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易道民風之 九十: 維基解密——壓倒西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0-12-08 04:03:03) 下一個
聯合早報:維基解密——壓倒西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聯合早報

     如果美國《時代周刊》評選2010年度人物的話,被列入榜首的既不會是名列世界最有權勢排行榜第一位的中國領導人,更不會是輸掉中期選舉的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 而應該是僅僅成立不過四年的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澳大利亞記者朱利安&#·阿桑奇。

  阿桑奇和他的維基解密一直自我標榜“反對權力過度擴張的政府,支持公民活動家、記者以及其它挑戰強權的人士”。 這個似乎概念上要針對中國的一個網站卻令誰也想不到的針對了西方!

  今年4月,這個運行了3年、完全靠誌願者捐助以及團隊成員自掏腰包而維持的網站由於發布了美軍直升機攻擊伊拉克平民的視頻,而突然名聲大噪,吸引了全世界網民的關注。 此前,五角大樓一直阻止該視頻傳出。 視頻傳出後,五角大樓不得不聲稱對傷及無辜感到遺憾(更遺憾的是人權立國的美國僅僅對此悲劇表示“遺憾”而不是道歉,難道阿富汗的平民就不被普世價值所涵蓋嗎? )

  就在美國還沒有回過味來,7月25日,又有9萬份阿富汗戰爭文件被公開,揭露阿戰迄今已造成2萬人喪命。 10月23日,維基解密又公開40萬份伊拉克戰爭文件,指伊戰共導致近11萬人喪生,其中63%是伊拉克平民。

  然而事情的頂峰卻是11月28日,“維基解密”陸續公開美國駐外使領館發送給國務院的25萬份秘密電報,“爆料”中的“猛料”震撼全球。 其中美國國務卿希拉裏於2009年7月簽署命令,要求美國外交官暗中調查聯合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收集他們詳細的“生物信息”(DNA、指紋和眼球虹膜)、通信密碼、信用卡號、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與傳真號碼,而調查對象則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副秘書長、常任理事國代表、維和行動負責人等。 此外,美國外交官們背地裏對世界各國領導人十分“直率”地評頭品足、指手畫腳。

  一瞬間,維基解密事件被稱為美國外交界的“九一一”,把一個強大而又趨於沒落的美國“解”的人仰馬翻。

  其實,任何國家都有機密,也都有解密期限,維基解密的做法未免有些超現實和不遵守規則。 所以受傷害的西方完全可以在現行規則之下對之進行起訴,以法律手段解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西方的做法遠遠超出維基解密帶來的真相所造成的衝擊:竟然以強奸罪全球通緝阿桑奇。 不僅如此,還封殺維基解密網站。 更荒唐的是美國聯邦政府近日對聯邦政府雇員與特約員工寄出電郵,禁止他們閱讀維基解密披露的文件。 真不知道美國政府究竟是生活在何種年代:一個已經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信息,怎麽可能以一紙行政命令來阻止? 這個命令究竟如何才能監督實行? 更何況,所謂機密,隻有保的住密才是機密,既然已經大白於天下,何來機密可言? 如此執政能力,真是匪夷所思。

  當然,維基解密的貢獻並不僅僅是意外的讓世人領教了美國的執政能力。 世人在享受解密帶來的震撼和獲得知情權滿足的同時,還會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問:互聯網的發明者、世界最發達的美國,對事涉國家安全的軍事、外交機密的保護能力怎麽就如此脆弱?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一個民間的、毫無背景和資金實力的小小網站開門竊鎖? 屢番羞辱?

  當然,最令人感興趣的還是解密的內容。 我們終於可以看到,西方哪些民選的風度翩翩的總統和總理,動轍就是“民主、人權”的領導人究竟是一幅什麽內裏。 法國總統薩科奇:愛麵子,易怒,常動不動就對政府團隊發飆。 意大利總理:夜夜笙歌,身體和政治上都很軟弱,無能,自負又沒有效率。 阿富汗總統:偏執、極端軟弱,易聽信陰謀言論,和奧巴馬關係不穩。 德國總理:凡事謹慎,沒什麽創意,對國際關係的態度是以盡可能從中獲取本國利益為導向。 當然,美國外交官最驚人的點評是針對非西方的伊朗總統:就像希特勒。

  別的國家就不補充了,法國總統還是可以多說幾句。 自薩科奇上任以來,就高舉薩科奇主義:廢除了法國法治的基石之一、1811年以來的預審法官製度;在減少教師崗位的同時,卻又增加5000名針對逃學的學監職位;限製反對派質詢和修改議案的時間;還建立了一個國家任命和控製的媒體網絡;強行禁止穆斯林婦女在公開場合穿戴傳統罩袍(是西方國家首位);強行驅逐羅姆人(但聲稱他們是自願),即使麵對國際批評也毫不妥協,甚至這樣響應一位盧森堡籍歐盟議員的批評:應該把羅姆人送到盧森堡;對於加入法籍而又觸犯刑法的外國人或者第二代,剝奪其國籍,算是體現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要義;不顧70%的民意反對,強行通過退休製度改革。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針對中國領導人的秘密發布,不過,我們還都記得,2000年朱總理訪問日本時,日本百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感歎:為什麽日本就沒有這樣有能力又風趣的首相?

  這場涉及西方領導人的解密,可謂撕下皇帝的新裝。 令其道德光環黯然失色。 如果說,經濟危機重創了其硬實力,哪麽這場解密事件,則重創了其軟實力。

  回到開篇的話題,維基解密本身是否具有道義性和合法性? 現有的規則是應該更完善還是應該被顛覆? 答案或許就在今年美國發生的另一件醜聞上。

  今年十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莉與衛生、公共服務部長西貝裏厄斯發表聯合聲明,向60多年前美國在危地馬拉開展的性病實驗的受害者致歉。

  事緣1946年至1948年,美國在中美洲進行青黴素效用的研究----隻所以選擇中美洲,是因為此類試驗美國本土禁止。 為了有足夠的性病患者參與,研究人員在沒有告知實情的情況下,刻意讓1500名危地馬拉人感染了梅毒、淋病、軟下疳等性病。 而感染的方式包括讓試驗者和患有性病的妓女進行交易,健康的妓女則被植入感染梅毒的節育環,當感染人數仍然不足夠的時候,就直接把病毒注射進他們身體內。 而這項試驗是在美國高層知道下秘密進行的。 所有試驗者的境地遠非“痛苦不堪”所能形容,其中在感染梅毒的實驗對像中,71人死亡。

  這個秘密被保持了六十多年,直到一位醫學史學家調閱一份論文時才偶然發現。 然而,假設,哪個時候就有維基解密,請問,美國還能實行這樣的暴行嗎? 就是實行了,還能夠持續下去嗎?

  麵對維基解密的挑戰,美國的做法是建立功能更為強大的保密係統,為此國防部還切斷了同白宮的網絡聯結。 顯然,美國再次從一個錯誤的方向吸取了教訓:難道美國不應該聲明改弦更張,拋棄惡行嗎? 是不是擁有了更強大的保密功能,就能夠從此放心大膽的為所欲為了?

  曾兩度采訪過中國總理溫家寶、《時代周刊》主筆、《後美國世界》的作者法裏德.紮卡利亞曾這樣評論美國:“從世界的角度講,如果說伊拉克戰爭和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外交政策是對美國軍事----政治權力的去合法化,那麽這次金融危機將對美國權力產生去合法化的效果”。 維基解密事件之後,則無疑是對美國價值觀、軟實力為核心的道德力量的去合法化。 隻是一個政治、經濟、軍事、道德都被去合法化的國家和模式,還有什麽未來嗎? 或許從大曆史的角度看,維基解密將是壓倒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法國巴黎宋魯鄭

《聯合早報網》


阿桑奇經曆曝光:幼時顛沛流離 少年黑客(圖) 中評社



雖然阿桑奇當前身處窘境,但這並不妨礙他的人氣直線上升。

  4個月之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拜倫灣附近一個叫“磁石島”的小島不失時機地打出房地產廣告,熱情地招徠購房入住者。為這個小島帶來名人效應的,是“維基解密”網站的創始人朱利安.保羅.阿桑奇。

  少年駭客

  雖然阿桑奇當前身處窘境,但這並不妨礙他的人氣直線上升。他兒子丹尼爾.阿桑奇就堅信父親是清白的,而且,他的工作會因為其突破性和長遠利益而被銘記。

  “阿桑奇”這個名字據說來自中國的“阿桑”,或“桑先生”,他是一個曾經流亡在靠近澳大利亞海岸的星期四島上的中國人。阿桑奇的母親這一支祖先是在19世紀中葉來到澳大利亞的,他們從蘇格蘭和愛爾蘭遠道而來,為的是尋找耕地。阿桑奇後來半開玩笑地懷疑自己的流浪傾向是家族遺傳。

  阿桑奇出生在1971年,這一年,他的母親克萊爾(她為自己起的化名)帶他來到磁石島,以每星期12美元的價格租了一套小房子。在這個布滿岩石的小島上,童年的阿桑奇大部分時間裏就像馬克.吐溫筆下的湯姆.索亞一樣,不僅有過屬於自己的馬匹,還學會了紮木筏以及出海釣魚。

  這個小島隻是阿桑奇眾多棲身之地之一。實際上,到阿桑奇14歲的時候,他已經跟隨母親搬了37次家,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阿桑奇無法接受連續的教育。不過,他的母親認為,正規教育會給她的孩子灌輸一種對權威的不健康的尊重,這對孩子是不利的,而且會壓抑他們的學習願望。

  “我不希望他們在精神上被壓製。”克萊爾說。阿桑奇的血液中也流淌著父母的叛逆基因。克萊爾與丈夫是在一場反對越南戰爭的示威遊行中相識的,而克萊爾年輕的時候,更是對正統教育充滿了叛逆與不屑。17歲那年,她做了件膽大包天的事:燒掉課本,然後騎上摩托車離家出走。

  自學或者刊授是阿桑奇接受非常規教育的兩種途徑。他迷上了科學,把大量時間花在了圖書館,在那裏,他連引文中使用的文獻也會一並閱讀。他吸收了大量的詞匯,不過直到後來,他才學會這些單詞的發音。

  阿桑奇8歲的時候,克萊爾離開她的丈夫,與一個音樂家走到了一起,並和他生了一個男孩。但是,這段關係動蕩不已,兩人以分居告終,對阿桑奇同母異父弟弟的撫養權之爭也隨之開始。克萊爾害怕音樂家帶走她的兒子,於是決定帶著兩個孩子銷聲匿跡。

  克萊爾在一家電子產品商店的街對麵租了間房子,阿桑奇就常常跑到那家店裏的一台Commodore64型電腦上玩編程。後來,他們搬到一個更便宜的地方,用省下的錢買下了那台電腦。這一年,阿桑奇13歲。他很快學會了如何破解常用的應用程式,而且,他能在程式中發現工程師隱藏的訊息。

  人機交互對阿桑奇有強烈的吸引力。在他的眼裏,這就像國際象棋一樣,既沒有太多的規則,也沒有隨意性,而且問題很有難度。後來,阿桑奇說:“我們是聰明而敏感的孩子,與主流的亞文化格格不入,而且非常看不起那些有榆木腦袋的不可救藥之人。”

   阿桑奇在跟隨母親的東躲西藏中,從11歲長到16歲。16歲那年,他得到了一個數據機,他把電腦改造成了一個門戶網站。那時是1987年,世界上還不存在因特網這個東西,但電腦和電信係統的連接已經形成了神秘的電子領域,正好可以供好奇而技術精湛的十幾歲孩子遨遊其中。

  想到古羅馬詩人賀拉斯說過的“高尚的偽裝”(splendidemendax),阿桑奇自稱門達克斯(Mendax)。至於被譽為“駭客中的羅賓漢”、“網路007”,那是以後的事了。

  他和兩名駭客組成了一個名叫“國際破壞者”的小組,他們入侵歐洲和北美洲的電腦係統,包括屬於美國國防部和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網路。後來,在與作家蘇勒特.德雷福斯合寫的一本名為《地下》(Underground)的書中,他敘述了駭客亞文化早期的黃金法則:“不要損壞你侵入的電腦係統;不要改變那些係統裏的信息(除了改變日誌掩蓋你的痕跡);共用這些信息。” 

  “萬能的上帝”

  1988年前後,阿桑奇與一個16歲的女孩墜入愛河,並搬去與她同住。女孩懷孕後,兩人舉行了非正式的結婚儀式,不久,他們的兒子丹尼爾.阿桑奇呱呱墜地,18歲的阿桑奇成了一個年輕的父親。

  此時,駭客活動仍然是阿桑奇重要的生活部分,這引起了澳大利亞政府的注意。澳大利亞聯邦警察成立了一個叫“天氣行動”的小組對他們展開調查。

  1991年9月,20歲的阿桑奇侵入加拿大電信公司北方電訊設在墨爾本的主終端,並給係統管理員發送信息:“我在你的係統裏玩得很開心。我們沒有做任何損害係統的事情,反倒在有些地方做了些改進。請不要通知澳大利亞聯邦警察。”

  “天氣行動”調查負責人在評價“國際破壞者”對北方電訊的侵入時說:“朱利安是這夥人中水準最高、也最神秘的。” 

  《地下》一書描述過阿桑奇對自己被逮捕的擔心:“門達克斯總是夢到警察突擊搜查。他曾夢到過在礫石車道上的腳步聲,黎明前黑暗中的影子,夢到持槍的警察在淩晨5點破門而入。”隻有當阿桑奇把磁片藏在一個養蜂場之後,才得以片刻放鬆。

  到了10月,他的狀況變得一團糟。妻子帶著幼子離他而去,家裏成了一團亂麻,他幾乎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

  10月29日晚,警察終於找到府了。隨後,阿桑奇被控31項與駭客有關的罪名。

  在等待審判期間,他得了抑鬱症。他在離墨爾本不遠的雅拉河穀國家公園茂密的桉樹林中住下,“你心裏的聲音會平靜下來。”他說,“我不想把它說得過於佛教化,但事實是,你眼中的那個自己就此消失了。”

  首席檢察官在法庭上罕見地用讚美的話描述這個被告:“他就像萬能的上帝那樣逛來逛去,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事。”

  最終,他對25項指控認罪,其他6項指控被撤銷。但法官在最後宣判的時候說:“除了有些智力上的好奇心和能夠在各種電腦上衝浪的愉悅之外,沒有證據表明還有什麽其他問題。”阿桑奇受到的唯一懲罰,是支付給澳大利亞政府一小筆賠償金。

  比這個刑事案件讓阿桑奇更加痛苦的,是同時展開的爭奪撫養權之戰。阿桑奇和他的母親克萊爾認為,小孩的母親和新男友對孩子成長不利,因此,他們要奪回撫養權。經過30多次聽證和上訴之後,1999年,阿桑奇終於與妻子達成了一份撫養權協議,孩子歸父親撫養。

  由於一直經曆著強烈的情緒衝擊,阿桑奇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這段經曆反覆闖入夢境,給他帶來了不安和恐怖感,從那以後,他的頭發就從黑褐色變成了灰白色。

  經曆了這一切,阿桑奇變得精疲力竭。他做了包括電腦安全顧問在內的好幾份工作,盡最大努力掙錢撫養兒子。

  2003年,阿桑奇進入墨爾本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試圖解開宇宙背後的秘密規律,並設想因此尋求智力快感,但事實讓他大失所望。

  2006年,他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這樣描述澳大利亞物理學會舉辦的一次會議:“到會的900名職業物理學家膽小如鼠,墨守成規,糟糕透頂。”這一年,他退學了。

  2004年,阿桑奇在墨爾本大學學習期間,15歲的兒子丹尼爾.阿桑奇也在這裏開始了遺傳學碩士課程學習。不久,阿桑奇邀請兒子加入剛剛起步的維基解密網。但是,丹尼爾懷疑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便拒絕了。“我沒想到他會成功。”2010年9月,丹尼爾告訴媒體。

 
  讓世界頭疼的泄密者

  作為維基解密網站的總編輯,阿桑奇對傳統的新聞處理頗感不滿,認為那隻不過是“一個膽小鬼為了迎合官方來源,使最終的報道成為充滿某些官方基調的新聞”。他主張“科學化的新聞”,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充分的素材有助於新聞保持真實性,這些素材像論文一樣,是應該可以受到獨立質證的。媒體應提升自身能力,從而達到此種要求。

  不過,美國“自由媒體記者委員會”負責人露西.達利什指出,雖然維基解密自稱泄密的做法是記者行為,但實際上,它是依靠信息時代的先進技術將機密公之於眾,它本身卻缺乏可信度。達利什說:“這不是新聞,他們是否和消息源溝通過?是否分析了信息並要求政府回應?沒有。”

  但是,阿桑奇強調說,他的使命是揭露不公正,而非對一個事件提供不偏不倚的記錄。新美國基金會的媒體研究專家克裏斯.安德森認為,維基解密也許能夠開啟一個屬於網路舉報人的新聞時代。維基解密為記者的調查提供了更多線索和更大便利。

  當不公正暴露的時候,改革才可能發生。在一個不公正的計劃實施之前反對它,就是阻止非正義。阿桑奇所堅守的這個信條,驅使他將大量的外交和軍事等領域的秘密公之於眾。

  作為卡夫卡、庫斯勒和索爾仁尼琴的追隨者,阿桑奇認為,人類最為關鍵的鬥爭並非左、右派之爭或信仰與理性之爭,而是個體與機構之爭。而真理、創造力、愛與同情心已被機構層級腐蝕了,被“關係網”(他最喜歡的表達之一)扭曲了。

  基於此,阿桑奇擬定了一份名為《統治即陰謀》 (ConspiracyasGovernance)的宣言。其中認為,非法的統治是一種陰謀,是官僚秘密勾結損害民眾利益的產物。體製的內部傳播渠道若遭破壞,陰謀家之間的信息流動就會減少,當信息流動接近於零後,陰謀就會被瓦解。

  維基解密網站就是這種觀點的產物,這使他最大程度地促進信息公開和透明。“天氣行動”調查組負責人說:“他的動機帶有點為別人奉獻的意味。我認為他的行為,是出於‘每個人都應該能接觸到一切事物’的信念。”

  “政治辭令能使謊言看似真理,謀殺合乎情理,使捕風捉影之事堅實可信。”反極權主義作家喬治.奧威爾的這句話被阿桑奇放在了一個視頻的片首,他相信,唯有通過信息公開,才能與依靠隱瞞真相來維持政權的政府相抗衡。

  在接受一家德國媒體采訪時,阿桑奇毫不掩飾自己的反戰立場。“最危險的人是那些掌控戰爭的人,他們應該被製止。如果這讓他們覺得我是個威脅,那就隨他去吧。”考慮到維基解密的活動性質,他的兒子覺得,父親能活著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但是,生活中,阿桑奇通常卻不那麽嚴謹與理性,丟三落四之事頻頻發生,例如,他常忘記預定機票,或記得預訂機票但卻忘了付款,或付款買完機票卻忘了去機場。周圍的人似乎都願意照顧他,使他不至於在動身之前把衣服落在烘乾機裏。

  “朱利安完全可以應付很少的睡眠和很大的混亂,但他也有他的極限。”他的一個同事說。作為維基解密唯一的決策者,他可以長時間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某事。假如你晚上離開辦公地點,天亮後再回來時,可能會看到他仍在同一個地方工作著。有一次在巴黎,阿桑奇在一個房間裏兩個月足不出戶,食物都是別人送過來的。他跟團隊裏的人說話也都很簡短。

  延續了少年時期的生活風格,他的電話號碼和郵箱地址也不斷變化,一個行李袋和一個手提電腦就是全部家當。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行蹤與保密傾向令他周圍的人抓狂。一家媒體曾經這樣描述他:“在演播室的燈光下,他灰白的頭發,蒼白的皮膚,冷靜的眼睛和寬闊的前額,使他貌似一個骨瘦如柴的外星來客,坐火箭來到地球,向人類揭示一些隱藏的真相。他僵硬的舉止和他那緩慢而低沉的男中音,都加強了這種印象。”

   維基解密檔案

  2007年

  公布一份美國國防部下發給士兵的《關塔那摩監獄管理指導手冊》

  2008年

  “維基解密”貼出基督教科學會的內容教義手冊,揭露部分基督教科學會騙人斂財內幕

  2008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競選搭檔佩林私人郵件賬戶被駭客竊取,之後她和家人部分私人照片及郵件內容被“維基解密”網站公布在網上

  2009年

  超過1000封英格蘭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所的郵件內容被公布在“維基解密”網站上

  2009年11月

  網站曝光超過50萬條“9.11”事件發生當天美國民眾通過手機發送短消息內容,其中包括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地方官員短信

  2010年4月

  網頁上一段視頻錄影顯示,駐伊拉克美軍士兵在直升機上朝地麵上人群開火,造成包括兩名英國路透社記者在內多人死亡

  2010年7月

  披露9萬多份美軍機密文件,曝光眾多鮮為人知的阿富汗戰爭內幕

  2010年10月

  公布近40萬份美軍伊拉克戰爭秘密文件(來源:法治周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