漫時》打出高分,我看後也覺得確實名至實歸。我平時看電視劇是不敢開彈幕的,實在是受不了彈幕中那些奇葩價值觀和反智言論,而這部劇的彈幕和觀眾留言都是溢美之詞和感動之言,由此可見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程度。我大膽預言,這個劇一定會得大獎,說他是今年電視劇的封神之作也不為過。

據說這個電視劇拍了三年,雖然不是十年磨一劇,但在這個快餐文化風行的時代,一部23集的電視劇能潛心製作三年,說明劇組人員是何等認真,何等精雕細琢。從編劇到導演,從美工到化妝,從演員的挑選到每個演員的表演都做到了無懈可擊,展現出製作人員的認真和精益求精。尤其是主演宋佳,無論形神都完美的複製了張桂梅。除了身高,宋佳的一舉一動都模仿的惟妙惟肖,說明宋佳是下了功夫的,是十分投入的。宋佳的表演屬於那種沉浸式表演,就是從心理上和精神上完全沉浸於塑造的角色之中,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塑造的人物之中,以至於拍完劇後,宋佳說這個劇真有後勁,意思是她自己都活在了角色中出不來了。我看過很多宋佳出演的劇,這部劇在我看來是宋佳表演事業的巔峰之作。另外,化妝也十分了得,一開始我都沒看出是宋佳,以為是一個與張桂梅長相相似的演員。

影視劇是否看著很真實,與細節的處理密切相關。《山花爛漫時》在細節的處理上可謂匠心獨具,穀雨上大學前,一直是黑黑的素麵,一看就是個農村的苦孩子,可四年大學畢業後,不僅臉變白了,氣質也大變。這個細節非常真實。據我在大學教書的弟弟說,他們學校農村來的大學生,進校門時一眼就能看出是農村來的,可四年大學畢業後,這些農村孩子氣質大變,和城裏孩子沒什麽兩樣了。這就是教育的塑造,文化的力量。

聶遠飾演的教育局局長周善群也非常生動感人。他與薑超飾演的馬副縣長一起把這部正劇演出了喜劇的喜感,也讓觀眾感覺特別接地氣,特別生活化。先進模範人物也是人,不是仙,他們在生活中也和常人一樣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和偏執。表現他們的毛病並不影響他們偉大的一麵,隻會讓觀眾覺得這樣的模範人物更真實可信。張桂梅有點虎,有點倔,還有些偏執,她對教師和學生的嚴苛讓他們叫她張扒皮。可就是因為她的倔強和偏執才把那些大山裏那些被輕賤的女孩子像挖土豆一樣一個個給挖出來,也正是她的倔強和偏執才辦成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不瘋魔不成佛,曆史上那些為人類作出偉大貢獻的人多少都有點倔強和偏執。倔強和偏執在生活中也許招人煩,可這樣的人才能成事。

毛主席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張桂梅就是這句話的身體力行者。支持張桂梅的精神力量很簡單,就是要讓大山裏這些女孩子走出大山,綻放出生命的絢爛。正是這個精神支撐著張桂梅去愚公移山一樣去一點點實現這個願望。而張桂梅的精神力量則來自小時候那個大時代所受到的紅色教育,她一生都是以《紅岩》裏的烈士為榜樣,她最愛唱的歌也是《紅岩》主題歌《紅梅讚》。張桂梅才是不忘初心的真正共產黨人。

教育不僅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育人首先就是身為人師的人自己三觀正,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像張桂梅所言:愛和榜樣才是教育的根本。而愛和榜樣都是在育人。張桂梅的三觀極正,是非善惡分的很清,而且不管何時何地都勇於表達。張桂梅的三觀可以用刻在教學樓外牆上的校訓來概括,即:剛強、勤敏、寬厚、慈惠、知禮、質樸。滿滿的正能量。

劇中魏老師和姚老師的愛情也不落俗套,讓年青看到什麽是純真的愛情。誌同道合的愛情和婚姻才能走到底,門當戶對和條件相當都不可靠。

這部劇讓人看的又哭又笑。感人的地方讓人淚目,而好笑的地方也讓人笑出眼淚。張桂梅的東北話東北腔本身就自帶喜感,加上周善群和馬永強的雲南土話,三個人在一起的對話就經常讓觀眾笑的前仰後合。我自己一個人在家看劇也一樣總是笑的嘎嘎的。

全劇感人的地方很多,最令我感動的是張桂梅夢到高考成績出來後,如釋重負般躺倒在地上的鏡頭,這也是宋佳全劇中的巔峰表演。無論身體語言還是表情都無可挑剔地真實還原了一個承受巨大壓力後突然鬆弛下來的人的真實表現。

如果不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很多情節我都無法相信。比如:一百個來自大山裏,基礎很差的女生,經過三年的高中,竟然高考時全部上線。當時張桂梅誇下海口時,也是沒人相信的。可這卻是華坪女高創造的真實奇跡。這正像我以前說過的那句話,信心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我最欣賞的是張桂梅強烈的平等意識,以及她的平等教育的理念。比如,她不抓尖子生,而是堅持托底,不放棄一個成績差的學生。有教無類,在張桂梅這就是托底。

這部劇也像一部勵誌劇,所有的女孩子在張桂梅的鼓勵、鞭策和教育下都讓自己的人生完全變了樣。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她們也收獲了讓她們一生受用的精神力量。

富怕自負,窮怕喪誌。富人要謙卑,命運已經眷顧你很多,就應懂得感恩,為人出事不可狂傲,這也是人的一種平衡智慧。窮人不能喪誌,沒有了誌氣,就喪失了改變命運的動力。其實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奮鬥成功後獲得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帶來的幸福感遠比錦衣玉食的幸福感強烈的多。畢竟幸福感是一種精神感受。

這些來自大山裏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們,因為張桂梅而在精神上被富養了。他們學會了自尊、自信、自強和相互關愛。因為張桂梅,他們有了歸宿感和集體榮譽感。在如今這個小時代,這是一種稀缺的精神感受。

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會自然感召和她同樣的人。一直堅持在華坪女高的那些青年教師,都是被張桂梅感召的,是張桂梅喚起了他們沉睡心底的那種奉獻精神。馬副縣長和周善群一開始並不支持張桂梅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可後來看到張桂梅不辭辛苦,堅持不懈玩真的,才一點點被她感動,被她改造。這非常符合人性的特點和真實的生活。跟著一個好人一定會學好,跟著一個壞人肯定會學壞。

一個有著堅強意誌和精神追求的理想主義者,渾身上下都散發一種光和熱,自然會吸引周圍的人。而張桂梅就是這樣的人----一個中華民族的英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